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第四百八十一章上朝第一奏
天還沒完全亮,方正就已經開始穿衣洗漱,隨意吃了洪豹給他準備的早餐就下樓準備出門去皇宮。
方正一出門口,車夫楊三兒就猛然跪爬過來,抱住方正的大腿,哭喊道:“公子,求求您,求求您不要趕小人走,小人知錯了,小人知錯了……”
方正微微皺眉,剛想要說什麽,洪豹從馬車上快速跳下來,一把拉住楊三兒的後襟將他從方正的腿上扯開,怒道:“滾,狗一樣的東西,你有收他人的錢時,應該想到這樣的後果。現在別打擾公子,不然小心我揍死你。”
眼見洪豹要出手打楊三兒,立馬攔住他道:“算了,都是自家兄弟,讓他走吧。”
洪豹恭敬的迴答道:“還是公子有情有義,不像這狗一樣的東西,忘記誰給他吃飽飯,給他穿了好衣服。”
方正看著洪豹,微微一笑道:“我以誠待人,所以也希望別人能夠以誠待我。”然後對著楊三兒道:“你走吧,雖然你不是我的車夫,但你還是楊家寨的兄弟。”
楊三兒磕著頭,哭喊道:“公子求求您收迴成命,讓小人繼續當你的車夫,求求您,求求您……”
楊三兒每次磕頭都磕的咚咚響,沒幾下就磕破了皮,出血了。
方正搖搖頭道:“何必呢!”然後頭也不迴道:“洪豹,我們走吧。”
洪豹道:“是,公子。”
洪豹等方正坐上馬車後,自己也坐了上去,馬鞭一揮就駕馬離開前往皇宮,現在他來當車夫,他怕下一個車夫還是會犯錯,與其讓方正出口趕人,還不如自己上,免得大家都有點難堪。
楊三兒又磕了幾下,抬頭看到馬車越來越遠,方正根本不想再用自己,他狠狠的擦了擦眼淚,站了起來,對著馬車離開的方向怒道:“方正,我楊三兒遲早會讓你知道厲害。”
緊接著對著雲來客棧的門口狠狠的吐了一口濃痰,然後很不屑的離開了。
楊三兒沒有走多久,就被幾個人打暈了帶走。
馬車上,洪豹非常不自信的問道:“公子,您覺得楊三兒現在是不是按照計劃已經被一些人給帶走了?”
方正說道:“計劃順利,他此時應該已經被監視我們的人給帶走了。”
洪豹不再言語,集中精神繼續趕車,一炷香的功夫,馬車就來到了皇宮外麵。
此時時辰還麽有到,所以很多大臣都在皇宮外等著。
方正下了馬車,就有無數人的眼睛都看向了他,所有人都非常好奇他怎麽來了。
官員們三四人一群議論紛紛,方正沒有理會他們,快速來到趙碩、黃石和喬安國三人每天必在的地方。
方正剛走到一半,他發現那個位置不隻趙碩三人,另外還有兩個人。其中一個方正剛剛認識,那就是南昌王諸葛正天。
喬安國見到了方正,打招唿道:“方都督,快來這邊。”
方正加快了腳步,走到大家麵前拱手道:“下官見過幾位大人,王爺。”
趙碩笑道:“不用多禮,正兒你來的正好,老夫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
方正連忙說道:“南昌王,下官昨晚已經見過了。”緊接著對著諸葛正天作楫道:“王爺,昨晩是下官的錯,還請王爺恕罪。”
諸葛正天看到方正就想死了昨晚的事情,讓他的嘴角抽了一抽,勉強露出了一個笑容,道:“是本王安排不周,讓方都督如此掃興而歸。”
方正搖頭擺手道:“不不不,是下官失禮了,還請王爺恕罪。”
諸葛正天道:“方都督是性情中人,本王喜歡還來不及,怎麽會怪罪於你。”
“多謝王爺的青睞。”方正說道。
趙碩不知道昨天晚上發生的事情,因為南昌王沒有邀請他,就連中立派的那些官員都沒有去邀請他們,不過這是他早晚會知道,所以他沒有現在就問。
趙碩調侃道:“原來正兒早就見過王爺了,那麽這位王爺也一定見過了吧。”
方正苦笑道:“太師,你這是在取笑下官了,就算下官號稱交友滿天下,但也不是各個都認識。”
眾人都笑了起來。
另一個王爺笑道:“本王是靖山王。今日能見到收複河北的少年英雄方都督,真是三生有幸。”
