第407章 出來混總要還的


    張薔親自挑選了籌建皇家科學院的前期資料,交給徐光啟和方以智,至於後麵的科研資料,要等各學科團隊組建起來後,再分別發下去。


    許多資料是要保密的,徐光啟也不保險,他愛好西學,與西方傳教士往來密切,很可能在無意間將這些技術資料泄露出去。


    張薔決定提醒提醒徐光啟,免得他犯下錯誤,犯錯事小,泄漏科研成果事大。


    “本宮這裏,收到欽天監湯若望的請求,說是正在編輯一部新的曆法,希望調閱《永樂大典》裏的書籍?”她問。


    “是的,《永樂大典》收藏在文化殿藏經閣裏,另外翰林院裏還有一套,侍郎級別以上的官員才能調閱,湯先生委托臣為他借閱,臣迴他:‘大明有《保密條例》,不能知法犯法’,沒想到他直接求到太後這裏來了。”


    “你做得很好,”張薔道,“這事交給你去處理,讓翰林院整理出曆代關於天文曆法的典籍,送到欽天監,供他們查閱,其他無關曆法的書籍,就不用借閱了。”


    後世的論壇上,有一種說法,說是西方的傳教士,將明清時期的各種典籍,大量地傳迴西方,才有了西方後來的科技發展。


    別的不說,單說十二星座,一直被咱們認為是西方人的發明,後來在敦煌的洞窟裏,出土的資料上顯示,早在唐代,華夏就有了十二星座的描述,這樣看來,論壇上的觀點,也並非毫無根據。


    所以張薔一上台就製定了保密條例,防火防盜防傳教士,以防萬一。


    徐光啟為湯若望解釋道:“湯教士的學問是極好的,他翻譯的《火攻挈要》和《坤輿格致》,臣讀了也頗受教益……”


    “很好,你迴去,將湯先生的《火攻挈要》,送給兵器局的畢懋康看看,讓他對東西方的火炮製造,做個比較研究,取長補短。”大明的火器技術,在當世是領先的,湯若望既然翻譯了西方的火器書籍,借鑒一下也未嚐不可。


    她相信西方人就算再先進,也趕不上她自二十一世紀帶來的製造技術。


    “至於《坤輿格致》,講的是尋礦煉礦的學問,等皇家科學院重新建起來,交給堪輿專科的人員,去研讀和借鑒吧……湯先生翻譯這兩本著作有功,理當受到獎勵。”


    湯若望因為這兩本書,獲得了當年的科技進步獎,被張薔用來拋磚引玉,這是後話。


    再說張泉,迴到紫禁城,忙到乾清宮來請罪:“是咱家疏忽,導致皇家資產流失,請太後責罰。”


    張薔歎一口氣,無奈地道:“經過鄭貴妃鬧騰,光宗朝的混亂,到魏忠賢專權,不知道有多少皇家資產被侵吞……遠的就不查了,你就從萬曆四十五年開始查,本宮倒要看看,是誰?用什麽手段?敢將皇家資產據為己有!”


    不查不知道,一查真不少,單是萬曆病重期間,鄭貴妃就私下裏,將自己名下的資產,轉移到弟弟鄭國泰名下,單是莊田就有六處,其他輔子、金銀財寶無算,些資產,隨著萬曆帝的薨逝,悄無聲息地轉到了私人手上。


