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把頭引著毛驢下山,臨走前宣布說,由於這幾天的事兒,今兒個就幹脆放假一天,再去山外打上幾斤好酒,一並給眾人驅驅晦氣。
樹工們閑常都是粗茶淡飯的過日子,細糧都難得吃上一迴呀,一聽說有酒有肉,那真是高興得又叫又跳啊,還有人趁機打起了口哨,一陣蒼涼悠遠的口哨聲在林間迴蕩,就更加襯托出此處的靜謐與空曠了。
眾人見無所事事,便三個一群,兩個一夥兒,撅了樹枝兒,用石頭子兒下棋玩,麻三兒與王大愣、成瘸子三人,拿出平日穿著的衣物縫補漿洗,還一同商量著下一步的打算。
時間過了正午,眾人見把頭還沒迴來,便將套來的山雞、野兔烤熟吃了,彼此間又閑聊了一陣,就紛紛倒頭,打起盹兒來。
隻有麻三兒,卻始終有些心煩氣躁,難以成眠,他的腦海中始終有一副場景揮之不去。便是前日裏見到把頭之時,便覺著此人似乎有什麽隱情,隻是沒有佐證,不便說破罷了。
他情知,這走南闖北斷不可將蛛絲馬跡放過,否則必然悔之晚矣。他想到,把頭的為人最是貪財忘義,隻知在刀槍叢裏掙些個好處,卻從不曉能救人急難。
眼下周圍的市鎮府縣早就張掛了他的懸賞榜文,而就近的鎮子離山並不遠,何以打酒、買肉如此拖遝,更何況此地並非英雄久居之所,此時已是身體將養好了,倒不如趁早兒離開,才是上策呀。
他越想越是不安,便叫醒了成瘸子與王大愣,說了自己的想法兒。
沒想到三個人是一拍即合,當即收拾了東西,拴束了包裹,悄悄起身就離了木營子。可他們還沒有跑出多遠,便聽到半山腰裏人喊馬嘶,麻三兒情知不妙,急忙指了方向,叫他二人先行,自己則躡足潛蹤,來到山隘邊,向下張望。
但見山路之上出現了一隊官軍,他們個個頭戴大帽,身穿號坎兒,手中持著刀、槍、劍、棍、儻叉、留客住,領頭兒的乃是一位官長,馬上掛著大槍,背後背著鳥銃,頭戴鐵盔,身穿棉甲,一旁的陳把頭則騎著他那頭毛驢,一並迤邐而來。
原來,連日來他折了幾個樹工,倒也不甚在意,畢竟兵荒馬亂的,山中死幾個人也不打緊呐。
可在下山之時,偶然就見到城門上張貼著麻三兒的畫像,其下告示中則寫著,此是朝廷亟拿的要犯,有知情者賞銀二百兩,有帶路者賞銀三百兩,有能捉拿並獻官者賞銀一千兩雲雲。
他一見告示,聯想起那日見到三人的情形,立刻便斷定此必是要犯麻三兒無疑了,急忙前往衙門出首,並答應為官軍引路,上山擒拿。
衙門裏聽他說的篤定,便派了一名巡檢,帶領一百名清兵,又把頭帶路,上山捉拿。
可他們做夢也沒想到,此時麻三兒正立於山頭之上,靜靜的看著他們呢。他思量著成瘸子腿腳不便,畢竟不會跑出太遠,倘能吸引得官兵繞路而行,自己再穿小路追趕,便不難甩脫糾纏。
想到這兒,他見山邊正有一塊大石,便偷偷走過去,將之盡力推動。那塊石頭早就搖搖欲墜了,甫一受力便咕嚕嚕的滾下山去,帶起了一片碎石,紛紛揚揚的就打下去了。
那帶隊的官長還以為碰上了山石滑坡,急忙喝叫軍士散開,卻見山頭一人,衝這邊打了一聲唿哨,便向著一側的山路跑下去了。
眾官軍見露了行藏,便一聲呐喊,沿著山坡衝將上來。麻三兒則盡力奔跑了一會兒,卻忽而轉向山邊,借著野草茂密,將衣服裹了,直接滑將下來。
眼見得下邊兒正有一條小路,又對著二人逃去的方向,便沿著小路急奔而來。
