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年貨展,羽絨服
下鄉女知青被催婚十年 作者:天蓮噬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洗完躺在床上才算徹底安靜下來。
王書寧腦子裏不由得懷疑廖廷鳴是不是故意的?
還是說,是他爸媽自作主張,和宋母一樣迫不及待地想要廖廷鳴結婚做出來的強行催婚舉動。
第二天早上起床刷牙洗臉的時候,宋母的神情已經沒有昨天晚上那樣慪氣。
吃過早飯後,王書寧便出門去逛街買東西,待在家裏隨時隨地會有暴風雨降臨,躲兩天。
“小寧穿得這麽好看,這是要去哪裏?”隔壁鄰居劉嬸剛從供銷社買白豆腐迴來。
王書寧淺淺地微笑,劉嬸和宋母的關係說不清楚。
是一見麵就嘴刺對方的損友,也可以說是患難才會見真情的至交。
“一年多沒迴來,這兩天天氣好,我到處逛逛,散散心。”
劉嬸盯著麵色紅潤,還帶點嬰兒肥的王家小女兒,別人下鄉是去吃苦,她下鄉當老師,直接躍升,比進廠工作還要好,可惜就是離家太遠,要是在京市就更好了。
“子規樓那邊這兩天在舉辦年貨展,我昨天和你劉叔坐車過去買了好些平常見不著的東西,人擠人都要搶,那叫一個人山人海。”
王書寧思考,“子規樓好像在墨景山那邊,有車通過去嗎?”
劉嬸笑著迴答道:“我就知道你肯定不曉得,去年年底剛通的,就在街頭十字路口那邊,坐滿就發車。”
王書寧頷首,年貨展,這倒是有點興趣。
等她走過去的時候正好看到一輛老舊的小型大巴車停在十字路口靠近居民區的空地上,車門開著,上麵已經坐了不少人。
副駕駛還有一個空位,王書寧直接單腳跨過去坐下。
坐在靠近門旁邊座椅上的售票員大喊一聲,“發車啦。”
司機發動車子拐彎,正常行駛後,女售票員拿著她掛在腰間的黑布包一個個按距離收錢。
王書寧到子規樓是全票,一毛錢。
京市的路要比朝陽縣平坦寬敞許多,加上車開的不快,搖晃幅度並不大。
一路上走走停停,等到子規樓的時候,車上座位還是滿的。
“到了,都下車。”女售票員朝著車內眾人大喊。
王書寧下車後,一眼能看到不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峰,子規樓在墨景山山底,山上還有另一座年代久遠的邵庭閣,據說是五百多年前古人建造的,前幾年曾經被政府修繕過。
一車人全是來逛年貨展的,遠處搭建了許多鮮紅色的遮雨棚,兩百米開外能都感受到熱鬧和喧囂聲。
王書寧跟著人群往前走, 每個攤位上賣的東西都不一樣,望著那些正在交易的工作人員和大爺大媽,這裏的東西也是要票的。
前麵兩排全是日常家用的東西,小到針線紐扣,大到軍大衣厚棉衣。
王書寧還在一個人攤位上看到了羽絨服。
走進去看問的人不少,大多數在問完後都直接搖頭走出去了。
王書寧站在旁邊聽了一會兒,原來是因為價格太貴。
工作人員滿懷熱情地向顧客介紹,還拿樣衣給他們試穿羽絨服的保暖程度,可成交的次數十根手指頭數的過來,對此她不由得心生喪氣。
他們從老遠的深廣那邊過來,羽絨服是他們廠今年才研發出來的保暖神器,廠長滿懷激情地告訴全廠員工一定會大賣。
結果地推人員跑出去宣傳三個月,連一個進貨的國營商店都沒有。
都說成本太高,能買得起的人太少。
在知曉京市這邊要辦年貨展後,想到京市人或許富裕點,加上這邊冬季天氣寒冷。
廠長就耗費巨資讓人開著貨車,拉了一車的羽絨服奔赴兩千多公裏外的京市,誰想到這都擺攤三天了,一車羽絨服隻賣出去十幾件。
到底是誰說京市人有錢的?
