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第六百零四章方正的反擊(一)
諸葛正天冷笑道:“李大人,你這麽說陛下,不知道緣由的人還以為陛下是昏君呢。”
“陛下請重懲方正。”李大人再次朗聲說道。
“請陛下重懲方正。”突然有一個大臣走了出來。
“請陛下重懲方正。”
“請陛下重懲方正。”
“……”
有了第一個帶頭走出來,接下來集體會有第二個,第三個,乃至現在有十幾個大臣跪在地上希望皇帝能重懲方正。
“請陛下三四。”趙碩走了出來,對著諸葛正我拱手道:“陛下,現在一切都是南昌王和李大人兩人在說,而方正一句話都沒有說過。”
“那是他無言以對。”李大人道。
趙碩怒視著李大人:“住嘴。就單單收複河北這一功勞,方正就功不可沒。”
“太師,就算功勞再大,那也不能就這麽屠殺朝廷的三十萬大軍,這可不是契丹大軍,而是武國軍隊。
三十萬大軍被斬殺,代表著三十萬戶家庭會失去相公,兒子,他們可能是家中唯一的頂梁柱,現在失去他們了,可能會對這個家庭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太師,難道我就不應該為這些家庭討一個公道嗎?”
“這……”趙碩一時間為之語塞。
所有人突然被你大人的正義給感染了,原本保持中立的大臣,看向方正的眼神都變了。
諸葛正我一時間也不知道怎麽辦,隻能期冀的看著方正,希望方正能自己擺脫這個困境。
“該。”
金鑾殿內突然發出一聲巨響,所有人都看向了說話之人,都是為之一愣,因為說話之人就是方正。
這自己說該,那是幾個意思?在場所有人都摸不著頭腦了。
剛剛方正從諸葛正我的眼神中看出皇帝暫時幫不了自己了,得靠自己了。
李大人停方正說該,心中一笑,態度也變好了:“方都督,你這是承認自己的罪狀了?”
趙碩十分擔心的嗬斥道:“方正,你亂說什麽,還不快退下。”
“太師……”
“太師,請讓方正自己把話說完,下官認為太師此時不變多言。方正,你是不是已經承認了自己的罪狀?”
方正的話被李大人打斷了,隻能無奈的歎口氣。
趙碩被李大人氣的鑰匙,說不出話來,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李大人為難方正。
方正深吸一口氣,然後吐了出來,無奈的說道:“為什麽你們就不能讓我把話說完呢,李大人你和南昌王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就這麽把罪名給定下來了,問過我了沒有?”
諸葛正我精神一振,說道:“方愛卿說的很有道理,皇弟,李愛卿,你們是不是應該讓方愛卿解釋一下呢?”
趙碩知道自己白操心了,沒好氣的看了方正一眼,說道:“陛下所言極是,我等剛剛聽了王爺和李大人的話,現在我等應該聽聽方都督想要說什麽了。”
喬安國和黃石這時候也站了出來,道:“太師所言有理。”
諸葛正我得到三位老臣的支持,沉聲道:“既然如此,方愛卿,你就來說服大家吧,不然你隻有將罪名扛下來了。”
方正拱手道:“陛下放心,南昌王和李大人想要栽贓誣陷微臣,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李大人冷笑道:“誣陷你,那是不可能的。”
諸葛正天道:“你還沒有資格讓本王誣陷你。”
方正聳聳肩,道:“首先李大人說的第一條罪,就不能成立,首先時間還沒有到,其次,我在嶺南的博羅縣建立了一個新城,這個在座的大人知道的應該不少吧。”
趙碩道:“陛下,老臣知曉,此事趙家參與了。”
“我喬家參與了。”
“黃家也有股份。”
“崔家也有參與。”
“……”
一個個大臣們全都向皇帝訴說這件事,不說不行,方正手上可是有他們參與的協議,更重要的是,博羅縣給他們帶來非常非常大的利益,如果現在不站出來,萬一方正事後來個毀約,那麽家族的損失就慘重了。
方正微笑著看著這群大臣,說道:“李大人,你看到了嗎,朝中就有那麽多的大人參與,那你知道民間又有多少商賈參與嗎?你又知道博羅縣的海關每天所收的稅收是多少?”
