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穰苴的心中暗自思忖著,他深知僅僅依靠集體操練來提升士兵們的戰鬥能力是遠遠不足夠的。


    要想真正地檢驗出這一段時間以來的訓練成果,開展必要的對抗訓練以及舉行比武切磋無疑是最為有效的方式。


    然而,此刻距離開始訓練僅僅過去了大半個月而已,從時間上來看確實稍顯短促。盡管如此,既然連自己的家主都已經表達了這樣的意願,那麽無論如何也應該給予一些麵子和尊重。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田穰苴最終還是點頭表示同意舉辦這場比武活動。


    於是,他吩咐傳令近衛軍的幾個鄉良人,讓他們組織各鄉的精英布置比武一事。


    近衛軍預備役也就是兩個鄉的人馬,本身就是從齊國全境優中選優的精銳,故此人數不多。


    盡管情況已經到了這般地步,但此次的比武依舊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籌備與組織。


    各級軍佐們心中對此事存在著不少的怨言,他們私下裏交頭接耳地議論紛紛,表示對這樣大張旗鼓舉辦比武活動的必要性產生了質疑。


    甚至連田穰苴本人,雖然表麵上不動聲色,但內心深處其實也隱隱感到一絲不安和不適。


    近衛軍的兩名鄉良人躲在角落裏竊竊私語。


    “比武?此等大事,豈可如此草率,況吾等日日操練,體膚已疲憊不堪,此舉或令士卒有微詞也!”鄉良人李仁疑惑不解道。


    “噓,李兄休要胡言,吾等軍卒唯從命耳,如若不然,輕則軍法從事,重則人頭不保。”鄉良人丁霸無奈勸解道。


    雖然,兩人都不太情願,但上麵的命令他們又不得不遵從,故此兩人商量了一下,從各自的一鄉人馬中選出五人來,分別進行射術、劍術、戟術等的比拚。


    他們把這個計劃呈報給田穰苴,後者略作沉思後點頭道:“可!爾等即刻實施便可,田大夫奉大王之命蒞臨督查練兵一事,爾等不可大意!”


    “唯!吾等即刻擢人比武!”兩人無奈一揖道。李仁與子文龍都是齊國東萊地人氏,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子文龍自幼便對武學展現出了極高的天賦和濃厚的興趣,經過多年的勤學苦練,他已然成為了一名精通武藝的高手。


    無論是騎馬馳騁沙場,還是彎弓射箭,他都能做到得心應手、遊刃有餘。


    尤其是那一手令人驚歎不已的射術,更是堪稱百步穿楊,百發百中!


    而子文龍不僅武藝高強,其身體素質亦是極為出眾。他身材高大魁梧,肌肉緊實有力,充滿了陽剛之氣。


    平日裏,他總是精神抖擻,行動敏捷如風,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一般。


    也正因如此,子文龍深得李仁的欣賞與器重。李仁乃是一位年過四十的中年男子,雖已到不惑之年,但他依然風度翩翩,氣質儒雅。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李仁膝下並無子嗣,這一直以來都是他心中的一大遺憾。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當他看到年輕有為、意氣風發的子文龍時,便情不自禁地將其視作自己的子侄輩,對他關愛有加,悉心栽培。


    他派人將子文龍叫來,私下叮囑道:“文龍,此次比武或有些許兇險,然亦為一場造化。爾可願參與?”


    子文龍躬身一禮道:“多謝大人,文龍離鄉背井,所為者便為功成名就、衣錦還鄉此番良機難得,故此,吾願參與此次比武!尚勞大人為此運作一番。”


    ……


    平日裏,在緊張而有序的訓練期間,李仁和丁霸作為各自隊伍的負責人,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專注和嚴謹。


    他們對於下屬們在各項訓練中的表現都做了詳盡的記錄,無論是體能、技能還是戰術素養等方麵,每一個細節都被他們認真地觀察並記錄下來。


    這些記錄成為了他們選拔參與比武人員的重要依據。


    當需要確定參加比武的名單時,兩人迅速翻開那厚厚的名冊,上麵密密麻麻地記載著下屬們曆次訓練的成績和評估。


    憑借著對隊員們的深入了解以及過往數據的參考,他們開始仔細比對和篩選。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李仁和丁霸終於根據名冊中的信息,成功地挑選出了代表己方參加比武的最佳陣容。


    這份名單不僅凝聚了他們平日的心血和努力,更是對下屬們實力的一種認可和肯定。


    比武采用抓鬮形式決定比武的次序,也不知道是否衰神附體,第一戰子文龍就對上了丁霸那一鄉人馬中的佼佼者-高毅。


    高毅,薑姓高氏,是齊國大夫高張的兒子,齊國上卿高傒的後代、齊大夫高偃的孫子。


    在春秋時期的齊國,有幾大家族聲名顯赫,其中包括國氏、高氏和鮑氏等等。這些家族在當時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國氏和高氏這兩大家族,他們可是來頭不小!原來啊,這兩家皆為齊太公呂尚的直係後裔。


    要知道那齊太公呂尚可是赫赫有名之人,他輔佐周武王滅商建周,功勳卓著。正因如此,國氏和高氏與齊國的公室之間關係密切非常,可以說是皇親國戚一般的存在呢。


    而鮑氏一族同樣不容小覷,其先祖乃是齊桓公身邊的近臣鮑叔牙。想當年,鮑叔牙慧眼識才,向齊桓公舉薦了管仲,成就了一段佳話。


    也正因為鮑叔牙的功績以及與齊桓公的親密關係,使得鮑氏家族在齊國得以興旺發達,並延續至今。


    高毅這個人啊,他可是出身於名門望族高家呢!然而,與那些通常被人們所詬病的紈絝子弟截然不同。


    他不僅精通騎射之術,而且馬術精湛得令人讚歎不已;拉弓射箭更是百發百中,仿佛天生就是為了戰場而生。


    更讓人驚歎的是,他那一身神力簡直超乎常人想象,能夠扛起重達千斤之物而麵不改色、氣不喘。


    除此之外,高毅還具備著非凡的文采和智謀。他熟讀詩書經典,出口成章,對兵法戰略也有著深刻的理解和獨到的見解。


    無論是在文學造詣還是軍事才能方麵,都展現出了卓越的天賦和才華。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丁霸所在的那一鄉之中,高毅絕對稱得上是人中翹楚,無人能與之相媲美。


    自己頭號種子選手高毅首迴就撞上對方的佼佼者,鄉良人丁霸也很是無語。他貼近高毅,小聲提醒道:“高公子,子文龍此人非比尋常,汝切莫大意也。”


    “子文龍此人,卑職早已有所耳聞,吾正待會一會,大人寬心,吾省得!”高毅雖這般說,但內心卻滿不在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內嫂勿怕,我來救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溪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溪居士並收藏春秋:內嫂勿怕,我來救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