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好奇:真有葉首輔說的那麽嚴重?
於是第二日,他悄悄去了刑部大堂,躲在屏風後麵,觀看審訊現場。
當楊漣幾人被帶上來的時候,朱由校驚得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幾人顯然受到刑訊逼供,特別是楊漣和左光鬥,膝蓋以下的小腿,幾乎被打爛了!是由衙役拖著上來的!
二人卻對身上的傷痛毫不在意,在堂上急唿冤枉,大罵魏忠賢羅織罪名,殘害忠良,必象趙高、劉謹一樣,留下千古罵名。
因為廠衛提供了幾人親手簽字的供狀,任他們如何辯駁,也脫不了罪。
原來,六人在獄中,左光鬥曾出主意說:“汪文言死也不肯汙蔑我等,最後還不是被押著按了手印?
我等如果出不了廠衛的牢籠,遲早要如士克(汪文言字)一樣冤死獄中。
為今之計,我等先簽字,等到案件移交三法司,再翻供。
到那時,有黨人在外麵奔走,我等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在原本的曆史上,他們簽字後,閹黨並沒有把案件移交給三法司,而是直接在獄中要了他們的命。
不說幾人是否有罪,單單是渾身的傷勢,就讓朱由校心下惻然,對於廠衛方麵提供的“罪證”,他根本分辨不出六人是否有貪汙行為,隻好和稀泥似地下旨,將六人流放充軍,罪不及家人。
張薔這隻蝴蝶,扇動了一下翅膀,楊漣六人,沒有像曆史上一樣死在獄中,他們的家人,也得以保全。
最後,楊漣六人,被送到最危險的遼東前線充軍。
再說孫承宗,冒著極大的風險,將奏折塞到了三皇子的繈褓中,實在是無奈之舉。
他不知道裕妃娘娘看到這本折子後,會不會幫他傳遞,更不知道年輕的天子,會不會聽他的勸諫,給楊漣等人一個公開審理的機會。
他沿著城牆,從西往東,巡視了薊鎮的防務,到達山海關時,已經是臘月二十六,卻接到了楊漣等人的消息。
這麽快?要知道,自從六人入獄,朝廷內外的東林黨人,沒少上折子為六人辯護,卻沒有一本折子能到達朱由校之手。
他當時靈機一動,放折子的事,連他身邊最親近的讚畫茅元儀都不知道,要知道,這事一旦暴露,就是抄家滅族的大事。
他雖然是朱由校的老師,卻對這個裕妃娘娘,一點也不了解,他當時交出去的,是孫氏家族的命運。
六人的案子這麽快就有了結果,據京中來信,是陛下親自過問的結果。
那裕妃娘娘,確實是個值得托付之人!那麽,娘娘要求的書單,他也要好好思量,用心挑選了。
一個月後,孫承宗派人送來一個沉重的箱子。
裏麵有一張熊皮,純白色,毛質細密厚實,一吹一個旋渦,這是一張罕見的北極熊皮,這種熊生長在極北之地,隻有生活在冰雪上的愛斯基摩人,才能捕獲這種兇猛的動物,這張熊皮,來得十分不易。
還有半箱子書,保存得十分完整,打開一看,竟全是老先生批注過的四書五經,這就太珍貴了。
張薔吩咐好好保管起來,等有時間再慢慢閱讀。
最後一疊厚厚的紙張,上麵列了長長一列書單,細心地注明,幾歲讀哪些書,讀哪位大儒批注過的版本,十分詳細。
張薔估計,這一箱子東西,就是對她傳遞折子的迴報。
眨眼間到了臘月,長春宮的用度卻沒有送來,張泉迴京詢問,說是客嬤嬤說了,萬歲爺既是賜下莊子,莊子裏的產出,已足夠一宮之人吃用。
裕妃既已出了宮,宮裏的月例,就不必發了。
張薔聞言氣了個仰倒,前世看的宮鬥劇說得沒錯,她但凡退了一步,那些人就要欺上來一步。
沒了用度,莊子裏除了一點糧食和蘿卜白菜,餓不死人外,其他的諸如油鹽醬醋茶、針線綢緞花,凡是莊子裏無產出的東西,都無錢購買。
最關鍵的,無錢給太監宮女們發月例。
這些身邊人還好點,一百名護衛的工資,是一點也拖欠不得的,好多人就靠這點工資養家糊口呢。
又是年終,多多少少得給員工發一點獎金,才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啊。
目前她能想到的,就是首飾匣子裏的幾樣金銀首飾了。
深夜,張薔把自己的首飾盒子拿出來,往床上一倒,仔細撥拉起來。
除了封妃時得到的一套金鑲玉神仙慶壽頭麵,其他的幾根縲絲金鳳簪和兩隻玉鐲,是迴到長春宮,恢複妃位時,皇後和其他五妃來慶賀時送的禮。
原身做了幾年宮女,隻攢下幾根銀簪子!
