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他說要娶,我就要嫁啊!周正這個人當朋友沒問題,這嫁娶之事還是算了吧!”緹縈鑽進被窩,“祖母,我困了,睡吧!”
淳於老太太為緹縈撚了撚被角,便也躺下了。
接下來好幾日,緹縈每日都是早出晚歸,對於周正的事也是閉口不提,就像這件事從來沒發生過。
今日又到了緹縈去看靈兒的日子,可礙著前幾日的事緹縈多少有些不自在,毛竹將馬車停在周家門口了好久,最後緹縈還是決定迴家。
緹縈習慣性的一到家,就先去福壽堂,這不,剛走到門口,裏麵就傳來了雲氏的聲音,“……絳侯最近可是一直想讓周將軍迴府呢……”
老太太遲疑了會兒,說道:“要說這門親事也沒什麽不好的,家中隻有一個婆婆,也不會受什麽氣。可若是迴了周家,那就不一樣了。”
雲氏哀歎一聲,繼續道:“是啊,這幾日您孫子好好將周正家打聽了才知道那周大將軍的正妻可是竇皇後的親戚,聽說還有個孫姨娘,也是有些手段的,家裏還有兩個兄弟。”
老太太又說道:“如此一來,周正要是迴了周家,就成了庶出的了?”
“是,如此算來,他的確是庶出的。”
雲氏將這幾日從淳於烽那得到的信兒一一報了上來:“周大將軍有治軍之才是無可厚非的,可後院那是一團糟。據說,周大將軍當年對竇家姑娘是一見鍾情,在人家門口求了好幾天,才把人娶迴家。那孫姨娘是可是咱們長安孫家茶行的嫡姑娘,先頭說是紅顏知己,後來成了情投意合,那孫家姑娘甘願做妾。周正的娘,是當年周大將軍打仗時,受了重傷,在臨淄養傷時,都是周正的娘在照顧,日久生情。”
“周大將軍和周正對彼此的身份都是心知肚明的,但始終沒有捅破這張窗戶紙,這眼下周正如火中天,周大將軍那兩個兒子不成器,他自然想讓周正認祖歸宗。”
門口的緹縈聽的心裏有些發堵,這人真是要爭氣啊,沒名氣之前,爹不認,這有了成績,追著相認,這就是人性啊!
雲氏也沒了精神,老太太好似還對周正抱有希望,正色道:“隻要周正他不迴周家,這親事就能考慮。你堂妹她心氣高,性子要強,斷然不可能在周府受氣,周正若自立門戶,我瞧著那孩子是個靠的住的。”
雲氏附和道:“祖母說的是。可您想想,這誰不想承襲侯位啊,怕隻怕周正最後也會為侯位所動迴了周家,這認祖歸宗的事,誰也攔不住。就拿西平侯家的小兒子來說,當初說什麽都要讓侯爺將他母親抬成正妻,否則永遠不迴侯府,可後來怎麽著,老侯爺快不行的時候,眼巴巴的要認祖歸宗,把他親娘都氣死了,能怎麽著!”
老太太似有些悵然,緩緩道:“這件事先看看再說吧!周正與周大將軍的事定然會有個說法的,不急這一時。”
接著又對雲氏道:“這些事先不要跟緹縈說,省的徒增煩惱。周正如今這般聲勢,這世人都是牆頭草,若這親事最後沒成,就都成了你妹妹的不是了。”
雲氏低聲稱是。
緹縈不敢在停留,在院裏在玩起了雪。滾了兩個雪球,搭起了個小雪人,找了兩根小木棍當雪人的胳膊,還不忘給它畫上一個咧開的嘴巴。
雪花一片片掉下來,落在緹縈的身上,她抬頭往天上看去,似繁星點點,讓人眼花繚亂。
算著時間差不多了,緹縈才往福壽堂走去,緹縈裝作什麽都不知道,依舊像往常一樣跟老太太分享著這一日在醫苑的所見所聞,還不忘把長卿和郝棟比較一番,這段日子下來,緹縈漸漸發現,這郝棟果然是學醫的好料子。
說了會話,老太太有些乏了,靠在炕頭微合著眼睛歇息。緹縈輕手輕腳的過去,拿了條軟軟的絨被給老太太蓋上,老太太忽地拉住緹縈地手,緹縈被嚇了一跳。
“周正……那孩子是個能托付的。”老太太緩緩道。
緹縈微驚,歪著腦袋坐在老太太身邊:“祖母為何這般覺得?不是說要等等看嘛,看周正如何處理他與他父親之間的事嗎?”
