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直跑出十多裏地,麻三兒見後麵確實無人追趕,這才揪住那胖老頭兒的衣領道:
“今兒個別怪我們兄弟下黑手,都是你作孽在先,該著有此報應,今後你若是再幹這傷天害理的勾當,我一定將你的腦袋割下來當夜壺用。”
說完,也不等他開口,便輕輕拍了拍王大愣的脊背,待車子稍緩便順勢一推,將他如同皮球一般扔到車下,料想周圍的荒草極深,總不至於摔壞了他,便頭也不迴的疾馳而去了。
二人脫離了險境,一路之上不敢稍作停留,直跑到繁星滿天又月落日升,方才收住韁繩。他二人並不熟識路徑,隻知道借助晚間的星象一直向北即可,然如此一來竟是越走越道路崎嶇,連大路也找不到了。此時,他們放眼四顧,除了茫茫林海和叢叢荊棘外,竟然連條小路也難找到,不覺都焦躁起來。
王大愣隻好跳下車,他先用斷木將車輪閘住,再將長套解了,放那兩匹牲畜自去尋找掩藏在雪下的枯草吃,自己則用幹透的荊棘攏了一堆火,將凍硬的番薯塞在炭火下加熱起來。麻三兒見四周林木叢雜,恐怕引起山火,便將地上的積雪與石塊圍成簡易的地爐,將二人的棉衣也解下來對著火焰烘烤。
待兩人吃了烤熟的番薯,又向火烘熱了脊背,方才憶起已迷失了路徑,不覺又發起愁來。麻三兒思忖良久,方開口道:
“哥哥,我看不如舍了這車子,咱們各騎一匹牲口,蹚過前邊的荊棘和樹叢,翻過那座山,興許就能尋到大路了。”
王大愣正然發愁,聽了麻三兒的建議,當下拍手稱好。二人各自背了行李,又將墊車的麻毯一破為二,權且充作馬鞍,便騎上牲口,向著荊棘叢中走去了。
看上去低矮不堪的荊棘卻極為厚重,莖叉上的根根尖刺足有二寸長短,刮到騾子的腿腹之上,立時便滲出了鮮血。二人聽得坐下的騾子不斷嘶鳴,心中頗為不忍,然此時退迴,牲口便不敢再踏進這片荊棘叢了,隻得以手代鞭,猛擊牲口的後胯。那牲畜胯上吃痛,不得已奮起四蹄,連竄帶蹦的拚命前進,竟然漸漸衝出了荊棘,離著山頂也越來越近了。
二人見山頂在望,都是滿心歡喜,待要繼續向前,忽然兩匹騾子皆前蹄揚起,幾乎要直立起來,他們都沒有鞍轡存身,瞬間就被掀到了地上。麻三兒跌得腰胯酸痛,他正待躍起去抓那牲畜,卻見山頂之上出現了一個身穿號坎,頭戴纓帽的人,想那兩匹騾子就是被他驚到了。那人一見他二人都被掀到了地上,也是吃了一驚,急忙一邊吆喝牲畜,一邊跑下來,幫忙撿起掉落的物品。麻三兒見他五十開外的年紀,雖然身穿號坎卻全無兵痞之氣,便上前打恭道謝。那人一邊扶著王大愣站起,一邊也打恭還禮,口中連說:
“我方才聽得這邊有牲畜嘶叫,想過來看個究竟。不料卻驚了牲口,摔了您二位,真是對不住了。”
麻三兒急忙答禮道:“這兩匹牲口乃是農家使用的笨力,看了您這身穿戴,自然要驚,卻是怪你不得的。不過看您不像個兵丁。敢問此處是哪裏,您尊姓大名?”
