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寅時集結完畢出發了。
吳敬誠、金不換、李易陽、郭忠江他們四個人精神抖擻地站在一起,還有風水大師王玉忠,徐浩然和曹弘毅兩位道長則氣定神閑地立在一旁,錢坤寶和母寶君兩位寨主也顯得十分興奮,這九個人組成了一支臨時的調查隊。
除了他們之外,錢炳昊還帶著十幾個保安隊員緊緊跟隨著調查人員隊伍的後麵,時刻保持著警惕。
吳敬誠在路上說道:“我們一定要把寶鼎山的盜墓案調查清楚,為了總督府,也為了嵇萬利,更是為了文物保護。”他對金不換和李易陽說道,聲音中充滿了期待和決心。
金不換一臉嚴肅地說:“敬誠所言極是,我們肩負著重大使命,前方道路漫長且艱難險阻重重,如今已到了這最後關頭,切不可有絲毫懈怠之心呐!”
李易陽嘴角微微上揚,發出一聲輕笑後迴應道:“何須擔憂懼怕?咱們已然大獲全勝,況且還有如此眾多之人相伴,隻需放手去查便是,但凡遇到一個盜墓賊,便將其收拾妥當即可。”
“甚是有理,但即便如此,我們仍需保持高度警惕,萬不可掉以輕心。各位務必加倍小心謹慎才是,此事還需向其他人傳達清楚。”吳敬誠緊接著又強調道:“咱們絕不能放鬆警惕,這一路之上必須時刻留意自身安危。”
吳敬誠言辭懇切,沒有絲毫猶豫,緊跟在領路的錢坤寶身後,與母寶君並肩而行,時不時的拉著母寶君的手,他的步伐顯得異常堅定且充滿力量。
母寶君樂嗬嗬的說道:“敬誠哥,我聽你的,你和大舅務必要緊密協作,相互配合默契,確保所有人都能平平安安歸來!”
吳敬誠一把摟著母寶君說道:“都想好了,咱們一起共進退,你就放心吧!”
錢坤寶深以為然地讚同:“寶君,所言不假,想當年我也是曆經磨難,飽受苦楚之人,對於這其中利害關係再清楚不過了。所以我早已對錢炳昊再三叮囑,讓他務必做好安全戒備工作。”
這支隊伍沿著大馬路,順利通過敘州府司令部馬嶺檢查站。
然後沿著蜿蜒曲折的小路向東前行,穿過茂密的森林,越過險峻的小山峰。
每個人都全神貫注,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天空還沒有完全亮起來,灰蒙蒙的一片,隱隱約約能看見前方的道路。
吳敬誠看著長長的隊伍,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吳敬誠帶領著眾人來到了墓地,這個地方顯得格外陰森恐怖,讓人毛骨悚然。周圍被無盡的黑暗所籠罩,仿佛隱藏著無數未知的危險。
吳敬誠他們二十多人,手中舉著火把,照亮了前方的道路。他們人數眾多,井然有序,火光閃爍間,整個場麵充滿了期待與驚險的氛圍。
錢坤寶引領著隊伍來到了被盜挖的墓穴前。這裏立著一塊墓碑,上麵刻著一些字跡,但在昏暗的光線下難以辨認清楚。這塊墓碑靜靜地矗立在這裏,似乎見證了曾經發生過的一切。
吳敬誠走在隊伍中間,不時與身邊的隊友交談幾句,言語之間充滿了互相鼓勵和支持。他的目光堅定而專注,仿佛在告訴大家,無論前方遇到什麽困難,他們都將共同麵對。
到吳敬誠轉頭看向身旁的母寶君,關切地問道:“寶君啊,害怕嗎?”
母寶君搖了搖頭說:“有你在身邊,我不害怕,但心中還是有些忐忑不安咯!”
吳敬誠安慰道:“別擔心,有我在呢。”
這時,錢坤寶也開口說道:“敬誠啊,放心吧,我會照顧好寶君的。你們看看這個地方,是不是風水寶地啊?”
