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安南亡國
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 作者:法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17章 安南亡國
幾天時間急促而過,風雨漸漸變小,徐成才趁著天氣變好,直接發動了對琉球的突襲,一個營,三個連,分別朝著琉球上的三個小國而去。
琉球島上,三個小國,兵力合計也就是六千人左右,低矮的城牆,不便利的建築防禦,如何又能擋得住徐成才率領的隊伍,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爭,攻入都城已經是十天以後了。
從第一個照麵一接觸開始,琉球的兵馬就開始潰退,瘦猴徐成才攜帶的武器比之當地的琉球兵馬不知強了多少,帶的彈藥也十分的充足,一營的兵馬,甚至都有些多。
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就攻下了琉球島上的三個小國,沒有一點懸念,琉球兵馬比之中原的大明將士差得實在是太遠了,這裏不僅煉鐵的技術落後,而且資源方麵也比較匱乏,發展方麵就比較落後。
“準備給少爺發報吧,詳細介紹一下這裏的情況,咱們在這裏不能久待,還得迴到小琉球那邊去,這裏我打算把三連留在這裏鎮守,這裏等待少爺接下來的安排。”
南山小國的國都內,徐成才選了一個會議室,說著他的打算,地方打下來了,自然是需要有人來鎮守這裏的,這裏本來就相當於中原大地內的一個縣左右,留下太多的人也沒有必要。
“我覺得沒啥問題,一個連隊150人足以鎮壓這裏的一切了,相信接下來大本營那邊肯定會有安排。
不過在大本營做出決定之前,我覺得我們還得鎮守一段時間,至少把琉球這邊清理個幹淨,把本地的秩序給確定下來。”
三連長陳德勝,補充了幾句,要說琉球這個地方,他們實在是看不上地方,實在是太小了,遠沒有西進來的誘惑力大。
要知道,如今小石頭率領兵馬已經快把安南給打下來了,就連南麵的占城小國也是捷報頻繁,有著電報機的傳遞消息,他們自然也能了解到一些情報。
“那就這麽定了,先給少爺發報吧,盡快把本地的秩序建立起來,這裏可是很重要的,中轉站以後,這裏肯定得囤積大量的物資什麽的,不能荒廢了。”
討論了一會兒,徐成才很快就確定了下來,先發報給大本營那邊,剩下的就由大本營那邊頭疼去吧。
接下來幾天,徐成才開始下令收攏本地的兵馬。要知道,他們的人手才600來人,根本就鎮不住這麽大的地方,必須得有奴隸兵馬來輔助。
琉球三個小國的所謂貴族被徐成才給清理了大部分,接著徐成才又從各地村落中招收了一批比較聽話的人,這其中比較有名的當屬,尚巴誌,一個十六歲的少年。
別看其年紀小,但是已經發揮出領導的才能了,學生才交代給他的任務很快就能完成,特別是安撫各個地方,他做的很不錯。
情報在第一時間就送到了旅順大本營那邊,而經過簡單討論過後,徐平安就給,徐成才迴了消息。
會派一些官員來配合徐成才的行動,盡快把琉球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琉球的麵積不大,以後就叫琉球府吧?”
徐平安第一時間定下了名字,打下來的地盤必然要確定它的地位,而如今,徐平安雖然沒有見過,但這是早晚的事情,把琉球定為府縣一級,也是在合理的範疇之內。
不過,短時間內,徐成才沒法離開琉球地方,雖然不是很大,但也相對可觀,徐平安給徐成才下達了修建倉庫等等一係列的任務。
作為海上重要的中轉站,琉球修建倉庫等方麵是必不可少的。
而另一邊,安南國王派出的使者也到達了應天府。
此時,藍玉還在路上,很快就要到達應天府,安南使者在等了幾天以後,終於是見到了朱元璋。
安南使者痛哭流涕地向朱元璋介紹著安南的具體情況,剛開始,朱元璋還沒反應過來,隻是皺眉不語,不過很沒過多久,他就反應了過來。
雖然跟徐平安有貿易上的往來,但如今的局麵,也讓朱元璋有些犯愁。
大明的南麵小琉球、瓊州府以及東麵的倭國、高麗等已經被徐平安給拿下了。
而如今,徐平安的手再一次的伸向了大明的藩屬國安南,惡心的話,居然讓此時也不願意跟徐平安對上,畢竟對方的火器犀利,實在是讓人懼怕。
本來心情很好的朱元璋此時頓感壓力很大,雖然藍玉在北方平定了北原的禍患,但是南麵安南的情況卻讓他有些糾結。
如果此時出兵安南,幫助安南,這就勢必在正麵上跟徐平安對上了,而要是不出兵幫助安南的話,那他大明的地位在番薯國中,必然要一落千丈,這已經不是麵子的問題了。
“安南使者,你先迴去,等消息,容朕和底下的官員們商量商量。”
朱元璋沒有當時就做出決定,有些事情他還得權衡利弊。
翌日大朝會,朱元璋破例讓安南使者也參與了進來,朱元璋剛一提起安南的變故,底下的官員們便開始了絮絮低語。
“上位,上位不能再放任徐賊不管了,若真這麽下去,安南等番屬國再落入徐賊的手中,那麽我大明周邊四處都會有禍患,
高麗、倭國、小琉球以及瓊州府相繼落入徐賊的手中,而且徐賊那邊不斷打造戰船,等他再拿下安南,屯兵邊境,那麽到時我大明肯定會疲於奔命。
我們如今對徐賊並不占優,到時候若再分兵,到時候恐怕...”