那人聽後笑道:“俺不過是個跑腿兒的,哪兒有什麽大名,認識俺的都叫俺鄭老四。翻過山頭就是俺的住處了。您二位若是不嫌棄,就到俺那兒喝碗茶再走吧。”
麻三兒見他滿臉至誠,便點頭應允,隨即拉起王大愣,牽了牲口,跟隨那人翻過了山頭。三人沿著下山路走了約有一頓飯功夫,那人便用手指道:
“看,前邊兒就是俺的住處了。”
麻三兒與王大愣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見林邊有一處大庭院,遠望金磚碧瓦,耀日生輝,一周遭卻都是紅牆,奢華之中竟隱隱透出皇家氣派。
麻三兒曾在王府中做過護院差役,自是明了建築格局中蘊含的成破利害,見了此等規模更是心驚不已。那人見麻三兒吃驚,便笑著說道:
“小兄弟莫怕,此處原是皇家供院,早年間乾隆爺東巡之時,就曾下榻此處。據俺爺爺講,那時這一周遭的山林全都遍布了禦林人馬和八旗兵丁,真個是旌旗蔽日,矛戈生輝呀。可自打乾隆爺殯天之後,此處就隨之荒廢了。後代的主子各個懶散,難得出趟皇城,便再也沒人到過這裏。我家世代居於此處,權充個差役,到如今卻隻有我一人在此居住啦。”
話說到這兒,那人不由得長歎一聲,臉上盡是不堪迴首的滄桑之態。
麻三兒見他心中煩惱,便勸解道:
“您老倒不如也一走了之吧,憑啥還要這般費心為皇帝老子看場子呢?”
那人聽後便苦笑道:
“這還不都是為了生計嘛。此處雖然寂寞清苦,卻好在每半年就可以領到幾兩俸銀,雖然不多卻也是旱澇保收,夠得上養家糊口了。”
談話間他們已然來到了兩扇朱漆大門前,麻三兒這才看清,其實那門上和牆上的朱漆已經隨著歲月的流逝變得斑駁不堪了,隻是從遠處望去還能略略看出昔日的皇家氣派,而近觀就要大煞風景了。
那差役上前拉開大門,門軸裏即刻傳來隻有經過日久年深的消磨,才會有的刺耳嘎嘎聲。三個人走進院子,麻三兒見院落與房舍雖然陳舊,卻收拾得頗為整潔,顯然是平常就有人居住的。那差役幫二人拴了牲口,又推開廂房,幫他們將行李搬到屋內,又張羅著打水給他們淨麵。麻三兒見他年紀大了就搶過水桶,自己打來井水,同大愣洗了臉,又每人喝了一瓢冰涼沁脾的井水,頓覺神清氣爽,一路的疲乏也一掃而光了。
到了晚上,那人又拿出昨日剛打的山豬,在豬腹中塞滿山蒜、山韭菜等野菜,又將外皮抹滿濕泥,放在火上燒烤起來。不到一個時辰,山豬外皮的濕泥已被烤得幹硬龜裂,裏麵的豬肉也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氣,王大愣身形高大,餓的也快,可他為人木訥,不善言辭,隻好用兩眼緊盯著燒豬看。那人見了王大愣的神情,知道他已急不可耐了,便將山豬從火上取下,將幹硬的泥塊連同豬毛一片片剝落下來,露出了內裏香氣四溢的豬肉。
由於濕泥的包裹,山豬如同被半烤半蒸一般,外焦裏嫩、肥而不柴,使得三人食指大動,當下也顧不得客套,便將豬肉撕開,蘸著山蒜和岩鹽,大口朵頤起來。王大愣的口中塞滿了豬肉,一麵用手抹去嘴角邊不斷流下的肥油,一麵含混不清的大頌讚美之詞;麻三兒也吃得津津有味,一路之上他們饑餐渴飲,何曾享受過這等美味呢?隻可惜這供院之中沒有美酒,否則這一夜便是美酒配佳肴,十全十美了。
