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兒迴家後,張玉花的午飯還沒有做好,她就把學繡花的包往床上一放,就去廚房幫忙了。
還叫蕭謹騰帶著玉蓮妹妹玩,並叮囑不準欺負玉蓮。兩個小弟見到小妹妹可開心了,拿出自己的零食招待玉蓮。
李寶兒打算好好的做幾個好吃的菜來招待小妹妹。
她拿出上次風幹的羊腸準備做了一個爆炒肥腸,還從掛在後牆的羊腿上割了兩斤羊肉
準備做一個羊肉燉蘿卜。
她砍了二斤左右的羊排,先把它剁成一個個長的,再把它剁成小塊,放再冷水裏洗淨,放再鍋中,加了適量的白酒和一些陳皮,這樣可以去掉羊肉的腥味。加了沒過羊肉的水
等水開了,撈取浮沫後,把羊肉從水中撈出,放在盆裏備用。
然後在鍋裏倒油,把羊肉放在鍋裏,加一些紅辣椒,蔥薑,冰糖,兩片香葉,適量的醬油,在鍋裏翻炒,炒至兩麵金黃。
在鍋裏加適量的水燒開,再放進切好的白蘿卜再煮一刻鍾,最後再加鹽,蔥花等。這樣一盤美味的羊肉燉蘿卜就做好了。
還做了一道白菜豆腐雞蛋湯,先把鍋燒熱,放油,打進五個雞蛋,不要攪拌,等雞蛋成型,再翻過來,在等一會,把雞蛋弄成小塊,放進適量的開水,放進一小塊豆腐,半顆大白菜,大火燒開,最後加鹽,蔥花等佐料,這樣好吃又好喝的養生湯就做好了。
玉蓮好久沒吃過李寶兒做的飯了,一邊吃,一邊誇:“大嫂嫂,你可以去開酒樓了,做飯這麽好吃。’’
再說蕭謹言趁他們做飯的時間,把李寶兒的繡包看了一下,一看有一個手帕剛繡好,真不敢相信,她第一次居然繡得這麽好,於是把手帕收拾疊好放在自己的口袋裏。
午飯後,寶兒查看了自己的繡包,一看少了繡好的物品,就問蕭謹言:\"我的東西,是不是你拿的?”
\"你不是給我繡的嗎?\"
\"那太醜了,等我學好為你繡個好的,美美的。這個我自己留著用的。\"
“我認為娘子第一個繡的就很好,等你學會了,再繡一個給我,正好換一換用了。
\"你不嫌醜,你拿去。”
\"我怎麽會嫌棄呢,這條就很好啊。\"
下午,李寶兒繼續去跟五嬸學習繡花了,她要給婆婆也繡一條手帕。
她先請五嬸在綢緞麵上畫了幾朵黃玫瑰,然後就開始飛針引線的繡了起來,費了好久才把她繡好,她很想得到婆婆得到誇讚的。
張秀梅一看李包兒進步神速,就開心誇讚道:\"寶兒,你真的學得很快啊,還繡得這麽好。\"
一連幾天,李寶兒都沉浸在學繡花的喜悅中,也越繡越好了,她一有時間就練習,終於為蕭謹言繡了一個精美的荷包。
那是一對戲水的鴛鴦,荷包的式樣新穎別致,蕭謹言一看就心生喜歡,這樣,他以後的銀子,印章等小物件就可以放在荷包裏隨身攜帶了。
那是幾條不一樣的手帕,為自己和婆婆都繡了一條,還為奶奶王杏花繡了一條。一條的圖案是幾棵清脆的竹子。一條是幾朵黃玫瑰花,一條是百合花,圖案繡的栩栩如生。
三天後,寶兒問張玉花,\"娘,去年水田是不是種的麥子?\"
\"是的,怎麽啦?\"
“那是不是等稻子收完了再耕地的?\"
“是的,還是請唐師傅耕的。\"
“娘,今年我想不耕地,借麥子。\"
\"啥是借麥子?\"
“就是稻子沒有收割的時候,把麥子直接撒下去,等麥子出了再收稻子。\"
\"那這樣子行嗎?沒見別人家種過的。\"
\"別人家種不種,我們管不著,我們家今年的稻田,我想這樣種的。\"
“娘,你看今年好久沒下雨了,等稻子收了。再吹幹後耕地,這樣水分就跑了,更加不容易出苗的。如果提前把麥子撒下去,這樣出苗快,又省耕地的錢,人還不累。這樣一舉兩得的事不好嗎?
