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惠也從毛絨絨的皮毛中探出頭,同樣掃了一眼懸浮框內的信息,圖像顯示雪屋內的紅外來源。看後,她念叨了一句:“噢,原來是這樣。”
原來這16.7攝氏度的熱源來自於那支油燈和她們三人散發出的體溫,如屋內溫度繼續升高會使雪塊融化,暴雪在雪屋頂端紮了一個小孔,既有通風作用也能將雪屋內多餘的熱量帶走,以保證裏麵的雪塊不會融化。
鋪的和蓋的都拿進了大雪屋,暴雪本想自己留在小雪屋休息,可在肇一川再三邀請和他無限好奇心的驅使下,進入了他本想用木棒撬開的巨大星艦。飛船裏麵的設施讓他走到哪裏都‘噢,噢’地叫個不停。沒一會船內23攝氏度的恆溫讓暴雪如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來迴在艙室中走來走去,身上的毛皮一件一件地往下脫。最後,肇一川把為暴雪提供休息的艙室溫度調節到了15攝氏度,過了許久暴雪才逐漸安靜下來。
為確保三位女士在雪屋過夜的安全,肇一川調集四部機器人守護在大小雪屋的周邊。
第二天清晨,明浩和一場暴風雪幾乎同時來到基地,隨同明浩和阿加塔迴來的有一個6歲多的小女孩和兩位60多歲的老夫妻。女孩很漂亮,像商場賣的洋娃娃一樣,長長的睫毛,大大的淡藍色眼睛,臉色稍顯蒼白,臉頰消瘦,船內的所有人都對她喜歡的不得了,小姑娘也不認生,很快就在飛船裏跑東跑西了,為住在星艦的人帶來不少的歡樂。
安頓完二老一小後明浩與同伴一起迴到控製艙,二十幾個小時的奔波勞累使明浩的臉色有些發白,雖然很疲憊,可喜悅的心情還是讓他將這一天多的經曆像說評書一樣娓娓道來。
離開基地,隱形飛船載著明浩和阿加塔朝南方急速飛去,阿加塔的傷勢還很嚴重仍然需要靜養,明浩在飛船操控室為她安排了一張床。相互交流得知阿加塔也懂一些英語,二人交流起來並無障礙。
飛行了1小時36分鍾後,他們終於抵達華沙南部的拉多姆市,時間是下午的4點23分,暮色開始低垂。明浩將飛行高度降到30米,匆匆穿行在狼藉街道上的行人,做夢也想不到在他們頭頂有一艘飛船飛過。
飛船根據阿加塔指引的方向,朝她的住處緩緩駛去。明浩好奇地透過舷窗朝下望去,到處全是倒塌的建築,街道上的行人不是很多,他們大多目光呆滯行色匆匆,放眼望去有兩處建築的頂端懸掛著納粹的‘卐’字旗幟,街道兩側的房屋有一半是殘垣斷壁,應該是轟炸所致。
漂移了5分鍾21秒,阿加塔仔細辨別著她麵前懸浮框內顯示的一片片的廢墟,突然她虛弱地抬手指著已被燒成黑乎乎的木頭堆說:“那就是我們的家,我的女兒就在那裏。”
顯然她的情緒有些激動,從她被蓋世太保帶走的那一刻,就沒想過還能再次活著看到自己的家。眼前那一堆被燒成黑炭的木樁,訴說著這裏的不幸遭遇。明浩將情緒異常激動的阿加塔按迴到床上,並告訴她不要著急,先探查附近有沒有生命體,經過一番探查在那堆廢墟下麵的確有微弱的生命跡象。
