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寧安如夢(81)
綜影視:從美過白月光的替身開始 作者:什錦果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轉眼之間,太極殿就已經跪滿了人。
顧春芳看著自己身後隻剩零星的幾位大臣,還都在拿眼睛偷偷的看他臉色,顯然心中早已動搖。
他默默的歎了口氣,跟著眾人一起跪下來,“請長公主殿下登基!”
見到此時殿中的所有人都已低頭,沈嫿便沿著台階走上去,在明黃色的龍椅上坐下來。
……
在沈玠那場倉促的登基儀式被打斷之後,沈嫿的登基大典也舉行的十分迅速。
平南王與薛遠起兵謀反,致使大乾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處於一個動蕩不安的狀態。
親身經曆宮變的京城百姓風聲鶴唳,通州與金陵一帶更是因為戰亂而導致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多少家庭家破人亡。
沈嫿無意浪費國庫的資金,隻為籌辦一個極其豪華的登基大典,她登上皇位後頒布的第一道旨意就是一切從簡。
燕氏父子帶領燕家軍一分兩路,由燕牧前往邊境駐守,燕臨則是去往通州徹底鎮壓平南王的餘黨。
朝堂之上,謝危與張遮全力輔佐,像顧春芳等老臣,沈嫿也沒有對他們怎麽樣。
畢竟這些人為國為民有利,當初反對她也不是為了一己私欲,隻要盡忠職守,該重用的還是重用。
不過之前跟隨薛遠的那些人,損公肥私、貪汙受賄,最終的下場卻是逃不了抄家論罪。
就像興武衛的那個周寅之,先是發誓跟隨薑雪寧,後來又極力的想要通過她攀附長公主殿下。
等到沈嫿在邊境起兵的消息傳迴之後,周寅之立刻將這邊的關係全部拋棄,轉身投入了定國公薛遠的麾下。
像是平南王與燕家溝通的那封書信被長公主拿走的消息,也被周寅之告訴給了定國公,再聯係平南王故意透露給他的消息,謝危的身份也是因此而暴露。
這個兩麵三刀的牆頭草,最後因為跟隨薛遠起兵,謀逆身死。
尤芳吟因為在剿滅平南王一事上立下大功,被招入戶部任職,朝堂上也是由她開始,逐漸出現任命女子擔任官職的情況。
她手下掌管的那支商隊並沒有解散,而是繼續來往於大乾與大月探聽消息。
大月先王最年長的王子被俘虜之後,因為受不住重刑,吐出了不少隱秘。
沈嫿便派人暗中潛入大月,分而化之,挑撥其餘的王子與他們的王叔作對。
她還派人在十六個部落中分別散布消息,慢慢的勸動一部分人,讓他們有了分割大月、自立為王的想法。
數年下來,原本就不算安穩的大月名義上還是一個國家,實際上地盤卻已經被分割的七零八落。
大月王的命令出了王城之後,在其他地方就很難奏效了。
而大乾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又有燕氏父子精心操練兵馬,實力逐漸超過了大月。
在確定國庫充盈之後,沈嫿禦駕親征,在一年時間內終於打下了大月,完成了擴張國家版圖的成就。
沒了大月這個野心勃勃的鄰國,老百姓終於可以安心的迎來一段長達數十年的和平生活。
隻是等到一切都穩定下來,朝堂上的大臣們又開始把目光對準了沈嫿的後宮。
顧春芳如今是文官之首,德高望重,不得不硬著頭皮上書,請求皇帝在自己的婚事上也用些心。
其實他家中的兒孫並沒有特別優秀、年齡又相仿的人選,而是為江山安穩考慮。
而其他認為自己孩子不錯的官員紛紛上書,期待能夠雀屏中選。
沈嫿沒有拒絕,隻是吩咐不得肆意鋪張。
不過朝中還有一些心裏有著小算盤的大臣說她身為女子,要從一而終,隻能嫁給一位丈夫,要求停止選秀,否則便是違背了世俗倫常。
沈嫿直接把這些看不清形勢的家夥通通貶官。
看不看得上是一迴事兒,既然她現在已經成了皇帝,別的皇帝能選秀,她為何不能?
