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如懿傳(52)
綜影視:從美過白月光的替身開始 作者:什錦果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懿懷孕和晉位的旨意遍傳後宮,最難受的應該就是魏燕婉了。
在木蘭圍場的時候,她日夜不眠的照顧皇帝,皇帝看起來是有些感動,卻以她晉位時日尚短,不宜再次加封為由,賞了她母家一些錢財便罷了。
而如懿是因犯錯被削去位份,皇上不顧死去的孝賢皇後的顏麵,重新寵愛她,還接連加封。
魏燕婉心裏酸的很,皇帝在這個宮中真正是說一不二,規矩隻是用來約束她們的。
最可悲的就是,你以為皇帝是個重規矩的人,其實他隻是不願意為你破例而已。
意識到皇帝並沒有那麽寵愛她,魏燕婉自然是小心謹慎,平日裏行事一點錯都不敢有,然後又聯係太醫院的太醫,重金求購坐胎藥,希望能夠盡快懷孕。
沈嫿對於如懿懷孕看得很淡,叫人送了些不易動手腳的禮物過去,吩咐她好好養胎就完了。
若永瑄天資不高,她或許還要操心一些,但是看到兒子聰穎好學,還頗有自製力,她就不幹畫蛇添足的蠢事兒了。
如今的乾隆還是很精明的,又兼精力充沛,對於前朝後宮的異動都不會輕易放過,她這個親額娘可不能拖兒子的後腿。
不過對於已經長成的皇子們,沈嫿也不會完全放鬆對他們的看管,身為皇後,本身就有權利和責任要照顧好他們。
如今乾隆將三阿哥和四阿哥帶在身邊,不僅是接待使臣這樣的禮儀之事,連朝政之事也允許他們參與討論。
沈嫿跟乾隆說了一聲,得到同意之後,就開始頻繁召見朝中親貴的夫人們,目的就是為了挑選適齡的女子給三阿哥四阿哥當嫡福晉。
沈嫿當然不會隻挑選出身不高的女子,平白給人送話柄,那些門第高貴、出身不凡的女子也都在她的考量範圍之內。
乾隆看過初選的名冊,滿意的點了點頭,“皇後有心了,隻是這其中有些女子身份過於尊貴,跟皇室血緣又近,朕倒是不想給兩個孩子挑選一門太好的親事,以免朝中人人心思都盯著儲位。”
“朕想著,給孩子們挑選嫡福晉,隻要那女子性格賢惠,能主事持家就好,若是身份太高,夫妻之間未必能相處融洽。”
皇帝主動要求選一些門第中等的女子,沈嫿自然不會反駁他,很快就透了一些風聲出去。
不說那些有意嫡福晉之位的大臣家中是什麽情形,就說三阿哥和四阿哥,兩個人對於皇帝的這個決定都不是很高興。
四阿哥永珹沒有生母在身邊,想到自己的婚事完全由皇帝皇後做主,心裏就很慌。
“皇阿瑪如此看重我,怎麽會願意我娶一個門第不高的女子,一定是皇後在其中慫恿,我絕對不能坐以待斃。”
“若是不能娶一個身份高貴的妻子,失了嶽家這一門助力,我該如何才能登上太子之位,皇後的兒子年紀也大了,她一定是在為自己的兒子鋪路,所以才要絕了我向上走的心思。”
沈嫿不知道他在背後這麽編排自己,但也能夠明顯感受到四阿哥對她的不滿。
沈嫿將名錄又整理了一遍之後,讓人拿去給三阿哥和四阿哥過目,還請了純貴妃一同參考。
如果說前段時間的純貴妃還因為高齡生女而得意洋洋,但之後乾隆對她的冷落又讓她變得惶恐不安。
純貴妃蘇綠筠家世平平,容貌和才華都不是很出眾,當初被選入王府,也是因為她看起來好生養。
純貴妃即便再不聰明,卻也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她的一切榮華富貴都係於皇上一身,如果皇帝厭惡她,那她就真的沒有其他資本可以翻身了。
沈嫿邀請純貴妃一同來相看,純貴妃並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隻說一切都由皇上皇後做主。
看得出來,皇帝說要對純貴妃進行敲打,這話是認真的。
令眾人都有些意外的是,皇帝考慮了很久,最終決定讓三阿哥迎娶和碩淑慎公主之女博爾濟吉特氏為嫡福晉。