為不引起偶爾從這裏經過的行人注意,明浩與阿加塔商定待太陽落山後再實施營救。下午5時30分太陽在西側天空隻留下一片暗紅,阿加塔急切地盼望著太陽趕快落山,當最後一抹晚霞消失在地平線下時,她催促道:“現在可以了,能救我女兒了。”明浩將目光從懸浮框移向窗外,看了看天色,隨後從厚重的懸浮座椅上站起,帶著一幅信息框來到床前,將懸浮信息框拉到阿加塔麵前囑咐道:“你看著這塊信息框,我和機器人去營救你女兒,有什麽情況你對著影像說話便能聯絡到我。”
一分鍾後,明浩和兩部機器人的影像便出現在阿加塔麵前的信息框裏。明浩根據生命探測儀器的提示,鎖定了一個3平方米的區域,這裏已被燒的麵目全非,在如此雜亂的地方阿加塔無法通過影像判斷出女兒的藏身之處,當前完全要靠儀器來尋找阿加塔的女兒了,清理完地麵的磚頭瓦礫和黑乎乎的木樁,發現下麵是一塊60公分見方的黑色鐵板。
見到蓋在井上的鐵板,阿加塔對著信息框激動地大喊:“就是它,就是它。我女兒就在下麵。”
明浩命令機器人掀開鐵板,下麵是一口僅容一個成人進出的圓形井口,借助頭部的射燈往下看,這口井有三米深,井的底部有一根橫著的管路穿過,管路上有個生鏽的閥門。這條管道通向哪裏無從知曉,明浩朝井裏喊了幾聲,下麵寂靜無聲沒有迴應。根據阿加塔的講述,這是一條廢棄的管路,在管路的外部還有一個套管,是用於維修的,套管與管道之間容納一個小孩是不成問題的。
因井口寬度有限,機器人的體量太大下去後無法操作,所以明浩自己踩著懸浮板下到井底,到達井底後發現套管與管路間的確有一名金黃頭發的小女孩,她趴在廢棄的管道上,小臉像白紙一樣,雙眼緊閉,明浩忙上前試了一下小女孩的脈搏,還好脈搏在跳動,隻是十分微弱,明浩將女孩從套管裏拉出抱在懷裏,看了一眼套管的深處,裏麵有阿加塔為她準備的小籃子,可裏麵已經沒有食物了。
抱著小女孩懸浮到地麵,小女孩在他懷裏始終一動不動。迴到飛船他三步並作兩步跑到放置救生艙的艙室,將小女孩身上的衣服全部脫去後放入救生艙內,各種儀器開始工作。阿加塔也被醫護機器人推到救生艙前,她發瘋似地叫著小女孩的名字:“莎莉,莎莉你睜開眼睛,媽媽來了,你快看,媽媽來了。”好久明浩才使這位情緒激動的母親安靜下來,救生艙透明罩上的信息顯示,這名叫莎莉的小女孩因身體極度虛弱而昏迷,救生設備自行為她注射急需的幾種維他命、生理鹽水和營養藥劑,沒用多久阿加塔的女兒便蘇醒過來。
明浩將這裏的進展情況向基地做了匯報,基地認為這次任務已圓滿完成,希望明浩馬上返迴基地。可他覺得就這麽返迴基地還缺點什麽,於是申請晚些時候返迴,這幾個小時他要去歐洲辦件事。基地考慮到戰爭時期,安全是第一位,問他去歐洲幹什麽?明浩竟然迴答說去‘撿洋撈’。最終應了中國的一句古話‘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明浩最後還加了一句說要給大家一個驚喜,夏勁嵩總結事出反常必有妖,等著,看他的驚喜吧!
