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將視線重新拉迴荒川。


    自三月十三日始,張至宗所部死守潢川,一守便是整整十三天。比原定的七日堅守任務,多撐了足足六天。


    這十三天裏,他們頂住了日軍共十一支中隊的強攻——不止是正麵血拚,還有兩次夜襲和一次全線包圍。


    而在潢河以西,模範師第一旅第一團和機動總隊則在包國維親自指揮下,與第五十九軍殘部協同作戰,晝夜間輪番投入,主攻潢河沿線三座關鍵渡口。


    迫擊炮兵整建製壓上前線,連續三日炮擊潢河橋頭日軍集結點。


    李成斌率第一團一個加強營打出一記漂亮的側翼突襲,在河西打了個小包圍,把日軍一個中隊堵死在了壩頭小鎮,繳獲歪把子機槍四挺,步槍七十餘支。


    到了第十三日黃昏,損失慘重的張至宗電請全軍後撤,包國維毫不遲疑地應允。


    荒川戰事畢,五十九軍奉命由荒川東南轉入大別山餘脈休整,


    第五十九軍此時僅餘不到五千兵力,彈藥匱乏,藥品更是寥寥。但在進入大別山山區前,他收到了一批藥品與武器彈藥,是模範師送來的。


    張至宗本想親自向包國維道別,卻被李成斌告知:“我們師長昨夜接到第五戰區軍令,已率主力先行西撤,趕往義陽休整。”


    張至宗沉默良久,終究沒說話。他站在林中山口,看著模範師車隊留下的物資,忽覺胸口一熱。


    ——在荒川,他已深切感受到何為能打仗的朋友。


    模範師不是什麽嫡係部隊,沒有空投空運,沒有專列專報,卻在最兇險的時候從側翼硬生生打出了兩個缺口,


    還能迴頭丟下一批急需物資。他記住了那個未曾蒙麵的包國維,也記住了模範師。


    而另一頭,包國維已抵達信陽外圩。他率模範師主力抽身北返,歸建第五戰區右翼序列,落點在汝南以南數十裏處的義陽北部,按軍令進入預備隊作戰序列。


    潢川失守。


    日軍隨即沿荒川西進,意圖搶占羅山、信陽一線,直逼平漢鐵路中段。


    那裏是已布防的胡棕楠的第一軍與四十六軍。


    此時的第一軍,是同盟政府麾下裝備最整、兵員最優的一線王牌。


    中路配置的是邱青權親率的裝甲部隊,由當時同盟政府從德國引進的輕型戰車組成,


    主力為sd.kfz.221\/222裝甲偵察車與部分裝甲戰車,是同盟政府少數成建製擁有裝甲偵察能力的機動單位。


    西側高地上,則是彭孟緝的炮兵旅,二十四門榴彈炮分批就位,炮陣已完成覆蓋標定。


    同盟政府陳主任對於胡棕楠十分看重,視其為心腹愛將,甚至還有心將侄女孔令侃嫁給他,如今給了他同盟軍中最大建製的戰車和炮兵部隊,


    胡棕楠的十七集團軍下轄第一軍和臨時調撥的四十六軍在豫南可謂是隻手遮天,包國維早就有耳聞,


    武城會戰開打後,駐防義陽的胡棕楠手握三軍七師,卻多次繞開戰區長官李縱任、成潛下達的統籌部署,擅自調動部隊。


    說實在的,包國維實在不想與他共同作戰。


    部隊在信陽南郊落腳不到一日,便有自稱“義陽警備司令部”的少校聯絡官帶著幾個衛兵登門。


    說是奉第一軍命令,通知模範師自即日起編入信陽警備建製序列,統一接受調遣。


    包國維根本沒出麵,指派李成斌出麵接待。


    彼時李成斌正剛從外圍偵察歸隊,作戰裝備尚未解下,寒風中麵色森冷。他未請幾人進入軍營,徑直在營門口擋住。


    那少校翻著軍令,嘴裏還在說什麽一體部署、統一作戰,李成斌已然冷笑出聲:


    “戰區有令?那請你出示李司令或程長官簽署的調令。”


    那少校語塞,道是第一軍參謀部下達的指令。


    李成斌搖了搖頭,往地上一指:


    “我們奉一戰區軍令,借調第五戰區,歸其直轄。哪聽說戰區部隊還得聽第一軍調遣?”


