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到東北出差近九個月的法安,入宮拜見張薔,他走的時候,張薔還是裕妃,在魏忠賢和客氏的威壓下,低調做人。
短短幾個月,裕妃已經升級為裕安太後,魏忠賢卻在太上皇身邊搖尾乞活,不敢離開半步,客氏在浣衣局做苦力,這中間的驚心動魄,單是想想,法安也覺得不容易。
進入乾清宮側殿,法安被請進一間房間,隻見房間裏擺著一張碩大的條案,條案的正北方,放了一張雕刻著鳳紋的官帽椅,椅子的形製,比兩側擺著的官帽椅,要大上許多。
兩側的花梨木的官帽椅,離正北方那把椅子,有九尺的距離,且比那張椅子矮上幾寸。
懷恩將他引到左首第一張椅子上就坐:“這是大師的位置,請稍等,太後和顧問們,就要到了。”
法安看桌子上有個寫著“法安”的紙牌,十分好奇,正要拿起來看個究竟。
就聽法容的聲音在門外響起:“太子太師孫大人到……英國公到……首輔黃大人到……兵部尚書袁大人到……戶部尚書郭大人到……工部尚書李大人到……天津巡撫李大人到……皇家商學院院長徐大人到……”
聽到法安大師眉心直跳,自己一介僧人,幾時輪到與朝廷重臣共坐一室,而且一來就是八人!
他幾乎是彈跳起來,雙手合十站在一邊,恭候幾位大佬進場。
幾人陸續進來,紛紛合掌還禮,然後站成一排。
最後,法容唱道:“太後駕到……”
張薔穿一身淺黃色的常服,梳著簡單的發髻,隻插了一根鑲著東珠的簪子,大氣,高雅。
張薔走到北邊的鳳紋椅上坐下,法容進來吩咐道:“太後有旨,諸位老臣行揖禮即可。”
法安雙手合十行禮,諸位大佬行揖禮。
“禮畢,請就坐!”法容唱完,法安見各位大佬紛紛就座,原來,他們座位前的桌子上,也擺著一個寫著各自名字的紙牌。
這下好的,不用推來讓去,直接就座,省事兒。
眾人都坐下後,從殿門口又進來兩位著青袍的七品官,一位是中書舍人,一位是輪值的翰林,二人向太後和重臣們施禮後,徑直往東窗上的書案前坐下。
他們負責會議記錄。
法安等眾位大佬都坐下後,才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他十分惶恐,不知道太後叫這些重臣們來,是何道理,思慮著哪些話該在現場講,說,哪些話要單獨對太後講。
隻聽太清朗的聲音傳來:“今日召集大家來,討論遼東局勢,會議開始前,大家先認識一下剛從遼東迴來的法安大師,大師,介紹一下你自己吧”
法安忙站起來,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平僧法安,師從西山承恩寺聖安大師……
今年二月,奉太上皇聖旨,前往皮島公幹,昨日迴京……”
有了上次戶部開會的經驗,黃立極和郭允厚對視一眼,知道這又是太後組織的一次“聯合辦公會議”。
黃立極身為首輔,在眾人麵前,卻硬氣不起來,坐中諸人,都是從地方上,踏踏實實地幹起來的,唯有他,是靠魏忠賢的關係幸進的。
甚至,他覺得這位年輕的法安大師,也比他更有發言權,他還能坐在首輔的位置上,隻因為太後目前需要一個穩定的朝堂……
他正胡思亂想,就聽太後說道:“國之大事,祀與戎,大明立國以來,一直與北邊蒙古戰鬥不休,現在,又加上東虜,自薩爾湖大戰以來,侵吞我大明遼東,入侵我大明屬國朝鮮,成了威脅大明的又一股強大的勢辦。