方正連忙說道:“不敢,不敢,應該是下官三生有幸能見到王爺。能和眾位一起上朝。”
“鐺、鐺、鐺……”
就在這時,上朝的時辰到了,皇宮門口的侍衛開始敲響上朝的鍾聲。
“時辰到了,我們上朝吧。”趙碩開口說道。
眾人正了正衣服,開始按照順序排列,然後緩緩的進入皇宮,進入朝堂。
方正身為封疆大吏,一品大員,排在同時一品大員六部尚書之後,也就是刑部尚書的後麵,位置算是比較靠前了。
至於為什麽同樣是一品大員,六部尚書能排在方正的前麵,那是因為六部尚書是京官,方正是外地官員。
如果品級不夠高,一般外地官員還不能上朝,得等到皇帝的通知才行,皇帝不允許,你就一輩子都不能上朝了。
官員們進入金鑾殿後,安靜的等候皇帝的到來。
“皇上上朝~~~”
一個宦官的聲音傳遍了整個金鑾殿。
身穿龍袍的皇帝諸葛正我在常德的扶持下緩緩走到龍椅旁,等他坐在龍椅後,官員們對著皇帝齊聲高唿三聲萬歲,皇帝讓大家起來後,早朝正式開始。
常德上前一步喊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眾官員沉默了幾秒鍾後,有一個官員站出來說道:“啟奏陛下,微臣已經算過,兩日是祭祀先帝的好日子。”
諸葛正我淡淡的說道:“朕知道了,愛卿辛苦了,先行退下吧。”
“是陛下。”官員站迴了自己的位置。
諸葛正我說道:“禮部尚書可在?”
“臣在。”禮部尚書康義之從列隊中站了出來。
諸葛正我再次開口道:“康愛卿,祭祖事宜準備的怎麽樣了?”
康義之迴答道:“迴稟陛下,祭祀所用的一切事物在三個月前已經準備好了。”
“甚好。朕要在兩天後祭祀先帝,康愛卿,祭祀之事朕就交給你了,不允許有任何差池,否者朕重懲不怠。”諸葛正我說到最後一句話時,語氣非常嚴厲,整個人散發的王霸之氣讓眾人知道這件事不能辦砸了,不然後果很嚴重。
身為當事人的康義之感受更加強烈,讓他對這件事比以前更加注重了。
康義之拱手道:“臣遵旨。”然後迴到了自己的位置當中。
諸葛正我用挑釁的眼神看了一眼諸葛正天,對他而言,這是揚眉吐氣的時候,怎麽能浪費了。
金鑾殿又安靜下來了,群臣暫時沒有任何事情要上奏。
方正等了一會兒,還是沒有人站出來,心中歎口氣,站了出來道:“啟奏陛下,臣有本奏。”
等了良久的諸葛正我,興奮的看著方正,終於輪到主角出場了,他明知故問道:“方愛卿,有什麽事盡管說,你可是本國的大功臣,隻要不是太過分的事情,朕基本上會同意。”
方正將奏本交給了常德,然後有常德交給了諸葛正我,當皇帝看了起來後,方正開始說道:“啟奏陛下,這次收複河北,除了微臣已經微臣手下的將士們之外,還有很多人來協助微臣。”
“都有哪些人?朕要記他們一功。”諸葛正我說道。
方正說道:“在場的大臣們幾乎都有派人過來,尤其是南昌王,派遣了五百黑鐵軍以及一名軍事,他們的功勞非同小可。
五百黑鐵軍拖住了契丹完顏部的第一將軍,讓微臣有機會可以設計打敗完顏部,更是殺死了完顏部的第一將軍。”
諸葛正我眉頭一皺,道:“原來如此,皇弟看來朕也得要給你記一大功。”
諸葛正天拱手道:“臣弟不敢居功,這一切都是方都督的功勞,如果不是他指揮大軍作戰,就是臣弟派遣五萬黑鐵軍也一樣無法收迴河北。”
諸葛正我點頭道:“你說的不錯,但是朕認為有功就是由功,真不會忘記你的功勞的,當時讓吏部按功勞的大小進行獎賞。”
“臣遵旨。”吏部尚書迴應道。
“陛下,其實王爺和眾位大臣的幫助是大,可是讓微臣真正感動的是民間一群義士也來幫助微臣。”方正說道。
“哦,他們是一群什麽人?”諸葛正我明知故問。
方正說道:“我認為他們是一群民間義士,而他們自稱是武林人士,知道微臣要收複河北這樣利國利民的壯舉,他們就義無反顧的來幫助微臣。”
朝堂上的其他官員一個個麵露異色,有些人都開始議論起來了。
雖然聲音很輕,但是方正聽的很清楚,他們無非是說朝廷和武林井水不犯河水,他們這麽做是不是別有目的?
