緹縈麵頰緋紅,低頭輕語:“挺好的。”
老太太想起適才杏兒說的那些話,這周正是個說話算數的,雖說有雨薇這號人,但到底沒有真事,這才見了緹縈就跟餓了許久的狼一樣,兩眼直放光。
小兩口的事老太太不好多說什麽,索性轉移話題:“你院裏現在幾個丫鬟,幾個婆子?”
緹縈掰著手指,遲疑了下道:“算上照顧靈兒的雨薇,已經六個人了。”
老太太目光中有些責備,想了想後歎了口氣,繼續柔聲道:“他們的底細你可知道?”
緹縈一臉迷茫:“這……我真不知道。”除了杏兒和毛竹是從家裏帶走的,柳絲柳木是大嫂範氏安排的,雨薇和楚風是竇氏挑的,她的確不知道這四個人的底細。
老太太瞪了緹縈一眼,臉色有些發黑,急忙追問:“那你府裏現在有多少銀子?”陪嫁和彩禮一起抬了過去,這總該心裏有個數了。
緹縈扭捏道:“這……孫女也不知曉,但杏兒知道。”
什麽都不知道,老太太有些哭笑不得,定定的看著緹縈。隨即一想,這也不能全怪孫女,畢竟十幾年來,這孩子除了對醫術感興趣,別的是一點興趣也提不起來,小到女紅,大到銀子,都未曾插手過。
本想著會嫁到個簡單家庭,可這嫁娶之事,真是說不清啊!
緹縈尷尬的笑了在笑,心慌意亂的想了半天,慢慢道:“祖母別擔心,這些事不足掛齒,過幾日,我還要去醫苑坐診呢,家裏自有婆母她們。”
淳於老太太被緹縈呆呆地樣子氣笑了,隻是一個勁地歎息。
“祖母,緹縈知道您的意思,我心裏有數的。”緹縈知道老太太是在擔心他,其實她也知道自己四麵楚歌,可她誌不在做當家主母,她還是更喜歡當大夫,遠離那些麻煩。
“罷了,你心中有數就好,這兩日,姑爺可有什麽不順心的?”老太太不歎氣了,又問。
不順心?緹縈覺得他沒有什麽不順心的,除了對周亞夫和陳氏恭恭敬敬,對其他人都是看不舒服了,聽不舒服了,直接開懟,一點情麵都不留。
她想了想,輕聲道:“祖母,叫我看,公爹有意讓他襲爵。”
“是嗎?”淳於老太太來了興致,目光饒有興致,“何以見得?”
緹縈從床上下來,倒了一碗茶端到老太太麵前,緩緩道:“成婚第一日,去見周陽時,夫妻兩人鬧得正兇,雖不知道是何時,但老大那眼光……”緹縈斟酌了下用詞,繼續道:“感覺就是個色狼!老二周安倒是文質彬彬,不過他的生母地位低下,公爹也明白,所以,眼下隻有周正是最合適的。”
老太太呷了口茶,點點頭,“有理。”
緹縈坐到老太太身邊,輕輕皺起眉頭:“周家三叔怕是也覬覦著,照著周家的曆史,周正的這兩個哥哥如果不成器,那周建德也是有可能的。”
當年,周勃去世後長子周勝之繼承爵位,六年後(公元前163年左右),與其所娶的公主(文帝的女兒)感情不和,又因其犯殺人罪,封地被廢除。爵位中斷了一年,文帝才從絳侯周勃的兒子中挑選出時任河內郡守的周亞夫,繼承絳侯爵位。
緹縈將心中所想一股腦的吐了出來,老太太笑道:“這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周家本該是一死局,這周正入了局,形勢才有所改變,眼下,看著都著急了。”
緹縈不是很明白,繼續道:“要我說,這爵位該是誰的就是誰的,各憑本事吃飯,有什麽好爭的。周正他有軍功在身,就算承不了爵位也沒什麽好擔心的。”
老太太輕輕笑了起來,拍著緹縈的手和藹道:“你到底年輕,不知道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你好好想想,姑爺他是有軍功在身,可他的子孫後代能享受他的軍功嗎?可若是他承了爵位,那他的子孫後代便也會襲爵。”
緹縈恍然大悟。
這官和官不一樣,周正的軍功隻能護周正這一代人,可絳侯這個位置可護子孫千代,誰能不動心呢!
