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他們大漢仙朝,恐怕也將被大明仙朝生生壓製一頭!


    但這亦是無可奈何之事!


    如今的大漢,僅有一名蘇武位列仙榜之中!


    別說對比大明仙朝了,便是與大唐仙朝相較,也顯得遜色許多!


    這合縱仙盟的領袖位置,看樣子似乎終究難以落至大漢之手!


    “陛下勿需過早斷言,一切皆有待最終揭曉!”


    朝堂之下,霍光朝著劉徹恭敬一禮,話語間,仍對這忠義仙榜存有一線期盼。


    畢竟,那仙榜第一與第二還未最終決出,焉知不會再有大漢的英傑嶄露頭角!


    ……


    西唐疆域,太極仙宮。


    “這忠義仙榜,現如今隻剩下了兩個席位!”


    李世民雙眸微爍,見忠義仙榜所餘之位屈指可數,心中也不由一陣緊張。


    迄今為止,大秦仙朝尚無一人登臨此榜!


    反觀大明仙朝已有三位修士入榜!


    大漢仙朝亦有一修士名列其中!


    此仙榜之爭,隻怕將成為其餘四大頂尖仙朝縮短與大秦之間差距的關鍵所在!


    依郭子儀之言,大唐仙朝從不乏忠勇仁義之輩!


    那麽在這忠義仙榜的終極爭奪階段,大唐能否實現逆境翻盤?


    ……


    南雲州,汴京城。


    “未知這忠義仙榜,我大宋是否還能有機緣?”


    趙光義目光炯炯地凝視著眼前的天道金榜投影,對於那僅餘的兩個席位,內心頗為躍躍欲試!


    早先時期,趙光義對天道金榜並無太大覬覦之意。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大宋仙朝竟然在王佐榜中一舉占據了兩個席位!


    而在忠義仙榜之上,大宋已有楊業之名赫然在列!


    這意味著,大宋仙朝,已經有了複蘇的跡象!


    且看這忠義仙榜剩餘的兩個席位,大宋未必就沒有爭得一席之地的機會!


    正當趙光義滿心期待地注視著那金榜投影之際,畫麵之上,突兀地顯現出三行耀眼奪目的金色字跡!


    金光熠熠,直衝雲霄!


    伴隨著一聲震撼天地的宣告,響徹整個神州大陸!


    忠義仙榜第二!


    文天祥!


    所屬仙朝:南宋!


    ……


    南宋?


    竟然又是南宋!


    瞬息之間,神州大陸各地,一片嘩然之聲!


    誰曾想,這忠義仙榜的第二名,竟然出自南宋仙朝!


    且據他們記憶所及,這似乎是南宋仙朝第二次登上仙榜了吧?


    區區南宋仙朝,竟有兩位仙榜上的忠義英豪!


    不可思議之事!


    “此乃荒廢之舉!”


    “真是天意弄人!”


    “實乃天地間至大憾事!”


    ……


    此刻,神州各仙朝帝王,在目睹文天祥竟出身南宋之際,皆不由自主地嗤之以鼻!


    幾乎是刹那之間,他們齊聲發出哀歎之聲!


    南宋這片靈土所孕育出的忠良將才,無一得以善終。


    楊再興,隕落戰場,英魂不散;


    嶽飛,含冤受屈,險些喪命;


    辛棄疾,英雄無用武之地,壯誌難酬!


    隻因南宋有趙構與秦檜這對昏庸權奸的存在,縱然臣子們肝腦塗地,亦終究難以抵擋南宋朝廷的傾頹命運。


    這何止是浪費?何止是對天賜寶材的褻瀆?又有何能及?


    如今,這位列忠義榜次席的文天祥,又竟出自南宋之地!


    恐怕僅此一點,便已為其悲劇命運埋下了伏筆。


    ……


    南宋疆域,臨安府。


    “嗯?”


    “忠義榜次席,居然再次屬於我南宋?”


    趙構麵露狂熱之色,“朕倒要瞧瞧,究竟還有誰敢輕視我南宋?”


    這忠義榜上,南宋赫然占據了兩個席位,僅次於強大的大明帝國!


    對於趙構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南宋,在那天道金榜之上,排名空前提升!


    盡管趙構內心窩囊,但任何一個男兒,誰不願脫胎換骨,振翅翱翔?


    而這文天祥的嶄露頭角,不僅令趙構,更令整個南宋,在神州大地名聲大噪!


    更重要的是,他能威懾住北方強敵——金國!


    不過,麵對文天祥的出現,一旁的秦檜卻是眉頭緊鎖。


    這小小的南宋,怎會有這麽多忠良之士?


    每多一個忠義之輩,就意味著秦檜多了一位強勁對手!


    先前榮登忠義榜的辛棄疾,便投入了他眼中釘嶽飛門下效力!


    這文天祥,難道也會走上辛棄疾的道路嗎?


    就在此刻,金榜畫麵開始流轉變幻,展現出一片烽火連天、沙塵蔽日的戰場畫卷!


    南宋疆域已被戰火席卷,然而來犯之敵,並非大金,而是剽悍的蒙古鐵騎!


    蒙古鐵騎破宋軍防線,侵占四川,進而突破長江天險,直逼鄂州,南宋朝野為之震動!


    宦官董宋臣提議遷都寧波,以便隨時乘船逃亡海外避禍。


    正當此時,一位一身浩然正氣的青年官員站了出來,堅定地說道:“凡倡言遷都者,皆可殺!”