諸葛正我也聽到了官員們的議論,問道:“武林人士?朝廷很少和他們打交道,愛卿是打算讓朕獎賞他們?”
方正搖頭道:“他們都戰死了,他們寧可戰死也不投降,微臣看的清清楚楚,那群武林義士知道了微臣的計劃,義無反顧的以身做餌引誘無數契丹大軍出城,最後他們都戰死了,而微臣也消滅了出城的契丹大軍為那些義士報了仇。”
方正仰起頭,死命的眨眼,讓眼睛留下了眼淚,他吸了吸鼻子,然後用手擦了擦眼淚,繼續說道:“陛下,他們都是一群讓人讓人尊重的義士,沒有這群義士,微臣估計這次收複河北的計劃會落空。”
諸葛正我感歎道:“確實是一群讓人尊重的義士,朕會為他們立碑,將他們的英勇事跡刻在石碑內,讓後人永記。”
“謝陛下,微臣帶死去的義士們感謝陛下。”
諸葛正我搖搖頭道:“無需感謝朕,這是他們應得的。”
“陛下,這不是微臣所說的重點,微臣想讓朝廷和武林合作開辦武院。”方正說出了自己要說的事情。
諸葛正我再次明知故問道:“把話說清楚。”
“是。”方正抱拳道:“微臣認為這次收複河北,這群武林義士功不可沒。
可是幫助我們的武林義士實在是太少了,不然收複河北會更加輕鬆,而且死的人會更少。”
“愛卿所言有理,可是為什麽武林人士來幫助朝廷的人會那麽少呢?”
方正解釋道:“有兩個原因,一正如陛下所說,朝廷和武林沒有打過交道,或者很少打交道,這樣他們想幫也不知道怎麽幫。
第二個原因,那就是武林很神秘,幾乎人人都知道武林,可是卻不知道武林在哪裏。
簡單的說道,武林中有很多的門派,但是隻有他們本地人才知道,其他地方的人都不知道,可是又不是每個地方都有武林門派,最終導致武國有非常非常非常多的人不知道武林的存在。”
“方愛卿,你是打算讓大家都知道武林?”
“陛下所言正是,微臣要讓大家都知道武林,更重要的是讓百姓有機會學會武功,到時候可以報銷朝廷,”方正說道。
諸葛正我有點不悅的說道:“方愛卿,你說那麽多,就是打算讓朝廷和武林合作?”
“是,陛下。”方正頓了頓,說道:“陛下,其實微臣打算讓武林的所有門派可以融入民間,讓民間不再是文風盛行,微臣要讓民間的百姓都能習武強生健體,識文斷字修道德。
如此一來,武國的百姓也可以成為一個戰力,到時候就算契丹大軍全體而出,我們也不用害怕了。”
諸葛正我點頭道:“方愛卿說言極是。眾位愛卿覺得呢,可否有反對的嗎?”
其他官員們開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人反對,本來這件事就和他們無關,和他們絕大多數人都無關。
康義之站了出來,道:“陛下,武林之事微臣也有所耳聞,武林中人自詡俠士,為人正義。不但如此,他們還是一群高手,對普通的士兵可以以一敵十。
如果方都督的辦法真的可行,微臣第一個表示同意,禮部願意大力支持,隻要武院開辦成功,禮部願意第一個幫忙。”
方正說道:“康大人,這件事就不需要麻煩禮部了,武林中人的想法和讀書人的想法不同,如果您用對付讀書人的辦法去對付武林中人,本都督敢保證你就算不死也會退一層皮。”
康義之奏著眉頭道:“那方都督認為誰去比較合適?”
“當然是本王。”南昌王這時候站了出來,對著諸葛正我說道:“皇兄,臣弟接觸過不少的武林義士,對他們的行事作風還算了解,不然讓臣弟代表朝廷和武林門派合作吧?”