老太太把手中的暖爐塞到緹縈手中,拿自己的手捂住緹縈的小手,嘴角全是笑意:“你也不想想,若周正真想報複你,為何還要在風穀村幫你?祖母活了一輩子了,其他事不敢說,看人這事八九不離十。”
緹縈仔細一思量,祖母說的沒錯。祖母隻知道風穀村的事,當日在驛站時,也是周正救了自己,還有在壽光時,與自己一起放走了淩風,若他真厭惡自己,定然不會相幫的。
可周正說他有意中人啊!難道周正的這個意中人又拒了他?所以她成了周正的備選?可憐的周正,都混到這般位置了,還是被人拒絕了,是真可憐啊!
“爹爹怎麽說的……”緹縈看著老太太,輕聲問道。今日在醫苑的時候,淳於意好幾次都要跟緹縈說話,都被病患打斷了,想來老太太已經跟淳於意通過氣了。
老太太笑著撫著緹縈的頭發,臉上笑意很濃:“我把我的意思跟你爹說了,你爹隻說了句一切都聽你的,看見你們父女倆這般,我也就放心了。”
緹縈和淳於意父女兩人經曆了那麽多,淳於意是完全把緹縈放在心裏了,會關心緹縈冷不冷,餓不餓,高不高興,雖都是些小事,可緹縈卻感受到了那種滲入人骨子裏的父愛。
在婚嫁之事上,淳於意在不似從前那樣衡量左右,權衡利弊,而是在乎緹縈願不願意,想不想,照著老太太後來說的,淳於意還說了:若是世人不能接受他這個拋頭露麵的女兒,他把緹縈養一輩子又如何!
老太太類的眼睛有些迷蒙了,她側了個身,似乎想睡了。緹縈替她壓平了枕頭,撚好褙子,好叫老太太舒服些。
隻聽老太太臨睡前,含糊了半句:“……周正他娘,我去看了一眼……是個良善的,周湛那孩子也是個懂事的……隻要不進周家大門……便可順遂一生……”
淳於老太太為緹縈撚了撚被角,便也躺下了。
接下來好幾日,緹縈每日都是早出晚歸,對於周正的事也是閉口不提,就像這件事從來沒發生過。
今日又到了緹縈去看靈兒的日子,可礙著前幾日的事緹縈多少有些不自在,毛竹將馬車停在周家門口了好久,最後緹縈還是決定迴家。
緹縈習慣性的一到家,就先去福壽堂,這不,剛走到門口,裏麵就傳來了雲氏的聲音,“……絳侯最近可是一直想讓周將軍迴府呢……”
老太太遲疑了會兒,說道:“要說這門親事也沒什麽不好的,家中隻有一個婆婆,也不會受什麽氣。可若是迴了周家,那就不一樣了。”
雲氏哀歎一聲,繼續道:“是啊,這幾日您孫子好好將周正家打聽了才知道那周大將軍的正妻可是竇皇後的親戚,聽說還有個孫姨娘,也是有些手段的,家裏還有兩個兄弟。”
老太太又說道:“如此一來,周正要是迴了周家,就成了庶出的了?”
“是,如此算來,他的確是庶出的。”
雲氏將這幾日從淳於烽那得到的信兒一一報了上來:“周大將軍有治軍之才是無可厚非的,可後院那是一團糟。據說,周大將軍當年對竇家姑娘是一見鍾情,在人家門口求了好幾天,才把人娶迴家。那孫姨娘是可是咱們長安孫家茶行的嫡姑娘,先頭說是紅顏知己,後來成了情投意合,那孫家姑娘甘願做妾。周正的娘,是當年周大將軍打仗時,受了重傷,在臨淄養傷時,都是周正的娘在照顧,日久生情。”
“周大將軍和周正對彼此的身份都是心知肚明的,但始終沒有捅破這張窗戶紙,這眼下周正如火中天,周大將軍那兩個兒子不成器,他自然想讓周正認祖歸宗。”
門口的緹縈聽的心裏有些發堵,這人真是要爭氣啊,沒名氣之前,爹不認,這有了成績,追著相認,這就是人性啊!