見王書寧孤身走進來,女售貨員深唿一口氣,心裏默默給自己打氣,走上前介紹道:“姑娘,喜歡哪個,我拿下來給你試試。”
王書寧指著掛在架子上的絳紫色羽絨服說道:“這件。”
女售貨員詫異地看了她一眼,這麽年輕,絳紫色穿在她身上免不了會顯得老氣。
盡管如此,女售貨員還是拿晾衣杆把那件羽絨服拿下來,拆下衣架打開幫王書寧試穿。
拉上拉鏈的那一刻,女售貨員就知道這單八成是要黃。
實在是不好看,比起小姑娘剛剛脫下的那件淺黃色棉衣實在是差太多。
王書寧盯著鏡子,覺得還行,這衣服是她給宋母買的。
自己迴來後宋母特意給自己做新棉衣,怎麽能讓他們穿舊的過年,嘴上說不缺,隻是因為舍不得罷了。
低頭用手撫摸縫線處,她不會做衣服,縫線緊不緊實卻也能看出來,針腳挺密,質量還行。
“有沒有再大一碼,我媽比我胖一點。”
本來準備接衣服的女售貨員眼睛一亮,咧開嘴笑著迴答道:“有,有大一碼,我馬上讓人去車上給你拿。”
站在不遠處看著的男同事看了眼衣服標牌,立刻跑到停在不遠處的大貨車上開始找。
王建國父子身高有將近一米八,大哥的肩膀要更寬一點,王書寧最後選了兩件黑色的男款羽絨服。
最後還給大嫂張秀珍挑了件藍色的羽絨服。
女售貨員見王書寧一買就是四件,心裏開始有點擔心,她家衣服貴,要是到結賬的時候發現錢或者布票不夠,那得多尷尬。
這種擔憂在王書寧從錢包裏掏出半指寬一疊的布票後徹底消失的無影無蹤。
“姑娘你買的多,我送你兩件羽絨小馬甲,穿在棉衣裏麵特別保暖,你挑挑顏色。”
女售貨員把王書寧帶到攤位最前麵。
一件件黑色、淺灰色、紅色的小馬甲放在木板上。
用手指摩擦,裏麵的羽絨比較少。
想到上門打秋風的王書藝,王書寧就挑了兩個最小號的淺灰色馬甲,正好等他們上門拜年的時候給兩個孩子。
望著大包小包離去的王書寧,女售貨員忍不住地感歎道:“要是多來幾個這樣的大客戶就好了。”
站在一旁的男同事抬頭看天,年貨展過去一半,再過三天就得打道迴府,等冬天過去,這些羽絨服全變成庫存,廠長得哭死。
王書寧腦子裏不由得懷疑廖廷鳴是不是故意的?
還是說,是他爸媽自作主張,和宋母一樣迫不及待地想要廖廷鳴結婚做出來的強行催婚舉動。
第二天早上起床刷牙洗臉的時候,宋母的神情已經沒有昨天晚上那樣慪氣。
吃過早飯後,王書寧便出門去逛街買東西,待在家裏隨時隨地會有暴風雨降臨,躲兩天。
“小寧穿得這麽好看,這是要去哪裏?”隔壁鄰居劉嬸剛從供銷社買白豆腐迴來。
王書寧淺淺地微笑,劉嬸和宋母的關係說不清楚。
是一見麵就嘴刺對方的損友,也可以說是患難才會見真情的至交。
“一年多沒迴來,這兩天天氣好,我到處逛逛,散散心。”
劉嬸盯著麵色紅潤,還帶點嬰兒肥的王家小女兒,別人下鄉是去吃苦,她下鄉當老師,直接躍升,比進廠工作還要好,可惜就是離家太遠,要是在京市就更好了。
“子規樓那邊這兩天在舉辦年貨展,我昨天和你劉叔坐車過去買了好些平常見不著的東西,人擠人都要搶,那叫一個人山人海。”
王書寧思考,“子規樓好像在墨景山那邊,有車通過去嗎?”