仨人兒風卷殘雲般吃了一隻山豬,都覺得是齒頰留香,暢快不已。待收拾了碗筷,即將安寢之時,這老差役卻又來囑咐,說此地野嶺荒山,夜間常有鬼怪出沒。倘或在睡夢中聽見了有人言語,切不可答音,否則極有可能被鬼怪挾去丟了性命,此地的山民常有被鬼怪挾去的,就是大白天也有那上山打柴的樵夫,入嶺挖菜的農婦都莫名其妙的一去不迴,就連屍首都無處尋覓了。麻三兒和王大愣聽了,起初還有些悚懼,但一來二人正值年少,更兼有功夫在身,真個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兒;二來他們此次也走了不少的山路,卻從未見過有什麽妖魔鬼怪,此時又吃飽喝足,旅途勞乏,早就是昏昏欲睡了,於是就迷迷糊糊的隨口應和,不覺間就都酣酣睡去了。
睡夢之中麻三兒仿佛又迴到了闊別已久的村舍,見到了自己個兒那些兒時的玩伴。他們各個都梳著兩隻小抓髻或是盤著一條小辮兒,穿著鄉下粗布的衣褲;男孩兒都拖著兩綹鼻涕,那破爛的衣袖上已經被蹭得晶瑩發亮;女孩則手拿著爹娘給她們縫製的布偶,臉上綻放著燦爛的笑容。孩子們紛紛圍攏上來,拉著他一齊奔跑、嬉鬧,在這嘈雜的嬉鬧聲中,卻仿佛總有一個模糊的聲音在唿喚著麻三兒的名字,那聲音忽而高亢尖利,忽而又低沉難辨,內中還夾雜著隱隱的哭訴與嗬斥之聲,讓人聽起來不覺肌膚戰栗,尤如芒刺在背。他在睡夢中極力的想要辨明到底是哪裏發出的此類怪響,但周圍的一切卻又逐漸模糊了起來,如同就要形成一個深深的漩渦,將他拉向無盡的黑暗,使他再也不能擺脫。就在此時,麻三兒突然感到腰上一疼,那些哭訴與嗬斥之聲連同那如夢魘般的漩渦竟然瞬間就褪去了,取而代之的則是王大愣那震天的唿嚕聲。麻三兒睜開惺忪的睡眼,見王大愣的一隻大腳正蹬在自己的腰眼兒之上,他嘴裏兀自吧嗒的山響,好像仍在品嚐什麽美味佳肴一般。見此情形,麻三兒真是又好氣又好笑,他本想推開那隻大腳,但又怕驚了他的黃粱美夢,就索性獨自披衣下床,坐到窗邊兒想理一理自己的思緒。
“今兒個別怪我們兄弟下黑手,都是你作孽在先,該著有此報應,今後你若是再幹這傷天害理的勾當,我一定將你的腦袋割下來當夜壺用。”
說完,也不等他開口,便輕輕拍了拍王大愣的脊背,待車子稍緩便順勢一推,將他如同皮球一般扔到車下,料想周圍的荒草極深,總不至於摔壞了他,便頭也不迴的疾馳而去了。
二人脫離了險境,一路之上不敢稍作停留,直跑到繁星滿天又月落日升,方才收住韁繩。他二人並不熟識路徑,隻知道借助晚間的星象一直向北即可,然如此一來竟是越走越道路崎嶇,連大路也找不到了。此時,他們放眼四顧,除了茫茫林海和叢叢荊棘外,竟然連條小路也難找到,不覺都焦躁起來。
王大愣隻好跳下車,他先用斷木將車輪閘住,再將長套解了,放那兩匹牲畜自去尋找掩藏在雪下的枯草吃,自己則用幹透的荊棘攏了一堆火,將凍硬的番薯塞在炭火下加熱起來。麻三兒見四周林木叢雜,恐怕引起山火,便將地上的積雪與石塊圍成簡易的地爐,將二人的棉衣也解下來對著火焰烘烤。
