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斤的大野豬被抬迴來了。


    清蓮山莊的人都跑出來看熱鬧,誰也沒有想到,竟然是從小到大不殺生的吳敬誠打死的大野豬,可把他們高興壞了。


    劉蓮花走過來問:“敬誠啊,沒有傷著你吧?怎麽上山一次就打死這麽大一頭野豬啊?”


    吳敬誠說道:“母親,沒事的,沒有受傷,這是我的運氣好唄!讓大家都品嚐一下野豬肉的味道。”


    一起抬著野豬下山的十三個礦工,看沒什麽事了,他們就準備走了,都要迴家去過年。


    吳敬誠笑著說:“大家都等一等,見人有一份,一會兒就把豬肉分割出來。”


    有人說:“好吧!”


    吳敬誠大聲喊:“楊管家,馬上把廚師叫出來。”


    楊管家迴答:“好的!”


    吳敬誠說:“大家一起幫個忙,把這頭野豬處理一下,把它分分,我們一起下山的,每人分一份,帶迴家去嚐一嚐,嚐嚐鳳凰山的野豬肉。”


    大家高興的鼓掌:“好,好,好!”


    吳敬誠說:“這也是大年三十,我們都熱熱鬧鬧的,過得才有意思,給小媳婦吃一口,吃起來味道肯定是不一樣的。”


    看把大家高興的,有人“哈哈”大笑:“真的不錯!那我們就等一等吧,順便我們也幫著一起幹點活,可以掃掃地,一起幫著把這個野豬打整好。”


    吳敬誠說道:“那就辛苦大家了!”


    一人一塊野豬肉,提著迴家過年去了,大夥都說吳敬誠夠義氣……


    黃昏時分,鞭炮聲如同雷鳴一般,震耳欲聾,使得清蓮山莊都為之顫抖,開始營造出濃濃的年味了。


    吳敬誠的母親劉蓮花每年都是這樣,雷打不動的祭祀活動,不斷的求天地神明及祖先保佑。都是劉蓮花獨自進行祭祀,拜天地、祭神明,祈求神明和祖先保佑風調雨順,祈盼財源滾滾,祈禱降福免災……


    又是幾圓大鞭炮被點燃,鞭炮聲“劈裏啪啦”如同一陣旋風,迅速席卷而來,耳朵震的嗡嗡作響。高分貝的聲音轟鳴而歡快,充滿著力量和動感,在這激動人心的聲音中,人們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未來。


    吳敬誠覺得有意思的是,母親劉蓮花請灶神迴家過年。


    劉蓮花這個時候就會說:“灶王爺自上一年的大年三十,一直留在家中,保護和監察我們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我們祭灶,灶王爺上天去,向玉皇大帝匯報一家人的善行、惡行,祭灶送灶神就是請他多說好話。今晚我們接灶王爺迴來吃飯喝酒。”


    吳敬誠記得小時候,總喜歡插嘴問:“這是真的嗎?”


    母親劉蓮花就會毫不猶豫的說:“是真的,你相信好了,玉皇大帝會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將新年的吉兇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


    吳敬誠仍然記得許多鳳凰山的傳統,年三十兒貼花門兒(貼對聯,掛年畫),大年初一撅著屁股作揖兒(拜年)。


    吳敬誠心裏暗自思忖著:“今晚可是大年三十啊!那些土匪們難道也會像普通人一樣過個安穩年嗎?應該不至於大半夜跑來找麻煩吧?”他心裏雖然這麽想,但還是有些隱隱不安。


    吳敬誠深知父親吳慶喜早已做好了周密的部署。家裏的家丁們被分為明、暗兩組,輪流值班守衛著清蓮山莊。明處的家丁負責巡邏山莊內外,暗處則潛伏在關鍵位置,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危險情況。


    此時此刻,年夜飯的香氣在空氣中飄散開來,仿佛是一種無聲的召喚。三張大圓桌上坐滿了人,大家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年夜飯的餐桌,琳琅滿目的菜肴,讓人垂涎欲滴。


    涼拌土雞、紅燒魚、四喜丸子、糖醋排骨、芹菜炒肉等傳統佳肴。


    還有龍泉鎮購買的二百斤潘氏醇香釀酒,大家都喜歡喝潘師傅釀製的酒,釀酒倒入酒碗,香氣撲鼻,飄香四溢,令人食欲大開。


    這頓年夜飯,充滿了傳統習俗,大家一邊享用美食,一邊聊天敬酒,好不熱鬧。


    自家散養的土雞是每年年夜飯的必備菜肴,象征著團團圓圓;紅燒魚則代表著年年有餘,希望新的一年能夠富貴吉祥;吃一口芹菜寓意深刻,一家人要知道勤勞致富。


    劉蓮花還準備了糖果、糕點、水果、花生、瓜子等多種零食,邊吃邊玩,代表著甜甜蜜蜜、平平安安的美好寓意。


    ……


    正月初一這天清晨,天色尚未破曉,窗外便傳來陣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仿佛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打破了清蓮山莊往日的寧靜。這此起彼伏、連綿不絕的聲響交織在一起,宛如一曲激昂歡快的交響樂,宣告著新春的降臨。


