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幾乎可以預見他將遇到的難處,人心盡失,如何得了。
「迴去,去你阿瑪那兒為他做事,為他分擔。」
弘昀觸到了康熙意味深長的眼神道:「怪累的,我就等著到三十就退休來著。」
雍正在位十多年呢,他不確定在他的治下,新學上會不會有長足的進展,隻有把握現在,他握住康熙的手,道:「皇瑪法不是說過要看著新學將京城各處修整好嗎?這也是我的心願,我隻想與皇瑪法一起完成。」
康熙擰眉道:「你如何能毫無進取之心。」
弘昀嘿嘿一笑,道:「孫兒就是個不成器的。」
康熙氣惱,又不可能與他說清楚。
第157章
祖孫二人在打太極的時候, 朝中又一次提出立後和立太子的話來。
不知是誰放出了消息,說皇上要立一個漢人皇子為太子,此消息一出立刻在群臣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以滿族勢力為首的文武大臣請求立嫡長子為太子。
弘時聽到這些消息的時候氣得對著大樹幾拳, 「那些大臣是故意的,他們就是針對我們!」
鄭進忠連忙道:「阿哥,小聲, 這可不是王府, 這是皇宮, 今時不同往日,您可不能這麽著。」
弘時氣憤地添了一句, 道:「我哥可是世子!」
鄭鄭進忠望著周圍, 急的要命,「二阿哥離開之前說了,不管朝中發生什麽, 您都當不知道。」
「我怎麽能當不知道!我哥也是, 他是什麽都不管了還是怎麽著!難道要將自己的命交付他人嗎?」
鄭進忠道:「您要不去趟暢春園?去同太上皇請個安, 也好叫二阿哥知道朝中發生了什麽, 看二阿哥怎麽說。」
弘時想了想點頭,去了幹清宮裏。
胤禛瞧他一眼,道:「不好好讀你的書,去做什麽?」
弘時軟軟地笑了笑, 道:「好久沒見二哥了,我去看看他在外麵忙活什麽呢。」
胤禛道:「請完安早早迴來。」
「阿瑪我能去雍親王府嗎, 正好去看看姐姐。」
胤禛道:「不成, 一日就迴。」
「那好吧, 兒子告退。」弘時道。
弘暉在懋勤殿裏讀書, 聽到弘時出宮,勾了勾唇,道:「到底是一母同胞,這麽著急給老二通風報信。」
「阿哥您都不著急嗎?」
弘暉淡笑道:「我著什麽急,如今忽來了這一道東風,我隻用等著看就是了,何況……自從阿瑪登基以後,不論是祭太廟還是祭天地,阿瑪都帶著我去的,我怕什麽?」
「雖如此,可就怕皇上會……」
「嫡長皆在,漢臣也不會滿意皇上立一個庶子的。」
「到底二阿哥以前是世子。」
弘暉眼中閃過一絲冷漠,抿唇不語,他身邊兒的太監趕忙閉嘴了。
胤禛麵對洶湧的議論,唯有憤怒,漢人皇子?他冷笑,弘昀是他的兒子!這些挑事的人無非是要給他添些賭,他們想將人心弄亂罷了!
看著那些苦口婆心勸說的摺子,他在奏摺上一一留下硃批,「所言甚是。」
發還了摺子,他立刻命弘暉代替他率百官去雩祀,自己則繼續在幹清宮裏批閱有關地方的清查情況。
又過三月,胤禛又命弘暉去替他祭祀社稷壇。
滿臣見此心中大定,而漢臣多少心裏有點失望,但他們也不能說什麽,大阿哥說到底也是嫡長子。
不過也有頭鐵的,認為二阿哥是世子,是太上皇所立,應當直接立二阿哥為太子,如此既是對太上皇的孝敬,也可以穩固國本。
更有禦史歷數二阿哥的功績,火器營造,救命的醫藥,為新學出力,以致各國遣使來訪求學等等,那些反對的滿臣一時也說不出二阿哥的不好,滿人尚武,二阿哥上過戰場,儒家講孝,二阿哥一直在照料太上皇,往日這位阿哥的風評也是極好的。
他們隻能咬定二阿哥的血統來說事。
陳厚耀道,「二阿哥十四歲就親上戰場,在西北作戰立下的戰功,太上皇迴京後,隨皇上在湖廣兩江清查貪腐,樁樁件件皆是其餘皇子所不能及,二阿哥德才兼備,眾人無有不誇,侍上恭敬,待下寬和,風度翩翩,眾人所見。太上皇在位時,眾人所聞所見皆是二阿哥如何孝敬,二阿哥還是上皇所選的世子,這樣的皇子,如何當不得太子?還請皇上拋開滿漢之見,為天下著想,為國本著想。」
老九蠢蠢欲動,他當然希望弘昀當太子了,他和弘昀拜過把子,「皇上的漢妃乃是太上皇所賜,二阿哥的生母可是當年用牛痘之法保全萬民的功臣,誰敢說自己家裏的孩子沒有種過牛痘,哪個敢站出來說自己日後不用!
