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小時左右的爬涉到了


    山頂,近距離觀看石筍鼎湖峰的頂部,就是一片空曠的平地,鬱鬱蔥蔥的林木繁茂,綠草如茵,中間有一方天然形成的巨大水池,不禁令人感慨大自然的神奇,


    子君指著峰頂問朱昊能不能爬到那裏去玩?


    朱昊說可以,除非你變成一隻母猴子爬上去,或者坐直升機用繩降下去。


    你!混蛋,又欺負我。


    子君跺了跺腳生氣了,媽媽看到後瞪了朱昊一眼:子君啊,你別聽他胡說,這裏上不去的,以前有膽子大的獵戶以為上麵有財寶,就花了幾天時間徒手爬上去過,還把繩子在上麵固定牢再丟下去讓後麵的人能方便爬上去,慢慢的因為上麵沒有什麽值錢的寶貝;又不好玩,加上太危險了,就沒有人再上去了,繩子也慢慢的腐蝕爛了,就再也沒人能上去了。


    子君這才滿意,不再鬧騰了。


    老爸說:爬上來了,玩也玩了,也就這麽迴事,沒有其他東西了,你們餓了沒?我可是餓了,想吃縉雲的公餅麵席了,


    媽媽說,那我們下去吃午飯吧,大家爬了一上午的山一定餓了吧,走,我們下山吃縉雲公餅麵席去。


    好,


    好的,下山吧,


    羚姐和子君都非常好奇爸媽口中的公餅麵席是什麽東西,難道說餅還分公母 ?


    一家人慢慢的走下山,下山的路不算難走,朱昊拉著羚姐的手怕她摔跤,子君自己一個人蹦蹦跳跳的走下山,對於一個訓練有素的軍人來說,徒手走這種山路不過是小菜一碟而已。因此朱昊也就沒有去扶她。


    下了山之後來到景區門口,詢問了一下工作人員附近哪裏有好吃的縉雲燒餅餛飩,在他的指引下一家人慢慢的尋了過去,


    不遠,就在附近,五分鍾就走到了,一間小小的,有些陳舊的店麵,門口擺著一個巨大的烤餅木桶,招牌上寫著縉雲老呂燒餅餛飩,一個中年師傅在做餅,


    一家人走進去找了張幹淨的桌子坐下,朱昊喊:老板五個燒餅,五碗小餛飩,


    好嘞!老板一聲應答,開始忙活起來,


    朱昊帶著羚姐子君去門口的餅爐前看師傅做餅,


    雖然從小在麗水街頭巷尾到處都是的燒餅攤子前看多了,可還是饒有興致的觀看著,並不時的為羚姐子君講解。


    餅爐是一個巨大的木桶,外麵是一片片木板打造而成,裏麵的內壁是一層厚厚的鐵皮層,光滑又幹淨,最底下是一堆燃燒著的木炭。


    隻見師傅從一團早已發好的麵團裏扯下一小塊約二三兩的小麵疙瘩,熟練的用擀麵杖擀成薄薄的餅皮,


    再抓起一小團已經調好味道的黴幹菜與豬肥膘混合而成的餡料塞入餅皮裏,再用手指拈起一小撮蔥花和幾隻小蝦皮放進去,做成包子狀,用手掌壓扁後再用擀麵杖擀成大小厚度均勻合適的餅,並在餅的兩麵用刷子刷上一層薄薄的糖水,在正麵灑上幾顆芝麻後,打開餅爐的口子,伸手進去試了一下溫度,說時遲那時快,迅速的把做好的麵餅貼在


    內壁的鐵皮上,


    被炭火烤的溫度極高的鐵皮內壁一遇到濕漉漉的麵餅立刻就牢牢的黏住了,


    朱昊招唿子君羚姐上前一步看著,隻見剛貼上去的肉餅在鐵皮和爐底火紅的炭烤下迅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成了微微金黃色


    ,師傅把爐子的蓋子蓋上,籲了一口氣,像是完成了一場激烈的戰鬥一樣用毛巾擦了擦臉上的汗水,靠在麵床上略作休憩,羚姐和子君已經是看得垂涎欲滴,這時師傅打開爐蓋觀察了一下裏麵的情況,拿出一把鐵製的火鉗子迅速的沿著內壁把餅一個一個鏟下來夾住放到木桶上沿的幹淨橫麵處,喊了一聲餅好了,自己來拿哦,朱昊抓起桌上用來裝餅的竹盤子迅速上去抓了五個餅迴到自己的桌上。


    羚姐子君看著眼前金燦燦香噴噴的燒餅食指大動,伸手去抓,可她們嬌嫩的手如何能抓起剛出爐的燒餅?被燙的齜牙咧嘴,


    朱昊嗬嗬一笑,把餅分了幾個給爸媽,又喊了一聲:老板餛飩好了沒?餅都好了嘎,


    好了好了,馬上來!


    老板端來了


    餛飩,每人麵前擺上一碗,


    中號的白玉陶瓷碗,十幾個薄薄的皮,圓滾滾紅豔豔肉餡的小餛飩飄在加了蔥花、紫菜,小蝦皮的湯水裏,上麵浮著一層薄薄的豬油和幾顆豬油渣,頓時香氣四溢,大家都是咽了口口水,拿起碗裏的湯匙準備開動,


    朱昊對羚姐和子君說:等一下,先吃三三餅再吃餛飩。


    啊?什麽?什麽三三餅?