從波蘭境內繼續向南飛行穿過捷克進入奧地利,當下捷克和奧地利都是德國占領區,在捷克境內看到一切都在為戰爭忙碌著,工廠的煙囪還在冒著滾滾的黑煙,雖然已是夜晚可‘工人們’還在勞作。
進入奧地利後,山多了起來,山上覆蓋著積雪,尤其是壯美的阿爾卑斯山脈,她由西向南,一直延伸至維也納盆地,粗獷豪邁的山巒,蔚為壯觀,順著山脈緩緩西行,月光下的阿爾卑斯山脈給人一種莫名的壓迫與敬畏之感。
午夜剛過,飛船才慢悠悠地飛進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這座城市不論是古是今都承載了太多值得我們學習和了解的地方了,提到維也納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音樂之都’。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音樂聖地,一年一度的維也納音樂會更是家喻戶曉。戰後除紐約和日內瓦外,維也納是第三個聯合國城市,石油輸出國組織、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總部就設於此。
明浩來此的原因是,他從二戰的曆史資料中獲知,現今人們看到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並非是1869年所建,戰爭不僅摧毀了生命也摧毀了音樂。1944年6月30日上演了《諸神的黃昏》,那算是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最後一次演出,1945年3月12日,歌劇院被炸,受創甚重,在未被戰火洗禮之前這裏一定有許多與音樂有關的資料,如果將這些資料帶迴太空城,會對太空城的文藝複興有一些助力。
明浩到達歌劇院上空後釋放出幾百個偵察器,對歌劇院的裏裏外外進行了掃描,不過有價值的東西寥寥無幾了,納粹把這裏許多著名音樂家、作曲家的手稿和資料以及與音樂有關的東西搜刮一空。
經過幾個小時的治療躺在救生艙裏的小女孩莎莉醒了,阿加塔抱著孩子哭了許久許久,直到機器人將肉粥推進來,她才停止了哭泣,拖著自己虛弱的身軀一勺一勺地喂著同樣虛弱的女兒。沒過多久小女孩莎莉就嘰哩哇啦地說起了話,說的是波蘭語明浩聽不懂。明浩和小莎莉說笑了一陣,而後告訴阿加塔他還有工作,有什麽需要盡管叫機器人,明浩輕輕撫摸了一下小莎莉的臉蛋就轉身離開了。
夜幕籠罩下的維也納沒有喧嘩,明浩依據偵察器所提供的信息,在維也納的三維地圖上標注了一個點,將這個點放大後發現,那是家樂器商店,商店看著不是很大,可從門窗脫落的油漆與發亮的銅把手不難判斷,這家店在這裏許多年了,銅把手和木門接觸的地方已經呈現出藍色和棕色,人手接觸的部分黃的發亮,通過這個細節明浩判斷這家老店生意還算興隆。將防護服調節為純黑色,頭盔變成禮帽的形狀,雖然不像但也好過戴著頭盔。兩部機器戰士各提一個40公分見方的黑色金屬箱跟在後麵,幾分鍾後,他們已經站在樂器店門前。
‘咚咚咚,咚咚咚。’明浩輕輕敲擊著店門。
約3分鍾後,在鍥而不舍的敲門聲中店裏終於有了一絲光亮,光亮晃動著來到門前。
門裏的人壓低了聲音用德語問:“誰?”聲音聽上去有些蒼老,但是很輕很輕。
“我要買把小提琴。”明浩輕聲地用英語迴道,說完後警惕地掃視一下周圍。
“天太晚了,白天再來吧。”裏麵的人改用英語迴道。
“我現在要用一把小提琴,就是當下。謝謝先生!”明浩用懇求的語調。
見打發不走來人,門終於開了一道縫,一位看上去有些年紀的老人一隻手握著燭台,燭光不停地搖曳著,另一隻手把住門框望向門外。見門外站著一名身穿黑衣,頭戴黑色禮帽的人,禮帽的形狀有些怪異,禮帽下是一張東方人的臉,東方人身後站著兩名高大的黑衣人,因為天黑看不清楚麵容。
老人遲疑了一下低聲道:“進來吧,隻給你們10分鍾時間,我和我太太要出門辦事。”打開門讓三人進入店內,三人閃入店內,老人又探出頭朝門外窺望了一眼後立刻關上了門。
進到店內老人才發現後麵的兩人足有2米多高,像兩座黑鐵塔一樣,從頭到腳全是黑色,黑色的禮帽壓的很低,還是看不到麵容。老人注視著明浩的雙眸,手指著兩部機器人問:“他們是...?”
明浩麵帶著笑容迴道:“您別怕,他們是我的保鏢,戰爭時期一個人外出不安全。”
得到迴答後老者不再理會看上去有些壓迫感的機器人,將手裏的燭台舉起,照向左手邊的牆麵說:“這些都是小提琴,你挑一把快走吧,蓋世太保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來。”
抬頭望去,滿牆掛的都是小提琴,各種顏色、各種材質。
明浩走上去摘下一把問道:“這裏的樂器我都要了,您看行嗎?”
“你說什麽?”老人的語氣有些不太友善了。
“我那裏有很多人想學習樂器,我又不懂這些,所以我想把這些都買下來,用黃金支付。您看可以嗎?”
