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忠誠榜第六,竟是楊業?”


    趙光義麵龐之上,瞬間湧起一抹震驚欣喜之色!就在不久前,他還憂心忡忡,擔憂大宋無人能夠登上這份神聖榜單,未曾想,大宋卻是這般迅速便有名士上榜!


    楊業,乃是大宋一位赫赫有名的戰仙!


    當年未能入列那無敵戰神榜,令他深感惋惜,卻不曾想,楊業竟然位列仙道忠誠榜之中!


    原來楊業對大宋,竟有著如此深厚的忠誠之心,此事倒也出乎他的預料之外!


    “本仙竟榮登忠誠榜第六之位?”


    便是楊業自己,在得知此事時亦是一臉驚愕!


    他楊業,原隻是北漢一名歸降而來的大將,未想到,今日竟有幸位列仙道忠誠榜第六?


    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這個事實!


    ……


    此刻,那金光璀璨的榜單畫麵亦是在瞬息間流轉變化!


    楊業,出身北漢修煉世家,自幼隨侍北漢帝君劉崇左右,更得賜名為劉繼業!


    因其勇猛善戰,在世間威名赫赫,凡戰必勝,攻無不克,故而在北漢修真界被譽為“楊無敵”!


    不久之後,大宋開國祖師趙匡胤率領仙兵北伐,揮師挺進北漢,直逼太原要塞!


    楊業奮勇抵抗,與宋軍激戰三十多日,終成功擊退敵軍,一戰成名,其英勇事跡響徹大宋疆域!


    趙匡胤仙逝之後,趙光義接掌大宋天帝之位,再度發兵攻打北漢。


    北漢帝君劉繼元抵擋不住宋軍攻勢,決定歸降大宋。然而楊業卻依舊固守城池,不願屈服。


    趙光義早聞楊業“楊無敵”的威望,便命劉繼元親自前往勸降楊業。


    麵對昔日主君的投降,楊業痛哭流涕,最終卸下戰甲,投降大宋。


    趙光義這位大宋天帝,對楊業極其賞識,封其為左領軍衛大將軍,仙國防禦軍節度使,仍舊坐鎮太原要塞!


    高梁河一役,宋軍雖遭遇重挫,趙光義乘坐遁地靈獸飛馳數百裏,宋軍精銳損失殆盡。遼國妖族勢力借此機會大舉侵犯雁門關要隘。


    危急時刻,楊業率數千騎仙兵,繞至遼軍後方,發動奇襲,一舉擊潰遼軍,斬殺遼國妖族駙馬蕭咄李,並生擒馬步軍都指揮使之首李重誨!


    自此,楊業在遼國妖族中聲名大噪,凡見其旗幟者皆惶恐逃竄,不敢與其正麵交鋒!


    鎮守邊疆的宋軍大將多數嫉妒楊業的功績,更有甚者暗中遞送詆毀奏折。然而,趙光義對此並不插手幹預,而是將奏折原封不動交付給楊業,以此表達對其的信任和支持。


    目睹這一切的人們紛紛點頭稱許,對趙光義的看法也有所改觀。


    盡管趙光義並非那般雄才偉略的天帝,但他對於駕馭屬下的手腕卻是一流,尤其對待如楊業這樣的降將,做到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則!


    僅憑這一點,趙光義便足以超越許多仙域王者!


    如此厚待楊業,又怎能讓楊業不對趙光義衷心耿耿,誓死效忠呢?


    ……


    紫霄皇朝皇宮之內,凝視著靈晶榜單顯現的一幕,趙光義的麵上,流露出一抹自信而得意的笑容。


    他趙光義二皇子,雖不自詡為擁有蓋世無雙的雄圖偉略,然而在整個修煉大陸神州,他足以堪稱中上之君,甚至有實力問鼎一流明君的寶座!若非那次高粱河秘境之戰留下了汙點,他必將成為一位公認的賢君,而非現今被人嘲諷為“高粱河遁法之尊”。


    他趙光義,發誓要洗刷這等屈辱,收複失落的幽雲十六州,扭轉乾坤,逆天改命!


    此刻,趙光義臉色深沉,緊握雙拳之際,那靈晶榜單的畫麵突然變化,映現出了大宋再度集結的二十萬精銳修士,他們分為三路,向著北方的遼國發起強襲!東路大軍由曹彬統率,直指幽州;中路軍則由田重進領軍;至於西路軍,則由潘美與楊業共同擔當正副主帥之責,三位將領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推進,借著遼國內部女帝執政,太子年幼,國家猜忌重重的機會,發起了聲勢浩大的反攻,誓言要收複幽雲十六州,一掃高粱河慘敗之恥!


    目睹這一幕,趙光義立於靈晶榜單前,眼眸之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這次無疑是收複幽雲十六州的絕佳時機!自從高粱河之敗後,趙光義作為宋軍主帥,痛定思痛,總結了大量的實戰經驗教訓,有了這些教訓的指引,必將一雪前恥!


    一旦此役成功,就意味著他趙光義將完成連其兄長趙匡胤都無法達成的偉大功績,彌補大宋疆域的缺失!


    ……


    京師汴梁。


    天波府邸。


    身為西路軍副帥的楊業,肩負重任!他不僅親自領軍,還將自己的七個兒子悉數帶上了戰場,共赴北伐遼國的戰役,一門英豪,誓要為大宋奪取失地幽雲十六州!