張玉花想了一會說道:\"那我們今年就試試看,那你會撒種子嗎?\"
“不會,學啊,這有啥難的。\"
蕭謹言說道:\"要不請隔別的孟叔撒一次吧。\"
“我還是想自己去撒,這也沒什麽的,我先少撒點,然後再撒一次,這樣就勻了。\"
\"我不同意你自己撒的,這可是我們家的口糧,來不得半點馬虎的,要不就去請爺爺來撒。\"蕭謹言堅持地說。他也不想寶兒太累的。
張玉花趕忙說;\"那我今天下午去和爺爺說一聲,明天來吃午飯,吃過再去撒麥種,好吧。\"
\"娘,那我和您一起去,這幾天我去五嬸家學繡花,正好給爺爺奶奶一人繡了一條手帕,正好送給他們。\"
“好的,午飯後,我們一起去請吧。\"
吃過午飯後,李寶兒就把為自己繡的和為奶奶繡的兩條手帕包好,準備送給他們。
張玉花和李寶兒婆媳兩個一起去爺爺家拜訪了一下,爺爺家的房子不大,老兩口隻住了兩小間房子,在房子的西邊有一個小廚房,起好的大房子都一 一地分給了成家的兒子了。
房子雖然不大,但是東西收拾的好,看上去給人的感覺很是溫暖。
張玉花開門見山地說:''明天想請公公撒一下麥種。\"
\"撒麥種?種哪裏?“
\"在稻田裏撒,等麥子出了就收稻子。\"
\"你確定要這樣種嗎?以前可沒有人家種過的。\"
“我們家確定這樣種,沒有人種過,不代表不能種。\"
李寶兒拿出準備好的兩條手帕,\"爺爺,奶奶,這是我這幾天學繡花的收獲,給您二老一人繡了一條手帕,不知道您老喜不喜歡?\"
爺爺哈哈一笑說:\"我這糙漢也用上了手帕,真的是跟我大孫子沾光了。\"
奶奶細細看了針腳,\"繡得蠻好的。有你奶奶年輕時的樣子,老了,眼都看不見了。也好久不繡了,沒想到還能用到絲綢手帕。”
\"真的謝謝你啦,乖孫媳婦。\"
“不用謝,隻要您二老喜歡就好,眼睛看不見,我學會繡了,以後要用啥,我來繡好了。\"李寶兒信誓旦旦地說。
還叫蕭謹騰帶著玉蓮妹妹玩,並叮囑不準欺負玉蓮。兩個小弟見到小妹妹可開心了,拿出自己的零食招待玉蓮。
李寶兒打算好好的做幾個好吃的菜來招待小妹妹。
她拿出上次風幹的羊腸準備做了一個爆炒肥腸,還從掛在後牆的羊腿上割了兩斤羊肉
準備做一個羊肉燉蘿卜。
她砍了二斤左右的羊排,先把它剁成一個個長的,再把它剁成小塊,放再冷水裏洗淨,放再鍋中,加了適量的白酒和一些陳皮,這樣可以去掉羊肉的腥味。加了沒過羊肉的水
等水開了,撈取浮沫後,把羊肉從水中撈出,放在盆裏備用。
然後在鍋裏倒油,把羊肉放在鍋裏,加一些紅辣椒,蔥薑,冰糖,兩片香葉,適量的醬油,在鍋裏翻炒,炒至兩麵金黃。
在鍋裏加適量的水燒開,再放進切好的白蘿卜再煮一刻鍾,最後再加鹽,蔥花等。這樣一盤美味的羊肉燉蘿卜就做好了。
還做了一道白菜豆腐雞蛋湯,先把鍋燒熱,放油,打進五個雞蛋,不要攪拌,等雞蛋成型,再翻過來,在等一會,把雞蛋弄成小塊,放進適量的開水,放進一小塊豆腐,半顆大白菜,大火燒開,最後加鹽,蔥花等佐料,這樣好吃又好喝的養生湯就做好了。
玉蓮好久沒吃過李寶兒做的飯了,一邊吃,一邊誇:“大嫂嫂,你可以去開酒樓了,做飯這麽好吃。’’
再說蕭謹言趁他們做飯的時間,把李寶兒的繡包看了一下,一看有一個手帕剛繡好,真不敢相信,她第一次居然繡得這麽好,於是把手帕收拾疊好放在自己的口袋裏。
午飯後,寶兒查看了自己的繡包,一看少了繡好的物品,就問蕭謹言:\"我的東西,是不是你拿的?”
