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很快就下到山下,經過雲山鄉,並沒有停車,而是直接進山,道路就又變得更小一些。


    有警車開道,路上即使會車,也是前方來車在道路寬敞的地方停車等候,路上安全得到保障。


    很快就來到一個村組,50台大巴分了三個地方才停下,林晨他們的車是停在一間小學的操場,大家開始下車。


    林晨和季夢桃,何鐵柱,黃家勇,吳區長,王媽媽一起。何院士和他團隊,邱博士。吳學姐在一起。


    導遊小黃舉著表示車號的49號小紅旗在車頭位置組織大家等候。


    整個停車場陸續形成幾十個小隊伍。大家都集中在小紅旗旁邊,並沒有出現混亂的場麵。


    導遊小黃提醒大家需要上廁所的上廁所,小學校園的廁所已經開放,十幾台車上下來,好幾百人,大多都有入廁需求,十幾分鍾時間以後,大家都迴到小旗周圍.


    導遊開始清點人數,組好隊的小紅旗已經開始帶領人員往登山口移動。


    林晨也隨著人群慢慢走向登山入口。


    在入口處,後勤補給站有幹糧麵包,餅幹,礦泉水發放,事先已經分發好,每人都有一袋。


    是一個帶岩茶廣告的無紡布袋,裏麵有兩個麵包,兩瓶水,一筒餅幹,還有一把小手電和三個創可貼。


    大家經過時按順序領取。還有誌願者就地取材,用當地滿山遍野的小竹竿做的登山杖,供有需要的登山者取用。


    導遊特別提醒大家,一定要檢查小手電是否能夠點亮,這是大家晚上在山頂照明和遇險時表明位置的關鍵物品。一定要確認正常使用。


    大家按照導遊要求,都進行了檢查確認。領取完給養物品後,大家就開始正式登山。


    道路兩邊有指示牌,還有距離提示,每隔500米有一個。同時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位身穿迷彩服的工作人員在協助維持秩序。他們看起來都很年輕。


    山上每隔5裏就設有一個救護站,每個救護站有三位醫護人員和一個6人小隊的應急救護隊。配備有擔架,繩索等應急救護設備。還有部分礦泉水,麵包,幹糧等物資補充。有需要可以無償領用。這樣的救護站,全程一共設有六處。


    在第一個登山階梯的平台處,有五六張鋁合金座式轎椅十分醒目,這是林晨他們提前預備的抬椅,一共準備有20張椅子,已經隨人群上山了十幾張。


    每張椅子都配備有四個小夥子,他們需要幫助體力不足的登山人員上山,現在沒有人坐在椅子上。但是隨著人群上山,他們也開始跟著開始登山,每過去三麵紅旗150人就會跟上一組四人。


    他們會一同陪同那三組人員登山,一旦有需要,他們會協助把遊客抬上比較陡峭的台階。這是應急的方式之一。


    這也是林晨和劉承榮為何鐵柱那樣年紀大,體力弱的遊客度身定製的保障措施之一。


    這種抬椅是林晨親自設計的,因為雲山登山步道有一段好幾百階連續台階,普通的轎子類無法前後保持平衡,坐轎子的人也不安全,抬轎子的人因為傾斜角度過大,後麵的人受到的壓力巨大也不能保證安全。


    所以林晨特別設計了一個能調節前後抬起高度的轎椅子。


    放平地,就是普通的一把沙灘椅。沙灘椅的兩邊預留了兩處可以插進鋼管的加固空管,兩根鋼管插進去,卡牢鎖定卡扣,保證沙灘椅穩固不隨鋼管移動。


    兩根鋼管用皮帶套扣住,皮帶套上端是一根類似扁擔一樣的短橫板,按照人體工程設計,做成適合肩膀受力的形狀。


    兩根皮帶上用穿孔器開了四個洞,類似人係的腰帶,每間隔10公分打一個空洞,並用鐵環加固。如果需要上坡,抬轎椅變成前低後高:那就前麵抬杠插入皮帶第一擋,上肩後,沙灘椅前離地不超過30公分,恰好是一階台階的高度。


    後麵的人就用肩抬杆插二檔插口,可以讓沙灘椅後部比前部提高10公分,使沙灘椅離地40公分。


    三檔可以提高20公分,調整後沙灘椅後方離地50公分。


    四檔可以提高30公分,調整後沙灘椅後方離地60公分。


    上坡時,不同擋位的抬杆形成前低後高,可以大幅度減輕沙灘椅向後傾斜的角度,保證坐在沙灘椅上人的重心不至於後靠傾斜厲害,造成後麵抬轎的人員太吃力。


    後擋選擇根據上坡或下坡的懸殊差距進行調整。差距小,就小調,差距大,就多調,最大可以調30公分,也很方便。


    經過實驗,這樣的抬椅,坐在椅子上的人員感覺相對平穩,不至於前後傾斜過大,人坐不穩的情況出現。


    而且椅子上還采用了類似飛機上的安全帶裝置,可以固定髖部,保證坐椅子的人和椅子連成整體。


    對於登雲山這樣連續台階的上山下山,可以有效解決兩人抬起轎椅水平方向不平衡的問題。也解決坐椅子的人,後傾厲害,造成不敢坐的心裏障礙。


    經過實驗,抬轎椅的前後兩人不需要過分在意平衡問題,兩人都可以正常站立行走,保證用力。還解放了雙手,更有利於掌握平衡。


    特別是後方抬轎椅的人,不會遇到壓力巨大的後傾力,極大的改善了轎椅的平衡。


    反之,遇到下坡時,又可以調成前高後低,也能讓前方轎椅最多提高30公分,後方抬轎椅的人,也可以正常站立抬轎椅,極大保護了安全。


    如果是平路,前後兩端用同一的擋位,轎椅又可以恢複正常平衡,這樣坐轎椅的人就不會產生恐懼心理,能有效避免坐椅子的怕,抬轎子的更怕,那樣的場景出現。


    經過測試,林晨還把沙灘椅後靠背的角度做了調整,他把後靠背往後傾斜增加了5度,讓人坐在沙灘椅上重心往後移動1·5公分,坐沙灘椅的感覺更適宜舒服了。


    林晨設計的轎椅按抬轎椅的人身高170公分設計,兩人直立情況下,把轎椅抬在肩膀上,轎椅離地30公分。


    前後抬轎椅的兩人身高基本一致的情況下,這個離地範圍是合適的,也就比一般的轎車離地高度高出10公分左右,坐在椅子上的人是完全安全的。又不至於抬椅磕碰到路上的障礙物,影響平衡。


    這算林晨的一個小改進,今天這樣的轎椅被很多人讚譽有加,坐轎椅和抬轎椅的都覺得很舒服。


    這會何師長,何院士,吳區長就坐在轎椅上了。


    何師長和兩位小夥聊天:“小夥子,你們吃力就不要硬挺阿!我還能行的,你們感覺太吃力,就讓我下來自己走,你們千萬當心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像林晨那樣優秀的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像魚的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像魚的人並收藏像林晨那樣優秀的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