為此,今年二月,太上皇派法安大師,借著去皮島的機會,往遼東走了一圈,今日,咱們就先聽聽法安大師帶迴來的消息,再來討論,大明的軍隊、軍備發展,該向何處去……
大師,請講吧。”
法安練武之人,中氣十足,一激動沒控製好音量,一開口,窒內都迴蕩起他的聲音,嗡嗡地,振得他身邊的工部老尚書李從心,皺了皺眉頭。
法容忙上前為他麵前的茶杯裏倒了一滴茶,低聲提醒道:“師兄低點聲,後麵還有許多話呢……”
法安不好意思地借著飲茶,降低了音量,這才又說道:“去年九月,女真大汗死後,新汗皇台極上位,開始攻略蒙古,發兵攻打察哈爾諸部。
奈曼、敖漢兩部,於今年六月歸附東虜,林丹汗戰敗後,率餘下的部眾西遷,察哈爾部隻有多羅特部留守故地,這個留守的部落,也不斷受到東虜的攻擊,不知道能撐到幾時……”
在座的孫承宗,袁可立,李邦華,張維賢,都知道察哈爾是大明與東虜的緩衝區,東虜一旦消滅察哈爾多羅特部,勢力將延伸到長城薊鎮門口……
太後說了先聽法安大師的,幾人都沒出聲,隻聽法安大師接著說:“今年五月,皇台極率虜軍,先攻寧遠,袁都督率軍固守,命尤世祿、祖大壽領兵出城,繞到虜軍後麵,以圖牽製虜軍,二人將要出動時,虜軍已抵寧遠城下……
袁都督與中官劉應坤,副使畢自肅親自率兵登城作戰,用大炮轟擊虜軍。
尤世祿、祖大壽率軍在城外大戰,士卒死傷慘重。
虜軍攻不下寧遠,轉攻錦州,全賴孫閣老當年修築的錦州,城高牆後,虜軍終不可破,到六月五日,虜軍退去……
貧僧不才,率子弟赴遼東,正遇東虜來犯,貧僧在寧遠城下,有幸與尤、祖二位總兵並肩殺敵,親眼見證了虜兵的兇殘,虜軍的步兵,甚至馬步兵,我軍士兵嚐可與之一戰。
虜軍的騎兵,以遼東鐵騎的精銳,戰力與之相比,也差得太遠,此戰,尤、祖兩位將軍帶領的四千鐵騎,折損大半,所謂寧錦大捷,也是慘勝而已……
虜軍中有少量的甲騎,謂之巴牙喇,勇猛異常,虜軍用他們來衝陣,我軍士兵多不能敵……”
寧錦大捷,袁可立是知道的,為了戰後的撫恤和賞賜,他與郭允厚磨了好幾天,最後還是太後說服了太上皇,戶部出一半,內帑出一半。
現在聽來,遼東竟是如此慘烈,連大明引以為傲的關寧鐵騎,在東虜麵前,也不堪一擊。
隨著法安大師的講述,在場諸位的眉頭越皺越緊,連茶水也忘了喝,法安的聲音,也沒有剛開始那麽洪亮了。
“再說皮島,毛文龍在東江開鎮以來,收留了三四十尤從遼東各地逃來的漢民,分布在皮島、大小長山島、廣?島等沿海諸島,組織漢民墾荒自救。
據毛大人講,東江開鎮初期,有孫閣老支持,有登萊袁巡撫和天津畢巡撫的支持,每月起運糧草,皮島才得以發展起來。
前年開始,幾位大人相繼離職,皮島糧草改為遼東督師衙門起運,此後多有拖欠。
為了生存,皮島方麵規定,凡上島購買人參的客商,必須運糧去交易,沒有運糧的客商,不準上島購習遼參、東珠和皮毛等特產。
分僧上島時,僅皮島就有近三十萬人,加上其他島上的難民,東江鎮目前有難民四十多萬。朝廷的支援和島上生產的糧食,根本支撐不了四十萬人的生存,島民們除了開荒種糧,還要上山打獵,下海捕魚來充著糧食。
島上丁壯十一萬三千,有兵器的青壯,三萬四千多人,糧食要首先滿足丁壯們的生存,老弱幼小,隻能任其凍餓而死……
貧僧帶去內帑銀子三十萬兩,其中二十萬兩,用來向朝鮮購糧,另外十萬兩,貧僧給帶了迴來,用於向兵部購買刀槍等兵器。”