\"你不是給我繡的嗎?\"
\"那太醜了,等我學好為你繡個好的,美美的。這個我自己留著用的。\"
“我認為娘子第一個繡的就很好,等你學會了,再繡一個給我,正好換一換用了。
\"你不嫌醜,你拿去。”
\"我怎麽會嫌棄呢,這條就很好啊。\"
下午,李寶兒繼續去跟五嬸學習繡花了,她要給婆婆也繡一條手帕。
她先請五嬸在綢緞麵上畫了幾朵黃玫瑰,然後就開始飛針引線的繡了起來,費了好久才把她繡好,她很想得到婆婆得到誇讚的。
張秀梅一看李包兒進步神速,就開心誇讚道:\"寶兒,你真的學得很快啊,還繡得這麽好。\"
一連幾天,李寶兒都沉浸在學繡花的喜悅中,也越繡越好了,她一有時間就練習,終於為蕭謹言繡了一個精美的荷包。
那是一對戲水的鴛鴦,荷包的式樣新穎別致,蕭謹言一看就心生喜歡,這樣,他以後的銀子,印章等小物件就可以放在荷包裏隨身攜帶了。
那是幾條不一樣的手帕,為自己和婆婆都繡了一條,還為奶奶王杏花繡了一條。一條的圖案是幾棵清脆的竹子。一條是幾朵黃玫瑰花,一條是百合花,圖案繡的栩栩如生。
三天後,寶兒問張玉花,\"娘,去年水田是不是種的麥子?\"
\"是的,怎麽啦?\"
“那是不是等稻子收完了再耕地的?\"
“是的,還是請唐師傅耕的。\"
“娘,今年我想不耕地,借麥子。\"
\"啥是借麥子?\"
“就是稻子沒有收割的時候,把麥子直接撒下去,等麥子出了再收稻子。\"
\"那這樣子行嗎?沒見別人家種過的。\"
\"別人家種不種,我們管不著,我們家今年的稻田,我想這樣種的。\"
“娘,你看今年好久沒下雨了,等稻子收了。再吹幹後耕地,這樣水分就跑了,更加不容易出苗的。如果提前把麥子撒下去,這樣出苗快,又省耕地的錢,人還不累。這樣一舉兩得的事不好嗎?
張玉花想了一會說道:\"那我們今年就試試看,那你會撒種子嗎?\"
“不會,學啊,這有啥難的。\"
蕭謹言說道:\"要不請隔別的孟叔撒一次吧。\"
“我還是想自己去撒,這也沒什麽的,我先少撒點,然後再撒一次,這樣就勻了。\"
\"我不同意你自己撒的,這可是我們家的口糧,來不得半點馬虎的,要不就去請爺爺來撒。\"蕭謹言堅持地說。他也不想寶兒太累的。
張玉花趕忙說;\"那我今天下午去和爺爺說一聲,明天來吃午飯,吃過再去撒麥種,好吧。\"
\"娘,那我和您一起去,這幾天我去五嬸家學繡花,正好給爺爺奶奶一人繡了一條手帕,正好送給他們。\"
“好的,午飯後,我們一起去請吧。\"
吃過午飯後,李寶兒就把為自己繡的和為奶奶繡的兩條手帕包好,準備送給他們。
張玉花和李寶兒婆媳兩個一起去爺爺家拜訪了一下,爺爺家的房子不大,老兩口隻住了兩小間房子,在房子的西邊有一個小廚房,起好的大房子都一 一地分給了成家的兒子了。
房子雖然不大,但是東西收拾的好,看上去給人的感覺很是溫暖。
張玉花開門見山地說:''明天想請公公撒一下麥種。\"
\"撒麥種?種哪裏?“
\"在稻田裏撒,等麥子出了就收稻子。\"
\"你確定要這樣種嗎?以前可沒有人家種過的。\"
“我們家確定這樣種,沒有人種過,不代表不能種。\"
李寶兒拿出準備好的兩條手帕,\"爺爺,奶奶,這是我這幾天學繡花的收獲,給您二老一人繡了一條手帕,不知道您老喜不喜歡?\"
爺爺哈哈一笑說:\"我這糙漢也用上了手帕,真的是跟我大孫子沾光了。\"
奶奶細細看了針腳,\"繡得蠻好的。有你奶奶年輕時的樣子,老了,眼都看不見了。也好久不繡了,沒想到還能用到絲綢手帕。”
\"真的謝謝你啦,乖孫媳婦。\"
“不用謝,隻要您二老喜歡就好,眼睛看不見,我學會繡了,以後要用啥,我來繡好了。\"李寶兒信誓旦旦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