吳敬誠聽後,仔細觀察四周環境,不禁感歎道:“沒想到啊,這裏竟然是個風水寶地。這麽多墓地,看來這裏應該是個古墓群。”
王玉忠肯定的樣子說:“是啊,這個古墓群規模宏大,看起來有幾十座之多。”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吳敬誠接著說:“這次真的多虧了錢寨主帶路,如果沒有你,我們可能早就迷失了方向。看看這一個個小小的洞口,簡直數不勝數啊!”
錢坤寶連忙擺手:“敬誠啊,咱們同舟共濟了,你就別這麽客氣啦。”
此時,王玉忠站在墓碑前麵,神情肅穆地燒香、點燃蠟燭,並燒了一些紙錢。他嘴裏念念有詞,似乎在向逝去的先人表達著什麽。
吳敬誠緩緩走過去,對王玉忠說道:“王師傅,這些事情就辛苦你了,請務必按照墓地風水大師的規矩辦理。”
王玉忠點頭迴應道:“好的,吳大人。”
吳敬誠接著說:“這些規矩,我們確實不太了解,但你們風水大師的傳統一定不能丟失啊!”
王玉忠認真地迴答:“吳大人,您放心吧,這一行的規矩非常繁多,如果不提前做好準備,真的可能會出現問題。”
一旁的錢坤寶連忙附和道:“是啊,是啊,千萬不能招惹到亡人。”他臉上露出一絲敬畏之色。
吳敬誠看著眼前的場景,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感慨。他知道,對於許多人來說,風水和祭祀都是一種信仰和寄托,而這些傳統的儀式則承載著人們對祖先的敬意與懷念。盡管他自己並不完全相信這些,但他明白,尊重他人的信仰也是一種重要的品德。
王玉忠繼續忙碌著,他將香燭擺放整齊,然後開始念誦起經文來。他的聲音低沉而莊重,仿佛在與天地間的神靈交流。吳敬誠靜靜地注視著這一切,感受著一種神秘的氛圍。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玉忠完成了一係列的儀式動作。最後,他恭敬地鞠了一躬,表示對先人的敬意。整個場麵顯得莊嚴肅穆,讓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吳敬誠上前一步說:“王師傅,辛苦您了!”
王玉忠微笑著迴應道:“吳大人,不必客氣。能為您服務,是我的榮幸。希望這些儀式能夠給您帶來好運和平安。”
吳敬誠點點頭,他深知這些傳統雖然無法用科學解釋,但卻承載著人們的情感和期望,保留一份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敬畏,或許能讓人心生安寧。
錢坤寶看著王玉忠做完了一整套法式,他自己也走上前去,來到墓碑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然後念念有詞道:“前輩啊!您安息吧!我們隻是查案的,不會害您的,請您放心去吧!”說完後,他站起身來,雙手合十,又朝著墓碑拜了三拜。
吳敬誠站在一旁,默默地看著這一切,沒有說話。他知道,錢坤寶雖然做事詭計多端的,但在這種事情上,還是很認真的。
事畢,錢坤寶走到王玉忠和吳敬誠身邊,拍了拍吳敬誠的肩膀,笑著說道:“怎麽樣?我剛才的表現還行吧?你們看,我也是很有誠意的哦!”
王玉忠點了點頭,表示認可。而吳敬誠則微微一笑,心想這家夥還真是個活寶。
隨後,王玉忠坐在旁邊的石頭上說:“其實吧,人啊,是有三魂七魄的,人沒了之後呢,七魄就散了,但‘三魂’還會停留一段時間。”
吳敬誠聽後十分詫異,不禁問道:“還有這麽一迴事兒啊?那三魂能待多久啊?”
王玉忠點了點頭,迴答道:“是有的,這可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說法,說是人沒了之後,三魂可以待三年。”
吳敬誠皺起眉頭,疑惑地問:“那為什麽要等三年呢?”