可是他還沒跑出多一會兒呢,就聽得一聲唿哨響亮,前路已經被一夥兒官軍給攔住了。
麻三兒心下大驚,連忙抽刀在手,做了一個虎頭藏身式,凝神、屏息,準備接戰。
這夥兒官軍眼見也是誤打誤撞來的,萬沒料到竟然碰到一個人,為頭的官長見狀,先是打量了麻三兒一番,又取出一張告示,仔細看了看,才開口笑道:
“真是有福之人不用忙啊,無福之人跑斷腸啊。我說今兒早上怎麽眼皮子跳呢,敢情是有肥豬拱門兒。我說,小子,看清楚嘍,目下天兵已到,你還是實相點兒,束手就擒的為好,否則爺爺手裏的長槍可是不長眼睛,要是給你來個對穿,就算有裱糊匠也沒法兒給你糊上。”
說完他就抖動手中的大槍,擺了一個怪蟒出洞的架勢。
麻三兒卻並未搭腔,隻是以刀護住了頭麵,凝神不動,靜心觀察他的一舉一動。那位官長見自己這邊兒人多勢眾,先自有些輕敵,哪料到他的本事,以為不過就是個外逃的蘇拉而已,便一提長槍,踏步上前,舉槍直刺。
麻三兒急忙側身閃過,用手中刀搭住長槍的木杆,順勢向前一劃,刀鋒直逼官長的左手。
那官長吃了一驚,先自慌了手腳,他本是奉命從後山包抄,卻因山路崎嶇,戰馬難行,便索性棄了戰馬,率隊步行,那杆槍卻是馬上用的長槍,此地迴轉不便,如何閃躲的開,急忙撤步抽身,右腳踢起一塊石子兒,直奔麻三兒的麵門打來。
麻三兒則略一側身,躲過了石子兒,趁其落腳不穩,忙飛起左腳,向著他的小腹踢來。那官長手中的槍足有丈二長短,想下壓擊刺,卻被荊棘掛住,正欲撒手扔槍,卻早被踢了個正著,但聽“彭”的一聲響,登時就兩眼上翻,癱軟在地了。
一眾狐假虎威的清兵,卻都是吃糧當兵的蛀蟲,沒幾個真有膽量玩兒命的,見事不諧,急忙作鳥獸散了。
麻三兒持刀趕打了一迴,卻是一個人也沒抓住,隻好從地上挑了一柄好樸刀,撇了手中的器械,撒開兩腿,急追二人。
其實呢,成瘸子與王大愣並沒跑遠,他們聽得身後殺聲震耳,正想施以援手,卻見麻三兒已經殺散官兵,尾隨而至了。
三人隻是知道大致的方位,卻不辨路徑,正是慌不擇路,隻顧撿著僻靜的土路而行。剛跑出一段路,卻聽後麵喊聲又起,原來是山前的人馬,匯合了山後的散兵遊勇,再次追將上來了。
他們隱約看見前麵的三人,急忙開弓放箭,還有的直接放響了鳥銃。
一時間箭矢如雨,彈丸橫飛,山穀之中是轟然作響,直打得硝煙彌漫呐。
麻三兒見情勢危急,急忙與王大愣架起了成瘸子,拚命向著無人之處逃,可老話兒說的好啊,“屋漏偏逢連夜雨”,他們跑著跑著,眼看就要擺脫追兵了,卻被一道奇高的石壁擋住了去路。
那石壁高可百尺,四周均無通路,想轉道卻也來不及了,好在石壁下有一處洞窟,三人隻好矮身鑽入,妄圖躲過搜捕。
一眾官兵追至切近,見四周無路可走,便斷定三名欽犯必是在洞中躲藏。
他們先是喊了一番話,而後又放槍攢擊,可洞中始終是寂然無聲。領頭的官長見沒有動靜兒,便派出一名親兵,進洞搜看。
那名親兵甫一入洞,忽然就從洞裏飛出一塊大石,正砸在他的臉上,直打了個萬朵桃花開,死於非命了。
眾官軍一見,料定欽犯就在洞裏,急忙又是一陣兒的攢射,可不管他們如何的咋唿,就是不敢進洞。
待天色晚了,他們便砍來了幹柴,在洞前燃起大火,輪流值守,意圖將洞中之人餓得疲乏後,再行捉拿。
三個人在洞裏直待到天晚,本想借著夜色遁逃,可接近洞口兒一看,清兵們提鈴喝號,守備森嚴,隻得又退了迴來。