待兩人吃了烤熟的番薯,又向火烘熱了脊背,方才憶起已迷失了路徑,不覺又發起愁來。麻三兒思忖良久,方開口道:
“哥哥,我看不如舍了這車子,咱們各騎一匹牲口,蹚過前邊的荊棘和樹叢,翻過那座山,興許就能尋到大路了。”
王大愣正然發愁,聽了麻三兒的建議,當下拍手稱好。二人各自背了行李,又將墊車的麻毯一破為二,權且充作馬鞍,便騎上牲口,向著荊棘叢中走去了。
看上去低矮不堪的荊棘卻極為厚重,莖叉上的根根尖刺足有二寸長短,刮到騾子的腿腹之上,立時便滲出了鮮血。二人聽得坐下的騾子不斷嘶鳴,心中頗為不忍,然此時退迴,牲口便不敢再踏進這片荊棘叢了,隻得以手代鞭,猛擊牲口的後胯。那牲畜胯上吃痛,不得已奮起四蹄,連竄帶蹦的拚命前進,竟然漸漸衝出了荊棘,離著山頂也越來越近了。
二人見山頂在望,都是滿心歡喜,待要繼續向前,忽然兩匹騾子皆前蹄揚起,幾乎要直立起來,他們都沒有鞍轡存身,瞬間就被掀到了地上。麻三兒跌得腰胯酸痛,他正待躍起去抓那牲畜,卻見山頂之上出現了一個身穿號坎,頭戴纓帽的人,想那兩匹騾子就是被他驚到了。那人一見他二人都被掀到了地上,也是吃了一驚,急忙一邊吆喝牲畜,一邊跑下來,幫忙撿起掉落的物品。麻三兒見他五十開外的年紀,雖然身穿號坎卻全無兵痞之氣,便上前打恭道謝。那人一邊扶著王大愣站起,一邊也打恭還禮,口中連說:
“我方才聽得這邊有牲畜嘶叫,想過來看個究竟。不料卻驚了牲口,摔了您二位,真是對不住了。”
麻三兒急忙答禮道:“這兩匹牲口乃是農家使用的笨力,看了您這身穿戴,自然要驚,卻是怪你不得的。不過看您不像個兵丁。敢問此處是哪裏,您尊姓大名?”
那人聽後笑道:“俺不過是個跑腿兒的,哪兒有什麽大名,認識俺的都叫俺鄭老四。翻過山頭就是俺的住處了。您二位若是不嫌棄,就到俺那兒喝碗茶再走吧。”
麻三兒見他滿臉至誠,便點頭應允,隨即拉起王大愣,牽了牲口,跟隨那人翻過了山頭。三人沿著下山路走了約有一頓飯功夫,那人便用手指道:
“看,前邊兒就是俺的住處了。”
麻三兒與王大愣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見林邊有一處大庭院,遠望金磚碧瓦,耀日生輝,一周遭卻都是紅牆,奢華之中竟隱隱透出皇家氣派。
麻三兒曾在王府中做過護院差役,自是明了建築格局中蘊含的成破利害,見了此等規模更是心驚不已。那人見麻三兒吃驚,便笑著說道:
“小兄弟莫怕,此處原是皇家供院,早年間乾隆爺東巡之時,就曾下榻此處。據俺爺爺講,那時這一周遭的山林全都遍布了禦林人馬和八旗兵丁,真個是旌旗蔽日,矛戈生輝呀。可自打乾隆爺殯天之後,此處就隨之荒廢了。後代的主子各個懶散,難得出趟皇城,便再也沒人到過這裏。我家世代居於此處,權充個差役,到如今卻隻有我一人在此居住啦。”
話說到這兒,那人不由得長歎一聲,臉上盡是不堪迴首的滄桑之態。
麻三兒見他心中煩惱,便勸解道:
“您老倒不如也一走了之吧,憑啥還要這般費心為皇帝老子看場子呢?”