二阿哥是皇上的兒子,難道不是子憑父貴嗎?若要提生母的身份,那便隻有理親王的母親還有老十胤礻我的母親身份高貴,可太上皇選的卻是四哥,自然是看中我四哥的能力。皇上,我覺得應該……」
十三打斷他的話,道:「朝中事物繁忙,皇上既說太子之事不急,臣等謹遵皇上之命。」
老九氣得眼睛瞪得極大,「老十三你個沒良心的,你……」
胤禛怒喝了一聲,「夠了!成何體統儲君之事非目下最緊要之事,休得多說!」
「皇上,太子之事事關國本,還請皇上三思!」幾個禦史不依不饒,既然榮親王都發話了,他們還怕什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迴去,去你阿瑪那兒為他做事,為他分擔。」
弘昀觸到了康熙意味深長的眼神道:「怪累的,我就等著到三十就退休來著。」
雍正在位十多年呢,他不確定在他的治下,新學上會不會有長足的進展,隻有把握現在,他握住康熙的手,道:「皇瑪法不是說過要看著新學將京城各處修整好嗎?這也是我的心願,我隻想與皇瑪法一起完成。」
康熙擰眉道:「你如何能毫無進取之心。」
弘昀嘿嘿一笑,道:「孫兒就是個不成器的。」
康熙氣惱,又不可能與他說清楚。
第157章
祖孫二人在打太極的時候, 朝中又一次提出立後和立太子的話來。
不知是誰放出了消息,說皇上要立一個漢人皇子為太子,此消息一出立刻在群臣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以滿族勢力為首的文武大臣請求立嫡長子為太子。
弘時聽到這些消息的時候氣得對著大樹幾拳, 「那些大臣是故意的,他們就是針對我們!」
鄭進忠連忙道:「阿哥,小聲, 這可不是王府, 這是皇宮, 今時不同往日,您可不能這麽著。」
弘時氣憤地添了一句, 道:「我哥可是世子!」
鄭鄭進忠望著周圍, 急的要命,「二阿哥離開之前說了,不管朝中發生什麽, 您都當不知道。」
「我怎麽能當不知道!我哥也是, 他是什麽都不管了還是怎麽著!難道要將自己的命交付他人嗎?」
鄭進忠道:「您要不去趟暢春園?去同太上皇請個安, 也好叫二阿哥知道朝中發生了什麽, 看二阿哥怎麽說。」
弘時想了想點頭,去了幹清宮裏。
胤禛瞧他一眼,道:「不好好讀你的書,去做什麽?」
弘時軟軟地笑了笑, 道:「好久沒見二哥了,我去看看他在外麵忙活什麽呢。」
胤禛道:「請完安早早迴來。」
「阿瑪我能去雍親王府嗎, 正好去看看姐姐。」
胤禛道:「不成, 一日就迴。」
「那好吧, 兒子告退。」弘時道。
弘暉在懋勤殿裏讀書, 聽到弘時出宮,勾了勾唇,道:「到底是一母同胞,這麽著急給老二通風報信。」
「阿哥您都不著急嗎?」
弘暉淡笑道:「我著什麽急,如今忽來了這一道東風,我隻用等著看就是了,何況……自從阿瑪登基以後,不論是祭太廟還是祭天地,阿瑪都帶著我去的,我怕什麽?」
「雖如此,可就怕皇上會……」
「嫡長皆在,漢臣也不會滿意皇上立一個庶子的。」
「到底二阿哥以前是世子。」
弘暉眼中閃過一絲冷漠,抿唇不語,他身邊兒的太監趕忙閉嘴了。
胤禛麵對洶湧的議論,唯有憤怒,漢人皇子?他冷笑,弘昀是他的兒子!這些挑事的人無非是要給他添些賭,他們想將人心弄亂罷了!
看著那些苦口婆心勸說的摺子,他在奏摺上一一留下硃批,「所言甚是。」
發還了摺子,他立刻命弘暉代替他率百官去雩祀,自己則繼續在幹清宮裏批閱有關地方的清查情況。
又過三月,胤禛又命弘暉去替他祭祀社稷壇。
滿臣見此心中大定,而漢臣多少心裏有點失望,但他們也不能說什麽,大阿哥說到底也是嫡長子。
不過也有頭鐵的,認為二阿哥是世子,是太上皇所立,應當直接立二阿哥為太子,如此既是對太上皇的孝敬,也可以穩固國本。
更有禦史歷數二阿哥的功績,火器營造,救命的醫藥,為新學出力,以致各國遣使來訪求學等等,那些反對的滿臣一時也說不出二阿哥的不好,滿人尚武,二阿哥上過戰場,儒家講孝,二阿哥一直在照料太上皇,往日這位阿哥的風評也是極好的。
他們隻能咬定二阿哥的血統來說事。
陳厚耀道,「二阿哥十四歲就親上戰場,在西北作戰立下的戰功,太上皇迴京後,隨皇上在湖廣兩江清查貪腐,樁樁件件皆是其餘皇子所不能及,二阿哥德才兼備,眾人無有不誇,侍上恭敬,待下寬和,風度翩翩,眾人所見。太上皇在位時,眾人所聞所見皆是二阿哥如何孝敬,二阿哥還是上皇所選的世子,這樣的皇子,如何當不得太子?還請皇上拋開滿漢之見,為天下著想,為國本著想。」
老九蠢蠢欲動,他當然希望弘昀當太子了,他和弘昀拜過把子,「皇上的漢妃乃是太上皇所賜,二阿哥的生母可是當年用牛痘之法保全萬民的功臣,誰敢說自己家裏的孩子沒有種過牛痘,哪個敢站出來說自己日後不用!
二阿哥是皇上的兒子,難道不是子憑父貴嗎?若要提生母的身份,那便隻有理親王的母親還有老十胤礻我的母親身份高貴,可太上皇選的卻是四哥,自然是看中我四哥的能力。皇上,我覺得應該……」
十三打斷他的話,道:「朝中事物繁忙,皇上既說太子之事不急,臣等謹遵皇上之命。」
老九氣得眼睛瞪得極大,「老十三你個沒良心的,你……」
胤禛怒喝了一聲,「夠了!成何體統儲君之事非目下最緊要之事,休得多說!」
「皇上,太子之事事關國本,還請皇上三思!」幾個禦史不依不饒,既然榮親王都發話了,他們還怕什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