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內部矛盾
逆襲人生,從絕境走向權力巔峰 作者:文木月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次人事調動,昨天下午市委常委會議研究決定的,過會之後就有消息傳來。
昨天晚上徐海峰組織單位的幹部職工聚會,大家都喝了不少酒,也就沒有關注到這個消息。
昨晚上的聚會有幾個方麵的原因,一是柳江河帶著吳莉、雷浩等人前前後後忙了一個月。
在團市委所有人員的幫助下,大家圓滿完成了金婚老人陽光行的誌願服務活動,並得到了書記市長的肯定。
所有的付出都有了迴報,這確實是值得大家慶祝一番,這是徐海峰犒勞大家,也是增強團隊凝聚力的一種手段。
二是團市委前期考調的兩個工作人員今天也來報到了,雖然隻是借調還沒有正式調動進來,但是按照團市委的慣例都是要歡迎新同誌的。
這次借調過來的人員,男的叫蘇鵬,女的叫沙月英,他們都是選調生,是經過兩輪麵試,並報組織部同意後才借調上來的。
如果頂崗鍛煉期間工作表現好,那就正式調動,今天剛來報到也還沒有明確具體到什麽部室。
三是黃博下周就要去團省委頂崗鍛煉,如果頂崗鍛煉期間沒有意外,就要辦理調動手續了。
所以說他這一去可能就不會再迴來了,按照團市委的慣例對要調出的幹部,也是要設宴告別的。
這可能也是體製內,比較有人情味的地方,調到其他單位去之後,雖然交流接觸會少很多,但是曾經在一起共事的情義還在。
而且黃博是到團市委的上級單位,以後可是要管著團市委的,不管是哪個板塊的工作,隻要有個熟人在那還是不一樣的,這也是徐海峰要專門為黃博餞行的原因之一。
因為這些原因加上前段時間大家確實辛苦,所以徐海峰才組織了這次聚會,他們找了一個僻靜的地方,放開手腳喝了起來。
在這種迎新送老和慶功宴上,就算是不喝酒,也得相互之間敬酒,氣氛也是相當活躍。
喝酒喝到一半的時候,徐海峰站起來說道,“同誌們,今天晚上還有一個消息要告訴大家,讓大家提前有個心理準備”
這個消息就是市委組織部已經正式通知徐海峰,一周之後到省委黨校參參加由省委組織部組織的中青班培訓,培訓時間是三個月。
“啊,書記,你要去培訓這麽久?黃書記也要去團省委,那我們的工作怎麽辦?”這個消息一出大家都驚呆了,主要領導出去培訓這麽久確實對單位工作影響很大。
柳江河雖說前麵聽說過這事,也感到猝不及防,他們兩個前後離開,這就意味著自己要承擔更多。
此時,徐海峰已經有幾分酒意,笑著說,“工作該怎麽幹就怎麽幹,我隻是去培訓又不是不迴來了,還有田莉書記和江河書記在,有些重要的工作我也可以在晚上和周末來做”
眾人都知道這是市委的安排,徐海峰也能執行,也有不少人覺悟比較高的人,已經在想是不是徐海峰下一步要轉崗了。
這天晚上因為有這麽多的主題,所以大家喝得都很盡興,要不是因為有個酒鬼到他們這桌來搗亂,還不知道要喝到什麽時候。
饒是如此,散場的時候已經有一半的人都已經喝醉了,柳江河倒還是非常清醒,把所有人都送走之後,才獨自打車迴家。
現在每天他都不想迴家,迴到家他又會想起楊瑩,忙碌起來這種相思和悲傷才會少一些。
雖然已經慢慢從悲傷走出,但是想要真正走出來,還需要一些時間,人世間唯有情字最傷人。
等到第二天上班,聽到汪傳軍和楊太秋調動和免職的消息時,不少人感到震驚,但是知道事情前後內幕的柳江河並沒有覺得意外。