她這個妃子,窮得隻剩一個封號!
那套頭麵,尚服局有記錄,不好出手,隻能送去當鋪,其他首飾,全都賣掉,先把這個年過去再說。
第二日,張薔洗盡鉛華,換了一身棉布衣衫,打扮成薑柔的樣子。
沒辦法,薑柔和阿月阿清常年關在宮裏,不諳世事,哪裏會賣東西?
張薔自己,好歹有前世的生活經曆,知道當鋪的門朝哪邊開,隻好親自出馬。
方正化這尊大神,她是請不動的,平安在哪他在哪,一步也不肯離開,半點不給她這個裕妃麵子。
隻好請他派兩名護衛,騎著馬一路護送。
寒冬臘月,北風唿嘯,刮在臉上像刀子一樣疼,馬車門關不嚴實,盡管放了個火盆,卻一點都不保暖,走了不到五裏,張薔全身都凍透了。
阿寶本來就怕冷,見火盆邊也不保暖,隻好跳到她懷裏,一人一貓抱團取暖。
她在心裏,把朱家的祖宗,從朱元璋開始,到朱由校的老爹朱常洛,通通問候了一遍,路才走了一半。
沒辦法,隻好把客氏娘家和婆家的祖先,拎出來問候了一遍,正準備問候魏忠賢家祖宗的時候,阜城門到了。
算了,先辦事,迴程再問候魏家祖宗吧。
進了阜城門,城裏城外完全是兩個世界,城外一派蕭疏,難民們藏在墳場似的地窩子裏,寂靜無聲。
城裏,卻是人來人往十分熱鬧,富家顯貴的大馬高車和仆從在大街上耀武揚威,平民百姓肩挑手提,推車牽驢的,頂著唿唿的北風在街上討生活。
張泉平日裏出宮采買,都在大明門外的前棋盤街,這裏位置居中,接近皇城和宮城,兩邊分布著明朝的軍、政機關,購買力強勁,故而商業繁榮。
便帶著張薔來前棋盤街找機會。
張薔抱著阿寶,正準備下車,就聽到有人打招唿:“喲,這不是長春宮的張公公嗎?怎麽,進城來采辦年貨來啦?”
於是第二日,他悄悄去了刑部大堂,躲在屏風後麵,觀看審訊現場。
當楊漣幾人被帶上來的時候,朱由校驚得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幾人顯然受到刑訊逼供,特別是楊漣和左光鬥,膝蓋以下的小腿,幾乎被打爛了!是由衙役拖著上來的!
二人卻對身上的傷痛毫不在意,在堂上急唿冤枉,大罵魏忠賢羅織罪名,殘害忠良,必象趙高、劉謹一樣,留下千古罵名。
因為廠衛提供了幾人親手簽字的供狀,任他們如何辯駁,也脫不了罪。
原來,六人在獄中,左光鬥曾出主意說:“汪文言死也不肯汙蔑我等,最後還不是被押著按了手印?
我等如果出不了廠衛的牢籠,遲早要如士克(汪文言字)一樣冤死獄中。
為今之計,我等先簽字,等到案件移交三法司,再翻供。
到那時,有黨人在外麵奔走,我等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在原本的曆史上,他們簽字後,閹黨並沒有把案件移交給三法司,而是直接在獄中要了他們的命。
不說幾人是否有罪,單單是渾身的傷勢,就讓朱由校心下惻然,對於廠衛方麵提供的“罪證”,他根本分辨不出六人是否有貪汙行為,隻好和稀泥似地下旨,將六人流放充軍,罪不及家人。
張薔這隻蝴蝶,扇動了一下翅膀,楊漣六人,沒有像曆史上一樣死在獄中,他們的家人,也得以保全。
最後,楊漣六人,被送到最危險的遼東前線充軍。
再說孫承宗,冒著極大的風險,將奏折塞到了三皇子的繈褓中,實在是無奈之舉。
他不知道裕妃娘娘看到這本折子後,會不會幫他傳遞,更不知道年輕的天子,會不會聽他的勸諫,給楊漣等人一個公開審理的機會。
他沿著城牆,從西往東,巡視了薊鎮的防務,到達山海關時,已經是臘月二十六,卻接到了楊漣等人的消息。
這麽快?要知道,自從六人入獄,朝廷內外的東林黨人,沒少上折子為六人辯護,卻沒有一本折子能到達朱由校之手。
他當時靈機一動,放折子的事,連他身邊最親近的讚畫茅元儀都不知道,要知道,這事一旦暴露,就是抄家滅族的大事。
