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一顆小小的靈珠就難倒你了?
重生後,大師姐自願退位讓賢 作者:暗花轉流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自己都沒成仙,還來助我為仙,荒謬!”
男子微微低頭,輕輕地笑了。
繁雜的印訣在他手中變幻,下一秒,薑璃淺隻覺得一股巨大的吸力從她背後襲來,接著她整個人就猝不及防被吸到本心鏡的鏡麵上,無數光線化為鎖鏈,將她牢牢禁錮。
薑璃淺嚐試用鎮靈珠打碎這些光線化為的鎖鏈,可惜這些鎖鏈似乎無形無狀,她根本無處施力。
“你使用的這個靈器還真是跟你人一樣有趣。”男子再次雙手結印,鎮靈珠就脫離了她的控製,飛向了男子的手中。
男子剛要捏住這顆珠子仔細瞧一瞧,然而他的指尖還沒觸碰到鎮靈珠,十二顆金珠陡然發出耀眼的金光。
男子隻覺得指尖被烈火灼燒,痛得厲害,猛地縮了迴去,而本來被他控製的鎮靈珠已經迴到了薑璃淺的腰側。
“這是什麽靈珠,居然有這麽大的力量?!”男子驚駭不已,不論他怎麽施展靈術,指尖的疼痛都不能消弭,甚至還有愈燒愈往下的趨勢。
這種感覺,不是灼燒在皮肉上,而是靈魂!
能直接傷害魂魄的靈器,饒是他活了幾千年,也沒有見過。
薑璃淺當然不知道這個“鏡中仙”心裏在想什麽,她自己對鎮靈珠的威力也是一知半解,反正,用得順手,她也就一直用了。
至於威力大不大,靈魂不靈魂的,她根本不知道,也沒想過去了解。
她隻以為男子是因為鎮靈珠能自動掙開枷鎖迴到她身邊,所以感到震驚。
當然,她也很驚訝。
雖然她已經和鎮靈珠滴血認主,但除了她的本命劍釋天,她也沒見過這樣的靈器。
難道這顆鎮靈珠也已經有了靈識,有了自己的器靈?
不可能啊,她作為主人,靈器有沒有器靈,她還是能感知到的。
薑璃淺心中驚疑不定,麵上卻極其冷靜,甚至還諷刺地笑了一下。
“鏡中仙前輩,你不是說,你能堪破天機,無所不知的嗎?怎麽,一顆小小的靈珠就難倒你了?”
男子麵上極快地閃過一絲羞惱,隨後又若無其事地理了理自己的袖子,踱步到了薑璃淺前麵。
“小丫頭,你脾氣挺硬,就是不知道你的師尊有沒有教過你,對待前輩,最要緊的就是敬畏!”話音落下,男子眼神倏然一冷,隻一抬手,禁錮住薑璃淺的鎖鏈就開始不斷往裏縮緊。
沒一會兒的功夫,她的手腕,腳踝都被勒出了血,脖子也被鎖鏈勒住,幾欲窒息。
男子走到她的麵前,伸手掐住了她的下巴,臉上明明還帶著笑容,一雙桃花眼滿是柔情,可掐下的力道卻極狠,隻一下,就有血珠從他掐的指縫裏流出。
“我最討厭的就是你這種,目無尊長,又自視甚高的小鬼!”
即便要窒息,薑璃淺看著他的目光依舊平靜,甚至可以說是淡漠。
如一把千鑿萬擊才出山的劍,一眼看透了他孱弱的靈魂。
男子恨不得即刻上手,挖掉這雙眼睛。
真是討厭啊。
這樣的眼睛,這樣的冷漠,時隔一千年,他居然還能看見。
他恨得手都在顫抖。
薑璃淺卻忽然改變了態度,掙紮著在他的禁錮下努力發出幾個音節:“前……前輩,晚輩……知錯了,放……放開……晚輩有……有話想問……想問鏡中仙!”
男子的眸色閃了閃,又快速掠過一抹嗜血的笑,揮袖鬆開了禁錮她的鎖鏈。
薑璃淺從本心鏡上摔下來,手腳仿佛斷了般,半天使不上力。
“這樣才對嘛,小丫頭就該有小丫頭的覺悟,打打殺殺多不好?弄得我心裏也不好受。”男子淺淺彎著眉,俯下身,動作溫柔地將她扶了起來。
薑璃淺垂著眸,站好後,轉向本心境的方向,直直跪了下去。
“本心鏡,可否告知,如何讓葉安安從鏡中出來?”