“多……多少?”李大人發現事情有些脫離自己的掌控,對於博羅縣的事情他有所耳聞,但是他沒怎麽去關注,認為商賈之事都是一些低賤的商賈才會參與,自己一個堂堂朝廷大官,怎麽可以參與那麽低賤的事情。
他現在後悔了,很後悔自己當初怎麽沒有參與博羅縣的事情,就算不參與,起碼了解總要了解吧。
方正不知道李大人的後悔心裏,就算知道了也隻會嗤之以鼻,就算你參與了也能了解全部嗎?海關的保安措施就那麽容易讓人知道內情,那自己該做這個海關總都督有何用。
他對著諸葛正我拱手道:“陛下,如今博羅縣已經走上正軌,每天都有商船,漁船進出博羅縣,因此博羅縣海關的的關稅每天可以征收十萬兩以上。
尤其是商船,海關抽取的海關稅收為三成,一百萬的貨物就收三十萬兩,漁船就少了很多,隻收百分之一。”
“嘶……”
諸葛正我和一群沒有參與博羅縣的官員們都倒吸一口冷氣,這麽高的稅收,你還真的下的了手。
李大人怒道:“方正,你定下如此高的關稅,你不怕商賈們聯合起來狀告你嗎?”
方正冷笑道:“他們因為我一個個賺了大錢,發了財,為什麽還要狀告我?”
李大人用顫抖的手,伸出三根手指,顫聲道:“三成,三成,整整三成,我朝曆代先帝最高的稅收也就兩成,你竟然喪心病狂的收三成,本官一定聯合那些商賈告你。”
“哈哈……無知也就算了,還大聲說出來,實在是太好笑了。”方正不顧形象的大笑起來。
李大人被方正的笑聲給氣到了,又跪下來道:“陛下,您聽到了嗎?方正他利用職務之便,擅自將關稅提高到三成,恐怕已經造成商賈們的唾罵,臣懇請陛下嚴懲方正。”
諸葛正我冷笑道:“此事朕早已知曉,而且不止朕知曉,凡是參與博羅縣的大臣們都知曉,你認為大臣們會願意被方正無緣無故的抽取三成海關稅?”
“這……”
李大人看了看那些全都參與博羅縣的官員們,他們眼中都充滿了不屑。
方正沉聲道:“李大人,實話告訴你吧,三成那是我大武子民的關稅,如果是那些番邦想進入大武國做生意,那麽他們的關稅會是四成,五成,甚至更高,你知道為什麽嗎?”
“為什麽?”李大人不假思索的問道。
方正解釋道:“為了保障武國的商賈利益。關稅高了,他們的價格就得賣的高一點,不然他們會血本無歸,同樣一件商品,我國的價格和番邦的價格一高一低,你會買誰的?”
“哼,你當那些番邦商人是傻子嗎?”李大人冷笑道。
方正再次搖搖頭道:“番邦商人不是傻子,而是我國有太多有錢的傻子,他們不要本國的東西,而是買貴的,因為在他們心中,貴的就是好的,所以番邦商人不會虧。”
“咳咳……”
諸葛正我咳嗽了幾聲,他有點尷尬,因為皇室一向認為最貴的就是最好的,也一直使用的是最貴的,方正剛剛的話,仿佛在罵發皇室就是一群傻子。
群臣也有不少人尷尬無比,他們都是有錢人,用的一向是最好的,價格當然也是最貴的。
方正以為諸葛正我有話要說,所以停口不說了。
諸葛正我道:“方愛卿,關於細節你不用再說了,直接說,如今海關稅收已經月收多少銀兩,有沒有百姓有怨言?”