明浩指了指機器人手裏黑色的金屬箱,機器人按動金屬箱上麵的開關,箱體上部自動打開,裏麵碼放的是一根根大拇指粗的金條。
老者看了一眼金條立刻氣憤地說:“你們走吧,我不賣了。”
聽了老者的迴話明浩有些糊塗,為什麽給金條反倒不賣了,這時從內間走出一位慈祥的老婦人,昏黃的燭光下老婦人的臉顯得更加和善,她來到老者身邊小聲說了些什麽,沒等老者再說話,她對明浩輕聲道:“年輕人,我不知道你從哪裏來,來幹什麽?我們店裏的樂器你隨便拿,拿多少都行,至於價格你給我們4根金條就行了。”
“剛才我丈夫說了隻給你們10分鍾,現在還剩5分鍾,這裏不安全,你們拿了樂器就快些離開吧!”老太太把最後一句說的很重。
明浩沒注意到老婦人在‘這裏不安全’時說的語氣加重了些,而是望了望牆兩側懸掛的樂器,那些樂器他有不少叫不出名字。
“我把這兩箱黃金都給您,您看我能拿走多少件樂器?”
老者麵無表情地說:“年輕人,這裏不能久留,蓋世太保很快就會搜查這裏,你不走我們可要走了。”老者拉起老婦的手就要往門外衝。
明浩命令機器人擋在門口,兩位老者驚愕地看了看機器人,扭頭用憤怒且夾雜恐懼的目光看向明浩,明浩被看得有些不知所措。
他深吸了一口氣,語氣堅定地對兩位老者道:“有我在,你們不會有危險,我隻是想知道你們為什麽要在這個時間出門,你們要逃亡對吧?”
“你,你怎麽知道我們要逃亡?”老婦人磕巴地狡辯道。
明浩沒有迴答,用手指了指老婦人手提的一隻不大的旅行箱。
老者被氣的說不上話,臉色極其難看,老婦無奈地放下旅行箱將事情簡明扼要地講了一遍。原來這間樂器店是抵抗組織的一個秘密聯絡點,下午聯絡人告訴他們,抵抗組織裏出了叛變者,讓他們馬上撤離,撤離的時間他們選在了午夜,這樣可以躲過街上士兵的盤查。
聽完老婦人的敘述,明浩問道:“你們要去哪裏?”
這句話仿佛刺痛了老者敏感的神經,他朝明浩低吼道:“你問的太多了。”
老婦人歎了口氣:“不知道啊!周圍全被德國人占領了,抵抗組織也沒有固定的地方,我們老了不能與他們一起行動,去了也是添麻煩。”
明浩聽出二老的糾結所在,試探著說:“如果你們實在沒有地方去,就跟我們走吧。”
“跟你們......去哪裏?”老婦人眼睛一亮追問道。
“去一個沒有戰爭的地方。”
兩位老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不敢相信明浩的話,兩雙眼睛不停地打量著明浩的臉。
明浩一臉鄭重地對兩位老人重複道:“你們跟我走,安全我可以絕對保證。”
老婦人拉了拉老者衣服的下擺,示意他離明浩遠幾步說話,二人在一旁商量片刻。
老者緩步走到明浩麵前伸出右手說:“隻要能保證安全,我們跟你走。”
不知二老是怎樣商量的,不過商量的結果明浩很滿意。
隨後明浩提出要把兩位老人這裏的樂器全部帶走,相當於是給二老搬個家。二老高興的不得了,不僅有了著落,他們幾十年的心血也保留下來了。
明浩直接與隱形飛船中樞係統相連,並下達指令調20部機器人將老人樂器店裏的所有物件全搬進飛船的儲存艙,搬運足足用了4個多小時,兩位老人又收拾出6個大木箱子,所有的房間都被搬空,連地下室都沒放過。
