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捕魏邴強這件事情,對於佟有為司令而言絕對算得上是頭等大事!畢竟上頭的總督對這起案件高度關注,已經多次催促詢問破案進展情況。而佟有為身兼濱江古城軍警首腦之職,如果能成功破獲此大案,不僅可以向上頭交差,更是對當地百姓有所交代——這可真是實實在在地做了一件大好事啊!
此次破獲大案無疑彰顯出了佟有為卓越非凡的工作能力,同時也意味著他對自身工作能力的一種認可與肯定。所有這一切都離不開吳敬誠的親力親為,如果不是他將魏邴強捉拿歸案,真不知道過完年該如何向上級和民眾解釋!如今心頭顧慮盡消,佟有為對吳敬誠自是滿懷感激之情,於是一高興便給予了他相當厚重的獎賞。
不過說起來,對於現如今的吳敬誠來講,區區五根金條已算不得什麽稀罕物事。畢竟他坐擁磬島這塊風水寶地,那裏遍地都是金子!他早已不再貪戀金子,所追求的無非就是這種效果罷了。
果不其然,當天晚上,佟有為匯報案情,受到了總督大人劉勇智的表揚和肯定,說是要重重的獎勵他。
第二天,佟有為專門開大會,開啟新一年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同時表揚吳敬誠破大案,給予記大功一次,通報濱江古城全軍警和濱江古城各轄區。
會後,吳敬誠心裏樂滋滋的,沒有想到佟有為司令如此看重自己,給予這麽多榮譽。
吳敬誠隨即也召集中隊人員開大會,表揚了金不換和劉靜,獎勵他們一人一根金條。
吳敬誠當場定了一條規矩,要是有人也是這樣立功辦大事,同樣給予金條獎勵。大家“劈裏啪啦”的使勁鼓掌,為吳隊叫好。
中隊大會後,吳敬誠又開領導會,要求五個分隊加強隊員訓練,一定要認真處理好社會治安問題,安排金不換調查大江對岸白塔兩個村民衝突一事,拿出好的解決方案,防止發生對峙流血事件。
快吃中午飯的時候,陳玉珍穿著花枝招展的衣服,高挑的個子,顯得美麗而清純,手裏提著精致的小包走進中隊大院。
陳玉珍到中隊辦公室門口,叫人告訴吳敬誠過來一下。
“陳記者,找我什麽事啊?我們準備吃中午飯了,你和我們一起吃飯吧。”
吳敬誠笑著從辦公室走過來說道。
“不用了,吳隊,我請你吃飯,我們到江邊去吃飯吧?我有事情要告訴你,非常重要的。”陳玉珍高興的迎了過去說道。
“那好吧,那我們開車過去吧,今天大家都很忙,我們一個上午都在開會。”吳敬誠還是樂意和陳玉珍一起吃飯的。
陳玉珍開心的說道:“好的,那我坐你的車,我們一起開車過去吃飯。”
吳敬誠和陳玉珍走進濱河路一家幹淨整潔的小飯店。
“這是我寫的,寫好稿子,剛才郵遞《新潮周刊》了,請你過目。”
陳玉珍迫不及待的拿出幾張草稿紙,遞給吳敬誠。
吳敬誠看著文稿,點點頭說道:“寫得好,有高度有深度,我是寫不出這樣的好文章。”
“真的嗎?你讚同,我就放心了。”陳玉珍微笑著說。
“謝謝你了,陳記者,這次跟著我們出去執行任務,吃苦受累啦。”
吳敬誠感受到了陳玉珍實實在在的情誼。
“沒有啊,我跟你一起出去,很開心的,感覺到自己也經曆了這次戰鬥,經曆了生與死的考驗。”
陳玉珍能夠這麽快寫出長篇文章,確實是有著切身感受的。
他們倆邊吃邊聊,漫話人生,成了近距離接觸的好朋友,生死之交的好夥伴。
吃了飯走出小飯店,吳敬誠和陳玉珍去濱河品茗喝茶,慢遊這初春陽光之下的濱河路,柳樹蕭瑟,遊人如織。
他們倆肩並肩地走過了東門口,悠然自得地漫步在江河交匯處的館驛嘴。這裏視野開闊,水麵寬闊無垠,清澈見底,宛如一塊碧綠的翡翠鑲嵌在大地之上。江水緩緩流動,猶如天上銀河般靜謐而美麗,讓人不禁沉醉其中,一同感受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鬼斧神工。
陳玉珍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動,心情愉悅地說道:“吳隊,我好想去鳳凰山看看啊!說不定能給我帶來一些靈感呢,對於我的寫作肯定大有裨益。”
吳敬誠微笑著迴應道:“好啊,既然如此,那我就在此鄭重宣布,特邀大記者陳玉珍前往鳳凰山采風!隻要你需要,我一定隨叫隨到,全程陪同,為你提供最貼心的服務!”