這門婚事一定下來,所有人都知道了皇帝的心意,乾隆完全不把三阿哥視為可以托付江山的候選繼承人。
三阿哥在前朝的勢頭猛的就跌了下去,反觀四阿哥則是水漲船高,已經有大臣開始請立太子了。
除了有一些是想博從龍之功的人,還有一些是被四阿哥用玉氏獻上的珍貴寶物收買了。
四阿哥永珹見重金收買的計劃卓有成效,膽子越發大了起來,不僅是朝臣,連各個府裏的親眷都有厚禮送上,一時間倒是有烈火烹油之勢。
四阿哥已經認定皇後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想要打壓他,對於送來的名錄隻是草草的看過一遍,就丟在了一邊。
某一次跟在乾隆身邊議事的時候,四阿哥主動提出自己年齡尚小,想要將心思都放在學習上,不著急成親。
乾隆認為長幼有序,先辦完三阿哥的婚禮再考慮他的事也不遲,所以就同意了。
四阿哥永珹見皇帝如此輕易就同意了他的請求,心中越發認定是皇後提出給他找一門不高的親事,這種態度也不免露了出來。
麵對一個對自己心懷不滿的皇子,沈嫿自然是打起了精神來應對。
現在還沒怎麽樣呢,他就敢對皇後表露不滿,若是真有得勢的一天,隻怕一個“孝”字是壓不住他的。
沈嫿越發慶幸自己布局的早,擷芳殿裏安排了那麽多人,這麽多年相處下來,總有人能混到近身伺候的位置上。
三阿哥自從定了親事,本就資質平庸,學習還越發的不上心,已經有些自暴自棄的意味,結果惹得乾隆更加不滿,父子關係陷入了惡性循環。
四阿哥的聲望一時無兩,乾隆還單獨帶他去望祭長白山和鬆花江,顯然是對他期望不小。
純貴妃經曆了這一切,知道自己的兒子沒有繼位的可能,在宮中也是徹底的沉寂了下來。
不過純貴妃在生育之上的優點倒是遺傳給了後代,三阿哥成親一年就跟福晉有了孩子,為乾隆生下了皇長孫。
長孫的出世終於讓父子關係趨於和緩,當了父親的三阿哥不再像個小孩子一樣跟乾隆賭氣,乾隆也不再動不動就訓斥他。
如今的純貴妃是有孫萬事足,都已經是當奶奶的人了,整日裏吃齋念佛,為孩子們祈福,完全不惦記爭寵的事兒了。
在木蘭圍場的時候,她日夜不眠的照顧皇帝,皇帝看起來是有些感動,卻以她晉位時日尚短,不宜再次加封為由,賞了她母家一些錢財便罷了。
而如懿是因犯錯被削去位份,皇上不顧死去的孝賢皇後的顏麵,重新寵愛她,還接連加封。
魏燕婉心裏酸的很,皇帝在這個宮中真正是說一不二,規矩隻是用來約束她們的。
最可悲的就是,你以為皇帝是個重規矩的人,其實他隻是不願意為你破例而已。
意識到皇帝並沒有那麽寵愛她,魏燕婉自然是小心謹慎,平日裏行事一點錯都不敢有,然後又聯係太醫院的太醫,重金求購坐胎藥,希望能夠盡快懷孕。
沈嫿對於如懿懷孕看得很淡,叫人送了些不易動手腳的禮物過去,吩咐她好好養胎就完了。
若永瑄天資不高,她或許還要操心一些,但是看到兒子聰穎好學,還頗有自製力,她就不幹畫蛇添足的蠢事兒了。
如今的乾隆還是很精明的,又兼精力充沛,對於前朝後宮的異動都不會輕易放過,她這個親額娘可不能拖兒子的後腿。
不過對於已經長成的皇子們,沈嫿也不會完全放鬆對他們的看管,身為皇後,本身就有權利和責任要照顧好他們。
如今乾隆將三阿哥和四阿哥帶在身邊,不僅是接待使臣這樣的禮儀之事,連朝政之事也允許他們參與討論。
沈嫿跟乾隆說了一聲,得到同意之後,就開始頻繁召見朝中親貴的夫人們,目的就是為了挑選適齡的女子給三阿哥四阿哥當嫡福晉。
沈嫿當然不會隻挑選出身不高的女子,平白給人送話柄,那些門第高貴、出身不凡的女子也都在她的考量範圍之內。
乾隆看過初選的名冊,滿意的點了點頭,“皇後有心了,隻是這其中有些女子身份過於尊貴,跟皇室血緣又近,朕倒是不想給兩個孩子挑選一門太好的親事,以免朝中人人心思都盯著儲位。”
“朕想著,給孩子們挑選嫡福晉,隻要那女子性格賢惠,能主事持家就好,若是身份太高,夫妻之間未必能相處融洽。”
