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這下想撤也撤不了啦。
皇太極心頭一熱,嘴裏一甜,張嘴哇地吐出一口鮮血,往後便倒。
左右的代善和莽古爾泰,忙伸手扶住他,殿裏一時忙亂,一直守在偏殿的禦醫,又被找來搶救汗王。
阿巴泰轉身就往外走,代善喝住他:“站住,你往哪兒去?”
阿巴泰急道:“明軍都圍城了,還杵在這裏做什麽?我去城牆上看看!防止明軍攻城啊!”
代善想了想,揮揮手道:“去吧,約束好兵馬,把城牆守住……巴喇瑪,你也去,與你七叔配合好。”
兩人領命而去,代善這才問薩哈璘:“是北邊和南邊來的明軍?”
薩哈璘點點頭,又搖搖頭:“不止,兒子在城外,看到北麵十裏外紮營的明軍,就有兩萬多人……西邊十裏外的明軍營地,也有兩萬多人馬……”
濟爾哈朗這時候插話道:“與本貝勒交手的明軍,隻有兩萬來人,哪裏又來兩萬人?”
代善道:“怕小輩們說不清楚,濟爾哈朗,你再去城外打探清楚,明軍究竟來了多少人?”
薩哈璘急道:“阿瑪,兒子沒有看錯,不但北邊和西邊有明軍的大營,南邊和東邊,也有明軍的大營,兒子看了,每一座大營,人馬都不會少於兩萬!”
“明軍這是……真要滅我後金啊!”莽古爾泰又想起了漢臣寧完我,他轉頭問道:“寧先生,事到如今,我後金如何應對?”
寧完我望向還在暈迷的皇太極,隻得對代善道:“大貝勒,快快派人去科爾沁,請卓禮克圖親王來援啊,有親王的援兵在後,明軍也有所顧忌,不敢大張旗鼓地攻城……”
卓禮克圖親王叫吳克善,是皇太極寵妃布木布泰的親哥哥,科爾沁部台吉。布木布泰共有四個親哥哥,四年前,吳克善兄弟三人入關,兩人死在大明,隻有他帶著僅剩的部族青壯,逃迴科爾沁。
四年多了,還沒緩過氣來呢。
但此時,哪怕是一條稻草,代善也隻能抓住,他吩咐六阿哥占瑪:“你下去準備準備,帶五十人出城,去科爾沁求援……”
萬一後金覆滅,他代善家,也留一條血脈。
見皇太極一時半會兒醒不過來,代善歎一口氣,率著眾人,到城牆上查看敵情。
明軍的大營,紮在十裏外,從城牆上看去,隻能看到煮飯冒起的炊煙,黑乎乎地飄散在空中,看那炊煙形成的雲團,人馬還真不少。
果然東南西北四方,都有類似的雲團,表明那裏駐有大隊的明軍。
代善黑著臉,一言不發地走下城牆,他得去向皇太極討主意,當初皇阿瑪把汗位傳給他,後金到現在這個地步,都是他皇太極一手造成的。
四年前策劃入關,不但葬送了後金一大半的精銳騎兵,連歸順的蒙古諸部,也被打得十年都喘不過氣來。
這一次,又是他策劃著南下打草穀,結果比四年前更慘,好不容易重新組建的後金八旗,又被打殘,還上明軍越過遼西,將沈陽城圍了。
皇太極惹的禍,讓他自己來麵對……
他正要走下城牆,忽然聽到阿巴泰的驚唿:“明軍動了……那是個什麽旗幟?沒見過呢?”
代善聞言迴頭,見正西邊的明軍,正緩緩地向著沈陽城移動,一杆巨大的明黃色九龍旗,在冬日的寒風中獵獵作響。
他跟著漢人師傅學習的時日最久,知道大明的皇帝出行,打一種叫九旒龍旗的旗幟,見那旗幟,極似傳說中的九旒龍旗。
他慌忙道:“快,快去請寧先生!”
濟爾哈朗飛奔下城頭,隻幾息功夫,就將寧完兒拎上城來,不等他喘勻氣,就指著遠處的那杆大旗問道:“快看看,那是不是明朝的小皇帝來了?”
寧完我是個近視眼,他根本看不清遠處的旗幟,隻得將眼睛迷成一條線,總算看見那明黃色旗幟上,隨風飄舞的旒帶,立即肯定地答道:“迴貝勒爺,那是九龍旗,明朝的皇帝禦駕親征來了……”
阿巴泰將手裏的弓箭,唰地拉開,嘴裏嚷道:“來得好,看本貝勒一箭射死那小皇帝,為十四弟報仇!”
阿巴泰力大無比,能開八石弓,是後金有名的巴圖魯,他射出的重箭,三百步外能輕易地取人性命。
代善轉身就走,衝進皇太極的寢殿,劈頭就問侍衛:“汗王醒來沒有?”