    沒聽說過,戰區部隊還要聽第一軍的建製調遣。”


    他話音一落,營外泥地上正好傳來一陣整齊踏步聲。


    隨李成斌執行警戒任務的兩個排,正在列隊集合。


    軍士們套著迷彩罩衫,身上裝備有序別在武裝帶上,走路發出鏗鏘聲音,肩上步槍鋥亮,刺刀未卸,行進間無一言語,隻是沉默看人。


    那少校見狀愣住,嘴張了張,竟忘了再說話。


    李成斌也不多理,自顧自轉身離去,隻留下一句話,


    “義陽歸誰管,我不管。我隻看軍令署上哪位的章。”


    李成斌沒再管那些人,轉身直接進了指揮部。


    指揮部內包國維正伏案看地圖,旁邊還有張迷龍與王旭東等人,眾人正在討論駐防汝南的第一旅主力未來南下的布置計劃。


    見李成斌進來,二人便停下了交流。


    李成斌進來後肅立,“師座,我迴來了。”


    包國維抬頭,語氣平靜:“事情辦得怎樣?”


    李成斌滿臉笑意,拂去肩頭塵土,“第一軍義陽警備司令部來人說我們要歸他們統一建製。”


    “我不是問這個。”


    李成斌站直身,壓低嗓音。


    “第一軍這幾日調了三個團進城,說是接收潰兵,實則誰都抓。穿舊軍服的,帶家屬的,


    甚至負傷未愈的——隻要能走路,都往部隊裏塞。


    聽說西邊劉家村,固始撤迴的一個殘營剛安頓,就被連營長一塊抓走。”


    張迷龍皺眉:“這不是明搶?”


    “還不止搶人。”


    李成斌道,“昨夜城南,第一軍和三十三集團軍的騎兵營為了搶一批從渝城運來的彈藥大打出手,


    雖未開槍,但拳腳相加,最後彈藥還是被他們整車拉走了。”


    “他們也就敢欺負些雜牌軍。”李成斌冷笑一聲,“若敢伸手模範師……哼。”


    說到這裏,李成斌嘴角微挑,“先前我們兩個排打旁邊路過,他們隻是看一眼就不敢吭聲了。


    我說了,我們是第五戰區直轄,別說義陽警備司令部,就算第一軍胡軍長親自來,也要拿出李長官的手令。”


    包國維忽然一轉話題,“這次第五戰區調配的除了胡宗南的十七集團軍以外,我記得還有一支部隊吧……”


    作戰參謀王旭東此時接過話來,“是的師座,此番調動的是川軍第二十二集團軍下屬的第四十五軍”


    “四十五軍?!”,張迷龍聞言有些興奮,他轉過頭對著包國維道,“師座,四十五軍可有不少咱們的老熟人嘿。”


    包國維此時也來了興趣,目光從茶杯沿上移開。


    王旭東顯然是對這次義陽戰役中的友軍部隊下了一番功夫研究:


    “第45軍原本屬鄧西侯座下,劉相死後,陳主任把川軍一分為四,鄧老帥調迴川省坐鎮,集團軍交給了孫陣。這一拆,可就埋了些麻煩。”


    “我記得,李家玉和田鬆堯也在二十二軍係裏?”,包國維眯起眼。


    “對,但李家玉不服新調的孫震,他的47軍不願歸建,如今還窩在晉省。


    彭城戰後,122師、124師傷得不輕。


    為了趕這場仗,孫陣硬是拆了41軍、45軍,從41軍122師抽調了727團,從124師抽調2個團,重組124師,


    從45軍125師抽調2個團,從127師抽調1個團,重組125師,


    ——124師交給曾升元,125師是王學江,合編為45軍,軍長陳定訓。”


    聞言,包國維放下茶杯,沉默幾秒,嘴角忽然浮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


    “你是說……最先來的是咱們的老熟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黃埔棄子的將官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泡麵多加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泡麵多加辣並收藏民國:黃埔棄子的將官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