王玉忠解釋道:“因為這三年裏,三魂還沒有完全離開,所以對於家族成員來說,這三年內絕對不能動土。要給去世的人一個安靜的地方休息,不能打擾他們,連立碑都不可以。否則,會讓逝者不得安寧,也會影響到家族的運勢。”
徐浩然道長也走過來了,坐在旁邊說:“難怪啊,民間說法就是‘新墳三年不立碑’。”
緊接著曹弘毅道長也說:“是的,還有‘三年’守孝的傳統啦。”
徐浩然道長說:“這個嘛,我們一直都保持著傳統,不管是普通老百姓,還是當官的貴族,隻要父母去世,就算再怎麽忙,也得迴鄉守孝三年才行。”
吳敬誠心裏想:“我的前世可不是這樣的,那就是丟了傳統啊!”
他感到一陣失落和無奈。他不禁想起自己在前世所經曆過的一切,那些與傳統文化背道而馳的行為讓他深感痛心。
然而,現在的他已經來到了宣統三年,這裏依然保留著古老的傳統和習俗。
徐浩然道長繼續說道,“這守孝文化啊,可是咱儒家的基礎道德禮儀呢!孔子曾經講過:‘子生三年,不免於父母之懷’。所以,這子孫後代守孝三年,就是為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呐!”
曹弘毅道長接著道,“不錯,每個朝代都有這個守孝三年的規矩。像張居正、曾國藩這樣的一品大官,那也是朝廷裏的重要人物吧?但他們也得乖乖地守孝三年後才能迴朝任職。當然啦,如果皇帝特別下旨,那就另當別論,可以提前迴來複命。”
王玉忠補充道,“還有啊,一般人都認為,守孝期沒滿就立碑,那是對雙親不尊敬啊!而且立碑還得挑個黃道吉日,比如清明節、寒衣節或者逝者的祭日這些,千萬不要在每月初一、十五立碑,更別提閏年了,閏年也是絕對不能立碑的!”
吳敬誠一邊認真聆聽,一邊不住點頭,表示自己已經完全理解。他不禁感歎,原來這裏麵的學問如此之深,看來現在調查盜墓案必須謹小慎微。
吳敬誠、金不換、李易陽、郭忠江他們四個人精神抖擻地站在一起,還有風水大師王玉忠,徐浩然和曹弘毅兩位道長則氣定神閑地立在一旁,錢坤寶和母寶君兩位寨主也顯得十分興奮,這九個人組成了一支臨時的調查隊。
除了他們之外,錢炳昊還帶著十幾個保安隊員緊緊跟隨著調查人員隊伍的後麵,時刻保持著警惕。
吳敬誠在路上說道:“我們一定要把寶鼎山的盜墓案調查清楚,為了總督府,也為了嵇萬利,更是為了文物保護。”他對金不換和李易陽說道,聲音中充滿了期待和決心。
金不換一臉嚴肅地說:“敬誠所言極是,我們肩負著重大使命,前方道路漫長且艱難險阻重重,如今已到了這最後關頭,切不可有絲毫懈怠之心呐!”
李易陽嘴角微微上揚,發出一聲輕笑後迴應道:“何須擔憂懼怕?咱們已然大獲全勝,況且還有如此眾多之人相伴,隻需放手去查便是,但凡遇到一個盜墓賊,便將其收拾妥當即可。”
“甚是有理,但即便如此,我們仍需保持高度警惕,萬不可掉以輕心。各位務必加倍小心謹慎才是,此事還需向其他人傳達清楚。”吳敬誠緊接著又強調道:“咱們絕不能放鬆警惕,這一路之上必須時刻留意自身安危。”
吳敬誠言辭懇切,沒有絲毫猶豫,緊跟在領路的錢坤寶身後,與母寶君並肩而行,時不時的拉著母寶君的手,他的步伐顯得異常堅定且充滿力量。
母寶君樂嗬嗬的說道:“敬誠哥,我聽你的,你和大舅務必要緊密協作,相互配合默契,確保所有人都能平平安安歸來!”
吳敬誠一把摟著母寶君說道:“都想好了,咱們一起共進退,你就放心吧!”