而且這些約定俗成的規矩便是真理了嗎?女子有能力撐門立戶的,難道就做不得一家之主,將男子娶進門來?
就像是薑雪寧,她至今還未出嫁,燕臨對她的心意始終不改,被拒絕之後也是將精力全部投入到練兵上。
而張遮和謝危也都和她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這兩年,薑雪寧和家裏的關係改善了不少,跟薑夫人之間也解開了心結。
薑雪蕙出嫁成為臨孜王妃之後,薑夫人就開始催著薑雪寧成親。
薑雪寧聽得耳朵都要長繭子了,於是她包袱款款就準備出門闖蕩一番。
臨走的時候,她進宮來與沈嫿道別,結果就被抓了壯丁。
“讓我負責選秀?這不好吧!”
薑雪寧小臉通紅,但心裏卻是忍不住的心動。
沈嫿長袖一揮,“有什麽不好的?你的眼光我信得過,至少比那些迂腐頑固的老頭子強的多。”
“而且你不是正好要出門遊曆?也就是順便的事,還省了宮中一番勞師動眾。”
對於那些大臣家的子弟,身上難免背負著家族的期望和出人頭地的野心,再加上身份背景的助力。
沈嫿不怕麻煩,但是有的麻煩能省還是省下比較好,處理朝政已經夠累人的了。
“你要是忙不過來,還可以讓芳吟幫你,不知道她有沒有成親的想法?”
薑雪寧擺了擺手,“芳吟如今忙著戶部的事務,倒是有一個姓呂的老是追在她後麵,兩個人之間有點意思,說不定過段時間就能收到他們成婚的請柬了。”
至於自己的終身大事,她欣然接下了去民間為皇帝相看美男子的任務,正好躲掉家中的催促。
此後,沈嫿忙於政事的同時開始充實後宮,隻是女子生育傷害身體,即便她有藥可治,也不想多經曆生育之苦,最終隻選擇生下了一個女兒。
也是從她開始,公主開始與皇子接受同樣的教育,從小習武學文,成年之後也都擁有入朝參政的權利。
數十年後,看到女兒成長為一個優秀的繼承人,武能上陣殺敵,文能安邦定國,她也就放心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顧春芳看著自己身後隻剩零星的幾位大臣,還都在拿眼睛偷偷的看他臉色,顯然心中早已動搖。
他默默的歎了口氣,跟著眾人一起跪下來,“請長公主殿下登基!”
見到此時殿中的所有人都已低頭,沈嫿便沿著台階走上去,在明黃色的龍椅上坐下來。
……
在沈玠那場倉促的登基儀式被打斷之後,沈嫿的登基大典也舉行的十分迅速。
平南王與薛遠起兵謀反,致使大乾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處於一個動蕩不安的狀態。
親身經曆宮變的京城百姓風聲鶴唳,通州與金陵一帶更是因為戰亂而導致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多少家庭家破人亡。
沈嫿無意浪費國庫的資金,隻為籌辦一個極其豪華的登基大典,她登上皇位後頒布的第一道旨意就是一切從簡。
燕氏父子帶領燕家軍一分兩路,由燕牧前往邊境駐守,燕臨則是去往通州徹底鎮壓平南王的餘黨。
朝堂之上,謝危與張遮全力輔佐,像顧春芳等老臣,沈嫿也沒有對他們怎麽樣。
畢竟這些人為國為民有利,當初反對她也不是為了一己私欲,隻要盡忠職守,該重用的還是重用。
不過之前跟隨薛遠的那些人,損公肥私、貪汙受賄,最終的下場卻是逃不了抄家論罪。
就像興武衛的那個周寅之,先是發誓跟隨薑雪寧,後來又極力的想要通過她攀附長公主殿下。
等到沈嫿在邊境起兵的消息傳迴之後,周寅之立刻將這邊的關係全部拋棄,轉身投入了定國公薛遠的麾下。
像是平南王與燕家溝通的那封書信被長公主拿走的消息,也被周寅之告訴給了定國公,再聯係平南王故意透露給他的消息,謝危的身份也是因此而暴露。
這個兩麵三刀的牆頭草,最後因為跟隨薛遠起兵,謀逆身死。
