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江老爺子爽朗笑道:“哈哈,諸位皆是喜承的同窗好友,對喜承更是關懷備至。今日諸位不遠千裏來到眉州,我白家自然應當略盡地主之誼!邀請大家共聚晚餐,一定要吃好喝好哦。”


    吳敬誠趕忙拱手道謝:“多謝白老爺盛情款待,能來眉州參觀學習,實在是我等的榮幸。此次之行,真真是讓我等大開眼界、獲益匪淺啊!”


    白石江老爺子微笑著點點頭,介紹道:“眉州乃是東坡故裏,進士之鄉,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此地乃平原與丘陵交匯之處,亦是華陽南下的關鍵節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金不換不禁驚歎道:“沒想到這小小的眉州竟有如此重要的地位,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啊!”


    白石江老爺子自豪地說道:“不僅如此,眉州還擁有眾多名勝古跡,如三蘇祠、瓦屋山等,皆蘊含著濃厚的曆史文化氣息。此外,還有美味的川菜佳肴,讓人迴味無窮。”


    吳敬誠滿臉笑容地點著頭說道:“這些菜肴真是令人讚不絕口啊!尤其是這道東坡肘子,那濃鬱的湯汁呈現出如牛乳般潔白的色澤,讓人看著就垂涎欲滴。豬肘燉煮得恰到好處,軟爛無比,輕輕一夾便骨肉分離。其肉質細膩嫩滑,入口即化,同時又保留了一定的嚼勁,使得口感層次分明。肉香醇厚,餘味悠長,每一口都仿佛能感受到那獨特的風味在舌尖舞動。而且這道菜雖然看似油膩,但實際上卻肥而不膩,實在是難得的美味佳肴!”


    白石江老爺子豎起大拇指說:“敬誠啊!你說得太好了,我還是第一次聽見這麽完美的評價,東坡肘子第一絕啊!”


    一旁的金不換也不禁感歎道:“哈哈,我說嘛,眉州菜堪稱天下一絕啊!不僅菜品獨具特色,味道鮮美,更重要的是能夠品嚐到如此正宗地道的眉州美食,還得益於你們白家的盛情款待。再加上這裏美不勝收的自然風光,真可謂是一場視覺與味覺的雙重盛宴,讓人迴味無窮!”


    白石江老爺子豎起大拇指說:“說得好,說得好啊!我敬你們一杯酒。”


    此時此刻,宴席間的氛圍異常熱烈,充滿了歡聲笑語。


    尤其是李易陽和郭忠江二人,更是嘻嘻哈哈地打鬧著,不時發出陣陣爽朗的笑聲。他們相互調侃打趣,妙語連珠,引得眾人捧腹大笑。


    而吳敬誠則與白石江老爺子相談甚歡,共同迴憶往昔歲月,暢談家長裏短,場麵溫馨而融洽。整個宴席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氛圍之中,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滿足的笑容。


    這時候,李易陽嗬嗬一笑,對白喜仁說道:“喜承兄弟夠義氣,白老爺熱情好客,還有三蘇祠裏麵的老前輩們,你們這個地方真是人傑地靈啊!”


    白喜仁笑著迴答道:“說的沒錯,李隊長對眉州的曆史人物感興趣啊?”


    李易陽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知道得並不多,隻是吳大人對三蘇佩服得五體投地呢!”


    白喜仁點了點頭,表示理解:“原來如此啊,三蘇父子第一次出川,就是從我們眉州的老城門出城的。他們在眉山岷江的王家渡登船,走水路經過敘州城和濱江城,最終赴京趕考,從此名震天下啊!”


    郭忠江驚訝地說道:“三蘇父子還經過我們濱江城啊,我真沒想到啊!”


    白喜仁笑了笑,繼續說道:“是啊,他們的才華和成就讓人敬佩不已。三蘇祠裏有許多關於他們的故事和遺跡,可以讓人們更好地了解他們的生平和貢獻。”


    李易陽好奇地問:“那你們這裏有沒有什麽關於三蘇的傳說或者軼事呢?”


    白喜仁想了想,迴答道:“當然有啦!據說蘇軾小時候非常聰明好學,但也很調皮搗蛋。他經常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有時候還會惹一些小麻煩。不過,他的父親蘇洵和母親程夫人非常嚴厲,總是教導他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一個有用之才。蘇軾雖然有時候會覺得父親母親太嚴格,但他也明白父親母親的良苦用心,所以一直努力學習,最終成為了一代文學巨匠。”


    大家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仿佛看到了那個聰明又調皮的蘇軾。


    白喜仁接著說:“還有一個傳說,說蘇軾曾經在眉山的一座山上讀書,每天都會早起晚睡,刻苦學習。有一天,他在山上遇到了一位神仙,神仙見他如此勤奮,就送給他一本書,告訴他隻要認真閱讀這本書,就能成為一名大文學家。蘇軾接過書後,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果然受益匪淺,最終成為了一代文學宗師。”


    郭忠江聽得津津有味,說道:“這些傳說非常有趣啊,我從來都沒有聽說過。”


    白喜仁緊接著說道:“三蘇父子的故事充滿了智慧和啟示,他們的精神和成就將永遠激勵著後人不斷追求知識和真理。”


    吳敬誠熟悉地理,對李易陽說道:“易陽,聽見了吧?多麽有趣的故事啊!這裏從水路前往北方,交通便利啊,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的。”


    李易陽接著說:“哦,難怪從古到今,幹一番大事業,長途跋涉的,升官發財不容易啊!”