老太太慢慢的向後靠去,舒適的臥躺在炕頭,緩緩道:“我瞅著你姑爺是個好強的,昔日裏不知這其中深意,怕是越往後,越想要爭一爭。”老太太猜測著,緹縈一臉無知,就目前而言,她還沒有發現周正想要爭奪這侯府之位。
老太太看了緹縈一眼,忽道:“真到那個時候,你可要好好幫著他,別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來,說到底,你們現在是一家人,榮辱與共。”
緹縈苦笑著。
老太太接著道:“是以他現在哄著你,由著你,是因為你們剛成婚,正在新鮮勁上,這日子還長著呢,你緊著先做好份內事,醫苑的事就往後放放。”
緹縈微微點頭。
老太太看緹縈的神情,知她還未全明白,索性說的再明白些,她盯著緹縈,認真道:“感情這東西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跟著時間和人的經曆不斷生變的,有時候會是歡喜多一些,有時候也會有憂傷,可它們都是情感的一部分。你記著,你既然選擇了你姑爺,你就要多為他考慮考慮,他定然能看見,自然也會多疼疼你的,這夫妻之道,可得用心經營。”
淳於老太太哀歎一聲,“婆家始終是婆家,千萬要收斂著性子。”
緹縈頓時淚水湧出,趴在老太太身上哭了起來。從前,對於婚嫁之事,緹縈一直都是想找一個情投意合,能相守相知一生,最好家世也能簡單些,清苦些她都不怕,可命運為她安排了周正,她也欣然接受。
緹縈輕輕撫著老太太蒼老皺褶的手,輕聲道:“當年為了李仁我都願意爭一爭,博一博,可他終究不是 我命定之人,如今,遇見了周正,我也願意為他爭一爭,陪他博一博,當好他的妻子,美滿的過完這一生。”
緹縈的聲音漸漸清朗,一字一句道:“孫女謹記祖母教誨,不會由著性子亂來,凡事三思而後行,無論順境或逆境,和周正同進退,成夫君想成之事,同心同德,共創家族之興盛,永維君子之道,共守此生。”
老太太想起適才杏兒說的那些話,這周正是個說話算數的,雖說有雨薇這號人,但到底沒有真事,這才見了緹縈就跟餓了許久的狼一樣,兩眼直放光。
小兩口的事老太太不好多說什麽,索性轉移話題:“你院裏現在幾個丫鬟,幾個婆子?”
緹縈掰著手指,遲疑了下道:“算上照顧靈兒的雨薇,已經六個人了。”
老太太目光中有些責備,想了想後歎了口氣,繼續柔聲道:“他們的底細你可知道?”
緹縈一臉迷茫:“這……我真不知道。”除了杏兒和毛竹是從家裏帶走的,柳絲柳木是大嫂範氏安排的,雨薇和楚風是竇氏挑的,她的確不知道這四個人的底細。
老太太瞪了緹縈一眼,臉色有些發黑,急忙追問:“那你府裏現在有多少銀子?”陪嫁和彩禮一起抬了過去,這總該心裏有個數了。
緹縈扭捏道:“這……孫女也不知曉,但杏兒知道。”
什麽都不知道,老太太有些哭笑不得,定定的看著緹縈。隨即一想,這也不能全怪孫女,畢竟十幾年來,這孩子除了對醫術感興趣,別的是一點興趣也提不起來,小到女紅,大到銀子,都未曾插手過。
本想著會嫁到個簡單家庭,可這嫁娶之事,真是說不清啊!
緹縈尷尬的笑了在笑,心慌意亂的想了半天,慢慢道:“祖母別擔心,這些事不足掛齒,過幾日,我還要去醫苑坐診呢,家裏自有婆母她們。”
淳於老太太被緹縈呆呆地樣子氣笑了,隻是一個勁地歎息。
“祖母,緹縈知道您的意思,我心裏有數的。”緹縈知道老太太是在擔心他,其實她也知道自己四麵楚歌,可她誌不在做當家主母,她還是更喜歡當大夫,遠離那些麻煩。
“罷了,你心中有數就好,這兩日,姑爺可有什麽不順心的?”老太太不歎氣了,又問。
不順心?緹縈覺得他沒有什麽不順心的,除了對周亞夫和陳氏恭恭敬敬,對其他人都是看不舒服了,聽不舒服了,直接開懟,一點情麵都不留。
她想了想,輕聲道:“祖母,叫我看,公爹有意讓他襲爵。”
“是嗎?”淳於老太太來了興致,目光饒有興致,“何以見得?”