    吳敬誠匆匆起身,披上外套,快步走向堂屋。一進門,他就看到了端坐在椅子上的父親吳慶喜和母親劉蓮花。


    吳敬誠深吸一口氣,然後雙膝跪地,向二老磕頭行禮,並衷心地說道:“父親、母親,兒子給您們拜年啦!祝您們新年大吉!萬事如意!身體健康!壽比南山!”


    吳慶喜和劉蓮花看著眼前已經長大成人的兒子,眼中滿是欣慰與慈愛。他們微笑著點點頭,然後像往年一樣,從懷裏掏出兩個鼓鼓囊囊的紅包,遞到吳敬誠手中。


    吳敬誠接過紅包,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喜悅之情。這麽多年過去了,每年春節收到父母的壓歲紅包時那種幸福滿足的感覺從未改變過。這份來自家人的關愛與祝福,讓他倍感溫暖。


    吳敬誠給父母端上溫熱的茶水:“今年過年,我的感受就兩個字。”


    母親劉蓮花問:“哪兩個字?”


    “就是幸福兩個字。”吳敬誠微笑著說。


    劉蓮花說:“我們也是啊,希望你永遠都幸福!”


    吳敬誠深深地感受到母愛如同春日暖陽一般和煦而溫暖,仿佛那盛開於淤泥之中卻一塵不染、聖潔高雅的蓮花,母親的眼眸之中始終充盈著滿滿的慈愛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每當望向自己時,那雙美麗的眼睛便宛如兩顆璀璨奪目的寶石,閃爍著令人感到無比幸福的光芒。


    大年初一早晨的早餐,是劉蓮花最愛做的元寶湯圓,還有美味涼拌青菜,也是吳敬誠家裏的傳統美食,就像北方人吃餃子一樣。


    吳敬誠一不小心就吃到一個湯圓包著的“大清銅幣”,又是劉蓮花送來的美好祝福……


    早飯之後,就是父母帶著子孫後代,去附近的前輩墓前,祭奠打掃。


    在鳳凰山有吳敬誠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墳墓,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表達後輩人的哀思,周圍的人也是這樣做的。


    吳敬誠他們到鳳尾穴宮後山祭掃後,就算是結束了祭掃活動。


    吳敬誠獨自去看望住在鳳尾穴宮的鍾舜,就是鍾三嫂的兒子鍾舜,十二歲了。前天在鳳尾穴宮枯井邊玩耍時,不慎掉入井裏,吳敬誠下去救他,當時昏迷不醒,經過吳敬誠的“人工唿吸” ,恢複了知覺,現在不知道好了沒有。


    到了鍾舜家,鍾三嫂和鍾三哥很熱情,拿出糖果、瓜子、花生,還泡了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水。


    鍾舜也跑過來抱著吳敬誠,很親熱,給吳敬誠拜年,說什麽“恭喜發財”。


    吳敬誠看著鍾舜好好的,感到很欣慰,於是痛快地給了鍾舜兩塊大清銀圓。


    鍾舜蹦蹦跳跳的,一手一枚銀圓,可高興了!


    鍾三嫂笑著說:“吳少爺,這哪好意思啊!救了我們鍾舜,還讓你破費。”


    鍾三哥也說:“吳少爺,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麽感謝你才好!你就是我們家的大恩人!”


    吳敬誠說:“三哥,三嫂,你們客氣了!我就是做了一件小事,舉手之勞的事,別放在心裏。”


    吳敬誠看著眼前的鍾舜精力充沛、生龍活虎的樣子,心裏非常欣慰,看來他恢複得相當不錯。


    稍作停留後,吳敬誠便起身準備離去。然而,年幼的鍾舜卻對吳敬誠戀戀不舍,緊緊拉住他的手不放,並亦步亦趨地跟隨其後。


    他們一同來到了鳳尾穴宮門前,鍾舜依然沒有停下腳步的意思,吳敬誠有些為難,畢竟直接甩手離開也不太合適,但又不知如何讓鍾舜鬆手。


    就在這時,吳敬誠注意到鍾舜似乎有什麽話想說,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神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閱世走人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蔚雪風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蔚雪風輕並收藏閱世走人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