    白石江老爺子說:“是啊,升官發財很艱難的,當初蘇東坡的母親程夫人,出生眉州名門望族,知書達禮,賢淑能幹,她十八歲嫁給蘇洵時,發現蘇家已家道中落、經濟窘迫,但她不後悔、不埋怨,以一句‘子苟有誌,以生累我可也’義無反顧地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


    李易陽詫異的問:“那可怎麽辦啊,一大家人,要吃要喝的,對女流之輩來說,更加不容易啊!”


    白石江老爺子迴答:“確實如此,但是程夫人並沒有因此而退縮或者抱怨。相反,她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勤勞,不僅把家裏打理得井井有條,還培養出了一個優秀的兒子,所以說,一個人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而是需要付出努力和堅持的。”


    李易陽聽後深受啟發:“原來如此,看來想要成功,就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應該勇敢麵對困難,勇往直前。”


    白石江老爺子感慨道:“是啊!真是太不容易了,當年程夫人變賣了全部嫁妝,自力更生、白手起家,開設了一家蠶絲綢布產銷的作坊和商鋪,就是想給丈夫和兒子們提供一個好的讀書環境。”


    吳敬誠聽著老爺子的話,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劉蓮花,也是為了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不辭辛勞地操持著家裏家外。


    白石江老爺子接著說道:“由於程夫人勤儉持家、經營有方,沒過多久,蘇家的絲織產品就聲名遠揚,生意越來越紅火。程夫人不僅要忙著做生意賺錢養家,還要承擔起督促孩子們讀書的責任。她既是鼓勵夫君上進的賢妻,又是啟蒙教育孩子的良母。”


    吳敬誠想象著程夫人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滿了敬佩之情。他知道,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默默支持他的女人,而程夫人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女性。


    白石江老爺子講述著蘇家人的故事,吳敬誠聽得入神,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見證了蘇家的興衰榮辱。


    吳敬誠臉上露出欽佩之色:“白老爺,您說得太好了,敬誠我真是受益匪淺啊!”


    這時,一旁的郭忠江笑著插話道:“是啊,不過我們清蓮山莊的劉夫人,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呢!她和程夫人不相上下,不僅識大體、有見地,而且聰慧能幹,振興家道,憑借自己的能力,讓我們鳳凰山名聲大噪。”


    白石江老爺子聽後,不禁感歎道:“你們劉夫人真不簡單啊,令人敬佩!”


    聽到郭忠江和白石江對母親的誇讚,吳敬誠心裏喜滋滋的,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因為郭忠江所說的劉夫人正是他的母親劉蓮花。想到即將迴到濱江城,就能見到許久未見的家人,他心中充滿了期待和喜悅。


    吳敬誠等人酒足飯飽後,踏出餐廳,白喜承帶領他們前往眉州遠景樓參觀。


    這座遠景樓最初由北宋時期的眉州知州黎希聲主持修建,曆經六年方才完工。它呈現出典型的宋代建築風格,高度達到三十米,成為城內最高的建築。


    蘇東坡曾為此樓撰寫了《眉州遠景樓記》。人因樓而聞名,樓也因人而聲名遠揚。


    自從蘇軾的這篇《眉州遠景樓記》問世,遠景樓便聲名鵲起,一時之間能與嶽陽樓、黃鶴樓、滕王閣並駕齊驅,被譽為“中國四大名樓”之一。


    在文章中,蘇軾詳細描述了故鄉良好的民風民俗以及官員們的工作作風,充分展現了官民和諧、政治清明的社會理想。文章中所蘊含的“貴和尚中”、“以人為本”等理念,恰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精神所在,值得我們倍加珍視、傳承並將其發揚光大。


    當吳敬誠等人站在遠景樓下時,他們不禁被眼前宏偉壯觀的建築所震撼。這座古老的樓閣仿佛承載著曆史的厚重,讓人感受到歲月的滄桑變遷。他們走進樓內,仔細欣賞著每一處細節,感受著古人的智慧和藝術才華。


    登上樓頂,俯瞰四周夜景,遠處的山巒神秘而綿長,河流蜿蜒流淌,古城的繁華盡收眼底。


    吳敬誠感慨萬分地說:“這座遠景樓見證了多少曆史的興衰啊!”


    在這裏,吳敬誠他們不僅領略到了古建築的魅力,更深刻體會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次遊覽讓他們對眉州古城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讓他們對中國古代文明有了更多的敬畏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閱世走人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蔚雪風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蔚雪風輕並收藏閱世走人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