成瘸子見出洞無望,隻得向洞裏摸索,想看看是否有其他的出口,可剛剛走了幾十丈,三個人便被一堆亂石阻住了。
麻三兒眼見沒有出路,不覺怒從心頭起,奮起一拳,向著那堆亂石砸去,但聽得“嘩啦”一聲響,偌大的石塊竟然被他打了個粉碎,石塊之中似乎有著細密的網紋,縱橫聯絡,如同人的血脈一般。
成瘸子畢竟是走南闖北,見多識廣,他見到此情此景,不覺是又驚又喜,急忙抓起一把碎石,在手中細細撚開,將石中的脈絡舉到眼前細看,又盡力的嗅了嗅,再放入口中咀嚼。
他的舉動可把麻三兒嚇得不輕啊,還以為這位爺台他餓驚了,竟然把石頭當成饅頭吃了,正欲上前阻止,卻聽成瘸子一聲低唿,將右手伸向了巨石,盡力一抓,竟然就抓下了一大塊。
王大愣在旁見了,覺著甚為新奇,也學著樣子,用力一拳砸去,但聽得“噗”的一聲輕響,他的拳頭竟然沒入了石中。
王大愣正要開口驚叫,卻被成瘸子捂住了嘴,他又向洞外張了一張,才低聲說道:
“今天該著咱爺仨走運,這是穿石草,甭說這裏的土石,就算再硬的岩石也能被它鑽得千瘡百孔的。看來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咱們是逃出有望了。”
其實所謂的穿石草,就是關外一種專門兒寄生於岩石的野草。
它天性根係力大,不要說一般的泥土、泥塊兒,就是再堅硬的岩石也能日積月累,水滴石穿,一點點兒的給鑽透了。
有的時候一個石壁,一座石山,假以時日都能被穿石草鑽碎鑽透,變得就像一塊豆腐,卻因根係承載,還能保持原狀。
現今的這個洞裏,石壁之上盡是穿石草留下的根係,倘或能按根係的走向挖掘,是不難逃出生天的。
樹工們閑常都是粗茶淡飯的過日子,細糧都難得吃上一迴呀,一聽說有酒有肉,那真是高興得又叫又跳啊,還有人趁機打起了口哨,一陣蒼涼悠遠的口哨聲在林間迴蕩,就更加襯托出此處的靜謐與空曠了。
眾人見無所事事,便三個一群,兩個一夥兒,撅了樹枝兒,用石頭子兒下棋玩,麻三兒與王大愣、成瘸子三人,拿出平日穿著的衣物縫補漿洗,還一同商量著下一步的打算。
時間過了正午,眾人見把頭還沒迴來,便將套來的山雞、野兔烤熟吃了,彼此間又閑聊了一陣,就紛紛倒頭,打起盹兒來。
隻有麻三兒,卻始終有些心煩氣躁,難以成眠,他的腦海中始終有一副場景揮之不去。便是前日裏見到把頭之時,便覺著此人似乎有什麽隱情,隻是沒有佐證,不便說破罷了。
他情知,這走南闖北斷不可將蛛絲馬跡放過,否則必然悔之晚矣。他想到,把頭的為人最是貪財忘義,隻知在刀槍叢裏掙些個好處,卻從不曉能救人急難。
眼下周圍的市鎮府縣早就張掛了他的懸賞榜文,而就近的鎮子離山並不遠,何以打酒、買肉如此拖遝,更何況此地並非英雄久居之所,此時已是身體將養好了,倒不如趁早兒離開,才是上策呀。
他越想越是不安,便叫醒了成瘸子與王大愣,說了自己的想法兒。
沒想到三個人是一拍即合,當即收拾了東西,拴束了包裹,悄悄起身就離了木營子。可他們還沒有跑出多遠,便聽到半山腰裏人喊馬嘶,麻三兒情知不妙,急忙指了方向,叫他二人先行,自己則躡足潛蹤,來到山隘邊,向下張望。