緹縈從床上下來,倒了一碗茶端到老太太麵前,緩緩道:“成婚第一日,去見周陽時,夫妻兩人鬧得正兇,雖不知道是何時,但老大那眼光……”緹縈斟酌了下用詞,繼續道:“感覺就是個色狼!老二周安倒是文質彬彬,不過他的生母地位低下,公爹也明白,所以,眼下隻有周正是最合適的。”
老太太呷了口茶,點點頭,“有理。”
緹縈坐到老太太身邊,輕輕皺起眉頭:“周家三叔怕是也覬覦著,照著周家的曆史,周正的這兩個哥哥如果不成器,那周建德也是有可能的。”
當年,周勃去世後長子周勝之繼承爵位,六年後(公元前163年左右),與其所娶的公主(文帝的女兒)感情不和,又因其犯殺人罪,封地被廢除。爵位中斷了一年,文帝才從絳侯周勃的兒子中挑選出時任河內郡守的周亞夫,繼承絳侯爵位。
緹縈將心中所想一股腦的吐了出來,老太太笑道:“這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周家本該是一死局,這周正入了局,形勢才有所改變,眼下,看著都著急了。”
緹縈不是很明白,繼續道:“要我說,這爵位該是誰的就是誰的,各憑本事吃飯,有什麽好爭的。周正他有軍功在身,就算承不了爵位也沒什麽好擔心的。”
老太太輕輕笑了起來,拍著緹縈的手和藹道:“你到底年輕,不知道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你好好想想,姑爺他是有軍功在身,可他的子孫後代能享受他的軍功嗎?可若是他承了爵位,那他的子孫後代便也會襲爵。”
緹縈恍然大悟。
這官和官不一樣,周正的軍功隻能護周正這一代人,可絳侯這個位置可護子孫千代,誰能不動心呢!
老太太慢慢的向後靠去,舒適的臥躺在炕頭,緩緩道:“我瞅著你姑爺是個好強的,昔日裏不知這其中深意,怕是越往後,越想要爭一爭。”老太太猜測著,緹縈一臉無知,就目前而言,她還沒有發現周正想要爭奪這侯府之位。
老太太看了緹縈一眼,忽道:“真到那個時候,你可要好好幫著他,別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來,說到底,你們現在是一家人,榮辱與共。”
緹縈苦笑著。
老太太接著道:“是以他現在哄著你,由著你,是因為你們剛成婚,正在新鮮勁上,這日子還長著呢,你緊著先做好份內事,醫苑的事就往後放放。”
緹縈微微點頭。
老太太看緹縈的神情,知她還未全明白,索性說的再明白些,她盯著緹縈,認真道:“感情這東西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跟著時間和人的經曆不斷生變的,有時候會是歡喜多一些,有時候也會有憂傷,可它們都是情感的一部分。你記著,你既然選擇了你姑爺,你就要多為他考慮考慮,他定然能看見,自然也會多疼疼你的,這夫妻之道,可得用心經營。”
淳於老太太哀歎一聲,“婆家始終是婆家,千萬要收斂著性子。”
緹縈頓時淚水湧出,趴在老太太身上哭了起來。從前,對於婚嫁之事,緹縈一直都是想找一個情投意合,能相守相知一生,最好家世也能簡單些,清苦些她都不怕,可命運為她安排了周正,她也欣然接受。
緹縈輕輕撫著老太太蒼老皺褶的手,輕聲道:“當年為了李仁我都願意爭一爭,博一博,可他終究不是 我命定之人,如今,遇見了周正,我也願意為他爭一爭,陪他博一博,當好他的妻子,美滿的過完這一生。”
緹縈的聲音漸漸清朗,一字一句道:“孫女謹記祖母教誨,不會由著性子亂來,凡事三思而後行,無論順境或逆境,和周正同進退,成夫君想成之事,同心同德,共創家族之興盛,永維君子之道,共守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