明浩站在門口大概清點了一下,三角鋼琴5架,立式鋼琴15架。什麽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不計其數,有帶琴盒的,還有不少是沒有琴盒的,看上去都十分精美。之後與二位老人交流才知曉,他們賣樂器也收樂器,而且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為了填飽肚子或是為換一條生路,很多音樂人將自己珍藏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樂器典當掉。迴太空城的第五年,在一次太空城與地球的文化交流中才知曉,這次明浩的確是撿到了寶。
5個小時後,兩位老者手持燭台,看著空蕩蕩的門廳,兩個微微佝僂的身影相互攙扶著,顯得是那麽的悲涼與落寞,明浩沒有催促隻是靜靜地等待著。如此一走,可說是與這裏的永別,這間樂器店應該留存著兩位老人無盡的迴憶,最後離開時老者用雙手將兩扇店門慢慢帶上,似合上一本讀完的長篇小說,書的內容已深深烙印在他們腦海中。
原來這16.7攝氏度的熱源來自於那支油燈和她們三人散發出的體溫,如屋內溫度繼續升高會使雪塊融化,暴雪在雪屋頂端紮了一個小孔,既有通風作用也能將雪屋內多餘的熱量帶走,以保證裏麵的雪塊不會融化。
鋪的和蓋的都拿進了大雪屋,暴雪本想自己留在小雪屋休息,可在肇一川再三邀請和他無限好奇心的驅使下,進入了他本想用木棒撬開的巨大星艦。飛船裏麵的設施讓他走到哪裏都‘噢,噢’地叫個不停。沒一會船內23攝氏度的恆溫讓暴雪如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來迴在艙室中走來走去,身上的毛皮一件一件地往下脫。最後,肇一川把為暴雪提供休息的艙室溫度調節到了15攝氏度,過了許久暴雪才逐漸安靜下來。
為確保三位女士在雪屋過夜的安全,肇一川調集四部機器人守護在大小雪屋的周邊。
第二天清晨,明浩和一場暴風雪幾乎同時來到基地,隨同明浩和阿加塔迴來的有一個6歲多的小女孩和兩位60多歲的老夫妻。女孩很漂亮,像商場賣的洋娃娃一樣,長長的睫毛,大大的淡藍色眼睛,臉色稍顯蒼白,臉頰消瘦,船內的所有人都對她喜歡的不得了,小姑娘也不認生,很快就在飛船裏跑東跑西了,為住在星艦的人帶來不少的歡樂。
安頓完二老一小後明浩與同伴一起迴到控製艙,二十幾個小時的奔波勞累使明浩的臉色有些發白,雖然很疲憊,可喜悅的心情還是讓他將這一天多的經曆像說評書一樣娓娓道來。
離開基地,隱形飛船載著明浩和阿加塔朝南方急速飛去,阿加塔的傷勢還很嚴重仍然需要靜養,明浩在飛船操控室為她安排了一張床。相互交流得知阿加塔也懂一些英語,二人交流起來並無障礙。
飛行了1小時36分鍾後,他們終於抵達華沙南部的拉多姆市,時間是下午的4點23分,暮色開始低垂。明浩將飛行高度降到30米,匆匆穿行在狼藉街道上的行人,做夢也想不到在他們頭頂有一艘飛船飛過。
飛船根據阿加塔指引的方向,朝她的住處緩緩駛去。明浩好奇地透過舷窗朝下望去,到處全是倒塌的建築,街道上的行人不是很多,他們大多目光呆滯行色匆匆,放眼望去有兩處建築的頂端懸掛著納粹的‘卐’字旗幟,街道兩側的房屋有一半是殘垣斷壁,應該是轟炸所致。
漂移了5分鍾21秒,阿加塔仔細辨別著她麵前懸浮框內顯示的一片片的廢墟,突然她虛弱地抬手指著已被燒成黑乎乎的木頭堆說:“那就是我們的家,我的女兒就在那裏。”