但見山路之上出現了一隊官軍,他們個個頭戴大帽,身穿號坎兒,手中持著刀、槍、劍、棍、儻叉、留客住,領頭兒的乃是一位官長,馬上掛著大槍,背後背著鳥銃,頭戴鐵盔,身穿棉甲,一旁的陳把頭則騎著他那頭毛驢,一並迤邐而來。
原來,連日來他折了幾個樹工,倒也不甚在意,畢竟兵荒馬亂的,山中死幾個人也不打緊呐。
可在下山之時,偶然就見到城門上張貼著麻三兒的畫像,其下告示中則寫著,此是朝廷亟拿的要犯,有知情者賞銀二百兩,有帶路者賞銀三百兩,有能捉拿並獻官者賞銀一千兩雲雲。
他一見告示,聯想起那日見到三人的情形,立刻便斷定此必是要犯麻三兒無疑了,急忙前往衙門出首,並答應為官軍引路,上山擒拿。
衙門裏聽他說的篤定,便派了一名巡檢,帶領一百名清兵,又把頭帶路,上山捉拿。
可他們做夢也沒想到,此時麻三兒正立於山頭之上,靜靜的看著他們呢。他思量著成瘸子腿腳不便,畢竟不會跑出太遠,倘能吸引得官兵繞路而行,自己再穿小路追趕,便不難甩脫糾纏。
想到這兒,他見山邊正有一塊大石,便偷偷走過去,將之盡力推動。那塊石頭早就搖搖欲墜了,甫一受力便咕嚕嚕的滾下山去,帶起了一片碎石,紛紛揚揚的就打下去了。
那帶隊的官長還以為碰上了山石滑坡,急忙喝叫軍士散開,卻見山頭一人,衝這邊打了一聲唿哨,便向著一側的山路跑下去了。
眾官軍見露了行藏,便一聲呐喊,沿著山坡衝將上來。麻三兒則盡力奔跑了一會兒,卻忽而轉向山邊,借著野草茂密,將衣服裹了,直接滑將下來。
眼見得下邊兒正有一條小路,又對著二人逃去的方向,便沿著小路急奔而來。
可是他還沒跑出多一會兒呢,就聽得一聲唿哨響亮,前路已經被一夥兒官軍給攔住了。
麻三兒心下大驚,連忙抽刀在手,做了一個虎頭藏身式,凝神、屏息,準備接戰。
這夥兒官軍眼見也是誤打誤撞來的,萬沒料到竟然碰到一個人,為頭的官長見狀,先是打量了麻三兒一番,又取出一張告示,仔細看了看,才開口笑道:
“真是有福之人不用忙啊,無福之人跑斷腸啊。我說今兒早上怎麽眼皮子跳呢,敢情是有肥豬拱門兒。我說,小子,看清楚嘍,目下天兵已到,你還是實相點兒,束手就擒的為好,否則爺爺手裏的長槍可是不長眼睛,要是給你來個對穿,就算有裱糊匠也沒法兒給你糊上。”
說完他就抖動手中的大槍,擺了一個怪蟒出洞的架勢。
麻三兒卻並未搭腔,隻是以刀護住了頭麵,凝神不動,靜心觀察他的一舉一動。那位官長見自己這邊兒人多勢眾,先自有些輕敵,哪料到他的本事,以為不過就是個外逃的蘇拉而已,便一提長槍,踏步上前,舉槍直刺。
麻三兒急忙側身閃過,用手中刀搭住長槍的木杆,順勢向前一劃,刀鋒直逼官長的左手。
那官長吃了一驚,先自慌了手腳,他本是奉命從後山包抄,卻因山路崎嶇,戰馬難行,便索性棄了戰馬,率隊步行,那杆槍卻是馬上用的長槍,此地迴轉不便,如何閃躲的開,急忙撤步抽身,右腳踢起一塊石子兒,直奔麻三兒的麵門打來。
麻三兒則略一側身,躲過了石子兒,趁其落腳不穩,忙飛起左腳,向著他的小腹踢來。那官長手中的槍足有丈二長短,想下壓擊刺,卻被荊棘掛住,正欲撒手扔槍,卻早被踢了個正著,但聽“彭”的一聲響,登時就兩眼上翻,癱軟在地了。
一眾狐假虎威的清兵,卻都是吃糧當兵的蛀蟲,沒幾個真有膽量玩兒命的,見事不諧,急忙作鳥獸散了。
麻三兒持刀趕打了一迴,卻是一個人也沒抓住,隻好從地上挑了一柄好樸刀,撇了手中的器械,撒開兩腿,急追二人。