諸葛正我笑道:“皇弟,你可是朕的親弟弟,怎麽可以身犯險,而且朕相信以方愛卿的為人,一旦他提出了這件事,那麽一定已經找到了一個武林門派作為合作對象。”
然後對著方正問道:“方愛卿,朕說的可對?”
方正恭敬的說道:“陛下所言正是,微臣已經有了合作的對象,隻要陛下答應,對方就可以在各大城市內開設武院。”
“哈哈……”諸葛正我大聲笑了幾下,說道:“皇弟,你看朕說的沒錯吧,諸位愛卿,你們認為如何,朝廷可否和武林門派合作。”
趙碩說道:“微臣覺得可以,隻不過微臣擔心玉德仙坊會來質問陛下。”
“太師,您多慮了。”方正說道:“玉德仙坊他們找的是下官,不會找陛下。”
“為什麽?”
“因為下官為了能促成朝廷和武林門派的合作,下官已經加入了那個武林門派,成為了一個武林中人。”方正解釋道。
方正的話瞬間點爆了整個金鑾殿,所有人都不可思議的看著方正。
就連諸葛正我也一樣,他簡直難以置信,這還是他所認識的方正嗎。
諸葛正天懷疑道:“不可能啊,你根本不會武功,想成為門派弟子,一個要學該門派的武功,所以本王有利於懷疑你說謊。”
方正搖頭道:“王爺,你的想法太簡單了,不知道這個世間有一種名稱叫做交易嗎?
下官得到這個武林門派弟子的身份,是下官答應掌門朝廷一定會答應他們開辦武院的要求,他們才特地給了我一個弟子的身份了。
因為這個身份除了下官擁有的權利外,還有義務幫助門派發展,如果下官沒有促成此事,下官可能會被逐出師門。”
“原來如此。”諸葛正我點頭道:“愛卿放心,朕答應了,並且這件事就交給你來處理,有任何要求你都可以找百官們,他們都會配合你,如果有人不配合,你擁有先斬後奏的權利。”
“謝陛下隆恩。”方正退迴了自己的站位。
眾官員的議論聲也開始沒有了,皇帝發話了,那麽這件事就到此為止。
過來一會兒,方正發現還是沒有人說話,無奈的歎口氣,艱難的走出了列隊,說道:“陛下,臣有本奏。”
</p>
第四百八十一章上朝第一奏
天還沒完全亮,方正就已經開始穿衣洗漱,隨意吃了洪豹給他準備的早餐就下樓準備出門去皇宮。
方正一出門口,車夫楊三兒就猛然跪爬過來,抱住方正的大腿,哭喊道:“公子,求求您,求求您不要趕小人走,小人知錯了,小人知錯了……”
方正微微皺眉,剛想要說什麽,洪豹從馬車上快速跳下來,一把拉住楊三兒的後襟將他從方正的腿上扯開,怒道:“滾,狗一樣的東西,你有收他人的錢時,應該想到這樣的後果。現在別打擾公子,不然小心我揍死你。”
眼見洪豹要出手打楊三兒,立馬攔住他道:“算了,都是自家兄弟,讓他走吧。”
洪豹恭敬的迴答道:“還是公子有情有義,不像這狗一樣的東西,忘記誰給他吃飽飯,給他穿了好衣服。”
方正看著洪豹,微微一笑道:“我以誠待人,所以也希望別人能夠以誠待我。”然後對著楊三兒道:“你走吧,雖然你不是我的車夫,但你還是楊家寨的兄弟。”
楊三兒磕著頭,哭喊道:“公子求求您收迴成命,讓小人繼續當你的車夫,求求您,求求您……”
楊三兒每次磕頭都磕的咚咚響,沒幾下就磕破了皮,出血了。
方正搖搖頭道:“何必呢!”然後頭也不迴道:“洪豹,我們走吧。”
洪豹道:“是,公子。”
洪豹等方正坐上馬車後,自己也坐了上去,馬鞭一揮就駕馬離開前往皇宮,現在他來當車夫,他怕下一個車夫還是會犯錯,與其讓方正出口趕人,還不如自己上,免得大家都有點難堪。
楊三兒又磕了幾下,抬頭看到馬車越來越遠,方正根本不想再用自己,他狠狠的擦了擦眼淚,站了起來,對著馬車離開的方向怒道:“方正,我楊三兒遲早會讓你知道厲害。”
緊接著對著雲來客棧的門口狠狠的吐了一口濃痰,然後很不屑的離開了。
楊三兒沒有走多久,就被幾個人打暈了帶走。
馬車上,洪豹非常不自信的問道:“公子,您覺得楊三兒現在是不是按照計劃已經被一些人給帶走了?”