短短幾個月,裕妃已經升級為裕安太後,魏忠賢卻在太上皇身邊搖尾乞活,不敢離開半步,客氏在浣衣局做苦力,這中間的驚心動魄,單是想想,法安也覺得不容易。
進入乾清宮側殿,法安被請進一間房間,隻見房間裏擺著一張碩大的條案,條案的正北方,放了一張雕刻著鳳紋的官帽椅,椅子的形製,比兩側擺著的官帽椅,要大上許多。
兩側的花梨木的官帽椅,離正北方那把椅子,有九尺的距離,且比那張椅子矮上幾寸。
懷恩將他引到左首第一張椅子上就坐:“這是大師的位置,請稍等,太後和顧問們,就要到了。”
法安看桌子上有個寫著“法安”的紙牌,十分好奇,正要拿起來看個究竟。
就聽法容的聲音在門外響起:“太子太師孫大人到……英國公到……首輔黃大人到……兵部尚書袁大人到……戶部尚書郭大人到……工部尚書李大人到……天津巡撫李大人到……皇家商學院院長徐大人到……”
聽到法安大師眉心直跳,自己一介僧人,幾時輪到與朝廷重臣共坐一室,而且一來就是八人!
他幾乎是彈跳起來,雙手合十站在一邊,恭候幾位大佬進場。
幾人陸續進來,紛紛合掌還禮,然後站成一排。
最後,法容唱道:“太後駕到……”
張薔穿一身淺黃色的常服,梳著簡單的發髻,隻插了一根鑲著東珠的簪子,大氣,高雅。
張薔走到北邊的鳳紋椅上坐下,法容進來吩咐道:“太後有旨,諸位老臣行揖禮即可。”
法安雙手合十行禮,諸位大佬行揖禮。
“禮畢,請就坐!”法容唱完,法安見各位大佬紛紛就座,原來,他們座位前的桌子上,也擺著一個寫著各自名字的紙牌。
這下好的,不用推來讓去,直接就座,省事兒。
眾人都坐下後,從殿門口又進來兩位著青袍的七品官,一位是中書舍人,一位是輪值的翰林,二人向太後和重臣們施禮後,徑直往東窗上的書案前坐下。
他們負責會議記錄。
法安等眾位大佬都坐下後,才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他十分惶恐,不知道太後叫這些重臣們來,是何道理,思慮著哪些話該在現場講,說,哪些話要單獨對太後講。
隻聽太清朗的聲音傳來:“今日召集大家來,討論遼東局勢,會議開始前,大家先認識一下剛從遼東迴來的法安大師,大師,介紹一下你自己吧”
法安忙站起來,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平僧法安,師從西山承恩寺聖安大師……
今年二月,奉太上皇聖旨,前往皮島公幹,昨日迴京……”
有了上次戶部開會的經驗,黃立極和郭允厚對視一眼,知道這又是太後組織的一次“聯合辦公會議”。
黃立極身為首輔,在眾人麵前,卻硬氣不起來,坐中諸人,都是從地方上,踏踏實實地幹起來的,唯有他,是靠魏忠賢的關係幸進的。
甚至,他覺得這位年輕的法安大師,也比他更有發言權,他還能坐在首輔的位置上,隻因為太後目前需要一個穩定的朝堂……
他正胡思亂想,就聽太後說道:“國之大事,祀與戎,大明立國以來,一直與北邊蒙古戰鬥不休,現在,又加上東虜,自薩爾湖大戰以來,侵吞我大明遼東,入侵我大明屬國朝鮮,成了威脅大明的又一股強大的勢辦。
為此,今年二月,太上皇派法安大師,借著去皮島的機會,往遼東走了一圈,今日,咱們就先聽聽法安大師帶迴來的消息,再來討論,大明的軍隊、軍備發展,該向何處去……
