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物資短缺
民國:黃埔棄子的將官之路 作者:泡麵多加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血還沒凝幹。
模範師第一團的擔架隊把最後三具屍體從溝裏抬出來,
堆在臨時設置的木簾子後頭。火光閃著,一排排傷兵坐在戰壕背麵低頭沉默。
風一吹,沙袋上的塵土被吹下來,靠得近的能聞見上麵染著的鐵鏽味和爛肉混合後的溫熱臭氣,人沒反應,蒼蠅倒是搶著撲上去。
連長林大斌赤裸著上身,用繃帶給,頭上紮著白布,胳膊上有三道彈片割的傷。
他沒躺,靠著土牆坐著,眼神空洞,嘴角有血痕。
他看著剛抬迴來的趙長友。
那人胳膊已經截了,小臂包在一塊油布裏,傷口縫線粗暴得像皮包針。
他閉著眼,但還活著。
林大斌沒說話,從口袋裏摸出半包紙煙,用顫著的手抽出一根遞了過去,旁邊人幫忙點上。
他吸了一口,然後塞到了趙長友的嘴上,
後者沒吸進去,倒是嗆出一嘴血。
西岸的日軍已經被一團給撞迴了東岸,雙方猶如剛剛搏鬥完的野獸,
正互相舔舐著傷口,隨時準備下一次的戰鬥。
旅部派下來的作戰參謀在一個彈藥箱上鋪了地圖,召集了第一團的主要軍官開了臨時的作戰會議。
團長李成斌雙手抱著肩,站在一邊,看著下麵報告:
“主攻的一營出動二百四十三人,戰死五十一人,輕傷六十八人,重傷三十二人。
鬼子這次也是不要命了,坑道作戰中自殺式衝鋒層出不窮,一營傷亡過半……”
沒人出聲,隻有紙翻動的聲音。
“二營側壕那邊挨了幾發定點炮,臨時指揮點塌了,一小時沒法通聯,幸好各連自主防禦,沒讓鬼子突破……”
“迫擊炮那事你們也知道,軍需線堵在了後方,
迫擊炮打完炮彈後,師部後勤的物資隊還沒過來,前線火力支援不充足。”
旅部參謀顯然與眾人熟識,他記錄完後又頓了頓,把目光轉向牆角的李成斌:
“夜間襲擊部隊的人迴來了,帶了情報。
董家灣日軍運輸節點確實被打掉了,但那不是鬼子的核心後勤倉庫,
這次隻斷了一輪調度——能影響幾天,不至於毀根子。”
沒人再看他,所有人都低頭。
李成斌站在牆角,臉上是舊傷新土,肩膀的軍裝裂著,
外麵還罩著一件迷彩罩衫。他眼睛很亮,像剛從壕溝裏爬上來的那種亮。
他說話不急,聲音低沉,帶著啞:
“怎麽,傷亡過半就耷拉。”
“我從南京撤出來那一仗——一整營三百五十個,最後翻過城牆的還剩多少個?”
他說完,轉頭掃了屋裏一圈:
“那時候,沒人知道南京還能守幾天。部隊後撤線被打斷,
老百姓跑著哭著往後門擠,我們就在中山門挖坑,拉鐵絲,埋雷。”
他頓了一下,把軍帽拿下來放在箱子上,語氣像壓住咬著的牙:
“三天,進城的日軍三個聯隊圍著打,火燒、毒煙、坦克壓過來——我們撐了三天,
最後是師座帶著人硬殺出一條路,帶著傷員百姓扯了出來,模範師才能一步一步從南京打到了現在。”
“今天這種小場麵就把你們給難住了?”
“是,我們損失了不少人,但鬼子就好過了嗎?
我敢說他們的傷亡情況比我們還嚴重,現在就是和鬼子比狠的時候,
南邊陪都打得更厲害,北邊的這幫鬼子拚了命要拿下義陽,
就是為了南下搶那戰功!老子們非不讓他們得逞!”
李成斌那話音一落,屋裏沒有人立刻出聲。
隻是那種壓著的勁,好像從腳下慢慢往胸口頂上來。
站在靠門那邊的一營營副任賢摘下鋼盔,把沾血的帽簷在褲腿上蹭了兩下,
沒說什麽,隻是重新扣迴頭上,係緊了帶子。
帳篷角落裏的毛子也是從兜裏摸出一包已經潮了的紙煙,點不著,
他咬著牙反複搓火柴,最後還是點著了,一口火卷下去,鼻子跟著一抽一抽的。
“老李說得對。”
團副周慶民倚在箱子邊,咧咧嘴,吐出半截煙霧。
“媽的,模範師不是神仙,打仗會死人。
可我們從南都、魯省、豫省,一路咬著牙打上來——哪一次不是靠狠命打下來的?”