那人聽後便苦笑道:
“這還不都是為了生計嘛。此處雖然寂寞清苦,卻好在每半年就可以領到幾兩俸銀,雖然不多卻也是旱澇保收,夠得上養家糊口了。”
談話間他們已然來到了兩扇朱漆大門前,麻三兒這才看清,其實那門上和牆上的朱漆已經隨著歲月的流逝變得斑駁不堪了,隻是從遠處望去還能略略看出昔日的皇家氣派,而近觀就要大煞風景了。
那差役上前拉開大門,門軸裏即刻傳來隻有經過日久年深的消磨,才會有的刺耳嘎嘎聲。三個人走進院子,麻三兒見院落與房舍雖然陳舊,卻收拾得頗為整潔,顯然是平常就有人居住的。那差役幫二人拴了牲口,又推開廂房,幫他們將行李搬到屋內,又張羅著打水給他們淨麵。麻三兒見他年紀大了就搶過水桶,自己打來井水,同大愣洗了臉,又每人喝了一瓢冰涼沁脾的井水,頓覺神清氣爽,一路的疲乏也一掃而光了。
到了晚上,那人又拿出昨日剛打的山豬,在豬腹中塞滿山蒜、山韭菜等野菜,又將外皮抹滿濕泥,放在火上燒烤起來。不到一個時辰,山豬外皮的濕泥已被烤得幹硬龜裂,裏麵的豬肉也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氣,王大愣身形高大,餓的也快,可他為人木訥,不善言辭,隻好用兩眼緊盯著燒豬看。那人見了王大愣的神情,知道他已急不可耐了,便將山豬從火上取下,將幹硬的泥塊連同豬毛一片片剝落下來,露出了內裏香氣四溢的豬肉。
由於濕泥的包裹,山豬如同被半烤半蒸一般,外焦裏嫩、肥而不柴,使得三人食指大動,當下也顧不得客套,便將豬肉撕開,蘸著山蒜和岩鹽,大口朵頤起來。王大愣的口中塞滿了豬肉,一麵用手抹去嘴角邊不斷流下的肥油,一麵含混不清的大頌讚美之詞;麻三兒也吃得津津有味,一路之上他們饑餐渴飲,何曾享受過這等美味呢?隻可惜這供院之中沒有美酒,否則這一夜便是美酒配佳肴,十全十美了。
仨人兒風卷殘雲般吃了一隻山豬,都覺得是齒頰留香,暢快不已。待收拾了碗筷,即將安寢之時,這老差役卻又來囑咐,說此地野嶺荒山,夜間常有鬼怪出沒。倘或在睡夢中聽見了有人言語,切不可答音,否則極有可能被鬼怪挾去丟了性命,此地的山民常有被鬼怪挾去的,就是大白天也有那上山打柴的樵夫,入嶺挖菜的農婦都莫名其妙的一去不迴,就連屍首都無處尋覓了。麻三兒和王大愣聽了,起初還有些悚懼,但一來二人正值年少,更兼有功夫在身,真個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兒;二來他們此次也走了不少的山路,卻從未見過有什麽妖魔鬼怪,此時又吃飽喝足,旅途勞乏,早就是昏昏欲睡了,於是就迷迷糊糊的隨口應和,不覺間就都酣酣睡去了。
睡夢之中麻三兒仿佛又迴到了闊別已久的村舍,見到了自己個兒那些兒時的玩伴。他們各個都梳著兩隻小抓髻或是盤著一條小辮兒,穿著鄉下粗布的衣褲;男孩兒都拖著兩綹鼻涕,那破爛的衣袖上已經被蹭得晶瑩發亮;女孩則手拿著爹娘給她們縫製的布偶,臉上綻放著燦爛的笑容。孩子們紛紛圍攏上來,拉著他一齊奔跑、嬉鬧,在這嘈雜的嬉鬧聲中,卻仿佛總有一個模糊的聲音在唿喚著麻三兒的名字,那聲音忽而高亢尖利,忽而又低沉難辨,內中還夾雜著隱隱的哭訴與嗬斥之聲,讓人聽起來不覺肌膚戰栗,尤如芒刺在背。他在睡夢中極力的想要辨明到底是哪裏發出的此類怪響,但周圍的一切卻又逐漸模糊了起來,如同就要形成一個深深的漩渦,將他拉向無盡的黑暗,使他再也不能擺脫。就在此時,麻三兒突然感到腰上一疼,那些哭訴與嗬斥之聲連同那如夢魘般的漩渦竟然瞬間就褪去了,取而代之的則是王大愣那震天的唿嚕聲。麻三兒睜開惺忪的睡眼,見王大愣的一隻大腳正蹬在自己的腰眼兒之上,他嘴裏兀自吧嗒的山響,好像仍在品嚐什麽美味佳肴一般。見此情形,麻三兒真是又好氣又好笑,他本想推開那隻大腳,但又怕驚了他的黃粱美夢,就索性獨自披衣下床,坐到窗邊兒想理一理自己的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