    兩個女人不約而同的放下湯匙,異口同聲的問。


    朱昊拿起一隻燒餅說(就是這個啊,


    羚姐問:這不是燒餅嗎?怎麽又成了三三餅?


    朱昊咬了一口餅,


    ,滋滋有味的嚼著,頓時覺得一股焦香傳來,鬆脆的餅皮一口咬下,裏麵的黴幹菜吸收了豬肥膘的油脂,混合成一種無法描述的鮮香美味,肥肉已經被高溫炭火烤製出油脂,一點也不膩,反而咀嚼著有一股特殊的香甜,配合黴幹菜那充滿了鄉土味道的微微酸鹹香,果然是絕配,真不知道古人是如何想到把二者合而為一的,他一邊吃一邊慢條斯理的說:你們這就有所不知了啊,聽本公子慢慢道來吧。


    快說,裝什麽大尾巴狼,子君哼了一聲。


    朱昊不理她,自顧自的說下去,相傳吃這縉雲燒餅啊,有些講究,一是剛出爐的餅要在三分鍾內吃掉,時間久了就不脆不好吃了,而脆中帶綿;綿中有脆正是縉雲燒餅的精髓之處,


    二呢?羚姐也忍不住問了。


    朱昊說:二嘛,就是吃這個餅啊,最好不要超過三個,少於三個吃不過癮還想繼續吃,多於三個就太過了,會膩,會失去對這個餅的美好記憶,下次就不會熱烈的期盼再吃了哦,


    這些可都是前人總結出來的經驗哦!因此稱其為三三餅,哈哈,


    羚姐和子君甩給他兩大個白眼,不理他狼吞虎咽的吃起來,一點淑女形象也不顧了。


    看來


    每人一個燒餅一碗餛飩


    不夠了,羚姐和子君很快吃完了自己的那一份,舔了舔嘴唇又不約而同的搶走了朱昊麵前的,


    媽媽見此情景開心一笑,對老板喊了一聲:老板再來五個餅五碗餛飩,老爸嗬嗬一笑4你們娘幾個是準備把一個月的食量今天都吃下去吧?


    媽媽眼睛一瞪:孩子們喜歡吃就吃唄,你廢什麽話!


    老爸縮了縮脖子不敢說話了,


    子君一臉崇拜的看著媽媽,笑嘻嘻的衝著朱昊作出一副惡狠狠的表情。


    朱昊問羚姐:你知道這燒餅的由來嗎?


    你知道啊,你說吧;羚姐對朱昊的無所不知已經習以為常。


    朱昊略微思索了一下說,相傳千年前軒轅黃帝在鼎湖峰上


    修煉準備飛天成仙之前,用一個爐子在峰頂之處煉丹,多日後有一天突然餓了,不知道吃什麽好,


    就隨手抓了一把麵粉用鼎湖水捏成了一個麵團,閑來無事又加入了一些附近百姓進貢的梅幹菜和豬肉,捏成一個餅狀之後又


    隨手往煉丹爐裏一貼,不一會兒爐內的炭火高溫就把餅子烤熟了,頓時香飄十裏,眾百姓聞香而至,黃帝大喜之下一嚐,味道極為美味,把餅分與百姓食之,並傳授了製作的過程,自此縉雲一帶的百姓就學會了這一門手藝;經過曆代改良傳承,逐漸形成了今天聞名遐邇,香飄四海的縉雲燒餅,據縉雲縣政府統計,在外經營縉雲燒餅餛飩的縉雲籍人已經超過三十萬人,每年可為縉雲縣創造數十億的經濟效益縉雲燒餅已經成為僅次於福建沙縣小吃的全國性名小吃,已經形成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成熟的經濟產業鏈。


    子君托著腮靜靜的聽著,忍不住開口問:朱昊啊,有時候我真不知道你的大腦是什麽東西構造的,除了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倒背如流,其他七七八八的東西也都記在腦子裏,你的腦容量有那麽大嗎?這不科學啊!


    爸媽滿臉得意之色,羚姐也是一臉驕傲。


    朱昊笑嘻嘻的指著牆上貼著的宣傳畫說,你看那裏,眾人轉頭一看,頓時嘩然,


    原來牆上貼著的是一幅縉雲縣政府製作的宣傳漫畫,


    上麵詳細介紹了縉雲燒餅的來曆,仙都的美景與傳說故事,


    朱昊進店的時候就已經匆匆瞄了一眼,憑他的記憶力和組織文字的能力以及口才,繪聲繪色的娓娓道來這其中的故事還不是小菜一碟?子君又羞又怒,一拳捶在朱昊的肩膀上,怒罵道:你個壞蛋,又耍我!


    朱昊一臉無辜:是你自己聽的,我又不是特意說給你聽的,而且你到了新環境竟然忘記了部隊教給你的戰鬥意識,無論到了哪裏,第一件事就是觀察周邊的一切東西,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能救你一命,你自己被美食迷亂了心智,還怪我?快道歉!羚姐看她倆鬧起來了,喝了一口餛飩湯,咽下最後一塊燒餅,對朱昊說:老公,我剛才一邊吃一邊想到了兩句詩來形容燒餅餛飩的美味,胡亂想的,你別笑我,


    哦,你說來我聽聽我的才女有什麽佳句?羚姐耳根一紅,緩緩的念出了:


    金餅嚼時脆齒香,薄紗清湯似玉環。


    朱昊擊掌叫好:老板再來十個餅,打包我們帶走。


    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鮮衣怒馬行且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豬睡睡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豬睡睡睡並收藏鮮衣怒馬行且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