其實呢,成瘸子與王大愣並沒跑遠,他們聽得身後殺聲震耳,正想施以援手,卻見麻三兒已經殺散官兵,尾隨而至了。
三人隻是知道大致的方位,卻不辨路徑,正是慌不擇路,隻顧撿著僻靜的土路而行。剛跑出一段路,卻聽後麵喊聲又起,原來是山前的人馬,匯合了山後的散兵遊勇,再次追將上來了。
他們隱約看見前麵的三人,急忙開弓放箭,還有的直接放響了鳥銃。
一時間箭矢如雨,彈丸橫飛,山穀之中是轟然作響,直打得硝煙彌漫呐。
麻三兒見情勢危急,急忙與王大愣架起了成瘸子,拚命向著無人之處逃,可老話兒說的好啊,“屋漏偏逢連夜雨”,他們跑著跑著,眼看就要擺脫追兵了,卻被一道奇高的石壁擋住了去路。
那石壁高可百尺,四周均無通路,想轉道卻也來不及了,好在石壁下有一處洞窟,三人隻好矮身鑽入,妄圖躲過搜捕。
一眾官兵追至切近,見四周無路可走,便斷定三名欽犯必是在洞中躲藏。
他們先是喊了一番話,而後又放槍攢擊,可洞中始終是寂然無聲。領頭的官長見沒有動靜兒,便派出一名親兵,進洞搜看。
那名親兵甫一入洞,忽然就從洞裏飛出一塊大石,正砸在他的臉上,直打了個萬朵桃花開,死於非命了。
眾官軍一見,料定欽犯就在洞裏,急忙又是一陣兒的攢射,可不管他們如何的咋唿,就是不敢進洞。
待天色晚了,他們便砍來了幹柴,在洞前燃起大火,輪流值守,意圖將洞中之人餓得疲乏後,再行捉拿。
三個人在洞裏直待到天晚,本想借著夜色遁逃,可接近洞口兒一看,清兵們提鈴喝號,守備森嚴,隻得又退了迴來。
成瘸子見出洞無望,隻得向洞裏摸索,想看看是否有其他的出口,可剛剛走了幾十丈,三個人便被一堆亂石阻住了。
麻三兒眼見沒有出路,不覺怒從心頭起,奮起一拳,向著那堆亂石砸去,但聽得“嘩啦”一聲響,偌大的石塊竟然被他打了個粉碎,石塊之中似乎有著細密的網紋,縱橫聯絡,如同人的血脈一般。
成瘸子畢竟是走南闖北,見多識廣,他見到此情此景,不覺是又驚又喜,急忙抓起一把碎石,在手中細細撚開,將石中的脈絡舉到眼前細看,又盡力的嗅了嗅,再放入口中咀嚼。
他的舉動可把麻三兒嚇得不輕啊,還以為這位爺台他餓驚了,竟然把石頭當成饅頭吃了,正欲上前阻止,卻聽成瘸子一聲低唿,將右手伸向了巨石,盡力一抓,竟然就抓下了一大塊。
王大愣在旁見了,覺著甚為新奇,也學著樣子,用力一拳砸去,但聽得“噗”的一聲輕響,他的拳頭竟然沒入了石中。
王大愣正要開口驚叫,卻被成瘸子捂住了嘴,他又向洞外張了一張,才低聲說道:
“今天該著咱爺仨走運,這是穿石草,甭說這裏的土石,就算再硬的岩石也能被它鑽得千瘡百孔的。看來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咱們是逃出有望了。”
其實所謂的穿石草,就是關外一種專門兒寄生於岩石的野草。
它天性根係力大,不要說一般的泥土、泥塊兒,就是再堅硬的岩石也能日積月累,水滴石穿,一點點兒的給鑽透了。
有的時候一個石壁,一座石山,假以時日都能被穿石草鑽碎鑽透,變得就像一塊豆腐,卻因根係承載,還能保持原狀。
現今的這個洞裏,石壁之上盡是穿石草留下的根係,倘或能按根係的走向挖掘,是不難逃出生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