雲氏也沒了精神,老太太好似還對周正抱有希望,正色道:“隻要周正他不迴周家,這親事就能考慮。你堂妹她心氣高,性子要強,斷然不可能在周府受氣,周正若自立門戶,我瞧著那孩子是個靠的住的。”
雲氏附和道:“祖母說的是。可您想想,這誰不想承襲侯位啊,怕隻怕周正最後也會為侯位所動迴了周家,這認祖歸宗的事,誰也攔不住。就拿西平侯家的小兒子來說,當初說什麽都要讓侯爺將他母親抬成正妻,否則永遠不迴侯府,可後來怎麽著,老侯爺快不行的時候,眼巴巴的要認祖歸宗,把他親娘都氣死了,能怎麽著!”
老太太似有些悵然,緩緩道:“這件事先看看再說吧!周正與周大將軍的事定然會有個說法的,不急這一時。”
接著又對雲氏道:“這些事先不要跟緹縈說,省的徒增煩惱。周正如今這般聲勢,這世人都是牆頭草,若這親事最後沒成,就都成了你妹妹的不是了。”
雲氏低聲稱是。
緹縈不敢在停留,在院裏在玩起了雪。滾了兩個雪球,搭起了個小雪人,找了兩根小木棍當雪人的胳膊,還不忘給它畫上一個咧開的嘴巴。
雪花一片片掉下來,落在緹縈的身上,她抬頭往天上看去,似繁星點點,讓人眼花繚亂。
算著時間差不多了,緹縈才往福壽堂走去,緹縈裝作什麽都不知道,依舊像往常一樣跟老太太分享著這一日在醫苑的所見所聞,還不忘把長卿和郝棟比較一番,這段日子下來,緹縈漸漸發現,這郝棟果然是學醫的好料子。
說了會話,老太太有些乏了,靠在炕頭微合著眼睛歇息。緹縈輕手輕腳的過去,拿了條軟軟的絨被給老太太蓋上,老太太忽地拉住緹縈地手,緹縈被嚇了一跳。
“周正……那孩子是個能托付的。”老太太緩緩道。
緹縈微驚,歪著腦袋坐在老太太身邊:“祖母為何這般覺得?不是說要等等看嘛,看周正如何處理他與他父親之間的事嗎?”
老太太把手中的暖爐塞到緹縈手中,拿自己的手捂住緹縈的小手,嘴角全是笑意:“你也不想想,若周正真想報複你,為何還要在風穀村幫你?祖母活了一輩子了,其他事不敢說,看人這事八九不離十。”
緹縈仔細一思量,祖母說的沒錯。祖母隻知道風穀村的事,當日在驛站時,也是周正救了自己,還有在壽光時,與自己一起放走了淩風,若他真厭惡自己,定然不會相幫的。
可周正說他有意中人啊!難道周正的這個意中人又拒了他?所以她成了周正的備選?可憐的周正,都混到這般位置了,還是被人拒絕了,是真可憐啊!
“爹爹怎麽說的……”緹縈看著老太太,輕聲問道。今日在醫苑的時候,淳於意好幾次都要跟緹縈說話,都被病患打斷了,想來老太太已經跟淳於意通過氣了。
老太太笑著撫著緹縈的頭發,臉上笑意很濃:“我把我的意思跟你爹說了,你爹隻說了句一切都聽你的,看見你們父女倆這般,我也就放心了。”
緹縈和淳於意父女兩人經曆了那麽多,淳於意是完全把緹縈放在心裏了,會關心緹縈冷不冷,餓不餓,高不高興,雖都是些小事,可緹縈卻感受到了那種滲入人骨子裏的父愛。
在婚嫁之事上,淳於意在不似從前那樣衡量左右,權衡利弊,而是在乎緹縈願不願意,想不想,照著老太太後來說的,淳於意還說了:若是世人不能接受他這個拋頭露麵的女兒,他把緹縈養一輩子又如何!
老太太類的眼睛有些迷蒙了,她側了個身,似乎想睡了。緹縈替她壓平了枕頭,撚好褙子,好叫老太太舒服些。
隻聽老太太臨睡前,含糊了半句:“……周正他娘,我去看了一眼……是個良善的,周湛那孩子也是個懂事的……隻要不進周家大門……便可順遂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