    西山這座別院,就是在萬曆帝和光宗帝相繼去世,大明最混亂的兩個月期間,被轉移到了鄭國泰的名下,鄭國泰又將它拆成十幾份,賣給了京裏的勳貴和豪商。


    這個鄭國泰,在萬曆朝晚期,沒少鬧騰,明末的“妖書案”、 “梃擊案”中,都有他活躍的身影。


    在清算福王的時候,鄭國泰的後人並沒有受到清算,現在,張薔決定殺雞儆猴,拿鄭家開刀。


    真是的,好久沒抄過家了。


    抄家這樣的活計,當然是用錦衣衛最放心。


    李若璉收到命令,親自帶著三百錦衣校衛,如狼似虎地直奔鄭家而去。


    張泉緊隨其後,手持太後懿旨,一路怒氣衝衝,鄭家人讓他在天子和太後麵前,丟盡了臉麵,今日,他要把這口惡氣,撒在鄭家人頭上。


    鄭國泰生前,官至正一品左都督,座落在小時雍坊的鄭家府邸,寬大氣派,不遜於公侯府邸,往日裏門庭若市,如今卻是一片慌亂。


    鄭國泰的兒子鄭養性,得知禁軍前來,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深知,老爹從姑姑那裏得來的財富,終歸還是被皇家查到,這次恐怕是躲不過去了。


    禁軍將士們迅速包圍了鄭府,張泉手持懿旨,高聲宣讀:“奉太後懿旨,鄭家涉嫌侵吞皇家資產,即刻查抄!”


    鄭養性跪在地上,瑟瑟發抖,連聲求饒:“大人,這都是祖宗傳下來的基業,草民並未侵吞皇家資產啊!”


    張泉冷笑一聲:“哼,你是沒有能力侵吞,你老爹有啊,怎麽,傳給你就是你的了?也不看看,單單一座西山別院,就被你家糟蹋成什麽樣子了?


    若非證據確鑿,太後豈會輕易下令?你且看看,這些賬本、地契,哪一樣不是鐵證如山?”


    說著,張泉將手中的賬本和地契,狠狠地摔在鄭養性麵前。


    鄭養性顫抖著雙手,翻開賬本,隻見上麵清楚詳細地記錄了,曆年來被轉移到他死鬼老爹名下的皇家資產。


    “當初清算魏忠賢餘黨之時,朝廷三令五申,要求你們主動上繳皇家資產,朝廷就饒過爾等,既往不咎,可你卻死抱著這些資產不放,鄭養性,你鄭家的報應到了!”張泉收起那些資料,惡狠狠地說道。


    他真是生氣了,自從小皇帝登基,太後秉政以來,他就沒受過這麽大的羞辱。


    錦衣校衛們開始動手,將鄭家的金銀財寶、古董字畫、往來賬冊,一一搬出來,堆在院子裏清點,登記造冊。


    鄭家人眼睜睜地看著,自家的基業被毀於一旦,卻無能為力。


    鄭家門外,聚集了大批的路人和左鄰右舍來看熱鬧,往日不可一世的鄭家,落得今日的下場,真真是“看他起高樓,看他宴賓客,看他樓塌了……”


    鄭國泰當初,得到皇家資產後,大肆甩賣,那些低價從他手裏買到資產的豪紳大戶,見到鄭家的下場,生怕自家受到連累,不得不忍著滴血的心痛,將這些資產主動上交到錦衣衛。


    其中就有多次犯錯誤的朱純臣,他痛哭流涕地交上一遝地契房契,可憐巴巴地對李若璉道:“李指揮,鄭國泰那老匹夫,騙得老夫好苦!老夫可是用棺材本買來的啊,真金白銀!”


    不知道是心痛錢,還是後悔被騙。


    李若璉心裏冷笑,麵上卻勸慰道,“國公爺以後,可要擦亮眼睛,別連累了你家良輔!”


    朱良輔做為天子伴讀,是太後給勳貴的恩典,朱純臣這已經是第二次犯錯了,再折騰,他的大孫子朱良輔的前程,就要受到影響了。


    “是是是,指揮使大人說得是!”朱純臣擦著頭上的冷汗,大孫子的前程,就是一把懸在頭上的劍,讓他再不敢行差踏錯。


    清查工作還在繼續,張薔隻關心皇家科學院的重建進度。


    西山皇莊收迴來後,劉鳴謙派出從河南迴來的劉衍,帶著團隊進駐西山,按太後的要求,修繕山上的各處建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並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