方正拱手道:“迴稟陛下,如今月收入不好說,因為出一套海少則一兩個月,多則一年半載,甚至數年都有,所以微臣做了一次大概統計,海關稅一年最少也有五千萬兩,這還單單博羅縣一地。
微臣已經準備在河北的天津,江蘇的上海,浙江的寧波等地開設港口,因此所有的錢財暫時都用在了建造港口上和建造新的城市上。”
李大人聞言,仿佛又抓到了方正的把柄,冷笑道:“方正,你用那麽多的錢財浪費在這些港口和新城上,老夫問你,有何居心。”
然後朝著皇帝拱手,哭喪著臉道:“陛下,按照方正的意思,武國的商賈基本上都已經去了博羅縣,如今在建造其他港口和新城,哪還有商賈前往,老臣怕那些錢財都被方正給私吞了。”
諸葛正我沉聲道:“李愛卿,朕相信方愛卿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的。”
“謝陛下的信任。”方正對著皇帝拱手,然後對著李大人道:“李大人,你為官多年,心中想著應該是上百姓吃飽穿暖吧。”
“正是。”李大人對於這點,絲毫不否認,所以迴答時擲地有聲,頭都抬的很高。
</p>
第六百零四章方正的反擊(一)
諸葛正天冷笑道:“李大人,你這麽說陛下,不知道緣由的人還以為陛下是昏君呢。”
“陛下請重懲方正。”李大人再次朗聲說道。
“請陛下重懲方正。”突然有一個大臣走了出來。
“請陛下重懲方正。”
“請陛下重懲方正。”
“……”
有了第一個帶頭走出來,接下來集體會有第二個,第三個,乃至現在有十幾個大臣跪在地上希望皇帝能重懲方正。
“請陛下三四。”趙碩走了出來,對著諸葛正我拱手道:“陛下,現在一切都是南昌王和李大人兩人在說,而方正一句話都沒有說過。”
“那是他無言以對。”李大人道。
趙碩怒視著李大人:“住嘴。就單單收複河北這一功勞,方正就功不可沒。”
“太師,就算功勞再大,那也不能就這麽屠殺朝廷的三十萬大軍,這可不是契丹大軍,而是武國軍隊。
三十萬大軍被斬殺,代表著三十萬戶家庭會失去相公,兒子,他們可能是家中唯一的頂梁柱,現在失去他們了,可能會對這個家庭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太師,難道我就不應該為這些家庭討一個公道嗎?”
“這……”趙碩一時間為之語塞。
所有人突然被你大人的正義給感染了,原本保持中立的大臣,看向方正的眼神都變了。
諸葛正我一時間也不知道怎麽辦,隻能期冀的看著方正,希望方正能自己擺脫這個困境。
“該。”
金鑾殿內突然發出一聲巨響,所有人都看向了說話之人,都是為之一愣,因為說話之人就是方正。
這自己說該,那是幾個意思?在場所有人都摸不著頭腦了。
剛剛方正從諸葛正我的眼神中看出皇帝暫時幫不了自己了,得靠自己了。
李大人停方正說該,心中一笑,態度也變好了:“方都督,你這是承認自己的罪狀了?”
趙碩十分擔心的嗬斥道:“方正,你亂說什麽,還不快退下。”
“太師……”
“太師,請讓方正自己把話說完,下官認為太師此時不變多言。方正,你是不是已經承認了自己的罪狀?”
方正的話被李大人打斷了,隻能無奈的歎口氣。
趙碩被李大人氣的鑰匙,說不出話來,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李大人為難方正。
方正深吸一口氣,然後吐了出來,無奈的說道:“為什麽你們就不能讓我把話說完呢,李大人你和南昌王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就這麽把罪名給定下來了,問過我了沒有?”
諸葛正我精神一振,說道:“方愛卿說的很有道理,皇弟,李愛卿,你們是不是應該讓方愛卿解釋一下呢?”
趙碩知道自己白操心了,沒好氣的看了方正一眼,說道:“陛下所言極是,我等剛剛聽了王爺和李大人的話,現在我等應該聽聽方都督想要說什麽了。”
喬安國和黃石這時候也站了出來,道:“太師所言有理。”
諸葛正我得到三位老臣的支持,沉聲道:“既然如此,方愛卿,你就來說服大家吧,不然你隻有將罪名扛下來了。”
方正拱手道:“陛下放心,南昌王和李大人想要栽贓誣陷微臣,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李大人冷笑道:“誣陷你,那是不可能的。”
諸葛正天道:“你還沒有資格讓本王誣陷你。”
方正聳聳肩,道:“首先李大人說的第一條罪,就不能成立,首先時間還沒有到,其次,我在嶺南的博羅縣建立了一個新城,這個在座的大人知道的應該不少吧。”
趙碩道:“陛下,老臣知曉,此事趙家參與了。”
“我喬家參與了。”
“黃家也有股份。”
“崔家也有參與。”
“……”
一個個大臣們全都向皇帝訴說這件事,不說不行,方正手上可是有他們參與的協議,更重要的是,博羅縣給他們帶來非常非常大的利益,如果現在不站出來,萬一方正事後來個毀約,那麽家族的損失就慘重了。
方正微笑著看著這群大臣,說道:“李大人,你看到了嗎,朝中就有那麽多的大人參與,那你知道民間又有多少商賈參與嗎?你又知道博羅縣的海關每天所收的稅收是多少?”
