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輕應了一聲,阿媛的婚事他就提了一句蒙古有個王爺不錯, 然後就聽了幾個月的軲轆話, 宮中的女人你一言我一語, 他頭都大了, 去年倒是想過給阿媛賜一門婚事,不想太後那裏擋了下來,說孩子還小。
他怎麽違背?
他理解太後的心情,年歲愈長, 便愈發喜愛孝順的孩子,太後是他唯一一個長輩了, 看其情形怕也難有幾年, 他如何忍心。
胤禛心口發悶, 這一日日的拖下去, 看日後阿媛能嫁誰!難道要嫁給別人做續弦嗎?他的女兒怎能做他人的續弦。
日暮,他去了西院。
去了李氏的屋子。
這座屋子他已經有許久沒有踏足了。
推開門,屋中陳設依舊,還是那張桌子,那些凳子,那些花瓶。
忽的,他瞧見東稍間裏竟然掛著幾幅畫像,不由自主地走了過去,畫中人栩栩如生,就像她還活著一樣。
他喉頭髮緊,定定地看著牆上的畫像,心悸如舊。
畫中的她立在那兒,正看著他,嘴角帶笑。
他抿唇,視線落在了作畫的時間上,這是最近畫的,是阿媛的畫。
她已經離開這麽多年了,畫中的她還這麽年輕。
他撚動著手裏的念珠,合目,可是下一刻眼中便模糊一片,脫口而出的是她的姓名。
罷了,如果阿媛不願嫁,如果這也是她要的,那麽他成全。
……
康熙五十四年匆匆過去,很快迎來五十五年秋天。
西北,弘昀帶著眾工匠忙得一刻不得停歇。
忽然一段路上的人們爆發出了一陣喝彩聲,「成了,成了!」
弘昀看著不斷移動的火車激動地不知道怎麽是好,兩邊的樹在不斷後移,成了,車發動了。
眾人看著這個高大的東西從眼前滑過又驚又喜,「真的成了?真的動起來了?」
黃履莊看著動起來的火車激動地眼睛發亮,跟著車疾步跑。
「沒有人推著也能動起來了!」
這是一輛隻有兩節車廂的簡易火車,眼看著它快速跑起來,車頭中的巴哈立刻拿出懷表計算。
後麵的人幾乎絲毫不錯地追著火車跑,看這個巨物,看這個自己能動的鐵傢夥,這個眾人忙活了一年多的東西終於做成了!
「跑起來,跑起來了!」
弘昀看著窗外眾人跟隨的身影,也笑了起來,是,開起來了,他不是在開火車,他像是開推著一個時代駛向另一個時代。
駐守伊犁的十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立刻趕來,當看到這麽大的東西居然真的能動起來,迫不及待地要上車,催著弘昀再給他開一次,「快快,怎麽開,怎麽開?」
弘昀給他演示了一遍,十四做在車裏看著這東西款款啟動,行了一會兒加快了速度,不由驚得目瞪口呆,不停唏噓,「神了,竟然動起來了!」
孫渣濟熱情地將這一幕寫在了奏章上,命人快馬加鞭地送去了京城。
他的奏疏描述得神乎其神,說那車自己動了起來,像是古書中有神力牽引的六龍車,越說越玄乎,還寫了首詩。
康熙忍不住懷疑真實性,他也實在不大懂到底是怎麽動起來的,靠馬車拉嗎?可是弘昀說是用煤炭。
這車也沒有長眼睛,怎麽能自己動起來呢,若是走錯了路可如何是好。
書信裏全是馬屁,一句有用的也沒有,康熙擔心不已,放下奏章,不滿道:「這個孫渣濟,沒一句說到點子上的,蠢材一個。」
「弘昀的書信呢?弘昀來書信沒有?」
魏珠連忙著人去查,不想二阿哥還沒有往京城送信來,康熙在熱河行宮裏來來迴迴,一刻不得安生,弘昀到底造出來了個什麽東西?
按理來說,做成了弘昀應該要往京中送信的,怎麽不見他吭氣?
康熙揣測萬分,等了幾日,終於等到了十四的奏摺和弘昀的書信。
十四信中極興奮,將那火車簡直要誇到了天上去,連說若是鐵路鋪設開來,那麽,也許有朝一日,不需要牛馬,光憑這車也能運送人和糧草了。
他看懂了,弘昀做成了,那火車在專門修出來的鐵路上跑了起來!
康熙飛快地打開弘昀的書信,隻見上麵畫著一張圖火車在冒氣,人在其中,火車在軌道上,弘昀說雖然隻行駛了兩裏路,但是其速比人行要快,若是將鐵路修長一點,應會更快!
其中還有弘昀覆上的一張表,其中是所用時辰和行的路程,還有需要的柴煤數量。
康熙算學極好,雖然上了年紀,但是還是能夠算的出來,當知道這車最快可以達到八十裏每時辰後,他激動地在殿內打轉。
若是當真能行,若是當真能行,豈不是可以憑藉這火車傳遞軍情!
十四說的對,這東西對打仗也有好處!
修在西北正合適。
除了書信還有一張圖,是個圓的東西,立在那兒,弘昀說叫做風扇,原理與鍾錶類似,可用電驅動,能夠為他驅除暑熱,東西已經做好了,他到時候這叫人送來京城。
康熙眼中模糊,他此前不過抱怨了一句天熱難以叫人坐立不安,弘昀就放在了心上,在西北那麽忙,卻還要惦記著他怕熱的事兒。
康熙飛快地抿去眼中的淚水,批了兩人的奏章,去信西北,既然東西已經做成了,那弘昀也該迴來了,新學還指著他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他怎麽違背?