侍衛低頭迴道:“迴大貝勒,汗王剛服了藥,正在休息……”
代善衝進去,見皇太極已經醒過來,他上前道:“汗王,明國的小皇帝來了,禦駕親征……”
皇太極愣了一下,臉上沒什麽表情,這一瞬,估計他什麽都想明白了。
“扶本汗起來,上……上城牆……看看!”
…………………………
另一方,明軍已經完成了對沈陽的包圍,曹文詔在城東,趙率教在城南,滿桂的中軍,一分為二,是平總兵尤世威,做為滿桂的副將,駐守城北,滿桂親領中軍,隨天子和孫承宗駐紮在城西。
直到此時,明軍才打出皇帝的九龍旗,向後金君臣亮出底牌。
滿桂以為後金人會派人出來攔截,所以擺出了三個步兵車陣,兩個騎兵陣列,緩緩向前推進。
天子在隊伍裏,他不得不小心謹慎,讓大軍在三裏外就停了下來。
“奇怪,皇太極居然放棄了後金最擅長的野戰?改為依城堅守了?”滿桂滿腦子疑問,他卻不知道,後金不是放棄了野戰,而是能騎馬衝陣的甲兵精銳,已經所剩無幾了。
曹文詔都打了三仗了,他一仗還沒撈著,不由得有點著急,他守在薊鎮邊牆,沒有敵人來犯,兵工廠生產的新式火器,他還是在訓練場上見過,卻沒有在戰場上使用過。
他非常渴望,親手扔出一顆能爆炸的震天雷,據說那玩意兒能將人馬都炸上天……他心癢手癢,恨不得扔一顆試試。
可惜,敵人沒出來。
小皇帝平安,舉著望遠鏡向城牆上望去,突然,他指著城牆上低唿道:“看,那城牆上有門紅夷大炮!後金也會鑄炮了?”
孫承宗嚇了一跳,忙舉起望遠鏡望過去,見那炮口,並沒有對著此處,這才稍稍心定,要知道,老酋就是在寧遠城下,受傷後不治而亡的。
袁崇煥的戰報上說是被炮彈打死的,後金方麵卻說是病死的,雙方各執一詞,袁崇煥最後,也沒有得到此份功勞。
他為自己冒然推進到三裏近的地方,感到慚愧,這一路行來,十分順利,連他這位四朝老臣,都有點飄了。
“迴陛下,”他為平安解釋道,“那是明軍留下的紅夷大炮,不知道還能不能使用……”
平安想起母後說的:等後金的火器也發展起來,大明要收複奴兒幹 ,得多費許多功夫。
平安一邊吸孫承宗講古,一麵舉著望遠鏡看那門大炮,他突然叫道:“不好,敵人準備點火炮!”
皇太極心頭一熱,嘴裏一甜,張嘴哇地吐出一口鮮血,往後便倒。
左右的代善和莽古爾泰,忙伸手扶住他,殿裏一時忙亂,一直守在偏殿的禦醫,又被找來搶救汗王。
阿巴泰轉身就往外走,代善喝住他:“站住,你往哪兒去?”
阿巴泰急道:“明軍都圍城了,還杵在這裏做什麽?我去城牆上看看!防止明軍攻城啊!”
代善想了想,揮揮手道:“去吧,約束好兵馬,把城牆守住……巴喇瑪,你也去,與你七叔配合好。”
兩人領命而去,代善這才問薩哈璘:“是北邊和南邊來的明軍?”
薩哈璘點點頭,又搖搖頭:“不止,兒子在城外,看到北麵十裏外紮營的明軍,就有兩萬多人……西邊十裏外的明軍營地,也有兩萬多人馬……”
濟爾哈朗這時候插話道:“與本貝勒交手的明軍,隻有兩萬來人,哪裏又來兩萬人?”
代善道:“怕小輩們說不清楚,濟爾哈朗,你再去城外打探清楚,明軍究竟來了多少人?”
薩哈璘急道:“阿瑪,兒子沒有看錯,不但北邊和西邊有明軍的大營,南邊和東邊,也有明軍的大營,兒子看了,每一座大營,人馬都不會少於兩萬!”
“明軍這是……真要滅我後金啊!”莽古爾泰又想起了漢臣寧完我,他轉頭問道:“寧先生,事到如今,我後金如何應對?”
