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誠和陳玉珍繼續漫步在武侯祠的庭院之間,盡情地享受著古建築帶來的寧靜氛圍。他們不禁感歎於古人的智慧和藝術才華,每一處細節都展示了那個時代的精湛工藝。


    他們駐足在碑刻前,凝視著那些古老而珍貴的文字,仿佛能夠穿越時空,與過去的人們對話。這些碑刻記錄了諸葛亮的生平事跡以及他對國家所做出的巨大貢獻,讓他們更深刻地認識到這位偉大人物的卓越成就。


    陳玉珍感慨地說道:“這裏的一切都是有曆史原因的。我們可以看到,武侯祠的內部布局嚴謹有序,分為大門、二門、劉備殿、過廳、諸葛亮殿、三義廟等多個部分。這麽多的景觀,竟然如此整齊地排列在從南到北的一條中軸線上,這樣的構思布局,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吳敬誠點頭表示讚同:“是啊,這簡直就是一項了不起的工程!古人用他們的智慧和技藝創造了這樣一個宏偉的建築群體,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在這裏,我們能感受到曆史的厚重感和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底蘊。”


    陳玉珍接著說:“武侯祠原本是在寬窄巷子旁邊不遠的地方,而漢昭烈廟則位於錦裏。到了明朝的時候,因為諸葛亮在民間享有極高的聲望,他的廟宇慢慢就和劉備的漢昭烈廟合並在一起,最終形成了現在這種君臣一起祭祀的布局。”


    “古人的智慧真的是博大精深啊!”吳敬誠沉醉在對武侯祠的稱讚之中,同時也對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表示出深深的敬意。


    吳敬誠驚歎道:“今天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啊!”


    陳玉珍微笑著迴應:“是啊,過去我也是這麽認為的。武侯祠可是現存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廟,同時也是久負盛名的劉備、諸葛亮以及其他蜀漢英雄的紀念地,更是影響力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呢。”


    吳敬誠說道:“我已經感受到了,這座武侯祠不僅僅是一座漂亮的古老建築,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段曆史的見證者,承載著數不清的人們的迴憶和情感。”


    陳玉珍說:“是的,你說的非常好。”


    吳敬誠接著說道:“相比之下,在這個嘈雜的世界中,武侯祠宛如一顆耀眼的明珠,散發出獨有的魅力。”


    陳玉珍走過來挽著吳敬誠的手臂:“敬誠,你的見識越來越高大上了!”


    吳敬誠嗬嗬一笑說:“玉珍,過獎了,我還是在講武堂的學生嘛!”


    陳玉珍莞爾一笑,看著年輕帥氣的吳敬誠。


    隨後,吳敬誠和陳玉珍一同來到了惠陵。


    陳玉珍介紹道:“這裏就是漢昭烈皇帝劉備的惠陵,它是三國時期唯一保存下來的帝陵,至今已經有1600多年的悠久曆史了。”


    吳敬誠詫異的說道:“難道說劉備就安葬在這裏嗎?”


    陳玉珍點點頭說道:“是的,就是在這裏。”


    惠陵陵寢建築由照壁、山門、神道、寢殿、陵墓等部分組成,其大門上方懸掛著“漢昭烈陵”的巨大匾額。


    陳玉珍感慨地說:“劉備的這座陵墓裏,不僅埋葬著他自己,就連甘夫人和穆皇後吳氏也先後與他合葬於此,成為了一座罕見的夫妻三人合葬墓。這種深情厚誼實在令人羨慕和敬仰啊!對了,穆皇後吳氏?,她出生於陳留(今河南開封),是車騎將軍吳懿的妹妹。”


    吳敬誠點點頭,第一次了解這些人物。


    兩人漫步在陵園內,感受著曆史的厚重和莊嚴。他們沉浸在對古代英雄的緬懷之中,仿佛能夠聽到那些久遠歲月中的故事和傳說。


    吳敬誠不禁感歎道:“這些古老的建築和文化遺產,見證了那個時代的輝煌和榮耀,讓人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和創造力。”


    陳玉珍點點頭說:“沒錯,我們應該珍惜和保護這些寶貴的文化財富,讓它們永遠傳承下去。”


    隨後,吳敬誠跟隨著陳玉珍,穿過長長的走廊和古色古香的建築,終於來到了劉備殿。


    他們剛走到殿門口,一個身穿華麗官服的人走了出來。


    陳玉珍一眼認出了他,立刻興奮地迎上去,喊道:“張大人,沒想到今天能在這裏遇見您,真是太榮幸了!”


    這位被稱為張大人的人,正是負責武侯祠的管事張海健。他看著陳玉珍,臉上露出一絲驚喜的笑容:“玉珍啊,你今天怎麽有空來這裏看我呢?好久不見了啊!”


    陳玉珍笑著迴答道:“是啊,張大人,我已經有一段時間沒來了。今天正好休息,所以就帶著我的好朋友吳敬誠一起來參觀武侯祠。”說著,她向張海健介紹了吳敬誠。


    張海健打量著吳敬誠,眼中閃過一絲好奇:“哦?原來是玉珍的朋友,歡迎歡迎。敬誠你是第一次來武侯祠嗎?”