他理解太後的心情,年歲愈長, 便愈發喜愛孝順的孩子,太後是他唯一一個長輩了, 看其情形怕也難有幾年, 他如何忍心。
胤禛心口發悶, 這一日日的拖下去, 看日後阿媛能嫁誰!難道要嫁給別人做續弦嗎?他的女兒怎能做他人的續弦。
日暮,他去了西院。
去了李氏的屋子。
這座屋子他已經有許久沒有踏足了。
推開門,屋中陳設依舊,還是那張桌子,那些凳子,那些花瓶。
忽的,他瞧見東稍間裏竟然掛著幾幅畫像,不由自主地走了過去,畫中人栩栩如生,就像她還活著一樣。
他喉頭髮緊,定定地看著牆上的畫像,心悸如舊。
畫中的她立在那兒,正看著他,嘴角帶笑。
他抿唇,視線落在了作畫的時間上,這是最近畫的,是阿媛的畫。
她已經離開這麽多年了,畫中的她還這麽年輕。
他撚動著手裏的念珠,合目,可是下一刻眼中便模糊一片,脫口而出的是她的姓名。
罷了,如果阿媛不願嫁,如果這也是她要的,那麽他成全。
……
康熙五十四年匆匆過去,很快迎來五十五年秋天。
西北,弘昀帶著眾工匠忙得一刻不得停歇。
忽然一段路上的人們爆發出了一陣喝彩聲,「成了,成了!」
弘昀看著不斷移動的火車激動地不知道怎麽是好,兩邊的樹在不斷後移,成了,車發動了。
眾人看著這個高大的東西從眼前滑過又驚又喜,「真的成了?真的動起來了?」
黃履莊看著動起來的火車激動地眼睛發亮,跟著車疾步跑。
「沒有人推著也能動起來了!」
這是一輛隻有兩節車廂的簡易火車,眼看著它快速跑起來,車頭中的巴哈立刻拿出懷表計算。
後麵的人幾乎絲毫不錯地追著火車跑,看這個巨物,看這個自己能動的鐵傢夥,這個眾人忙活了一年多的東西終於做成了!
「跑起來,跑起來了!」
弘昀看著窗外眾人跟隨的身影,也笑了起來,是,開起來了,他不是在開火車,他像是開推著一個時代駛向另一個時代。
駐守伊犁的十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立刻趕來,當看到這麽大的東西居然真的能動起來,迫不及待地要上車,催著弘昀再給他開一次,「快快,怎麽開,怎麽開?」
弘昀給他演示了一遍,十四做在車裏看著這東西款款啟動,行了一會兒加快了速度,不由驚得目瞪口呆,不停唏噓,「神了,竟然動起來了!」
孫渣濟熱情地將這一幕寫在了奏章上,命人快馬加鞭地送去了京城。
他的奏疏描述得神乎其神,說那車自己動了起來,像是古書中有神力牽引的六龍車,越說越玄乎,還寫了首詩。
康熙忍不住懷疑真實性,他也實在不大懂到底是怎麽動起來的,靠馬車拉嗎?可是弘昀說是用煤炭。
這車也沒有長眼睛,怎麽能自己動起來呢,若是走錯了路可如何是好。
書信裏全是馬屁,一句有用的也沒有,康熙擔心不已,放下奏章,不滿道:「這個孫渣濟,沒一句說到點子上的,蠢材一個。」
「弘昀的書信呢?弘昀來書信沒有?」
魏珠連忙著人去查,不想二阿哥還沒有往京城送信來,康熙在熱河行宮裏來來迴迴,一刻不得安生,弘昀到底造出來了個什麽東西?
按理來說,做成了弘昀應該要往京中送信的,怎麽不見他吭氣?
康熙揣測萬分,等了幾日,終於等到了十四的奏摺和弘昀的書信。
十四信中極興奮,將那火車簡直要誇到了天上去,連說若是鐵路鋪設開來,那麽,也許有朝一日,不需要牛馬,光憑這車也能運送人和糧草了。
他看懂了,弘昀做成了,那火車在專門修出來的鐵路上跑了起來!
康熙飛快地打開弘昀的書信,隻見上麵畫著一張圖火車在冒氣,人在其中,火車在軌道上,弘昀說雖然隻行駛了兩裏路,但是其速比人行要快,若是將鐵路修長一點,應會更快!
其中還有弘昀覆上的一張表,其中是所用時辰和行的路程,還有需要的柴煤數量。
康熙算學極好,雖然上了年紀,但是還是能夠算的出來,當知道這車最快可以達到八十裏每時辰後,他激動地在殿內打轉。
若是當真能行,若是當真能行,豈不是可以憑藉這火車傳遞軍情!
十四說的對,這東西對打仗也有好處!
修在西北正合適。
除了書信還有一張圖,是個圓的東西,立在那兒,弘昀說叫做風扇,原理與鍾錶類似,可用電驅動,能夠為他驅除暑熱,東西已經做好了,他到時候這叫人送來京城。
康熙眼中模糊,他此前不過抱怨了一句天熱難以叫人坐立不安,弘昀就放在了心上,在西北那麽忙,卻還要惦記著他怕熱的事兒。
康熙飛快地抿去眼中的淚水,批了兩人的奏章,去信西北,既然東西已經做成了,那弘昀也該迴來了,新學還指著他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