導致這樣的結果,都是他們兩人咎由自取,要不是他們非要針對團市委、針對柳江河,也不至於到現在這個地步。
這次免職和調整也就正式宣布他們已經沒有再次晉升的希望,汪傳軍才五十出頭、楊太秋四十出頭就要過上養老的生活。
這對於他們來說,絕對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因此而抑鬱都說不一定。
這樣的情況在體製內屢見不鮮,不少退居二線的幹部和剛剛退休的幹部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前後對比以後的心理落差,不是任何人都能調節好的。
所以才會出現不少幹部退休或者退出領導後,在非常短的時間內變得蒼老,完全沒有在職時候的精氣神。
人啊就是不能太閑,太閑就會胡思亂想,有點事情做才不會空虛寂寞。
團市委的同誌們聊了一會兒後,便開始召開這次誌願服務活動的總結會,這也是團市委一項比較好的傳統。
搞活動之前有工作分工會,活動結束後有工作總結會,第一時間總結複盤工作中的優缺點,為以後的活動提供參考。
這次活動的總結會開得非常紮實,隻要參與活動的人都指出活動中的不足,並對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議。
柳江河也是第一次參加這種總結會,覺得這種方式非常好,在他發言的時候他作為牽頭的分管領導,係統總結梳理了存在的問題,也提出了製度化規範化推進賽會誌願服務工作的建議。
最後,徐海峰作了講話充分肯定了成績,對大家提出的問題也表示認可,並對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同時要求大家抓緊籌備這次誌願服務活動的總結表彰大會。
散會之後,緊接著召開了一次黨組會議,對研究了近期的工作,並討論了黃博、徐海峰離開之後的分工。
徐海峰提出建議,他去培訓後由柳江河分管辦公室、組織部、青年工作部、青年誌願者工作部的工作,而田莉除原有的工作外分管學校少年部和市少年宮的工作。
對此柳江河沒有意見,他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田莉卻提出了異議,“書記,現在關工委的工作任務也很重,關工委的老領導安排的工作也很多,能不能讓江河同誌辛苦一下,團市委的工作還是由江河書記負責,要是有需要我幫忙的時候,我全力協助”
田莉說完之後,徐海峰的眉頭皺在一起,他有些生氣地說,“田書記,我知道關工委的工作確實也很忙,但是你也是團市委的黨組成員、副書記,現在這種情況下,不能把團市委和市關工委秘書處當成兩家人,總不能把所有的工作都丟給江河書記,他才到團委一個月啊”
徐海峰一直對田莉有意見,因為田莉一直想把關工委秘書處獨立出去,她和老領導們推進這個事情,為此他們已經討論過很多次,徐海峰是堅決不同意。
可是,田莉還是堅持她的觀點,說這是老領導的要求,這讓徐海峰非常不滿,當場就拍了桌子,語氣也變得嚴厲起來,“田莉同誌,你這是什麽態度,用老領導來壓我嗎?”
他盯著田莉說,“你現在是團市委的班子成員,你要服從班子的集體決策,不要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要總想著把關工委秘書處分出去,分出去就真的好嗎?”