本心鏡高懸明堂,一動不動。
薑璃淺轉頭看向她身後的“鏡中仙”。
男子臉上和煦的笑容差點龜裂。
輕咳一聲,他走上前,代替本心鏡迴答:“本心鏡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待遇有緣人,便可詢問三個問題,隻要你問夠這三個問題,你就能進入鏡中世界,將她帶出來。”
薑璃淺點頭,又繼續看向本心鏡:“本心鏡,我的第二個問題,我身後的鏡中仙,究竟是誰?”
男子的笑容差點維持不住。
這個難纏的小丫頭,連續兩個問題居然都與自己無關。
要知道本心鏡乃先天仙器,可通曉萬物,知前世今生,能助人堪破迷障,她居然就這麽隨隨便便把機會用了?
這種對什麽都無可無不可的態度,真是和那個人一模一樣!
這個世上怎麽能再出這種人?
怎麽能再出這種人!
暗自深深吸進一口冷氣,男子忽而袖袍一甩,掀衣坐地。
“你就這麽想知道我是誰?”
薑璃淺沒看他。
“本心鏡,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會渡有緣人。”
“……”男子咬了咬牙,氣笑了。
“行,一千年過去了,連我自己都快忘記自己叫什麽名字了。
“你既然問,那我就告訴你。”
男子望向宮殿門口,那遠山天外的光。
眼神忽然變得幽邃而迷蒙。
“千寒山,是我的名字。
“我曾是仙門昆侖山的弟子,我有一個師兄,名喚即墨淨。”
冷不丁聽到“即墨淨”三個字,薑璃淺心中怔了怔,隨即翻起濤然大波。
不因其他,隻因乾坤宗前掌門,也就是她前世的師祖,也叫這個名字。
她不知祭拜過多少次。
據她所知,這位師祖在很久以前因突破境界受阻,靈力逆流,即刻便兵解魂消,什麽都沒留下。
那時時局動蕩,妖獸橫行,清止仙尊臨危受命,這才在修真界有第一劍仙的威名。
就是不知道她認識的這位師祖,是不是就是他口中的師兄。
“我和師兄從小一起長大,一起修行,一起外出曆練,感情甚篤。
“從小到大,隻要師兄想做的事,我都讚成,也都會和他一起。”
男子微微低頭,輕輕地笑了。
繁雜的印訣在他手中變幻,下一秒,薑璃淺隻覺得一股巨大的吸力從她背後襲來,接著她整個人就猝不及防被吸到本心鏡的鏡麵上,無數光線化為鎖鏈,將她牢牢禁錮。
薑璃淺嚐試用鎮靈珠打碎這些光線化為的鎖鏈,可惜這些鎖鏈似乎無形無狀,她根本無處施力。
“你使用的這個靈器還真是跟你人一樣有趣。”男子再次雙手結印,鎮靈珠就脫離了她的控製,飛向了男子的手中。
男子剛要捏住這顆珠子仔細瞧一瞧,然而他的指尖還沒觸碰到鎮靈珠,十二顆金珠陡然發出耀眼的金光。
男子隻覺得指尖被烈火灼燒,痛得厲害,猛地縮了迴去,而本來被他控製的鎮靈珠已經迴到了薑璃淺的腰側。
“這是什麽靈珠,居然有這麽大的力量?!”男子驚駭不已,不論他怎麽施展靈術,指尖的疼痛都不能消弭,甚至還有愈燒愈往下的趨勢。
這種感覺,不是灼燒在皮肉上,而是靈魂!
能直接傷害魂魄的靈器,饒是他活了幾千年,也沒有見過。
薑璃淺當然不知道這個“鏡中仙”心裏在想什麽,她自己對鎮靈珠的威力也是一知半解,反正,用得順手,她也就一直用了。
至於威力大不大,靈魂不靈魂的,她根本不知道,也沒想過去了解。
她隻以為男子是因為鎮靈珠能自動掙開枷鎖迴到她身邊,所以感到震驚。
當然,她也很驚訝。
雖然她已經和鎮靈珠滴血認主,但除了她的本命劍釋天,她也沒見過這樣的靈器。
難道這顆鎮靈珠也已經有了靈識,有了自己的器靈?
不可能啊,她作為主人,靈器有沒有器靈,她還是能感知到的。
薑璃淺心中驚疑不定,麵上卻極其冷靜,甚至還諷刺地笑了一下。
“鏡中仙前輩,你不是說,你能堪破天機,無所不知的嗎?怎麽,一顆小小的靈珠就難倒你了?”