方正說道:“計劃順利,他此時應該已經被監視我們的人給帶走了。”
洪豹不再言語,集中精神繼續趕車,一炷香的功夫,馬車就來到了皇宮外麵。
此時時辰還麽有到,所以很多大臣都在皇宮外等著。
方正下了馬車,就有無數人的眼睛都看向了他,所有人都非常好奇他怎麽來了。
官員們三四人一群議論紛紛,方正沒有理會他們,快速來到趙碩、黃石和喬安國三人每天必在的地方。
方正剛走到一半,他發現那個位置不隻趙碩三人,另外還有兩個人。其中一個方正剛剛認識,那就是南昌王諸葛正天。
喬安國見到了方正,打招唿道:“方都督,快來這邊。”
方正加快了腳步,走到大家麵前拱手道:“下官見過幾位大人,王爺。”
趙碩笑道:“不用多禮,正兒你來的正好,老夫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
方正連忙說道:“南昌王,下官昨晚已經見過了。”緊接著對著諸葛正天作楫道:“王爺,昨晩是下官的錯,還請王爺恕罪。”
諸葛正天看到方正就想死了昨晚的事情,讓他的嘴角抽了一抽,勉強露出了一個笑容,道:“是本王安排不周,讓方都督如此掃興而歸。”
方正搖頭擺手道:“不不不,是下官失禮了,還請王爺恕罪。”
諸葛正天道:“方都督是性情中人,本王喜歡還來不及,怎麽會怪罪於你。”
“多謝王爺的青睞。”方正說道。
趙碩不知道昨天晚上發生的事情,因為南昌王沒有邀請他,就連中立派的那些官員都沒有去邀請他們,不過這是他早晚會知道,所以他沒有現在就問。
趙碩調侃道:“原來正兒早就見過王爺了,那麽這位王爺也一定見過了吧。”
方正苦笑道:“太師,你這是在取笑下官了,就算下官號稱交友滿天下,但也不是各個都認識。”
眾人都笑了起來。
另一個王爺笑道:“本王是靖山王。今日能見到收複河北的少年英雄方都督,真是三生有幸。”
方正連忙說道:“不敢,不敢,應該是下官三生有幸能見到王爺。能和眾位一起上朝。”
“鐺、鐺、鐺……”
就在這時,上朝的時辰到了,皇宮門口的侍衛開始敲響上朝的鍾聲。
“時辰到了,我們上朝吧。”趙碩開口說道。
眾人正了正衣服,開始按照順序排列,然後緩緩的進入皇宮,進入朝堂。
方正身為封疆大吏,一品大員,排在同時一品大員六部尚書之後,也就是刑部尚書的後麵,位置算是比較靠前了。
至於為什麽同樣是一品大員,六部尚書能排在方正的前麵,那是因為六部尚書是京官,方正是外地官員。
如果品級不夠高,一般外地官員還不能上朝,得等到皇帝的通知才行,皇帝不允許,你就一輩子都不能上朝了。
官員們進入金鑾殿後,安靜的等候皇帝的到來。
“皇上上朝~~~”
一個宦官的聲音傳遍了整個金鑾殿。
身穿龍袍的皇帝諸葛正我在常德的扶持下緩緩走到龍椅旁,等他坐在龍椅後,官員們對著皇帝齊聲高唿三聲萬歲,皇帝讓大家起來後,早朝正式開始。
常德上前一步喊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眾官員沉默了幾秒鍾後,有一個官員站出來說道:“啟奏陛下,微臣已經算過,兩日是祭祀先帝的好日子。”
諸葛正我淡淡的說道:“朕知道了,愛卿辛苦了,先行退下吧。”
“是陛下。”官員站迴了自己的位置。
諸葛正我說道:“禮部尚書可在?”
“臣在。”禮部尚書康義之從列隊中站了出來。
諸葛正我再次開口道:“康愛卿,祭祖事宜準備的怎麽樣了?”