顯然她的情緒有些激動,從她被蓋世太保帶走的那一刻,就沒想過還能再次活著看到自己的家。眼前那一堆被燒成黑炭的木樁,訴說著這裏的不幸遭遇。明浩將情緒異常激動的阿加塔按迴到床上,並告訴她不要著急,先探查附近有沒有生命體,經過一番探查在那堆廢墟下麵的確有微弱的生命跡象。
為不引起偶爾從這裏經過的行人注意,明浩與阿加塔商定待太陽落山後再實施營救。下午5時30分太陽在西側天空隻留下一片暗紅,阿加塔急切地盼望著太陽趕快落山,當最後一抹晚霞消失在地平線下時,她催促道:“現在可以了,能救我女兒了。”明浩將目光從懸浮框移向窗外,看了看天色,隨後從厚重的懸浮座椅上站起,帶著一幅信息框來到床前,將懸浮信息框拉到阿加塔麵前囑咐道:“你看著這塊信息框,我和機器人去營救你女兒,有什麽情況你對著影像說話便能聯絡到我。”
一分鍾後,明浩和兩部機器人的影像便出現在阿加塔麵前的信息框裏。明浩根據生命探測儀器的提示,鎖定了一個3平方米的區域,這裏已被燒的麵目全非,在如此雜亂的地方阿加塔無法通過影像判斷出女兒的藏身之處,當前完全要靠儀器來尋找阿加塔的女兒了,清理完地麵的磚頭瓦礫和黑乎乎的木樁,發現下麵是一塊60公分見方的黑色鐵板。
見到蓋在井上的鐵板,阿加塔對著信息框激動地大喊:“就是它,就是它。我女兒就在下麵。”
明浩命令機器人掀開鐵板,下麵是一口僅容一個成人進出的圓形井口,借助頭部的射燈往下看,這口井有三米深,井的底部有一根橫著的管路穿過,管路上有個生鏽的閥門。這條管道通向哪裏無從知曉,明浩朝井裏喊了幾聲,下麵寂靜無聲沒有迴應。根據阿加塔的講述,這是一條廢棄的管路,在管路的外部還有一個套管,是用於維修的,套管與管道之間容納一個小孩是不成問題的。
因井口寬度有限,機器人的體量太大下去後無法操作,所以明浩自己踩著懸浮板下到井底,到達井底後發現套管與管路間的確有一名金黃頭發的小女孩,她趴在廢棄的管道上,小臉像白紙一樣,雙眼緊閉,明浩忙上前試了一下小女孩的脈搏,還好脈搏在跳動,隻是十分微弱,明浩將女孩從套管裏拉出抱在懷裏,看了一眼套管的深處,裏麵有阿加塔為她準備的小籃子,可裏麵已經沒有食物了。
抱著小女孩懸浮到地麵,小女孩在他懷裏始終一動不動。迴到飛船他三步並作兩步跑到放置救生艙的艙室,將小女孩身上的衣服全部脫去後放入救生艙內,各種儀器開始工作。阿加塔也被醫護機器人推到救生艙前,她發瘋似地叫著小女孩的名字:“莎莉,莎莉你睜開眼睛,媽媽來了,你快看,媽媽來了。”好久明浩才使這位情緒激動的母親安靜下來,救生艙透明罩上的信息顯示,這名叫莎莉的小女孩因身體極度虛弱而昏迷,救生設備自行為她注射急需的幾種維他命、生理鹽水和營養藥劑,沒用多久阿加塔的女兒便蘇醒過來。
明浩將這裏的進展情況向基地做了匯報,基地認為這次任務已圓滿完成,希望明浩馬上返迴基地。可他覺得就這麽返迴基地還缺點什麽,於是申請晚些時候返迴,這幾個小時他要去歐洲辦件事。基地考慮到戰爭時期,安全是第一位,問他去歐洲幹什麽?明浩竟然迴答說去‘撿洋撈’。最終應了中國的一句古話‘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明浩最後還加了一句說要給大家一個驚喜,夏勁嵩總結事出反常必有妖,等著,看他的驚喜吧!