錢坤寶深以為然地讚同:“寶君,所言不假,想當年我也是曆經磨難,飽受苦楚之人,對於這其中利害關係再清楚不過了。所以我早已對錢炳昊再三叮囑,讓他務必做好安全戒備工作。”
這支隊伍沿著大馬路,順利通過敘州府司令部馬嶺檢查站。
然後沿著蜿蜒曲折的小路向東前行,穿過茂密的森林,越過險峻的小山峰。
每個人都全神貫注,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天空還沒有完全亮起來,灰蒙蒙的一片,隱隱約約能看見前方的道路。
吳敬誠看著長長的隊伍,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吳敬誠帶領著眾人來到了墓地,這個地方顯得格外陰森恐怖,讓人毛骨悚然。周圍被無盡的黑暗所籠罩,仿佛隱藏著無數未知的危險。
吳敬誠他們二十多人,手中舉著火把,照亮了前方的道路。他們人數眾多,井然有序,火光閃爍間,整個場麵充滿了期待與驚險的氛圍。
錢坤寶引領著隊伍來到了被盜挖的墓穴前。這裏立著一塊墓碑,上麵刻著一些字跡,但在昏暗的光線下難以辨認清楚。這塊墓碑靜靜地矗立在這裏,似乎見證了曾經發生過的一切。
吳敬誠走在隊伍中間,不時與身邊的隊友交談幾句,言語之間充滿了互相鼓勵和支持。他的目光堅定而專注,仿佛在告訴大家,無論前方遇到什麽困難,他們都將共同麵對。
到吳敬誠轉頭看向身旁的母寶君,關切地問道:“寶君啊,害怕嗎?”
母寶君搖了搖頭說:“有你在身邊,我不害怕,但心中還是有些忐忑不安咯!”
吳敬誠安慰道:“別擔心,有我在呢。”
這時,錢坤寶也開口說道:“敬誠啊,放心吧,我會照顧好寶君的。你們看看這個地方,是不是風水寶地啊?”
吳敬誠聽後,仔細觀察四周環境,不禁感歎道:“沒想到啊,這裏竟然是個風水寶地。這麽多墓地,看來這裏應該是個古墓群。”
王玉忠肯定的樣子說:“是啊,這個古墓群規模宏大,看起來有幾十座之多。”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吳敬誠接著說:“這次真的多虧了錢寨主帶路,如果沒有你,我們可能早就迷失了方向。看看這一個個小小的洞口,簡直數不勝數啊!”
錢坤寶連忙擺手:“敬誠啊,咱們同舟共濟了,你就別這麽客氣啦。”
此時,王玉忠站在墓碑前麵,神情肅穆地燒香、點燃蠟燭,並燒了一些紙錢。他嘴裏念念有詞,似乎在向逝去的先人表達著什麽。
吳敬誠緩緩走過去,對王玉忠說道:“王師傅,這些事情就辛苦你了,請務必按照墓地風水大師的規矩辦理。”
王玉忠點頭迴應道:“好的,吳大人。”
吳敬誠接著說:“這些規矩,我們確實不太了解,但你們風水大師的傳統一定不能丟失啊!”
王玉忠認真地迴答:“吳大人,您放心吧,這一行的規矩非常繁多,如果不提前做好準備,真的可能會出現問題。”
一旁的錢坤寶連忙附和道:“是啊,是啊,千萬不能招惹到亡人。”他臉上露出一絲敬畏之色。
吳敬誠看著眼前的場景,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感慨。他知道,對於許多人來說,風水和祭祀都是一種信仰和寄托,而這些傳統的儀式則承載著人們對祖先的敬意與懷念。盡管他自己並不完全相信這些,但他明白,尊重他人的信仰也是一種重要的品德。
王玉忠繼續忙碌著,他將香燭擺放整齊,然後開始念誦起經文來。他的聲音低沉而莊重,仿佛在與天地間的神靈交流。吳敬誠靜靜地注視著這一切,感受著一種神秘的氛圍。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玉忠完成了一係列的儀式動作。最後,他恭敬地鞠了一躬,表示對先人的敬意。整個場麵顯得莊嚴肅穆,讓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吳敬誠上前一步說:“王師傅,辛苦您了!”