康義之迴答道:“迴稟陛下,祭祀所用的一切事物在三個月前已經準備好了。”
“甚好。朕要在兩天後祭祀先帝,康愛卿,祭祀之事朕就交給你了,不允許有任何差池,否者朕重懲不怠。”諸葛正我說到最後一句話時,語氣非常嚴厲,整個人散發的王霸之氣讓眾人知道這件事不能辦砸了,不然後果很嚴重。
身為當事人的康義之感受更加強烈,讓他對這件事比以前更加注重了。
康義之拱手道:“臣遵旨。”然後迴到了自己的位置當中。
諸葛正我用挑釁的眼神看了一眼諸葛正天,對他而言,這是揚眉吐氣的時候,怎麽能浪費了。
金鑾殿又安靜下來了,群臣暫時沒有任何事情要上奏。
方正等了一會兒,還是沒有人站出來,心中歎口氣,站了出來道:“啟奏陛下,臣有本奏。”
等了良久的諸葛正我,興奮的看著方正,終於輪到主角出場了,他明知故問道:“方愛卿,有什麽事盡管說,你可是本國的大功臣,隻要不是太過分的事情,朕基本上會同意。”
方正將奏本交給了常德,然後有常德交給了諸葛正我,當皇帝看了起來後,方正開始說道:“啟奏陛下,這次收複河北,除了微臣已經微臣手下的將士們之外,還有很多人來協助微臣。”
“都有哪些人?朕要記他們一功。”諸葛正我說道。
方正說道:“在場的大臣們幾乎都有派人過來,尤其是南昌王,派遣了五百黑鐵軍以及一名軍事,他們的功勞非同小可。
五百黑鐵軍拖住了契丹完顏部的第一將軍,讓微臣有機會可以設計打敗完顏部,更是殺死了完顏部的第一將軍。”
諸葛正我眉頭一皺,道:“原來如此,皇弟看來朕也得要給你記一大功。”
諸葛正天拱手道:“臣弟不敢居功,這一切都是方都督的功勞,如果不是他指揮大軍作戰,就是臣弟派遣五萬黑鐵軍也一樣無法收迴河北。”
諸葛正我點頭道:“你說的不錯,但是朕認為有功就是由功,真不會忘記你的功勞的,當時讓吏部按功勞的大小進行獎賞。”
“臣遵旨。”吏部尚書迴應道。
“陛下,其實王爺和眾位大臣的幫助是大,可是讓微臣真正感動的是民間一群義士也來幫助微臣。”方正說道。
“哦,他們是一群什麽人?”諸葛正我明知故問。
方正說道:“我認為他們是一群民間義士,而他們自稱是武林人士,知道微臣要收複河北這樣利國利民的壯舉,他們就義無反顧的來幫助微臣。”
朝堂上的其他官員一個個麵露異色,有些人都開始議論起來了。
雖然聲音很輕,但是方正聽的很清楚,他們無非是說朝廷和武林井水不犯河水,他們這麽做是不是別有目的?
諸葛正我也聽到了官員們的議論,問道:“武林人士?朝廷很少和他們打交道,愛卿是打算讓朕獎賞他們?”
方正搖頭道:“他們都戰死了,他們寧可戰死也不投降,微臣看的清清楚楚,那群武林義士知道了微臣的計劃,義無反顧的以身做餌引誘無數契丹大軍出城,最後他們都戰死了,而微臣也消滅了出城的契丹大軍為那些義士報了仇。”
方正仰起頭,死命的眨眼,讓眼睛留下了眼淚,他吸了吸鼻子,然後用手擦了擦眼淚,繼續說道:“陛下,他們都是一群讓人讓人尊重的義士,沒有這群義士,微臣估計這次收複河北的計劃會落空。”
諸葛正我感歎道:“確實是一群讓人尊重的義士,朕會為他們立碑,將他們的英勇事跡刻在石碑內,讓後人永記。”
“謝陛下,微臣帶死去的義士們感謝陛下。”
諸葛正我搖搖頭道:“無需感謝朕,這是他們應得的。”
“陛下,這不是微臣所說的重點,微臣想讓朝廷和武林合作開辦武院。”方正說出了自己要說的事情。
諸葛正我再次明知故問道:“把話說清楚。”
“是。”方正抱拳道:“微臣認為這次收複河北,這群武林義士功不可沒。
可是幫助我們的武林義士實在是太少了,不然收複河北會更加輕鬆,而且死的人會更少。”
“愛卿所言有理,可是為什麽武林人士來幫助朝廷的人會那麽少呢?”