關工委的全稱是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裏麵的成員都是退休的老幹部,特別是市關工委主任一般都是退休的正廳級領導。
之所以把市關工委秘書處辦公室設在團市委,並由團市委副書記兼任市關工委秘書長,那是因為共青團的工作對象就是青少年。
機構和人員的設置就搭建了一個良好的橋梁,也有利於開展工作,也有利於通過老領導的作用解決青少年存在的問題。
從製度設計和工作實效來看,這樣的設置可謂是非常合理的,田莉最開始擔任團市委副書記兼任市關工委秘書長的時候,她也覺得這樣很好,也通過老領導們解決了不少現實問題。
可是,隨著她擔任這個職務的時間越長,她的想法就發生了變化,她覺得自己辦公的地點沒有和團市委在一起,工作也主要是服務老領導,並通過他們開展一些對青少年的關愛活動。
她對團市委並沒有太強的歸屬感,她甚至以為團市委有些時候還得倚仗市關工委去開展工作,總覺得被團市委占了便宜。
再加上一些老領導覺得市關工委秘書處辦公室是團市委的內設科室,用車、用錢都要經過團市委,有時候還不能保障,便覺得心裏不舒服。
久而久之他們就有了單獨設置市關工委的想法,這個想法沒有得到市委的支持,畢竟這是自上而下的設置,就算是要改革那也得自上而下,而不是特立獨行。
這個問題已經好幾年了,上一任團市委書記他的性格比較強勢,所以田莉不敢造次。
現在徐海峰是從企業調任過來的,在市級部門裏麵的根基比較弱,田莉便幾次三番地在他麵前提這個事情。
這也導致他們之間的矛盾很大,事情還鬧到了市委分管領導那裏,而分管領導也不同意分開,還專門批評了田莉。
這也讓田莉心生不滿,她覺得就是徐海峰在分管領導那裏蠱惑,才讓分管領導對她不滿。
從他們的矛盾激化以後,田莉就隻管關工委的工作,對團市委機關的工作從來不關心,在黨組會議的時候還對他們的工作橫加指責,很多次都搞得徐海峰很沒有麵子。
這一次徐海峰要去培訓,她肯定不願意幫著柳江河分管學少部和少年宮的工作,她甚至巴能不得徐海峰早點去培訓,早點從團市委離開。
從徐海峰的角度來說,田莉的這種種行為就是不講政治,不服從班子的安排,就是在挑戰他這個一把手的權威。
麵對徐海峰的質疑,田莉依然不服輸,“我就是想把關工委分出去,這不是我的意思,是老領導們的意思,我沒有不服從班子的決定,隻是最近確實很多,沒有精力顧著這邊的工作”
看到田莉態度堅決,徐海峰就要再次發火,卻被黃博攔了下來,“書記,田莉書記,你們冷靜一下,到底是分還是合,你們再吵也沒有用,這個事情還是要自上而下的或者是市委作出決策”
“眼前這段時間,書記去培訓,我也還沒有調走,今年的工作任務確實又很重,全都壓在江河書記身上確實有點為難他了”
“我提個建議,市少年宮的情況,田書記您也知道有些複雜,我建議還是您來代管這塊的工作,等新的副書記配了以後再來調整分工,學少部的工作就由江河辛苦一下”
因為有黃博插話,徐海峰和田莉劍拔弩張的狀態有所緩解一下,田莉覺得剛才自己好像是有點過分,說了一句,“我沒有意見”
徐海峰看著柳江河,“江河書記,你覺得黃博書記的提議如何”,本來他提出的建議就是不想柳江河太累,也隻是讓田莉代管幾個月而已,等自己培訓迴來就好了,誰知道田莉這麽不給他麵子。
柳江河笑著說,“我知道徐書記是想給我減輕壓力,田書記是想給我更多的鍛煉機會,黃博書記給出的建議我沒有意見”
“感謝大家都信任我這個新兵,我一定竭盡全力把工作推著走,隻要有不懂的地方就向大家請示,到時候大家可別嫌我煩”