“我他娘也還活著,”
林大斌靠在木架邊,臉上全是血,“你們誰要是怕了,就等我先死了再說。”
眾人哄笑,卻沒人真笑得出來。
“那你快點兒死,我等著看。”
連副賈友山正在給自己的綁腿重新紮著,一邊抬起一隻腳,把鞋帶緊了緊,聲音低卻透著股硬勁兒。
“講真的,剛才還真快看不見你了。”
……
師部直管的軍需倉設在義陽城外一處地主的大糧倉內,
糧倉內寬敞且平坦,而且還設有地下倉庫,它之前的主人甚至為了防止土匪打劫,還特意搞來了洋灰加固,
卻沒想到如今倒是給模範師提供了一處可靠的軍需倉庫。
軍需倉出口連接著一個小房間,本來是用來給糧食稱重登記的,
現在成了軍需倉的管理室,房間的牆上釘著一個破表盤,秒針早停了。
李國祥,師部軍需參謀,正帶著一群師部文員忙碌著,不乏有人一邊翻賬一邊咬著牙做計算。
“步槍子彈,三天用去一萬三千發,現在手上剩二十一萬六千發。”
他聲音壓低,“前期消耗太大,現在這點子彈隻夠全師一次全量分發……”
他緊皺著眉頭,“這還隻是步槍彈……”
“擲彈筒、迫擊炮彈藥也不太夠,這玩意兒不能再分給三線防禦了,打光了可就沒了……”
他抬頭,看向門外。
“誰知道這次要打多久,萬一鬼子和咱們打持久戰,這不就壞了嘛……”
想到這裏,他立即催促手下文員,“快,把結果統計下來,
小陳你把兩個旅的預計消耗分析也匯總一下,我要馬上呈報師部!”
入夜後,東側的指揮帳篷燈光昏黃,地圖桌邊聚著幾個人,沒人說話,
隻有風吹進門簾,把油燈火苗吹得歪了一下。
李國祥的軍需報告剛剛送到。
幾頁紙,連同一份油汙斑斑的手寫彈藥表,一起被攤在包國維的桌前。
張迷龍一張一張翻著,翻得很慢。
他看向李國祥留下的批注:“目前態勢可堅持約十日滿負荷作戰,若作戰周期延長,則將進入嚴重缺料狀態。”
“能不能調?”,張迷龍問。
何為立刻明白他的意思。
“商都、鄭城兩地的軍需倉幾乎已經搬空了,
警察總隊的彈藥庫倒是能調,但質量……你也知道,都是些老舊貨。”
“我們現在物資能撐十天,但鬼子還沒發起全麵攻勢,真要開打,保不齊就是長期作戰。”
“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先把問題解決。”
聽到包國維的話,迷龍抬頭:“咋解決?”
“搶!”
模範師第一團的擔架隊把最後三具屍體從溝裏抬出來,
堆在臨時設置的木簾子後頭。火光閃著,一排排傷兵坐在戰壕背麵低頭沉默。
風一吹,沙袋上的塵土被吹下來,靠得近的能聞見上麵染著的鐵鏽味和爛肉混合後的溫熱臭氣,人沒反應,蒼蠅倒是搶著撲上去。
連長林大斌赤裸著上身,用繃帶給,頭上紮著白布,胳膊上有三道彈片割的傷。
他沒躺,靠著土牆坐著,眼神空洞,嘴角有血痕。
他看著剛抬迴來的趙長友。
那人胳膊已經截了,小臂包在一塊油布裏,傷口縫線粗暴得像皮包針。
他閉著眼,但還活著。
林大斌沒說話,從口袋裏摸出半包紙煙,用顫著的手抽出一根遞了過去,旁邊人幫忙點上。
他吸了一口,然後塞到了趙長友的嘴上,
後者沒吸進去,倒是嗆出一嘴血。
西岸的日軍已經被一團給撞迴了東岸,雙方猶如剛剛搏鬥完的野獸,
正互相舔舐著傷口,隨時準備下一次的戰鬥。
旅部派下來的作戰參謀在一個彈藥箱上鋪了地圖,召集了第一團的主要軍官開了臨時的作戰會議。
團長李成斌雙手抱著肩,站在一邊,看著下麵報告:
“主攻的一營出動二百四十三人,戰死五十一人,輕傷六十八人,重傷三十二人。
鬼子這次也是不要命了,坑道作戰中自殺式衝鋒層出不窮,一營傷亡過半……”
沒人出聲,隻有紙翻動的聲音。
“二營側壕那邊挨了幾發定點炮,臨時指揮點塌了,一小時沒法通聯,幸好各連自主防禦,沒讓鬼子突破……”
“迫擊炮那事你們也知道,軍需線堵在了後方,
迫擊炮打完炮彈後,師部後勤的物資隊還沒過來,前線火力支援不充足。”
旅部參謀顯然與眾人熟識,他記錄完後又頓了頓,把目光轉向牆角的李成斌:
“夜間襲擊部隊的人迴來了,帶了情報。
董家灣日軍運輸節點確實被打掉了,但那不是鬼子的核心後勤倉庫,
這次隻斷了一輪調度——能影響幾天,不至於毀根子。”
沒人再看他,所有人都低頭。
李成斌站在牆角,臉上是舊傷新土,肩膀的軍裝裂著,
外麵還罩著一件迷彩罩衫。他眼睛很亮,像剛從壕溝裏爬上來的那種亮。
他說話不急,聲音低沉,帶著啞:
“怎麽,傷亡過半就耷拉。”
“我從南京撤出來那一仗——一整營三百五十個,最後翻過城牆的還剩多少個?”