男子麵上極快地閃過一絲羞惱,隨後又若無其事地理了理自己的袖子,踱步到了薑璃淺前麵。
“小丫頭,你脾氣挺硬,就是不知道你的師尊有沒有教過你,對待前輩,最要緊的就是敬畏!”話音落下,男子眼神倏然一冷,隻一抬手,禁錮住薑璃淺的鎖鏈就開始不斷往裏縮緊。
沒一會兒的功夫,她的手腕,腳踝都被勒出了血,脖子也被鎖鏈勒住,幾欲窒息。
男子走到她的麵前,伸手掐住了她的下巴,臉上明明還帶著笑容,一雙桃花眼滿是柔情,可掐下的力道卻極狠,隻一下,就有血珠從他掐的指縫裏流出。
“我最討厭的就是你這種,目無尊長,又自視甚高的小鬼!”
即便要窒息,薑璃淺看著他的目光依舊平靜,甚至可以說是淡漠。
如一把千鑿萬擊才出山的劍,一眼看透了他孱弱的靈魂。
男子恨不得即刻上手,挖掉這雙眼睛。
真是討厭啊。
這樣的眼睛,這樣的冷漠,時隔一千年,他居然還能看見。
他恨得手都在顫抖。
薑璃淺卻忽然改變了態度,掙紮著在他的禁錮下努力發出幾個音節:“前……前輩,晚輩……知錯了,放……放開……晚輩有……有話想問……想問鏡中仙!”
男子的眸色閃了閃,又快速掠過一抹嗜血的笑,揮袖鬆開了禁錮她的鎖鏈。
薑璃淺從本心鏡上摔下來,手腳仿佛斷了般,半天使不上力。
“這樣才對嘛,小丫頭就該有小丫頭的覺悟,打打殺殺多不好?弄得我心裏也不好受。”男子淺淺彎著眉,俯下身,動作溫柔地將她扶了起來。
薑璃淺垂著眸,站好後,轉向本心境的方向,直直跪了下去。
“本心鏡,可否告知,如何讓葉安安從鏡中出來?”
本心鏡高懸明堂,一動不動。
薑璃淺轉頭看向她身後的“鏡中仙”。
男子臉上和煦的笑容差點龜裂。
輕咳一聲,他走上前,代替本心鏡迴答:“本心鏡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待遇有緣人,便可詢問三個問題,隻要你問夠這三個問題,你就能進入鏡中世界,將她帶出來。”
薑璃淺點頭,又繼續看向本心鏡:“本心鏡,我的第二個問題,我身後的鏡中仙,究竟是誰?”
男子的笑容差點維持不住。
這個難纏的小丫頭,連續兩個問題居然都與自己無關。
要知道本心鏡乃先天仙器,可通曉萬物,知前世今生,能助人堪破迷障,她居然就這麽隨隨便便把機會用了?
這種對什麽都無可無不可的態度,真是和那個人一模一樣!
這個世上怎麽能再出這種人?
怎麽能再出這種人!
暗自深深吸進一口冷氣,男子忽而袖袍一甩,掀衣坐地。
“你就這麽想知道我是誰?”
薑璃淺沒看他。
“本心鏡,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會渡有緣人。”
“……”男子咬了咬牙,氣笑了。
“行,一千年過去了,連我自己都快忘記自己叫什麽名字了。
“你既然問,那我就告訴你。”
男子望向宮殿門口,那遠山天外的光。
眼神忽然變得幽邃而迷蒙。
“千寒山,是我的名字。
“我曾是仙門昆侖山的弟子,我有一個師兄,名喚即墨淨。”
冷不丁聽到“即墨淨”三個字,薑璃淺心中怔了怔,隨即翻起濤然大波。
不因其他,隻因乾坤宗前掌門,也就是她前世的師祖,也叫這個名字。
她不知祭拜過多少次。
據她所知,這位師祖在很久以前因突破境界受阻,靈力逆流,即刻便兵解魂消,什麽都沒留下。
那時時局動蕩,妖獸橫行,清止仙尊臨危受命,這才在修真界有第一劍仙的威名。
就是不知道她認識的這位師祖,是不是就是他口中的師兄。
“我和師兄從小一起長大,一起修行,一起外出曆練,感情甚篤。
“從小到大,隻要師兄想做的事,我都讚成,也都會和他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