眼前的這個局麵也讓柳江河沒有選擇的餘地,就算是田莉不分管少年宮,他也隻得接下來,現在好歹還是讓他輕鬆了一些。
柳江河對這個提議沒有意見,大家就一致通過,田莉找了個借口便離開,黃博與他們聊了幾句之後便去各個部室與大家告別。
徐海峰把柳江河留下來,向柳江河抱怨了一下田莉,還告訴他一定要在他不在的這段時間和田莉處好關係,要是有事情協調不下來就給他說。
徐海峰讓他大膽工作,不要有顧慮,有問題隻要給他報告,他一定想辦法解決,並把各個口子最近兩三個月的工作重點都說了一遍。
聽完這些,柳江河覺得一陣頭大……
昨天晚上徐海峰組織單位的幹部職工聚會,大家都喝了不少酒,也就沒有關注到這個消息。
昨晚上的聚會有幾個方麵的原因,一是柳江河帶著吳莉、雷浩等人前前後後忙了一個月。
在團市委所有人員的幫助下,大家圓滿完成了金婚老人陽光行的誌願服務活動,並得到了書記市長的肯定。
所有的付出都有了迴報,這確實是值得大家慶祝一番,這是徐海峰犒勞大家,也是增強團隊凝聚力的一種手段。
二是團市委前期考調的兩個工作人員今天也來報到了,雖然隻是借調還沒有正式調動進來,但是按照團市委的慣例都是要歡迎新同誌的。
這次借調過來的人員,男的叫蘇鵬,女的叫沙月英,他們都是選調生,是經過兩輪麵試,並報組織部同意後才借調上來的。
如果頂崗鍛煉期間工作表現好,那就正式調動,今天剛來報到也還沒有明確具體到什麽部室。
三是黃博下周就要去團省委頂崗鍛煉,如果頂崗鍛煉期間沒有意外,就要辦理調動手續了。
所以說他這一去可能就不會再迴來了,按照團市委的慣例對要調出的幹部,也是要設宴告別的。
這可能也是體製內,比較有人情味的地方,調到其他單位去之後,雖然交流接觸會少很多,但是曾經在一起共事的情義還在。
而且黃博是到團市委的上級單位,以後可是要管著團市委的,不管是哪個板塊的工作,隻要有個熟人在那還是不一樣的,這也是徐海峰要專門為黃博餞行的原因之一。
因為這些原因加上前段時間大家確實辛苦,所以徐海峰才組織了這次聚會,他們找了一個僻靜的地方,放開手腳喝了起來。
在這種迎新送老和慶功宴上,就算是不喝酒,也得相互之間敬酒,氣氛也是相當活躍。
喝酒喝到一半的時候,徐海峰站起來說道,“同誌們,今天晚上還有一個消息要告訴大家,讓大家提前有個心理準備”
這個消息就是市委組織部已經正式通知徐海峰,一周之後到省委黨校參參加由省委組織部組織的中青班培訓,培訓時間是三個月。
“啊,書記,你要去培訓這麽久?黃書記也要去團省委,那我們的工作怎麽辦?”這個消息一出大家都驚呆了,主要領導出去培訓這麽久確實對單位工作影響很大。
柳江河雖說前麵聽說過這事,也感到猝不及防,他們兩個前後離開,這就意味著自己要承擔更多。
此時,徐海峰已經有幾分酒意,笑著說,“工作該怎麽幹就怎麽幹,我隻是去培訓又不是不迴來了,還有田莉書記和江河書記在,有些重要的工作我也可以在晚上和周末來做”
眾人都知道這是市委的安排,徐海峰也能執行,也有不少人覺悟比較高的人,已經在想是不是徐海峰下一步要轉崗了。
這天晚上因為有這麽多的主題,所以大家喝得都很盡興,要不是因為有個酒鬼到他們這桌來搗亂,還不知道要喝到什麽時候。
饒是如此,散場的時候已經有一半的人都已經喝醉了,柳江河倒還是非常清醒,把所有人都送走之後,才獨自打車迴家。
現在每天他都不想迴家,迴到家他又會想起楊瑩,忙碌起來這種相思和悲傷才會少一些。
雖然已經慢慢從悲傷走出,但是想要真正走出來,還需要一些時間,人世間唯有情字最傷人。