王玉忠微笑著迴應道:“吳大人,不必客氣。能為您服務,是我的榮幸。希望這些儀式能夠給您帶來好運和平安。”
吳敬誠點點頭,他深知這些傳統雖然無法用科學解釋,但卻承載著人們的情感和期望,保留一份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敬畏,或許能讓人心生安寧。
錢坤寶看著王玉忠做完了一整套法式,他自己也走上前去,來到墓碑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然後念念有詞道:“前輩啊!您安息吧!我們隻是查案的,不會害您的,請您放心去吧!”說完後,他站起身來,雙手合十,又朝著墓碑拜了三拜。
吳敬誠站在一旁,默默地看著這一切,沒有說話。他知道,錢坤寶雖然做事詭計多端的,但在這種事情上,還是很認真的。
事畢,錢坤寶走到王玉忠和吳敬誠身邊,拍了拍吳敬誠的肩膀,笑著說道:“怎麽樣?我剛才的表現還行吧?你們看,我也是很有誠意的哦!”
王玉忠點了點頭,表示認可。而吳敬誠則微微一笑,心想這家夥還真是個活寶。
隨後,王玉忠坐在旁邊的石頭上說:“其實吧,人啊,是有三魂七魄的,人沒了之後呢,七魄就散了,但‘三魂’還會停留一段時間。”
吳敬誠聽後十分詫異,不禁問道:“還有這麽一迴事兒啊?那三魂能待多久啊?”
王玉忠點了點頭,迴答道:“是有的,這可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說法,說是人沒了之後,三魂可以待三年。”
吳敬誠皺起眉頭,疑惑地問:“那為什麽要等三年呢?”
王玉忠解釋道:“因為這三年裏,三魂還沒有完全離開,所以對於家族成員來說,這三年內絕對不能動土。要給去世的人一個安靜的地方休息,不能打擾他們,連立碑都不可以。否則,會讓逝者不得安寧,也會影響到家族的運勢。”
徐浩然道長也走過來了,坐在旁邊說:“難怪啊,民間說法就是‘新墳三年不立碑’。”
緊接著曹弘毅道長也說:“是的,還有‘三年’守孝的傳統啦。”
徐浩然道長說:“這個嘛,我們一直都保持著傳統,不管是普通老百姓,還是當官的貴族,隻要父母去世,就算再怎麽忙,也得迴鄉守孝三年才行。”
吳敬誠心裏想:“我的前世可不是這樣的,那就是丟了傳統啊!”
他感到一陣失落和無奈。他不禁想起自己在前世所經曆過的一切,那些與傳統文化背道而馳的行為讓他深感痛心。
然而,現在的他已經來到了宣統三年,這裏依然保留著古老的傳統和習俗。
徐浩然道長繼續說道,“這守孝文化啊,可是咱儒家的基礎道德禮儀呢!孔子曾經講過:‘子生三年,不免於父母之懷’。所以,這子孫後代守孝三年,就是為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呐!”
曹弘毅道長接著道,“不錯,每個朝代都有這個守孝三年的規矩。像張居正、曾國藩這樣的一品大官,那也是朝廷裏的重要人物吧?但他們也得乖乖地守孝三年後才能迴朝任職。當然啦,如果皇帝特別下旨,那就另當別論,可以提前迴來複命。”
王玉忠補充道,“還有啊,一般人都認為,守孝期沒滿就立碑,那是對雙親不尊敬啊!而且立碑還得挑個黃道吉日,比如清明節、寒衣節或者逝者的祭日這些,千萬不要在每月初一、十五立碑,更別提閏年了,閏年也是絕對不能立碑的!”
吳敬誠一邊認真聆聽,一邊不住點頭,表示自己已經完全理解。他不禁感歎,原來這裏麵的學問如此之深,看來現在調查盜墓案必須謹小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