“多……多少?”李大人發現事情有些脫離自己的掌控,對於博羅縣的事情他有所耳聞,但是他沒怎麽去關注,認為商賈之事都是一些低賤的商賈才會參與,自己一個堂堂朝廷大官,怎麽可以參與那麽低賤的事情。
他現在後悔了,很後悔自己當初怎麽沒有參與博羅縣的事情,就算不參與,起碼了解總要了解吧。
方正不知道李大人的後悔心裏,就算知道了也隻會嗤之以鼻,就算你參與了也能了解全部嗎?海關的保安措施就那麽容易讓人知道內情,那自己該做這個海關總都督有何用。
他對著諸葛正我拱手道:“陛下,如今博羅縣已經走上正軌,每天都有商船,漁船進出博羅縣,因此博羅縣海關的的關稅每天可以征收十萬兩以上。
尤其是商船,海關抽取的海關稅收為三成,一百萬的貨物就收三十萬兩,漁船就少了很多,隻收百分之一。”
“嘶……”
諸葛正我和一群沒有參與博羅縣的官員們都倒吸一口冷氣,這麽高的稅收,你還真的下的了手。
李大人怒道:“方正,你定下如此高的關稅,你不怕商賈們聯合起來狀告你嗎?”
方正冷笑道:“他們因為我一個個賺了大錢,發了財,為什麽還要狀告我?”
李大人用顫抖的手,伸出三根手指,顫聲道:“三成,三成,整整三成,我朝曆代先帝最高的稅收也就兩成,你竟然喪心病狂的收三成,本官一定聯合那些商賈告你。”
“哈哈……無知也就算了,還大聲說出來,實在是太好笑了。”方正不顧形象的大笑起來。
李大人被方正的笑聲給氣到了,又跪下來道:“陛下,您聽到了嗎?方正他利用職務之便,擅自將關稅提高到三成,恐怕已經造成商賈們的唾罵,臣懇請陛下嚴懲方正。”
諸葛正我冷笑道:“此事朕早已知曉,而且不止朕知曉,凡是參與博羅縣的大臣們都知曉,你認為大臣們會願意被方正無緣無故的抽取三成海關稅?”
“這……”
李大人看了看那些全都參與博羅縣的官員們,他們眼中都充滿了不屑。
方正沉聲道:“李大人,實話告訴你吧,三成那是我大武子民的關稅,如果是那些番邦想進入大武國做生意,那麽他們的關稅會是四成,五成,甚至更高,你知道為什麽嗎?”
“為什麽?”李大人不假思索的問道。
方正解釋道:“為了保障武國的商賈利益。關稅高了,他們的價格就得賣的高一點,不然他們會血本無歸,同樣一件商品,我國的價格和番邦的價格一高一低,你會買誰的?”
“哼,你當那些番邦商人是傻子嗎?”李大人冷笑道。
方正再次搖搖頭道:“番邦商人不是傻子,而是我國有太多有錢的傻子,他們不要本國的東西,而是買貴的,因為在他們心中,貴的就是好的,所以番邦商人不會虧。”
“咳咳……”
諸葛正我咳嗽了幾聲,他有點尷尬,因為皇室一向認為最貴的就是最好的,也一直使用的是最貴的,方正剛剛的話,仿佛在罵發皇室就是一群傻子。
群臣也有不少人尷尬無比,他們都是有錢人,用的一向是最好的,價格當然也是最貴的。
方正以為諸葛正我有話要說,所以停口不說了。
諸葛正我道:“方愛卿,關於細節你不用再說了,直接說,如今海關稅收已經月收多少銀兩,有沒有百姓有怨言?”
方正拱手道:“迴稟陛下,如今月收入不好說,因為出一套海少則一兩個月,多則一年半載,甚至數年都有,所以微臣做了一次大概統計,海關稅一年最少也有五千萬兩,這還單單博羅縣一地。
微臣已經準備在河北的天津,江蘇的上海,浙江的寧波等地開設港口,因此所有的錢財暫時都用在了建造港口上和建造新的城市上。”
李大人聞言,仿佛又抓到了方正的把柄,冷笑道:“方正,你用那麽多的錢財浪費在這些港口和新城上,老夫問你,有何居心。”
然後朝著皇帝拱手,哭喪著臉道:“陛下,按照方正的意思,武國的商賈基本上都已經去了博羅縣,如今在建造其他港口和新城,哪還有商賈前往,老臣怕那些錢財都被方正給私吞了。”
諸葛正我沉聲道:“李愛卿,朕相信方愛卿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的。”
“謝陛下的信任。”方正對著皇帝拱手,然後對著李大人道:“李大人,你為官多年,心中想著應該是上百姓吃飽穿暖吧。”
“正是。”李大人對於這點,絲毫不否認,所以迴答時擲地有聲,頭都抬的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