    吳敬誠連忙迴答:“是的,張大人,您好!我對曆史文化一直很感興趣,這次有機會來參觀武侯祠,真的非常開心。”


    張海健點了點頭:“武侯祠可是個充滿曆史底蘊的地方,你們可以好好欣賞一下這裏的建築和文物。如果有什麽問題,可以隨時問我。”


    陳玉珍感激地說:“謝謝張大人,您真是太好了。我們一定會好好參觀的。”


    說完,他們便走向了劉備殿。


    在武侯祠的所有建築中,劉備殿最高,建築也最為雄偉壯麗。


    劉備殿高大宏敞,殿內莊嚴肅穆,供奉著劉備的塑像。


    吳敬誠和陳玉珍靜靜地瞻仰著塑像,感受著曆史的厚重。


    “這就是劉備殿了。”張海健介紹道:“這裏是武侯祠最核心的地方,也是最重要的一座殿宇。”


    張海健指著殿內的布置說道:“正中供奉著3米高的蜀漢皇帝劉備的貼金泥塑坐像,左右兩側分別是關羽、張飛等人的塑像。而在劉備塑像的下方,則是他的諸位臣子們的牌位。”


    “原來是這樣啊!”吳敬誠點頭,表示明白,問道:“那這些牌位都是誰的呢?”


    “這裏麵有很多人都是蜀漢時期的重要人物,比如諸葛亮、趙雲、薑維等等。”張海健迴答道:“他們都為蜀漢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吳敬誠仔細觀察著那些牌位,突然發現其中一個牌位上刻著“劉堪”的名字。他好奇地問道:“這個劉堪是誰?怎麽會在這裏?”


    “哦,他是劉備的孫子,也就是劉禪的兒子。”張海健解釋道:“他在蜀漢滅亡時,拒絕投降,與妻子自殺身亡。因此被尊為烈士,並在這裏得到了祭祀。”


    聽到這裏,吳敬誠不禁感歎道:“原來如此,真是令人敬佩。不過,我還是有些疑惑,為什麽隻有劉堪一個後人呢?其他的皇室成員難道沒有這樣的待遇嗎?”


    “這確實是個有趣的問題。”張海健思考片刻後迴答道:“也許是因為劉堪在蜀漢滅亡時表現出了堅定的忠誠和勇氣,所以被特別尊崇吧。此外,可能還有其他因素影響,但具體原因我們已經無從知曉了。”


    吳敬誠聽了張海健的話,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意識到,曆史往往充滿了複雜和矛盾,許多事情的真相已經難以考證。然而,正是這種神秘感才讓人們對曆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吳敬誠想了想,好奇地問道:“張大人,難道說劉備隻有劉禪這一個兒子嗎?”


    張海健微微一笑,解釋道:“其實劉備還有一個義子,名叫劉封,我覺得應該叫劉暢。此人心思縝密、武藝高強,且忠誠於劉備,可謂是一員猛將。”


    聽到這裏,吳敬誠不禁大吃一驚,瞪大眼睛問道:“劉暢,怎麽許多人從未聽說過這個名字。他竟然是劉備的兒子,而且我們很多人都不知道!”


    張海健搖搖頭,歎息一聲:“此事說來話長啊。最早可追溯至劉備在荊州時,那時他尚無子嗣,偶然間見到聰明伶俐的小劉封,便心生歡喜,果斷將其收為義子,並悉心栽培。人們隻知道這個孩子叫劉封,劉暢這個家族名字卻鮮為人知!”


    吳敬誠皺起眉頭,疑惑不解:“就是說後來劉備更愛親生兒子劉禪,劉暢也就慢慢消失了!”


    張海健輕笑一聲:“劉玄德並不是這樣的厚此薄彼。他有了親生兒子劉禪,或許是上天眷顧吧。不過,盡管如此,劉備對劉封的疼愛並未見少半分,依舊視如己出。而劉封也不負眾望,憑借自身的努力和才華,成為了一名傑出的將領。可惜劉封被定罪,後來劉備又暗中釋放劉封,改名劉暢逃離華陽城,這樣才保全了養子一家人的性命啊!”


    吳敬誠點點頭,感慨萬分:“原來如此。看來劉備確實有著非凡的眼光和胸懷,不僅善於發現年幼的劉封,更懂得如何從小培養劉封,對親人和善仁慈。”


    張海健讚同道:“是啊,劉備能在亂世之中崛起,並非偶然。他的用人之道和家族觀念,都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兩人相視一笑,吳敬誠心中對劉備的敬佩之情愈發深厚,還牢牢記住了劉備的養子劉封,後來暗中釋放改名劉暢,劉備保全了養子一家人的性命。


    吳敬誠心中的謎團終於解開了一個口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閱世走人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蔚雪風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蔚雪風輕並收藏閱世走人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