兩人相視一笑,眼中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的期待。隨後,他們繼續沿著江邊漫步,一邊欣賞著壯麗的江景,一邊暢談著彼此的理想與追求。在這個美好的時刻裏,他們仿佛忘卻了一切煩惱與疲憊,全身心地沉浸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
吳敬誠答應了,過幾天油菜花開了,一起去賞花,感受鄉土氣息。
陳玉珍高興的說:“吳隊,你對我真好!”
“這點小事,何足掛齒。你看這江河水多麽清澈,在這裏匯合到了一起,一往無前地向東流入大海。”
吳敬誠看著江河水,想到了更加寬闊的海洋,給自己帶來無限向往。
江邊的海鷗在不停的展翅飛翔,品嚐著遊人丟過來的食物,發出歡快的叫聲,而吳敬誠和陳玉珍的距離好像是拉近了……
下午吳敬誠開車去忠連山雲霧寺,陳玉珍住在忠連山南山腳下陳府官邸,雲霧寺在忠連山山頂上,忠連山有九個山峰。
漢朝時,忠連山有著漢之水邊高地的殊榮;唐朝時,又有“小終南山”的別稱;現在的大清朝,多了“小峨眉”的美譽,因其矗立在大江之畔,終年雲霧繚繞,在民間讚美“雲霧”之雅號,雲霧寺由此得名。
濱江古城忠連山雲霧寺,最著名的黑臉觀音雕像,是根據佛經裏“千手千眼觀音”形象塑造的,共計4000隻手,比著名的安海龍山寺的“千手觀音”多了2992隻,楠木圓雕金身,金碧輝煌,氣態萬千,流傳萬裏。
走到這裏,吳敬誠感慨萬千,已經多次到此遊曆了,被雲霧寺這座千年古刹所震撼,也是他最敬仰的寶地。
吳敬誠通過陳玉珍,第一次見到了雲霧寺的住持袁銘。她是通過父親陳致遠,認識袁銘住持的。
袁銘七十多歲,精神矍鑠,仿佛時光倒流,依舊充滿青春的朝氣,氣色紅潤,彰顯著健康與活力,讓人心生敬意。
吳敬誠提到自己的二舅劉明吉時,袁銘的臉上浮現出了一抹慈祥的笑容。
“阿彌陀佛,久聞大名,施主的二舅與我可是故交啊!今日得見施主,不禁令我迴想起往昔與他相處的時光。不知令舅近來可否安好?”袁銘以平和的目光注視著吳敬誠,輕聲問道。
吳敬誠感激地迴應道:“多謝住持大人掛懷,家舅目前身體康健,隻是在去年遭遇了一場磨難。”
袁銘頷首表示已知曉此事,並說道:“我亦有所耳聞,本欲前往探望,但瑣事纏身,未能成行。待得閑暇之時,定當前往探訪。施主更是不凡,聽聞你鏟除禍害、偵破要案,實在令人欽佩。”
麵對袁銘的稱讚,吳敬誠謙遜地說道:“豈敢當此讚譽,在下尚在學習階段,不過是秉持著腳踏實地的原則,認為行走江湖、闖蕩社會,便應步步為營、認真對待。”
袁銘慈祥的看著吳敬誠,點點頭說道:“施主真像你父親,說話辦事自有主見,前途無量,了不起啊!”