馮勝的年紀雖然不小了,但是眼光依舊毒辣,很快就分析好了形勢。
隻不過暗地裏有不少人向朱元璋彈劾於他,畢竟他確實是做了很多逾越規矩的事情,比如說私自提拔將領以及囤積了不少的良馬。
此時的朱元璋已經有所猜忌了,畢竟馮勝的意思就是要準備出兵,可如今,北征剛剛結束,哪裏還有多餘的錢糧來出兵安南。
朱元璋看向戶部官員,戶部官員當即就介紹起了如今朝廷的窘迫,如今根本就不適合跟徐平安翻臉。
大朝會上,一眾官員就究竟出不出兵這個問題,簡直是吵翻了天。
一連幾天,朱元璋,都沒真正決定下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錦衣衛卻傳來了消息。
安南已經被滅了。
“還真是會挑時間呐。”
看著錦衣衛送來的情報詳情,朱元璋心裏已經做出了決定,安南已經沒救了,沒有必要再派兵了。
三千多的天行軍士卒外加萬餘蒙古騎兵,沒個五萬兵馬根本無法與之抗衡,若要算上民夫等運送糧草的輔兵,非十萬大軍不可。
幾天時間急促而過,風雨漸漸變小,徐成才趁著天氣變好,直接發動了對琉球的突襲,一個營,三個連,分別朝著琉球上的三個小國而去。
琉球島上,三個小國,兵力合計也就是六千人左右,低矮的城牆,不便利的建築防禦,如何又能擋得住徐成才率領的隊伍,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爭,攻入都城已經是十天以後了。
從第一個照麵一接觸開始,琉球的兵馬就開始潰退,瘦猴徐成才攜帶的武器比之當地的琉球兵馬不知強了多少,帶的彈藥也十分的充足,一營的兵馬,甚至都有些多。
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就攻下了琉球島上的三個小國,沒有一點懸念,琉球兵馬比之中原的大明將士差得實在是太遠了,這裏不僅煉鐵的技術落後,而且資源方麵也比較匱乏,發展方麵就比較落後。
“準備給少爺發報吧,詳細介紹一下這裏的情況,咱們在這裏不能久待,還得迴到小琉球那邊去,這裏我打算把三連留在這裏鎮守,這裏等待少爺接下來的安排。”
南山小國的國都內,徐成才選了一個會議室,說著他的打算,地方打下來了,自然是需要有人來鎮守這裏的,這裏本來就相當於中原大地內的一個縣左右,留下太多的人也沒有必要。
“我覺得沒啥問題,一個連隊150人足以鎮壓這裏的一切了,相信接下來大本營那邊肯定會有安排。
不過在大本營做出決定之前,我覺得我們還得鎮守一段時間,至少把琉球這邊清理個幹淨,把本地的秩序給確定下來。”
三連長陳德勝,補充了幾句,要說琉球這個地方,他們實在是看不上地方,實在是太小了,遠沒有西進來的誘惑力大。
要知道,如今小石頭率領兵馬已經快把安南給打下來了,就連南麵的占城小國也是捷報頻繁,有著電報機的傳遞消息,他們自然也能了解到一些情報。
“那就這麽定了,先給少爺發報吧,盡快把本地的秩序建立起來,這裏可是很重要的,中轉站以後,這裏肯定得囤積大量的物資什麽的,不能荒廢了。”
討論了一會兒,徐成才很快就確定了下來,先發報給大本營那邊,剩下的就由大本營那邊頭疼去吧。
接下來幾天,徐成才開始下令收攏本地的兵馬。要知道,他們的人手才600來人,根本就鎮不住這麽大的地方,必須得有奴隸兵馬來輔助。
琉球三個小國的所謂貴族被徐成才給清理了大部分,接著徐成才又從各地村落中招收了一批比較聽話的人,這其中比較有名的當屬,尚巴誌,一個十六歲的少年。
別看其年紀小,但是已經發揮出領導的才能了,學生才交代給他的任務很快就能完成,特別是安撫各個地方,他做的很不錯。
情報在第一時間就送到了旅順大本營那邊,而經過簡單討論過後,徐平安就給,徐成才迴了消息。
會派一些官員來配合徐成才的行動,盡快把琉球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琉球的麵積不大,以後就叫琉球府吧?”