從波蘭境內繼續向南飛行穿過捷克進入奧地利,當下捷克和奧地利都是德國占領區,在捷克境內看到一切都在為戰爭忙碌著,工廠的煙囪還在冒著滾滾的黑煙,雖然已是夜晚可‘工人們’還在勞作。
進入奧地利後,山多了起來,山上覆蓋著積雪,尤其是壯美的阿爾卑斯山脈,她由西向南,一直延伸至維也納盆地,粗獷豪邁的山巒,蔚為壯觀,順著山脈緩緩西行,月光下的阿爾卑斯山脈給人一種莫名的壓迫與敬畏之感。
午夜剛過,飛船才慢悠悠地飛進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這座城市不論是古是今都承載了太多值得我們學習和了解的地方了,提到維也納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音樂之都’。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音樂聖地,一年一度的維也納音樂會更是家喻戶曉。戰後除紐約和日內瓦外,維也納是第三個聯合國城市,石油輸出國組織、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總部就設於此。
明浩來此的原因是,他從二戰的曆史資料中獲知,現今人們看到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並非是1869年所建,戰爭不僅摧毀了生命也摧毀了音樂。1944年6月30日上演了《諸神的黃昏》,那算是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最後一次演出,1945年3月12日,歌劇院被炸,受創甚重,在未被戰火洗禮之前這裏一定有許多與音樂有關的資料,如果將這些資料帶迴太空城,會對太空城的文藝複興有一些助力。
明浩到達歌劇院上空後釋放出幾百個偵察器,對歌劇院的裏裏外外進行了掃描,不過有價值的東西寥寥無幾了,納粹把這裏許多著名音樂家、作曲家的手稿和資料以及與音樂有關的東西搜刮一空。
經過幾個小時的治療躺在救生艙裏的小女孩莎莉醒了,阿加塔抱著孩子哭了許久許久,直到機器人將肉粥推進來,她才停止了哭泣,拖著自己虛弱的身軀一勺一勺地喂著同樣虛弱的女兒。沒過多久小女孩莎莉就嘰哩哇啦地說起了話,說的是波蘭語明浩聽不懂。明浩和小莎莉說笑了一陣,而後告訴阿加塔他還有工作,有什麽需要盡管叫機器人,明浩輕輕撫摸了一下小莎莉的臉蛋就轉身離開了。
夜幕籠罩下的維也納沒有喧嘩,明浩依據偵察器所提供的信息,在維也納的三維地圖上標注了一個點,將這個點放大後發現,那是家樂器商店,商店看著不是很大,可從門窗脫落的油漆與發亮的銅把手不難判斷,這家店在這裏許多年了,銅把手和木門接觸的地方已經呈現出藍色和棕色,人手接觸的部分黃的發亮,通過這個細節明浩判斷這家老店生意還算興隆。將防護服調節為純黑色,頭盔變成禮帽的形狀,雖然不像但也好過戴著頭盔。兩部機器戰士各提一個40公分見方的黑色金屬箱跟在後麵,幾分鍾後,他們已經站在樂器店門前。
‘咚咚咚,咚咚咚。’明浩輕輕敲擊著店門。
約3分鍾後,在鍥而不舍的敲門聲中店裏終於有了一絲光亮,光亮晃動著來到門前。
門裏的人壓低了聲音用德語問:“誰?”聲音聽上去有些蒼老,但是很輕很輕。
“我要買把小提琴。”明浩輕聲地用英語迴道,說完後警惕地掃視一下周圍。
“天太晚了,白天再來吧。”裏麵的人改用英語迴道。
“我現在要用一把小提琴,就是當下。謝謝先生!”明浩用懇求的語調。
見打發不走來人,門終於開了一道縫,一位看上去有些年紀的老人一隻手握著燭台,燭光不停地搖曳著,另一隻手把住門框望向門外。見門外站著一名身穿黑衣,頭戴黑色禮帽的人,禮帽的形狀有些怪異,禮帽下是一張東方人的臉,東方人身後站著兩名高大的黑衣人,因為天黑看不清楚麵容。
老人遲疑了一下低聲道:“進來吧,隻給你們10分鍾時間,我和我太太要出門辦事。”打開門讓三人進入店內,三人閃入店內,老人又探出頭朝門外窺望了一眼後立刻關上了門。
進到店內老人才發現後麵的兩人足有2米多高,像兩座黑鐵塔一樣,從頭到腳全是黑色,黑色的禮帽壓的很低,還是看不到麵容。老人注視著明浩的雙眸,手指著兩部機器人問:“他們是...?”
明浩麵帶著笑容迴道:“您別怕,他們是我的保鏢,戰爭時期一個人外出不安全。”
得到迴答後老者不再理會看上去有些壓迫感的機器人,將手裏的燭台舉起,照向左手邊的牆麵說:“這些都是小提琴,你挑一把快走吧,蓋世太保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來。”
抬頭望去,滿牆掛的都是小提琴,各種顏色、各種材質。
明浩走上去摘下一把問道:“這裏的樂器我都要了,您看行嗎?”
“你說什麽?”老人的語氣有些不太友善了。
“我那裏有很多人想學習樂器,我又不懂這些,所以我想把這些都買下來,用黃金支付。您看可以嗎?”