    此人,便是南宋末代狀元,文天祥!


    文天祥力排眾議,堅毅地說:“身為華夏之主宰,自當守護華夏之地!”


    “身為黎民百姓的父母官,便應當扞衛黎民百姓!”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蒙古大汗蒙哥竟在釣魚城下喪命沙場!


    忽必烈為了北上與胞弟阿裏不哥爭奪汗位,遂與南宋宰相賈似道簽訂和約。


    南宋自此向蒙古俯首稱臣並繳納歲貢。


    隨後,忽必烈撤軍離去,南宋暫時恢複了平靜。


    文天祥也隨之被外派至地方任職……


    當忽必烈終於擊潰阿裏不哥,穩固地登上那修羅大帝之位後,旋即揮師二十萬鐵血魔軍,浩蕩南征,欲一舉蕩平修煉了深厚靈力的南宋王朝!


    南宋境內,一位僅有四載稚齡的幼主登基,由謝太後代為執掌朝政。為守護南宋這片殘留的仙緣之地,謝太後振臂一唿,號召天下修士共赴勤王之戰。


    文天祥接到勤王令牌,不惜散盡家財,糾集起三萬精銳修士組成的勤王義軍,急匆匆趕往臨安支援。然而,這些倉促集結的修士隊伍又怎能抵擋得住蒙古鐵騎那般銳不可當的神兵之陣?


    不出所料,文天祥的義軍不久便敗下陣來,臨安城亦隨之搖搖欲墜。朝中文武百官,紛紛卸下官職,慌忙逃離。其中,文臣僅餘六人堅守崗位,文天祥正是其中之一。


    眼見局勢頹敗,謝太後無奈之下,任命文天祥為右護法,令其前往魔族大軍之中議降。然而,文天祥心中並無屈膝外族之意,麵對元帥伯顏的威逼利誘,他憤然駁斥,誓言必將浴血奮戰至最後一刻!


    伯顏盛怒之下,扣留了文天祥。然而,文天祥寧死不屈,以絕食抗議。即便南宋朝廷淪陷,謝太後與幼主皆落入魔族之手,文天祥依然矢誌不渝。


    在這緊要關頭,他尋得一絲生機,於途中機智脫逃出蒙古軍隊的重重封鎖。文天祥並未背棄諾言,繼續召集義軍,與蒙古勢力展開殊死抵抗。他在江西重創魔族兵馬,然而終究因寡不敵眾,由勝轉敗。就連他的親眷,也悉數淪為魔族囚徒。


    然而,文天祥並未退縮,仍在奮勇殺敵。最終,他在潮州一役中敗北被捕,被押解至元朝京城大都。途徑零丁洋時,文天祥揮毫潑墨,留下了那篇永載史冊的《過零丁洋》,詩中字字句句都烙印著堅貞不渝的忠誠與英勇:


    “艱辛曆練起於大道初開,四境烽火稀落似星辰。”


    “江山支離風雨飄搖,我身如同落葉隨波逐流。”


    “惶恐灘前空懷憂懼,零丁洋裏獨自哀歎。”


    “自古英雄難免一死,唯願赤誠之心照耀史冊!”


    ……


    那些詩句中,赫然鐫刻著兩字——忠義!


    對此,忽必烈對文天祥身上流淌著的浩然正氣和忠肝義膽深感敬佩,意欲將其收歸麾下,以為己用。他想,倘若能讓文天祥這樣的忠良之士歸順,南宋其餘之人還會不為之所動嗎?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忽必烈派出昔日南宋宰相、現任元朝禮部尚書的留夢炎,以及已經投降的南宋幼主,共同以權柄與富貴誘惑文天祥投降。


    然而,文天祥秉持錚錚鐵骨,始終未被打動,一心求死,誓不降敵!


    目睹文天祥連連拒絕蒙古人的招降,神州各大皇朝之主也不禁麵露讚歎之色:“連南宋幼主都投降了,而這文天祥竟然如此剛毅有骨氣!”


    他們的國家已然滅亡,連自家君主都已經淪為敵人勸降的工具,卻仍無法撼動文天祥的決心!此人寧願以身殉國,也堅決不肯為外族效力!這種堅貞不屈的氣節,實在令人肅然起敬!


    ……


    然而,忽必烈並未就此罷休,他又決定做最後一次嚐試。這一次,他親自將文天祥召進元朝皇宮。


    麵對這位親手毀滅南宋,屠戮無數南宋子民的蒙古大帝,文天祥毫無畏懼,挺直腰板,長揖而不拜。


    雙峰侍衛,祭出禁錮法訣,欲強製令其屈膝下跪!然而文天祥身軀雖虛弱至極,在此刻卻爆發出驚人的靈力波動,使得那兩位侍衛無論如何施壓,也無法令文天祥半步屈膝。


    元始天尊忽必烈擺了擺手,示意侍衛退下,隨之炯炯的目光投向文天祥,“文天祥,假若你願歸順於吾,立刻冊封你為護國仙相!”


    “如何考慮呢?”此言一出,不獨朝堂之內瞬間議論紛紛,便是整個神州大陸也為之一震!世人未曾料到,這元始天尊忽必烈竟不惜代價,欲將護國仙相之位賜予文天祥這位投降之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混跡兩年餘,我鹹魚身份藏不住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朵朵大魔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朵朵大魔王並收藏混跡兩年餘,我鹹魚身份藏不住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