徐平安第一時間定下了名字,打下來的地盤必然要確定它的地位,而如今,徐平安雖然沒有見過,但這是早晚的事情,把琉球定為府縣一級,也是在合理的範疇之內。
不過,短時間內,徐成才沒法離開琉球地方,雖然不是很大,但也相對可觀,徐平安給徐成才下達了修建倉庫等等一係列的任務。
作為海上重要的中轉站,琉球修建倉庫等方麵是必不可少的。
而另一邊,安南國王派出的使者也到達了應天府。
此時,藍玉還在路上,很快就要到達應天府,安南使者在等了幾天以後,終於是見到了朱元璋。
安南使者痛哭流涕地向朱元璋介紹著安南的具體情況,剛開始,朱元璋還沒反應過來,隻是皺眉不語,不過很沒過多久,他就反應了過來。
雖然跟徐平安有貿易上的往來,但如今的局麵,也讓朱元璋有些犯愁。
大明的南麵小琉球、瓊州府以及東麵的倭國、高麗等已經被徐平安給拿下了。
而如今,徐平安的手再一次的伸向了大明的藩屬國安南,惡心的話,居然讓此時也不願意跟徐平安對上,畢竟對方的火器犀利,實在是讓人懼怕。
本來心情很好的朱元璋此時頓感壓力很大,雖然藍玉在北方平定了北原的禍患,但是南麵安南的情況卻讓他有些糾結。
如果此時出兵安南,幫助安南,這就勢必在正麵上跟徐平安對上了,而要是不出兵幫助安南的話,那他大明的地位在番薯國中,必然要一落千丈,這已經不是麵子的問題了。
“安南使者,你先迴去,等消息,容朕和底下的官員們商量商量。”
朱元璋沒有當時就做出決定,有些事情他還得權衡利弊。
翌日大朝會,朱元璋破例讓安南使者也參與了進來,朱元璋剛一提起安南的變故,底下的官員們便開始了絮絮低語。
“上位,上位不能再放任徐賊不管了,若真這麽下去,安南等番屬國再落入徐賊的手中,那麽我大明周邊四處都會有禍患,
高麗、倭國、小琉球以及瓊州府相繼落入徐賊的手中,而且徐賊那邊不斷打造戰船,等他再拿下安南,屯兵邊境,那麽到時我大明肯定會疲於奔命。
我們如今對徐賊並不占優,到時候若再分兵,到時候恐怕...”
馮勝的年紀雖然不小了,但是眼光依舊毒辣,很快就分析好了形勢。
隻不過暗地裏有不少人向朱元璋彈劾於他,畢竟他確實是做了很多逾越規矩的事情,比如說私自提拔將領以及囤積了不少的良馬。
此時的朱元璋已經有所猜忌了,畢竟馮勝的意思就是要準備出兵,可如今,北征剛剛結束,哪裏還有多餘的錢糧來出兵安南。
朱元璋看向戶部官員,戶部官員當即就介紹起了如今朝廷的窘迫,如今根本就不適合跟徐平安翻臉。
大朝會上,一眾官員就究竟出不出兵這個問題,簡直是吵翻了天。
一連幾天,朱元璋,都沒真正決定下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錦衣衛卻傳來了消息。
安南已經被滅了。
“還真是會挑時間呐。”
看著錦衣衛送來的情報詳情,朱元璋心裏已經做出了決定,安南已經沒救了,沒有必要再派兵了。
三千多的天行軍士卒外加萬餘蒙古騎兵,沒個五萬兵馬根本無法與之抗衡,若要算上民夫等運送糧草的輔兵,非十萬大軍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