等到第二天上班,聽到汪傳軍和楊太秋調動和免職的消息時,不少人感到震驚,但是知道事情前後內幕的柳江河並沒有覺得意外。
導致這樣的結果,都是他們兩人咎由自取,要不是他們非要針對團市委、針對柳江河,也不至於到現在這個地步。
這次免職和調整也就正式宣布他們已經沒有再次晉升的希望,汪傳軍才五十出頭、楊太秋四十出頭就要過上養老的生活。
這對於他們來說,絕對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因此而抑鬱都說不一定。
這樣的情況在體製內屢見不鮮,不少退居二線的幹部和剛剛退休的幹部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前後對比以後的心理落差,不是任何人都能調節好的。
所以才會出現不少幹部退休或者退出領導後,在非常短的時間內變得蒼老,完全沒有在職時候的精氣神。
人啊就是不能太閑,太閑就會胡思亂想,有點事情做才不會空虛寂寞。
團市委的同誌們聊了一會兒後,便開始召開這次誌願服務活動的總結會,這也是團市委一項比較好的傳統。
搞活動之前有工作分工會,活動結束後有工作總結會,第一時間總結複盤工作中的優缺點,為以後的活動提供參考。
這次活動的總結會開得非常紮實,隻要參與活動的人都指出活動中的不足,並對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議。
柳江河也是第一次參加這種總結會,覺得這種方式非常好,在他發言的時候他作為牽頭的分管領導,係統總結梳理了存在的問題,也提出了製度化規範化推進賽會誌願服務工作的建議。
最後,徐海峰作了講話充分肯定了成績,對大家提出的問題也表示認可,並對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同時要求大家抓緊籌備這次誌願服務活動的總結表彰大會。
散會之後,緊接著召開了一次黨組會議,對研究了近期的工作,並討論了黃博、徐海峰離開之後的分工。
徐海峰提出建議,他去培訓後由柳江河分管辦公室、組織部、青年工作部、青年誌願者工作部的工作,而田莉除原有的工作外分管學校少年部和市少年宮的工作。
對此柳江河沒有意見,他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田莉卻提出了異議,“書記,現在關工委的工作任務也很重,關工委的老領導安排的工作也很多,能不能讓江河同誌辛苦一下,團市委的工作還是由江河書記負責,要是有需要我幫忙的時候,我全力協助”
田莉說完之後,徐海峰的眉頭皺在一起,他有些生氣地說,“田書記,我知道關工委的工作確實也很忙,但是你也是團市委的黨組成員、副書記,現在這種情況下,不能把團市委和市關工委秘書處當成兩家人,總不能把所有的工作都丟給江河書記,他才到團委一個月啊”
徐海峰一直對田莉有意見,因為田莉一直想把關工委秘書處獨立出去,她和老領導們推進這個事情,為此他們已經討論過很多次,徐海峰是堅決不同意。
可是,田莉還是堅持她的觀點,說這是老領導的要求,這讓徐海峰非常不滿,當場就拍了桌子,語氣也變得嚴厲起來,“田莉同誌,你這是什麽態度,用老領導來壓我嗎?”
他盯著田莉說,“你現在是團市委的班子成員,你要服從班子的集體決策,不要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要總想著把關工委秘書處分出去,分出去就真的好嗎?”