    在出征前夕,楊業之妻佘太君特意拜訪五台山上的高僧,求簽問卜此行吉兇。看完卦象後,高僧淡然言道:“七子去,六子歸。”


    聽完此話,佘太君心中稍感安慰。戰場上吉兇難測,此戰更是關乎遼宋兩國氣運的關鍵戰役,能有六子安然歸來,已是難能可貴的大幸!


    果不其然,起初的北伐攻勢迅猛,猶如摧枯拉朽一般,連續攻克了雲州、應州、寰州、朔州四州之地,收複幽雲十六州仿佛觸手可及。


    然而,東路軍的曹彬在岐溝關遭遇重挫,使得北伐大業遭受嚴重打擊,迫使趙光義不得不下令全軍撤退。潘美與楊業收到指令,亦隻能率眾撤離,並受命保護四州的民眾南遷。


    為了抵禦追兵,楊業提出了避實擊虛、誘敵深入的戰略計策,意圖一舉殲滅遼軍主力。然而監軍王侁卻誤以為他是畏懼敵人,心存異誌。對此,楊業義憤填膺,決定挺身而出,以身許國,毅然奔赴前線。


    然而,在楊業領兵出發之際,他鄭重囑咐潘美與王侁二人務必在陳家穀口設伏,待他轉戰至此處時再率伏兵出擊,方可痛擊遼軍。然而,當他率兵轉戰至陳家穀口時,卻發現潘美與王侁並未按照約定行事,導致失去了逆轉戰局的最佳時機。


    楊業,攜七子與眾弟子,與遼軍展開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修真對決!


    終究因寡不敵眾,門下弟子及修士傷亡殆盡!


    然而,待楊業引領著殘存的修士,退守至預設的靈隱穀口之時,原本答應在此接應的潘美以及宋軍修士陣列,竟已悄然撤離!


    山穀之內,空寂無人!


    楊業瞬息間深陷遼軍陣法重圍之中!


    ……


    “這潘美與王侁,豈非置楊業於必死之地?”


    目睹此情此景,神州修真界內激起一片軒然大波!


    潘美與王侁二人,曾信誓旦旦允諾,在陳家穀的幽冥穀口助楊業突圍!


    卻不料竟擅自提前撤迴了修煉者隊伍!


    此舉與故意引誘敵人送死,又有何異?


    然而,盡管楊業深陷遼軍重重封鎖,他仍然毫不妥協,自午時至黃昏,斬殺遼軍修士數百人,令敵膽寒!


    然而,這也更加堅定遼軍欲除楊業而後快的決心!


    此人,斷然不能再留其修行世間!


    更何況在出征之前,遼國聖母蕭太後早已明令他們,務必將楊業除去!


    此刻,即便付出再沉重的代價,也要擊殺楊業!


    這位威震天下的楊無敵!


    楊業,戰鬥至體無完膚,鮮血浸透仙甲,七個弟子,或是隕落,或是重傷,甚至有的失蹤無蹤!


    直至力竭被擒,但他依然堅貞不屈,寧可餓死也不向敵屈服,英勇就義!


    其忠誠英勇,令無數修士為之動容!


    楊業,自己壯烈犧牲,就連他那七位弟子,最後僅剩六郎楊延昭得以存活歸返!


    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七子離去,僅六郎歸來”!


    此話之意,並非指六個弟子能安然返迴,而是僅僅六郎一人逃出生天!


    不禁讓人扼腕歎息!


    ……


    汴京城內的皇廷之中,目睹此慘狀的趙光義,麵色鐵青!


    他目光驟然轉向下方站立的潘美和王侁二人:


    “潘美、王侁!”


    “爾等可知罪孽何在!”


    趙光義怒聲道!


    心中憤慨無比!


    楊業,位列忠義榜第六的強大修士,更是他大宋不可或缺的絕頂戰將!


    竟就這樣被這兩個無良之人害死!


    楊業,本不必走上這條路啊!


    完全是因二人玩忽職守,才致楊業白白喪命,使得大宋痛失了一根撐天巨柱!


    “陛下恕罪!”


    潘美、王侁二人自覺無辜,卻又深知事態嚴重!


    楊業,乃是登上天道金榜的曠世強者,對於大宋的重要性,堪稱獨一無二!


    如此關鍵的人物,卻因他們的不慎之舉而喪生,哪怕金榜所示的未來景象中,陛下也無法輕易放過他們倆!


    趙光義麵上的寒霜並未消減半分,“傳朕旨意,將潘美、王侁二人剝奪官職,貶為庶民,以示警戒!”


    言畢,對二人的唿冤辯駁充耳不聞,隨即下令禁衛軍將士將二人押解下去!


    二人害死楊業,即便他們曾有過赫赫戰功,如此滔天之罪,自然難以赦免!


    沒有立刻處死二人,而僅僅是將其革職為民,已然算是從輕發落了。


    然而,既然親眼見證了金榜中楊業隕落金沙灘的那一幕,他又怎能容忍此類悲劇在未來重演?...


    趙光義的目光,驟然閃爍出靈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混跡兩年餘,我鹹魚身份藏不住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朵朵大魔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朵朵大魔王並收藏混跡兩年餘,我鹹魚身份藏不住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