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河東之戰(四十二)
三國:從農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 作者:唐陰山的蘇子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天惡戰,冀州軍死傷兩千多人,包括守軍一千五百多人,青龍營騎兵五百多人。西涼軍傷亡四千多人。
雙方各自退兵,皆是救援傷兵,掩埋死亡士卒。
“兄長,今日攻城,戰果如何?”韓遂迎住馬騰問道。
馬騰一臉疲憊,搖頭歎道:“馬超、閻行皆已攻上城頭,可是冀州軍反抗激烈,迫不得已又退了下來。雖有所斬獲,但我軍損失亦重,這冀州城果然難攻。”
韓遂亦是滿臉凝重,說道:
“那城中守將頗通兵法,防禦布置得滴水不漏,而且冀州糧草充足,若強攻怕是損兵折將也難以拿下。”
馬騰頷首表示讚同,二人一邊交談一邊走向營帳。進帳後,馬騰道:“我等本意是要退兵,攻城也是迫不得已,但是若不給冀州軍造成重大損失,其必尾隨於我,反而麻煩。”
說完,馬騰鋪開地圖,手指沿著冀州城牆畫圈,沉聲道:
“吾觀此城地勢,其西南方城牆較為薄弱,明日我們可佯攻其他三麵,暗中調集主力於西南角,再以投石車猛轟那處城牆,或可破城。”
韓遂眼睛一亮,高興的問道道:“兄長何時製造出了投石車?有此利器,攻城定然事半功倍!隻是怕那守將亦有防備。”
馬騰哼了一聲:“如今隻能冒險一試,總好過這般僵持下去,久則軍心必亂。明日我等猛攻一天,若能破城,自然最好,否則必需立即撤退,不可猶豫。”
於是,兩人開始召集將領,部署第二日的作戰計劃,營帳內彌漫著緊張而決然的氣氛。
“明日之戰尤為關鍵,各部需要奮力拚殺,爭取一日破城!”
“程銀攻擊西城,李堪攻擊北城,成宜攻擊東城,賢弟攻擊南城,成公先生留守大營。”
“父親……”馬超急忙出列道。
“馬超帶領馬家軍,主攻安邑城西南角,我再給你增派十輛投石車!”
“投石車?……”
眾人臉色一喜——現在西涼軍也都知道這種攻城利器的威力!隻是聽說隻有馬超部有十輛投石車,自己軍隊沒有時,皆又露出失望之意。
“投石車雖然有利攻城,但是,倉卒之際,我軍卻也隻能製造出十輛。我觀安邑城西南角乃是薄弱之處,故將投石車布置此處,力求從此處先行突破!”馬騰解釋道。
翌日清晨,用過早飯,西涼軍各部帶兵向各自的目標前進。馬騰亦帶兵出營,準備迎戰關羽。
卻說安邑城內徐庶,已經通過城頭的觀察哨,知曉了西涼軍四麵攻城。遂一麵派人通報給關羽,一麵派人加強城防。
辰時三刻,咚咚咚三通鼓響,西涼軍四麵圍攻開始,首批西涼軍士卒背著土袋柴草,在弓箭手的掩護下逐漸接近安邑城護城河,僅有西麵護城河因為昨天已經填平,可以直接用雲梯攻城。
隨著西涼軍越來越近,城頭守軍弓箭手射出一支支利箭,運送土石柴草的士卒享受了首波兒箭雨洗禮。
雙方各自退兵,皆是救援傷兵,掩埋死亡士卒。
“兄長,今日攻城,戰果如何?”韓遂迎住馬騰問道。
馬騰一臉疲憊,搖頭歎道:“馬超、閻行皆已攻上城頭,可是冀州軍反抗激烈,迫不得已又退了下來。雖有所斬獲,但我軍損失亦重,這冀州城果然難攻。”
韓遂亦是滿臉凝重,說道:
“那城中守將頗通兵法,防禦布置得滴水不漏,而且冀州糧草充足,若強攻怕是損兵折將也難以拿下。”
馬騰頷首表示讚同,二人一邊交談一邊走向營帳。進帳後,馬騰道:“我等本意是要退兵,攻城也是迫不得已,但是若不給冀州軍造成重大損失,其必尾隨於我,反而麻煩。”
說完,馬騰鋪開地圖,手指沿著冀州城牆畫圈,沉聲道:
“吾觀此城地勢,其西南方城牆較為薄弱,明日我們可佯攻其他三麵,暗中調集主力於西南角,再以投石車猛轟那處城牆,或可破城。”
韓遂眼睛一亮,高興的問道道:“兄長何時製造出了投石車?有此利器,攻城定然事半功倍!隻是怕那守將亦有防備。”
馬騰哼了一聲:“如今隻能冒險一試,總好過這般僵持下去,久則軍心必亂。明日我等猛攻一天,若能破城,自然最好,否則必需立即撤退,不可猶豫。”
於是,兩人開始召集將領,部署第二日的作戰計劃,營帳內彌漫著緊張而決然的氣氛。
“明日之戰尤為關鍵,各部需要奮力拚殺,爭取一日破城!”
“程銀攻擊西城,李堪攻擊北城,成宜攻擊東城,賢弟攻擊南城,成公先生留守大營。”
“父親……”馬超急忙出列道。
“馬超帶領馬家軍,主攻安邑城西南角,我再給你增派十輛投石車!”
“投石車?……”
眾人臉色一喜——現在西涼軍也都知道這種攻城利器的威力!隻是聽說隻有馬超部有十輛投石車,自己軍隊沒有時,皆又露出失望之意。
“投石車雖然有利攻城,但是,倉卒之際,我軍卻也隻能製造出十輛。我觀安邑城西南角乃是薄弱之處,故將投石車布置此處,力求從此處先行突破!”馬騰解釋道。
翌日清晨,用過早飯,西涼軍各部帶兵向各自的目標前進。馬騰亦帶兵出營,準備迎戰關羽。
卻說安邑城內徐庶,已經通過城頭的觀察哨,知曉了西涼軍四麵攻城。遂一麵派人通報給關羽,一麵派人加強城防。
辰時三刻,咚咚咚三通鼓響,西涼軍四麵圍攻開始,首批西涼軍士卒背著土袋柴草,在弓箭手的掩護下逐漸接近安邑城護城河,僅有西麵護城河因為昨天已經填平,可以直接用雲梯攻城。
隨著西涼軍越來越近,城頭守軍弓箭手射出一支支利箭,運送土石柴草的士卒享受了首波兒箭雨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