他說完,轉頭掃了屋裏一圈:
“那時候,沒人知道南京還能守幾天。部隊後撤線被打斷,
老百姓跑著哭著往後門擠,我們就在中山門挖坑,拉鐵絲,埋雷。”
他頓了一下,把軍帽拿下來放在箱子上,語氣像壓住咬著的牙:
“三天,進城的日軍三個聯隊圍著打,火燒、毒煙、坦克壓過來——我們撐了三天,
最後是師座帶著人硬殺出一條路,帶著傷員百姓扯了出來,模範師才能一步一步從南京打到了現在。”
“今天這種小場麵就把你們給難住了?”
“是,我們損失了不少人,但鬼子就好過了嗎?
我敢說他們的傷亡情況比我們還嚴重,現在就是和鬼子比狠的時候,
南邊陪都打得更厲害,北邊的這幫鬼子拚了命要拿下義陽,
就是為了南下搶那戰功!老子們非不讓他們得逞!”
李成斌那話音一落,屋裏沒有人立刻出聲。
隻是那種壓著的勁,好像從腳下慢慢往胸口頂上來。
站在靠門那邊的一營營副任賢摘下鋼盔,把沾血的帽簷在褲腿上蹭了兩下,
沒說什麽,隻是重新扣迴頭上,係緊了帶子。
帳篷角落裏的毛子也是從兜裏摸出一包已經潮了的紙煙,點不著,
他咬著牙反複搓火柴,最後還是點著了,一口火卷下去,鼻子跟著一抽一抽的。
“老李說得對。”
團副周慶民倚在箱子邊,咧咧嘴,吐出半截煙霧。
“媽的,模範師不是神仙,打仗會死人。
可我們從南都、魯省、豫省,一路咬著牙打上來——哪一次不是靠狠命打下來的?”
“我他娘也還活著,”
林大斌靠在木架邊,臉上全是血,“你們誰要是怕了,就等我先死了再說。”
眾人哄笑,卻沒人真笑得出來。
“那你快點兒死,我等著看。”
連副賈友山正在給自己的綁腿重新紮著,一邊抬起一隻腳,把鞋帶緊了緊,聲音低卻透著股硬勁兒。
“講真的,剛才還真快看不見你了。”
……
師部直管的軍需倉設在義陽城外一處地主的大糧倉內,
糧倉內寬敞且平坦,而且還設有地下倉庫,它之前的主人甚至為了防止土匪打劫,還特意搞來了洋灰加固,
卻沒想到如今倒是給模範師提供了一處可靠的軍需倉庫。
軍需倉出口連接著一個小房間,本來是用來給糧食稱重登記的,
現在成了軍需倉的管理室,房間的牆上釘著一個破表盤,秒針早停了。
李國祥,師部軍需參謀,正帶著一群師部文員忙碌著,不乏有人一邊翻賬一邊咬著牙做計算。
“步槍子彈,三天用去一萬三千發,現在手上剩二十一萬六千發。”
他聲音壓低,“前期消耗太大,現在這點子彈隻夠全師一次全量分發……”
他緊皺著眉頭,“這還隻是步槍彈……”
“擲彈筒、迫擊炮彈藥也不太夠,這玩意兒不能再分給三線防禦了,打光了可就沒了……”
他抬頭,看向門外。
“誰知道這次要打多久,萬一鬼子和咱們打持久戰,這不就壞了嘛……”
想到這裏,他立即催促手下文員,“快,把結果統計下來,
小陳你把兩個旅的預計消耗分析也匯總一下,我要馬上呈報師部!”
入夜後,東側的指揮帳篷燈光昏黃,地圖桌邊聚著幾個人,沒人說話,
隻有風吹進門簾,把油燈火苗吹得歪了一下。
李國祥的軍需報告剛剛送到。
幾頁紙,連同一份油汙斑斑的手寫彈藥表,一起被攤在包國維的桌前。
張迷龍一張一張翻著,翻得很慢。
他看向李國祥留下的批注:“目前態勢可堅持約十日滿負荷作戰,若作戰周期延長,則將進入嚴重缺料狀態。”
“能不能調?”,張迷龍問。
何為立刻明白他的意思。
“商都、鄭城兩地的軍需倉幾乎已經搬空了,
警察總隊的彈藥庫倒是能調,但質量……你也知道,都是些老舊貨。”
“我們現在物資能撐十天,但鬼子還沒發起全麵攻勢,真要開打,保不齊就是長期作戰。”
“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先把問題解決。”
聽到包國維的話,迷龍抬頭:“咋解決?”
“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