皇帝主動要求選一些門第中等的女子,沈嫿自然不會反駁他,很快就透了一些風聲出去。
不說那些有意嫡福晉之位的大臣家中是什麽情形,就說三阿哥和四阿哥,兩個人對於皇帝的這個決定都不是很高興。
四阿哥永珹沒有生母在身邊,想到自己的婚事完全由皇帝皇後做主,心裏就很慌。
“皇阿瑪如此看重我,怎麽會願意我娶一個門第不高的女子,一定是皇後在其中慫恿,我絕對不能坐以待斃。”
“若是不能娶一個身份高貴的妻子,失了嶽家這一門助力,我該如何才能登上太子之位,皇後的兒子年紀也大了,她一定是在為自己的兒子鋪路,所以才要絕了我向上走的心思。”
沈嫿不知道他在背後這麽編排自己,但也能夠明顯感受到四阿哥對她的不滿。
沈嫿將名錄又整理了一遍之後,讓人拿去給三阿哥和四阿哥過目,還請了純貴妃一同參考。
如果說前段時間的純貴妃還因為高齡生女而得意洋洋,但之後乾隆對她的冷落又讓她變得惶恐不安。
純貴妃蘇綠筠家世平平,容貌和才華都不是很出眾,當初被選入王府,也是因為她看起來好生養。
純貴妃即便再不聰明,卻也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她的一切榮華富貴都係於皇上一身,如果皇帝厭惡她,那她就真的沒有其他資本可以翻身了。
沈嫿邀請純貴妃一同來相看,純貴妃並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隻說一切都由皇上皇後做主。
看得出來,皇帝說要對純貴妃進行敲打,這話是認真的。
令眾人都有些意外的是,皇帝考慮了很久,最終決定讓三阿哥迎娶和碩淑慎公主之女博爾濟吉特氏為嫡福晉。
這門婚事一定下來,所有人都知道了皇帝的心意,乾隆完全不把三阿哥視為可以托付江山的候選繼承人。
三阿哥在前朝的勢頭猛的就跌了下去,反觀四阿哥則是水漲船高,已經有大臣開始請立太子了。
除了有一些是想博從龍之功的人,還有一些是被四阿哥用玉氏獻上的珍貴寶物收買了。
四阿哥永珹見重金收買的計劃卓有成效,膽子越發大了起來,不僅是朝臣,連各個府裏的親眷都有厚禮送上,一時間倒是有烈火烹油之勢。
四阿哥已經認定皇後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想要打壓他,對於送來的名錄隻是草草的看過一遍,就丟在了一邊。
某一次跟在乾隆身邊議事的時候,四阿哥主動提出自己年齡尚小,想要將心思都放在學習上,不著急成親。
乾隆認為長幼有序,先辦完三阿哥的婚禮再考慮他的事也不遲,所以就同意了。
四阿哥永珹見皇帝如此輕易就同意了他的請求,心中越發認定是皇後提出給他找一門不高的親事,這種態度也不免露了出來。
麵對一個對自己心懷不滿的皇子,沈嫿自然是打起了精神來應對。
現在還沒怎麽樣呢,他就敢對皇後表露不滿,若是真有得勢的一天,隻怕一個“孝”字是壓不住他的。
沈嫿越發慶幸自己布局的早,擷芳殿裏安排了那麽多人,這麽多年相處下來,總有人能混到近身伺候的位置上。
三阿哥自從定了親事,本就資質平庸,學習還越發的不上心,已經有些自暴自棄的意味,結果惹得乾隆更加不滿,父子關係陷入了惡性循環。
四阿哥的聲望一時無兩,乾隆還單獨帶他去望祭長白山和鬆花江,顯然是對他期望不小。
純貴妃經曆了這一切,知道自己的兒子沒有繼位的可能,在宮中也是徹底的沉寂了下來。
不過純貴妃在生育之上的優點倒是遺傳給了後代,三阿哥成親一年就跟福晉有了孩子,為乾隆生下了皇長孫。
長孫的出世終於讓父子關係趨於和緩,當了父親的三阿哥不再像個小孩子一樣跟乾隆賭氣,乾隆也不再動不動就訓斥他。
如今的純貴妃是有孫萬事足,都已經是當奶奶的人了,整日裏吃齋念佛,為孩子們祈福,完全不惦記爭寵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