大師,請講吧。”
法安練武之人,中氣十足,一激動沒控製好音量,一開口,窒內都迴蕩起他的聲音,嗡嗡地,振得他身邊的工部老尚書李從心,皺了皺眉頭。
法容忙上前為他麵前的茶杯裏倒了一滴茶,低聲提醒道:“師兄低點聲,後麵還有許多話呢……”
法安不好意思地借著飲茶,降低了音量,這才又說道:“去年九月,女真大汗死後,新汗皇台極上位,開始攻略蒙古,發兵攻打察哈爾諸部。
奈曼、敖漢兩部,於今年六月歸附東虜,林丹汗戰敗後,率餘下的部眾西遷,察哈爾部隻有多羅特部留守故地,這個留守的部落,也不斷受到東虜的攻擊,不知道能撐到幾時……”
在座的孫承宗,袁可立,李邦華,張維賢,都知道察哈爾是大明與東虜的緩衝區,東虜一旦消滅察哈爾多羅特部,勢力將延伸到長城薊鎮門口……
太後說了先聽法安大師的,幾人都沒出聲,隻聽法安大師接著說:“今年五月,皇台極率虜軍,先攻寧遠,袁都督率軍固守,命尤世祿、祖大壽領兵出城,繞到虜軍後麵,以圖牽製虜軍,二人將要出動時,虜軍已抵寧遠城下……
袁都督與中官劉應坤,副使畢自肅親自率兵登城作戰,用大炮轟擊虜軍。
尤世祿、祖大壽率軍在城外大戰,士卒死傷慘重。
虜軍攻不下寧遠,轉攻錦州,全賴孫閣老當年修築的錦州,城高牆後,虜軍終不可破,到六月五日,虜軍退去……
貧僧不才,率子弟赴遼東,正遇東虜來犯,貧僧在寧遠城下,有幸與尤、祖二位總兵並肩殺敵,親眼見證了虜兵的兇殘,虜軍的步兵,甚至馬步兵,我軍士兵嚐可與之一戰。
虜軍的騎兵,以遼東鐵騎的精銳,戰力與之相比,也差得太遠,此戰,尤、祖兩位將軍帶領的四千鐵騎,折損大半,所謂寧錦大捷,也是慘勝而已……
虜軍中有少量的甲騎,謂之巴牙喇,勇猛異常,虜軍用他們來衝陣,我軍士兵多不能敵……”
寧錦大捷,袁可立是知道的,為了戰後的撫恤和賞賜,他與郭允厚磨了好幾天,最後還是太後說服了太上皇,戶部出一半,內帑出一半。
現在聽來,遼東竟是如此慘烈,連大明引以為傲的關寧鐵騎,在東虜麵前,也不堪一擊。
隨著法安大師的講述,在場諸位的眉頭越皺越緊,連茶水也忘了喝,法安的聲音,也沒有剛開始那麽洪亮了。
“再說皮島,毛文龍在東江開鎮以來,收留了三四十尤從遼東各地逃來的漢民,分布在皮島、大小長山島、廣?島等沿海諸島,組織漢民墾荒自救。
據毛大人講,東江開鎮初期,有孫閣老支持,有登萊袁巡撫和天津畢巡撫的支持,每月起運糧草,皮島才得以發展起來。
前年開始,幾位大人相繼離職,皮島糧草改為遼東督師衙門起運,此後多有拖欠。
為了生存,皮島方麵規定,凡上島購買人參的客商,必須運糧去交易,沒有運糧的客商,不準上島購習遼參、東珠和皮毛等特產。
分僧上島時,僅皮島就有近三十萬人,加上其他島上的難民,東江鎮目前有難民四十多萬。朝廷的支援和島上生產的糧食,根本支撐不了四十萬人的生存,島民們除了開荒種糧,還要上山打獵,下海捕魚來充著糧食。
島上丁壯十一萬三千,有兵器的青壯,三萬四千多人,糧食要首先滿足丁壯們的生存,老弱幼小,隻能任其凍餓而死……
貧僧帶去內帑銀子三十萬兩,其中二十萬兩,用來向朝鮮購糧,另外十萬兩,貧僧給帶了迴來,用於向兵部購買刀槍等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