方正解釋道:“有兩個原因,一正如陛下所說,朝廷和武林沒有打過交道,或者很少打交道,這樣他們想幫也不知道怎麽幫。
第二個原因,那就是武林很神秘,幾乎人人都知道武林,可是卻不知道武林在哪裏。
簡單的說道,武林中有很多的門派,但是隻有他們本地人才知道,其他地方的人都不知道,可是又不是每個地方都有武林門派,最終導致武國有非常非常非常多的人不知道武林的存在。”
“方愛卿,你是打算讓大家都知道武林?”
“陛下所言正是,微臣要讓大家都知道武林,更重要的是讓百姓有機會學會武功,到時候可以報銷朝廷,”方正說道。
諸葛正我有點不悅的說道:“方愛卿,你說那麽多,就是打算讓朝廷和武林合作?”
“是,陛下。”方正頓了頓,說道:“陛下,其實微臣打算讓武林的所有門派可以融入民間,讓民間不再是文風盛行,微臣要讓民間的百姓都能習武強生健體,識文斷字修道德。
如此一來,武國的百姓也可以成為一個戰力,到時候就算契丹大軍全體而出,我們也不用害怕了。”
諸葛正我點頭道:“方愛卿說言極是。眾位愛卿覺得呢,可否有反對的嗎?”
其他官員們開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人反對,本來這件事就和他們無關,和他們絕大多數人都無關。
康義之站了出來,道:“陛下,武林之事微臣也有所耳聞,武林中人自詡俠士,為人正義。不但如此,他們還是一群高手,對普通的士兵可以以一敵十。
如果方都督的辦法真的可行,微臣第一個表示同意,禮部願意大力支持,隻要武院開辦成功,禮部願意第一個幫忙。”
方正說道:“康大人,這件事就不需要麻煩禮部了,武林中人的想法和讀書人的想法不同,如果您用對付讀書人的辦法去對付武林中人,本都督敢保證你就算不死也會退一層皮。”
康義之奏著眉頭道:“那方都督認為誰去比較合適?”
“當然是本王。”南昌王這時候站了出來,對著諸葛正我說道:“皇兄,臣弟接觸過不少的武林義士,對他們的行事作風還算了解,不然讓臣弟代表朝廷和武林門派合作吧?”
諸葛正我笑道:“皇弟,你可是朕的親弟弟,怎麽可以身犯險,而且朕相信以方愛卿的為人,一旦他提出了這件事,那麽一定已經找到了一個武林門派作為合作對象。”
然後對著方正問道:“方愛卿,朕說的可對?”
方正恭敬的說道:“陛下所言正是,微臣已經有了合作的對象,隻要陛下答應,對方就可以在各大城市內開設武院。”
“哈哈……”諸葛正我大聲笑了幾下,說道:“皇弟,你看朕說的沒錯吧,諸位愛卿,你們認為如何,朝廷可否和武林門派合作。”
趙碩說道:“微臣覺得可以,隻不過微臣擔心玉德仙坊會來質問陛下。”
“太師,您多慮了。”方正說道:“玉德仙坊他們找的是下官,不會找陛下。”
“為什麽?”
“因為下官為了能促成朝廷和武林門派的合作,下官已經加入了那個武林門派,成為了一個武林中人。”方正解釋道。
方正的話瞬間點爆了整個金鑾殿,所有人都不可思議的看著方正。
就連諸葛正我也一樣,他簡直難以置信,這還是他所認識的方正嗎。
諸葛正天懷疑道:“不可能啊,你根本不會武功,想成為門派弟子,一個要學該門派的武功,所以本王有利於懷疑你說謊。”
方正搖頭道:“王爺,你的想法太簡單了,不知道這個世間有一種名稱叫做交易嗎?
下官得到這個武林門派弟子的身份,是下官答應掌門朝廷一定會答應他們開辦武院的要求,他們才特地給了我一個弟子的身份了。
因為這個身份除了下官擁有的權利外,還有義務幫助門派發展,如果下官沒有促成此事,下官可能會被逐出師門。”
“原來如此。”諸葛正我點頭道:“愛卿放心,朕答應了,並且這件事就交給你來處理,有任何要求你都可以找百官們,他們都會配合你,如果有人不配合,你擁有先斬後奏的權利。”
“謝陛下隆恩。”方正退迴了自己的站位。
眾官員的議論聲也開始沒有了,皇帝發話了,那麽這件事就到此為止。
過來一會兒,方正發現還是沒有人說話,無奈的歎口氣,艱難的走出了列隊,說道:“陛下,臣有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