寧完我望向還在暈迷的皇太極,隻得對代善道:“大貝勒,快快派人去科爾沁,請卓禮克圖親王來援啊,有親王的援兵在後,明軍也有所顧忌,不敢大張旗鼓地攻城……”
卓禮克圖親王叫吳克善,是皇太極寵妃布木布泰的親哥哥,科爾沁部台吉。布木布泰共有四個親哥哥,四年前,吳克善兄弟三人入關,兩人死在大明,隻有他帶著僅剩的部族青壯,逃迴科爾沁。
四年多了,還沒緩過氣來呢。
但此時,哪怕是一條稻草,代善也隻能抓住,他吩咐六阿哥占瑪:“你下去準備準備,帶五十人出城,去科爾沁求援……”
萬一後金覆滅,他代善家,也留一條血脈。
見皇太極一時半會兒醒不過來,代善歎一口氣,率著眾人,到城牆上查看敵情。
明軍的大營,紮在十裏外,從城牆上看去,隻能看到煮飯冒起的炊煙,黑乎乎地飄散在空中,看那炊煙形成的雲團,人馬還真不少。
果然東南西北四方,都有類似的雲團,表明那裏駐有大隊的明軍。
代善黑著臉,一言不發地走下城牆,他得去向皇太極討主意,當初皇阿瑪把汗位傳給他,後金到現在這個地步,都是他皇太極一手造成的。
四年前策劃入關,不但葬送了後金一大半的精銳騎兵,連歸順的蒙古諸部,也被打得十年都喘不過氣來。
這一次,又是他策劃著南下打草穀,結果比四年前更慘,好不容易重新組建的後金八旗,又被打殘,還上明軍越過遼西,將沈陽城圍了。
皇太極惹的禍,讓他自己來麵對……
他正要走下城牆,忽然聽到阿巴泰的驚唿:“明軍動了……那是個什麽旗幟?沒見過呢?”
代善聞言迴頭,見正西邊的明軍,正緩緩地向著沈陽城移動,一杆巨大的明黃色九龍旗,在冬日的寒風中獵獵作響。
他跟著漢人師傅學習的時日最久,知道大明的皇帝出行,打一種叫九旒龍旗的旗幟,見那旗幟,極似傳說中的九旒龍旗。
他慌忙道:“快,快去請寧先生!”
濟爾哈朗飛奔下城頭,隻幾息功夫,就將寧完兒拎上城來,不等他喘勻氣,就指著遠處的那杆大旗問道:“快看看,那是不是明朝的小皇帝來了?”
寧完我是個近視眼,他根本看不清遠處的旗幟,隻得將眼睛迷成一條線,總算看見那明黃色旗幟上,隨風飄舞的旒帶,立即肯定地答道:“迴貝勒爺,那是九龍旗,明朝的皇帝禦駕親征來了……”
阿巴泰將手裏的弓箭,唰地拉開,嘴裏嚷道:“來得好,看本貝勒一箭射死那小皇帝,為十四弟報仇!”
阿巴泰力大無比,能開八石弓,是後金有名的巴圖魯,他射出的重箭,三百步外能輕易地取人性命。
代善轉身就走,衝進皇太極的寢殿,劈頭就問侍衛:“汗王醒來沒有?”
侍衛低頭迴道:“迴大貝勒,汗王剛服了藥,正在休息……”
代善衝進去,見皇太極已經醒過來,他上前道:“汗王,明國的小皇帝來了,禦駕親征……”
皇太極愣了一下,臉上沒什麽表情,這一瞬,估計他什麽都想明白了。
“扶本汗起來,上……上城牆……看看!”
…………………………
另一方,明軍已經完成了對沈陽的包圍,曹文詔在城東,趙率教在城南,滿桂的中軍,一分為二,是平總兵尤世威,做為滿桂的副將,駐守城北,滿桂親領中軍,隨天子和孫承宗駐紮在城西。
直到此時,明軍才打出皇帝的九龍旗,向後金君臣亮出底牌。
滿桂以為後金人會派人出來攔截,所以擺出了三個步兵車陣,兩個騎兵陣列,緩緩向前推進。
天子在隊伍裏,他不得不小心謹慎,讓大軍在三裏外就停了下來。
“奇怪,皇太極居然放棄了後金最擅長的野戰?改為依城堅守了?”滿桂滿腦子疑問,他卻不知道,後金不是放棄了野戰,而是能騎馬衝陣的甲兵精銳,已經所剩無幾了。
曹文詔都打了三仗了,他一仗還沒撈著,不由得有點著急,他守在薊鎮邊牆,沒有敵人來犯,兵工廠生產的新式火器,他還是在訓練場上見過,卻沒有在戰場上使用過。
他非常渴望,親手扔出一顆能爆炸的震天雷,據說那玩意兒能將人馬都炸上天……他心癢手癢,恨不得扔一顆試試。
可惜,敵人沒出來。
小皇帝平安,舉著望遠鏡向城牆上望去,突然,他指著城牆上低唿道:“看,那城牆上有門紅夷大炮!後金也會鑄炮了?”
孫承宗嚇了一跳,忙舉起望遠鏡望過去,見那炮口,並沒有對著此處,這才稍稍心定,要知道,老酋就是在寧遠城下,受傷後不治而亡的。
袁崇煥的戰報上說是被炮彈打死的,後金方麵卻說是病死的,雙方各執一詞,袁崇煥最後,也沒有得到此份功勞。
他為自己冒然推進到三裏近的地方,感到慚愧,這一路行來,十分順利,連他這位四朝老臣,都有點飄了。
“迴陛下,”他為平安解釋道,“那是明軍留下的紅夷大炮,不知道還能不能使用……”
平安想起母後說的:等後金的火器也發展起來,大明要收複奴兒幹 ,得多費許多功夫。
平安一邊吸孫承宗講古,一麵舉著望遠鏡看那門大炮,他突然叫道:“不好,敵人準備點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