尤芳吟因為在剿滅平南王一事上立下大功,被招入戶部任職,朝堂上也是由她開始,逐漸出現任命女子擔任官職的情況。
她手下掌管的那支商隊並沒有解散,而是繼續來往於大乾與大月探聽消息。
大月先王最年長的王子被俘虜之後,因為受不住重刑,吐出了不少隱秘。
沈嫿便派人暗中潛入大月,分而化之,挑撥其餘的王子與他們的王叔作對。
她還派人在十六個部落中分別散布消息,慢慢的勸動一部分人,讓他們有了分割大月、自立為王的想法。
數年下來,原本就不算安穩的大月名義上還是一個國家,實際上地盤卻已經被分割的七零八落。
大月王的命令出了王城之後,在其他地方就很難奏效了。
而大乾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又有燕氏父子精心操練兵馬,實力逐漸超過了大月。
在確定國庫充盈之後,沈嫿禦駕親征,在一年時間內終於打下了大月,完成了擴張國家版圖的成就。
沒了大月這個野心勃勃的鄰國,老百姓終於可以安心的迎來一段長達數十年的和平生活。
隻是等到一切都穩定下來,朝堂上的大臣們又開始把目光對準了沈嫿的後宮。
顧春芳如今是文官之首,德高望重,不得不硬著頭皮上書,請求皇帝在自己的婚事上也用些心。
其實他家中的兒孫並沒有特別優秀、年齡又相仿的人選,而是為江山安穩考慮。
而其他認為自己孩子不錯的官員紛紛上書,期待能夠雀屏中選。
沈嫿沒有拒絕,隻是吩咐不得肆意鋪張。
不過朝中還有一些心裏有著小算盤的大臣說她身為女子,要從一而終,隻能嫁給一位丈夫,要求停止選秀,否則便是違背了世俗倫常。
沈嫿直接把這些看不清形勢的家夥通通貶官。
看不看得上是一迴事兒,既然她現在已經成了皇帝,別的皇帝能選秀,她為何不能?
而且這些約定俗成的規矩便是真理了嗎?女子有能力撐門立戶的,難道就做不得一家之主,將男子娶進門來?
就像是薑雪寧,她至今還未出嫁,燕臨對她的心意始終不改,被拒絕之後也是將精力全部投入到練兵上。
而張遮和謝危也都和她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這兩年,薑雪寧和家裏的關係改善了不少,跟薑夫人之間也解開了心結。
薑雪蕙出嫁成為臨孜王妃之後,薑夫人就開始催著薑雪寧成親。
薑雪寧聽得耳朵都要長繭子了,於是她包袱款款就準備出門闖蕩一番。
臨走的時候,她進宮來與沈嫿道別,結果就被抓了壯丁。
“讓我負責選秀?這不好吧!”
薑雪寧小臉通紅,但心裏卻是忍不住的心動。
沈嫿長袖一揮,“有什麽不好的?你的眼光我信得過,至少比那些迂腐頑固的老頭子強的多。”
“而且你不是正好要出門遊曆?也就是順便的事,還省了宮中一番勞師動眾。”
對於那些大臣家的子弟,身上難免背負著家族的期望和出人頭地的野心,再加上身份背景的助力。
沈嫿不怕麻煩,但是有的麻煩能省還是省下比較好,處理朝政已經夠累人的了。
“你要是忙不過來,還可以讓芳吟幫你,不知道她有沒有成親的想法?”
薑雪寧擺了擺手,“芳吟如今忙著戶部的事務,倒是有一個姓呂的老是追在她後麵,兩個人之間有點意思,說不定過段時間就能收到他們成婚的請柬了。”
至於自己的終身大事,她欣然接下了去民間為皇帝相看美男子的任務,正好躲掉家中的催促。
此後,沈嫿忙於政事的同時開始充實後宮,隻是女子生育傷害身體,即便她有藥可治,也不想多經曆生育之苦,最終隻選擇生下了一個女兒。
也是從她開始,公主開始與皇子接受同樣的教育,從小習武學文,成年之後也都擁有入朝參政的權利。
數十年後,看到女兒成長為一個優秀的繼承人,武能上陣殺敵,文能安邦定國,她也就放心的離開了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