吳敬誠謙虛的說:“謝謝住持您的繆讚,後生一定會繼續努力,為民除害,做好為人之本。”
“好,很好!”袁銘摸摸胡須,深表欣慰。
吳敬誠接著說道:“袁住持,久聞您佛法精深,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小生我對《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一直心向往之,但苦於無人指點迷津,今日特來向您請教此經的修煉之法,還望住持不吝賜教。”
袁銘微微一笑,雙手合十道:“施主過譽了。《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乃是佛門至高無上的經典之一,其修煉之法需內外兼修,邊練邊悟,持之以恆方能有所成就。具體而言,可先以意引氣從頭頂降下丹田,意守丹田一柱香的功夫,待氣息調勻後,再運氣至腳心湧泉穴,如此反複練習,直至打通全身經脈。當然,這隻是修煉的初步法門,真正的精髓還需施主自己在實踐中慢慢領悟。阿彌陀佛……”
袁銘的一番話猶如醍醐灌頂,讓吳敬誠豁然開朗。他不禁感歎道:“住持所言甚是,多謝您的指點!”說完,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感激之情。
隨後,吳敬誠駕車送陳玉珍迴到忠連山山腳下的陳府官邸。車穩穩地停下後,陳玉珍慢慢地下了車,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深深的眷戀和不舍之情。
吳敬誠注意到了這一點,他輕聲安慰道:“陳記者,不要難過,日子還很長,我們將來肯定還有很多機會再見麵的。”
陳玉珍微微點頭,努力擠出一個微笑說道:“吳隊,今天跟你在一起真的非常開心,期待下一次還能夠見到你。”
吳敬誠同樣報以微笑,語氣溫柔地迴答說:“一定會的。如果你遇到任何困難或者需要幫助的地方,隨時告訴我就好。”
兩人互相道別之後,吳敬誠靜靜地望著陳玉珍逐漸遠去的身影,心中不由自主地泛起一陣輕微的惆悵感。他心裏清楚,這次的分別也許隻是短暫的,但未來的發展卻無人能夠預測準確。然而,他堅信隻要緣分未盡,他們必定會有重逢的時候。
此刻,太陽已經西斜,將天邊染成一片絢麗多彩的晚霞。
吳敬誠深吸一口氣,轉身鑽進車內,啟動車子緩緩駛離。他知道,生活還要繼續,而每一段經曆都是人生寶貴的財富。雖然與陳玉珍的分別讓他有些失落,但他也明白,前方還有更多未知的美好等待著他去探索和發現……
此次破獲大案無疑彰顯出了佟有為卓越非凡的工作能力,同時也意味著他對自身工作能力的一種認可與肯定。所有這一切都離不開吳敬誠的親力親為,如果不是他將魏邴強捉拿歸案,真不知道過完年該如何向上級和民眾解釋!如今心頭顧慮盡消,佟有為對吳敬誠自是滿懷感激之情,於是一高興便給予了他相當厚重的獎賞。
不過說起來,對於現如今的吳敬誠來講,區區五根金條已算不得什麽稀罕物事。畢竟他坐擁磬島這塊風水寶地,那裏遍地都是金子!他早已不再貪戀金子,所追求的無非就是這種效果罷了。
果不其然,當天晚上,佟有為匯報案情,受到了總督大人劉勇智的表揚和肯定,說是要重重的獎勵他。
第二天,佟有為專門開大會,開啟新一年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同時表揚吳敬誠破大案,給予記大功一次,通報濱江古城全軍警和濱江古城各轄區。