關工委的全稱是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裏麵的成員都是退休的老幹部,特別是市關工委主任一般都是退休的正廳級領導。
之所以把市關工委秘書處辦公室設在團市委,並由團市委副書記兼任市關工委秘書長,那是因為共青團的工作對象就是青少年。
機構和人員的設置就搭建了一個良好的橋梁,也有利於開展工作,也有利於通過老領導的作用解決青少年存在的問題。
從製度設計和工作實效來看,這樣的設置可謂是非常合理的,田莉最開始擔任團市委副書記兼任市關工委秘書長的時候,她也覺得這樣很好,也通過老領導們解決了不少現實問題。
可是,隨著她擔任這個職務的時間越長,她的想法就發生了變化,她覺得自己辦公的地點沒有和團市委在一起,工作也主要是服務老領導,並通過他們開展一些對青少年的關愛活動。
她對團市委並沒有太強的歸屬感,她甚至以為團市委有些時候還得倚仗市關工委去開展工作,總覺得被團市委占了便宜。
再加上一些老領導覺得市關工委秘書處辦公室是團市委的內設科室,用車、用錢都要經過團市委,有時候還不能保障,便覺得心裏不舒服。
久而久之他們就有了單獨設置市關工委的想法,這個想法沒有得到市委的支持,畢竟這是自上而下的設置,就算是要改革那也得自上而下,而不是特立獨行。
這個問題已經好幾年了,上一任團市委書記他的性格比較強勢,所以田莉不敢造次。
現在徐海峰是從企業調任過來的,在市級部門裏麵的根基比較弱,田莉便幾次三番地在他麵前提這個事情。
這也導致他們之間的矛盾很大,事情還鬧到了市委分管領導那裏,而分管領導也不同意分開,還專門批評了田莉。
這也讓田莉心生不滿,她覺得就是徐海峰在分管領導那裏蠱惑,才讓分管領導對她不滿。
從他們的矛盾激化以後,田莉就隻管關工委的工作,對團市委機關的工作從來不關心,在黨組會議的時候還對他們的工作橫加指責,很多次都搞得徐海峰很沒有麵子。
這一次徐海峰要去培訓,她肯定不願意幫著柳江河分管學少部和少年宮的工作,她甚至巴能不得徐海峰早點去培訓,早點從團市委離開。
從徐海峰的角度來說,田莉的這種種行為就是不講政治,不服從班子的安排,就是在挑戰他這個一把手的權威。
麵對徐海峰的質疑,田莉依然不服輸,“我就是想把關工委分出去,這不是我的意思,是老領導們的意思,我沒有不服從班子的決定,隻是最近確實很多,沒有精力顧著這邊的工作”
看到田莉態度堅決,徐海峰就要再次發火,卻被黃博攔了下來,“書記,田莉書記,你們冷靜一下,到底是分還是合,你們再吵也沒有用,這個事情還是要自上而下的或者是市委作出決策”
“眼前這段時間,書記去培訓,我也還沒有調走,今年的工作任務確實又很重,全都壓在江河書記身上確實有點為難他了”
“我提個建議,市少年宮的情況,田書記您也知道有些複雜,我建議還是您來代管這塊的工作,等新的副書記配了以後再來調整分工,學少部的工作就由江河辛苦一下”
因為有黃博插話,徐海峰和田莉劍拔弩張的狀態有所緩解一下,田莉覺得剛才自己好像是有點過分,說了一句,“我沒有意見”
徐海峰看著柳江河,“江河書記,你覺得黃博書記的提議如何”,本來他提出的建議就是不想柳江河太累,也隻是讓田莉代管幾個月而已,等自己培訓迴來就好了,誰知道田莉這麽不給他麵子。
柳江河笑著說,“我知道徐書記是想給我減輕壓力,田書記是想給我更多的鍛煉機會,黃博書記給出的建議我沒有意見”
“感謝大家都信任我這個新兵,我一定竭盡全力把工作推著走,隻要有不懂的地方就向大家請示,到時候大家可別嫌我煩”
眼前的這個局麵也讓柳江河沒有選擇的餘地,就算是田莉不分管少年宮,他也隻得接下來,現在好歹還是讓他輕鬆了一些。
柳江河對這個提議沒有意見,大家就一致通過,田莉找了個借口便離開,黃博與他們聊了幾句之後便去各個部室與大家告別。
徐海峰把柳江河留下來,向柳江河抱怨了一下田莉,還告訴他一定要在他不在的這段時間和田莉處好關係,要是有事情協調不下來就給他說。
徐海峰讓他大膽工作,不要有顧慮,有問題隻要給他報告,他一定想辦法解決,並把各個口子最近兩三個月的工作重點都說了一遍。
聽完這些,柳江河覺得一陣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