劉嬸笑著迴答道:“我就知道你肯定不曉得,去年年底剛通的,就在街頭十字路口那邊,坐滿就發車。”
王書寧頷首,年貨展,這倒是有點興趣。
等她走過去的時候正好看到一輛老舊的小型大巴車停在十字路口靠近居民區的空地上,車門開著,上麵已經坐了不少人。
副駕駛還有一個空位,王書寧直接單腳跨過去坐下。
坐在靠近門旁邊座椅上的售票員大喊一聲,“發車啦。”
司機發動車子拐彎,正常行駛後,女售票員拿著她掛在腰間的黑布包一個個按距離收錢。
王書寧到子規樓是全票,一毛錢。
京市的路要比朝陽縣平坦寬敞許多,加上車開的不快,搖晃幅度並不大。
一路上走走停停,等到子規樓的時候,車上座位還是滿的。
“到了,都下車。”女售票員朝著車內眾人大喊。
王書寧下車後,一眼能看到不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峰,子規樓在墨景山山底,山上還有另一座年代久遠的邵庭閣,據說是五百多年前古人建造的,前幾年曾經被政府修繕過。
一車人全是來逛年貨展的,遠處搭建了許多鮮紅色的遮雨棚,兩百米開外能都感受到熱鬧和喧囂聲。
王書寧跟著人群往前走, 每個攤位上賣的東西都不一樣,望著那些正在交易的工作人員和大爺大媽,這裏的東西也是要票的。
前麵兩排全是日常家用的東西,小到針線紐扣,大到軍大衣厚棉衣。
王書寧還在一個人攤位上看到了羽絨服。
走進去看問的人不少,大多數在問完後都直接搖頭走出去了。
王書寧站在旁邊聽了一會兒,原來是因為價格太貴。
工作人員滿懷熱情地向顧客介紹,還拿樣衣給他們試穿羽絨服的保暖程度,可成交的次數十根手指頭數的過來,對此她不由得心生喪氣。
他們從老遠的深廣那邊過來,羽絨服是他們廠今年才研發出來的保暖神器,廠長滿懷激情地告訴全廠員工一定會大賣。
結果地推人員跑出去宣傳三個月,連一個進貨的國營商店都沒有。
都說成本太高,能買得起的人太少。
在知曉京市這邊要辦年貨展後,想到京市人或許富裕點,加上這邊冬季天氣寒冷。
廠長就耗費巨資讓人開著貨車,拉了一車的羽絨服奔赴兩千多公裏外的京市,誰想到這都擺攤三天了,一車羽絨服隻賣出去十幾件。
到底是誰說京市人有錢的?
見王書寧孤身走進來,女售貨員深唿一口氣,心裏默默給自己打氣,走上前介紹道:“姑娘,喜歡哪個,我拿下來給你試試。”
王書寧指著掛在架子上的絳紫色羽絨服說道:“這件。”
女售貨員詫異地看了她一眼,這麽年輕,絳紫色穿在她身上免不了會顯得老氣。
盡管如此,女售貨員還是拿晾衣杆把那件羽絨服拿下來,拆下衣架打開幫王書寧試穿。
拉上拉鏈的那一刻,女售貨員就知道這單八成是要黃。
實在是不好看,比起小姑娘剛剛脫下的那件淺黃色棉衣實在是差太多。
王書寧盯著鏡子,覺得還行,這衣服是她給宋母買的。
自己迴來後宋母特意給自己做新棉衣,怎麽能讓他們穿舊的過年,嘴上說不缺,隻是因為舍不得罷了。
低頭用手撫摸縫線處,她不會做衣服,縫線緊不緊實卻也能看出來,針腳挺密,質量還行。
“有沒有再大一碼,我媽比我胖一點。”
本來準備接衣服的女售貨員眼睛一亮,咧開嘴笑著迴答道:“有,有大一碼,我馬上讓人去車上給你拿。”
站在不遠處看著的男同事看了眼衣服標牌,立刻跑到停在不遠處的大貨車上開始找。
王建國父子身高有將近一米八,大哥的肩膀要更寬一點,王書寧最後選了兩件黑色的男款羽絨服。
最後還給大嫂張秀珍挑了件藍色的羽絨服。
女售貨員見王書寧一買就是四件,心裏開始有點擔心,她家衣服貴,要是到結賬的時候發現錢或者布票不夠,那得多尷尬。
這種擔憂在王書寧從錢包裏掏出半指寬一疊的布票後徹底消失的無影無蹤。
“姑娘你買的多,我送你兩件羽絨小馬甲,穿在棉衣裏麵特別保暖,你挑挑顏色。”
女售貨員把王書寧帶到攤位最前麵。
一件件黑色、淺灰色、紅色的小馬甲放在木板上。
用手指摩擦,裏麵的羽絨比較少。
想到上門打秋風的王書藝,王書寧就挑了兩個最小號的淺灰色馬甲,正好等他們上門拜年的時候給兩個孩子。
望著大包小包離去的王書寧,女售貨員忍不住地感歎道:“要是多來幾個這樣的大客戶就好了。”
站在一旁的男同事抬頭看天,年貨展過去一半,再過三天就得打道迴府,等冬天過去,這些羽絨服全變成庫存,廠長得哭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