會後,吳敬誠心裏樂滋滋的,沒有想到佟有為司令如此看重自己,給予這麽多榮譽。
吳敬誠隨即也召集中隊人員開大會,表揚了金不換和劉靜,獎勵他們一人一根金條。
吳敬誠當場定了一條規矩,要是有人也是這樣立功辦大事,同樣給予金條獎勵。大家“劈裏啪啦”的使勁鼓掌,為吳隊叫好。
中隊大會後,吳敬誠又開領導會,要求五個分隊加強隊員訓練,一定要認真處理好社會治安問題,安排金不換調查大江對岸白塔兩個村民衝突一事,拿出好的解決方案,防止發生對峙流血事件。
快吃中午飯的時候,陳玉珍穿著花枝招展的衣服,高挑的個子,顯得美麗而清純,手裏提著精致的小包走進中隊大院。
陳玉珍到中隊辦公室門口,叫人告訴吳敬誠過來一下。
“陳記者,找我什麽事啊?我們準備吃中午飯了,你和我們一起吃飯吧。”
吳敬誠笑著從辦公室走過來說道。
“不用了,吳隊,我請你吃飯,我們到江邊去吃飯吧?我有事情要告訴你,非常重要的。”陳玉珍高興的迎了過去說道。
“那好吧,那我們開車過去吧,今天大家都很忙,我們一個上午都在開會。”吳敬誠還是樂意和陳玉珍一起吃飯的。
陳玉珍開心的說道:“好的,那我坐你的車,我們一起開車過去吃飯。”
吳敬誠和陳玉珍走進濱河路一家幹淨整潔的小飯店。
“這是我寫的,寫好稿子,剛才郵遞《新潮周刊》了,請你過目。”
陳玉珍迫不及待的拿出幾張草稿紙,遞給吳敬誠。
吳敬誠看著文稿,點點頭說道:“寫得好,有高度有深度,我是寫不出這樣的好文章。”
“真的嗎?你讚同,我就放心了。”陳玉珍微笑著說。
“謝謝你了,陳記者,這次跟著我們出去執行任務,吃苦受累啦。”
吳敬誠感受到了陳玉珍實實在在的情誼。
“沒有啊,我跟你一起出去,很開心的,感覺到自己也經曆了這次戰鬥,經曆了生與死的考驗。”
陳玉珍能夠這麽快寫出長篇文章,確實是有著切身感受的。
他們倆邊吃邊聊,漫話人生,成了近距離接觸的好朋友,生死之交的好夥伴。
吃了飯走出小飯店,吳敬誠和陳玉珍去濱河品茗喝茶,慢遊這初春陽光之下的濱河路,柳樹蕭瑟,遊人如織。
他們倆肩並肩地走過了東門口,悠然自得地漫步在江河交匯處的館驛嘴。這裏視野開闊,水麵寬闊無垠,清澈見底,宛如一塊碧綠的翡翠鑲嵌在大地之上。江水緩緩流動,猶如天上銀河般靜謐而美麗,讓人不禁沉醉其中,一同感受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鬼斧神工。
陳玉珍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動,心情愉悅地說道:“吳隊,我好想去鳳凰山看看啊!說不定能給我帶來一些靈感呢,對於我的寫作肯定大有裨益。”
吳敬誠微笑著迴應道:“好啊,既然如此,那我就在此鄭重宣布,特邀大記者陳玉珍前往鳳凰山采風!隻要你需要,我一定隨叫隨到,全程陪同,為你提供最貼心的服務!”
兩人相視一笑,眼中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的期待。隨後,他們繼續沿著江邊漫步,一邊欣賞著壯麗的江景,一邊暢談著彼此的理想與追求。在這個美好的時刻裏,他們仿佛忘卻了一切煩惱與疲憊,全身心地沉浸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
吳敬誠答應了,過幾天油菜花開了,一起去賞花,感受鄉土氣息。
陳玉珍高興的說:“吳隊,你對我真好!”