他雖然是朱由校的老師,卻對這個裕妃娘娘,一點也不了解,他當時交出去的,是孫氏家族的命運。
六人的案子這麽快就有了結果,據京中來信,是陛下親自過問的結果。
那裕妃娘娘,確實是個值得托付之人!那麽,娘娘要求的書單,他也要好好思量,用心挑選了。
一個月後,孫承宗派人送來一個沉重的箱子。
裏麵有一張熊皮,純白色,毛質細密厚實,一吹一個旋渦,這是一張罕見的北極熊皮,這種熊生長在極北之地,隻有生活在冰雪上的愛斯基摩人,才能捕獲這種兇猛的動物,這張熊皮,來得十分不易。
還有半箱子書,保存得十分完整,打開一看,竟全是老先生批注過的四書五經,這就太珍貴了。
張薔吩咐好好保管起來,等有時間再慢慢閱讀。
最後一疊厚厚的紙張,上麵列了長長一列書單,細心地注明,幾歲讀哪些書,讀哪位大儒批注過的版本,十分詳細。
張薔估計,這一箱子東西,就是對她傳遞折子的迴報。
眨眼間到了臘月,長春宮的用度卻沒有送來,張泉迴京詢問,說是客嬤嬤說了,萬歲爺既是賜下莊子,莊子裏的產出,已足夠一宮之人吃用。
裕妃既已出了宮,宮裏的月例,就不必發了。
張薔聞言氣了個仰倒,前世看的宮鬥劇說得沒錯,她但凡退了一步,那些人就要欺上來一步。
沒了用度,莊子裏除了一點糧食和蘿卜白菜,餓不死人外,其他的諸如油鹽醬醋茶、針線綢緞花,凡是莊子裏無產出的東西,都無錢購買。
最關鍵的,無錢給太監宮女們發月例。
這些身邊人還好點,一百名護衛的工資,是一點也拖欠不得的,好多人就靠這點工資養家糊口呢。
又是年終,多多少少得給員工發一點獎金,才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啊。
目前她能想到的,就是首飾匣子裏的幾樣金銀首飾了。
深夜,張薔把自己的首飾盒子拿出來,往床上一倒,仔細撥拉起來。
除了封妃時得到的一套金鑲玉神仙慶壽頭麵,其他的幾根縲絲金鳳簪和兩隻玉鐲,是迴到長春宮,恢複妃位時,皇後和其他五妃來慶賀時送的禮。
原身做了幾年宮女,隻攢下幾根銀簪子!
她這個妃子,窮得隻剩一個封號!
那套頭麵,尚服局有記錄,不好出手,隻能送去當鋪,其他首飾,全都賣掉,先把這個年過去再說。
第二日,張薔洗盡鉛華,換了一身棉布衣衫,打扮成薑柔的樣子。
沒辦法,薑柔和阿月阿清常年關在宮裏,不諳世事,哪裏會賣東西?
張薔自己,好歹有前世的生活經曆,知道當鋪的門朝哪邊開,隻好親自出馬。
方正化這尊大神,她是請不動的,平安在哪他在哪,一步也不肯離開,半點不給她這個裕妃麵子。
隻好請他派兩名護衛,騎著馬一路護送。
寒冬臘月,北風唿嘯,刮在臉上像刀子一樣疼,馬車門關不嚴實,盡管放了個火盆,卻一點都不保暖,走了不到五裏,張薔全身都凍透了。
阿寶本來就怕冷,見火盆邊也不保暖,隻好跳到她懷裏,一人一貓抱團取暖。
她在心裏,把朱家的祖宗,從朱元璋開始,到朱由校的老爹朱常洛,通通問候了一遍,路才走了一半。
沒辦法,隻好把客氏娘家和婆家的祖先,拎出來問候了一遍,正準備問候魏忠賢家祖宗的時候,阜城門到了。
算了,先辦事,迴程再問候魏家祖宗吧。
進了阜城門,城裏城外完全是兩個世界,城外一派蕭疏,難民們藏在墳場似的地窩子裏,寂靜無聲。
城裏,卻是人來人往十分熱鬧,富家顯貴的大馬高車和仆從在大街上耀武揚威,平民百姓肩挑手提,推車牽驢的,頂著唿唿的北風在街上討生活。
張泉平日裏出宮采買,都在大明門外的前棋盤街,這裏位置居中,接近皇城和宮城,兩邊分布著明朝的軍、政機關,購買力強勁,故而商業繁榮。
便帶著張薔來前棋盤街找機會。
張薔抱著阿寶,正準備下車,就聽到有人打招唿:“喲,這不是長春宮的張公公嗎?怎麽,進城來采辦年貨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