“這點小事,何足掛齒。你看這江河水多麽清澈,在這裏匯合到了一起,一往無前地向東流入大海。”
吳敬誠看著江河水,想到了更加寬闊的海洋,給自己帶來無限向往。
江邊的海鷗在不停的展翅飛翔,品嚐著遊人丟過來的食物,發出歡快的叫聲,而吳敬誠和陳玉珍的距離好像是拉近了……
下午吳敬誠開車去忠連山雲霧寺,陳玉珍住在忠連山南山腳下陳府官邸,雲霧寺在忠連山山頂上,忠連山有九個山峰。
漢朝時,忠連山有著漢之水邊高地的殊榮;唐朝時,又有“小終南山”的別稱;現在的大清朝,多了“小峨眉”的美譽,因其矗立在大江之畔,終年雲霧繚繞,在民間讚美“雲霧”之雅號,雲霧寺由此得名。
濱江古城忠連山雲霧寺,最著名的黑臉觀音雕像,是根據佛經裏“千手千眼觀音”形象塑造的,共計4000隻手,比著名的安海龍山寺的“千手觀音”多了2992隻,楠木圓雕金身,金碧輝煌,氣態萬千,流傳萬裏。
走到這裏,吳敬誠感慨萬千,已經多次到此遊曆了,被雲霧寺這座千年古刹所震撼,也是他最敬仰的寶地。
吳敬誠通過陳玉珍,第一次見到了雲霧寺的住持袁銘。她是通過父親陳致遠,認識袁銘住持的。
袁銘七十多歲,精神矍鑠,仿佛時光倒流,依舊充滿青春的朝氣,氣色紅潤,彰顯著健康與活力,讓人心生敬意。
吳敬誠提到自己的二舅劉明吉時,袁銘的臉上浮現出了一抹慈祥的笑容。
“阿彌陀佛,久聞大名,施主的二舅與我可是故交啊!今日得見施主,不禁令我迴想起往昔與他相處的時光。不知令舅近來可否安好?”袁銘以平和的目光注視著吳敬誠,輕聲問道。
吳敬誠感激地迴應道:“多謝住持大人掛懷,家舅目前身體康健,隻是在去年遭遇了一場磨難。”
袁銘頷首表示已知曉此事,並說道:“我亦有所耳聞,本欲前往探望,但瑣事纏身,未能成行。待得閑暇之時,定當前往探訪。施主更是不凡,聽聞你鏟除禍害、偵破要案,實在令人欽佩。”
麵對袁銘的稱讚,吳敬誠謙遜地說道:“豈敢當此讚譽,在下尚在學習階段,不過是秉持著腳踏實地的原則,認為行走江湖、闖蕩社會,便應步步為營、認真對待。”
袁銘慈祥的看著吳敬誠,點點頭說道:“施主真像你父親,說話辦事自有主見,前途無量,了不起啊!”
吳敬誠謙虛的說:“謝謝住持您的繆讚,後生一定會繼續努力,為民除害,做好為人之本。”
“好,很好!”袁銘摸摸胡須,深表欣慰。
吳敬誠接著說道:“袁住持,久聞您佛法精深,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小生我對《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一直心向往之,但苦於無人指點迷津,今日特來向您請教此經的修煉之法,還望住持不吝賜教。”
袁銘微微一笑,雙手合十道:“施主過譽了。《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乃是佛門至高無上的經典之一,其修煉之法需內外兼修,邊練邊悟,持之以恆方能有所成就。具體而言,可先以意引氣從頭頂降下丹田,意守丹田一柱香的功夫,待氣息調勻後,再運氣至腳心湧泉穴,如此反複練習,直至打通全身經脈。當然,這隻是修煉的初步法門,真正的精髓還需施主自己在實踐中慢慢領悟。阿彌陀佛……”
袁銘的一番話猶如醍醐灌頂,讓吳敬誠豁然開朗。他不禁感歎道:“住持所言甚是,多謝您的指點!”說完,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感激之情。
隨後,吳敬誠駕車送陳玉珍迴到忠連山山腳下的陳府官邸。車穩穩地停下後,陳玉珍慢慢地下了車,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深深的眷戀和不舍之情。
吳敬誠注意到了這一點,他輕聲安慰道:“陳記者,不要難過,日子還很長,我們將來肯定還有很多機會再見麵的。”
陳玉珍微微點頭,努力擠出一個微笑說道:“吳隊,今天跟你在一起真的非常開心,期待下一次還能夠見到你。”
吳敬誠同樣報以微笑,語氣溫柔地迴答說:“一定會的。如果你遇到任何困難或者需要幫助的地方,隨時告訴我就好。”
兩人互相道別之後,吳敬誠靜靜地望著陳玉珍逐漸遠去的身影,心中不由自主地泛起一陣輕微的惆悵感。他心裏清楚,這次的分別也許隻是短暫的,但未來的發展卻無人能夠預測準確。然而,他堅信隻要緣分未盡,他們必定會有重逢的時候。
此刻,太陽已經西斜,將天邊染成一片絢麗多彩的晚霞。
吳敬誠深吸一口氣,轉身鑽進車內,啟動車子緩緩駛離。他知道,生活還要繼續,而每一段經曆都是人生寶貴的財富。雖然與陳玉珍的分別讓他有些失落,但他也明白,前方還有更多未知的美好等待著他去探索和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