明浩指了指機器人手裏黑色的金屬箱,機器人按動金屬箱上麵的開關,箱體上部自動打開,裏麵碼放的是一根根大拇指粗的金條。
老者看了一眼金條立刻氣憤地說:“你們走吧,我不賣了。”
聽了老者的迴話明浩有些糊塗,為什麽給金條反倒不賣了,這時從內間走出一位慈祥的老婦人,昏黃的燭光下老婦人的臉顯得更加和善,她來到老者身邊小聲說了些什麽,沒等老者再說話,她對明浩輕聲道:“年輕人,我不知道你從哪裏來,來幹什麽?我們店裏的樂器你隨便拿,拿多少都行,至於價格你給我們4根金條就行了。”
“剛才我丈夫說了隻給你們10分鍾,現在還剩5分鍾,這裏不安全,你們拿了樂器就快些離開吧!”老太太把最後一句說的很重。
明浩沒注意到老婦人在‘這裏不安全’時說的語氣加重了些,而是望了望牆兩側懸掛的樂器,那些樂器他有不少叫不出名字。
“我把這兩箱黃金都給您,您看我能拿走多少件樂器?”
老者麵無表情地說:“年輕人,這裏不能久留,蓋世太保很快就會搜查這裏,你不走我們可要走了。”老者拉起老婦的手就要往門外衝。
明浩命令機器人擋在門口,兩位老者驚愕地看了看機器人,扭頭用憤怒且夾雜恐懼的目光看向明浩,明浩被看得有些不知所措。
他深吸了一口氣,語氣堅定地對兩位老者道:“有我在,你們不會有危險,我隻是想知道你們為什麽要在這個時間出門,你們要逃亡對吧?”
“你,你怎麽知道我們要逃亡?”老婦人磕巴地狡辯道。
明浩沒有迴答,用手指了指老婦人手提的一隻不大的旅行箱。
老者被氣的說不上話,臉色極其難看,老婦無奈地放下旅行箱將事情簡明扼要地講了一遍。原來這間樂器店是抵抗組織的一個秘密聯絡點,下午聯絡人告訴他們,抵抗組織裏出了叛變者,讓他們馬上撤離,撤離的時間他們選在了午夜,這樣可以躲過街上士兵的盤查。
聽完老婦人的敘述,明浩問道:“你們要去哪裏?”
這句話仿佛刺痛了老者敏感的神經,他朝明浩低吼道:“你問的太多了。”
老婦人歎了口氣:“不知道啊!周圍全被德國人占領了,抵抗組織也沒有固定的地方,我們老了不能與他們一起行動,去了也是添麻煩。”
明浩聽出二老的糾結所在,試探著說:“如果你們實在沒有地方去,就跟我們走吧。”
“跟你們......去哪裏?”老婦人眼睛一亮追問道。
“去一個沒有戰爭的地方。”
兩位老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不敢相信明浩的話,兩雙眼睛不停地打量著明浩的臉。
明浩一臉鄭重地對兩位老人重複道:“你們跟我走,安全我可以絕對保證。”
老婦人拉了拉老者衣服的下擺,示意他離明浩遠幾步說話,二人在一旁商量片刻。
老者緩步走到明浩麵前伸出右手說:“隻要能保證安全,我們跟你走。”
不知二老是怎樣商量的,不過商量的結果明浩很滿意。
隨後明浩提出要把兩位老人這裏的樂器全部帶走,相當於是給二老搬個家。二老高興的不得了,不僅有了著落,他們幾十年的心血也保留下來了。
明浩直接與隱形飛船中樞係統相連,並下達指令調20部機器人將老人樂器店裏的所有物件全搬進飛船的儲存艙,搬運足足用了4個多小時,兩位老人又收拾出6個大木箱子,所有的房間都被搬空,連地下室都沒放過。
明浩站在門口大概清點了一下,三角鋼琴5架,立式鋼琴15架。什麽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不計其數,有帶琴盒的,還有不少是沒有琴盒的,看上去都十分精美。之後與二位老人交流才知曉,他們賣樂器也收樂器,而且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為了填飽肚子或是為換一條生路,很多音樂人將自己珍藏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樂器典當掉。迴太空城的第五年,在一次太空城與地球的文化交流中才知曉,這次明浩的確是撿到了寶。
5個小時後,兩位老者手持燭台,看著空蕩蕩的門廳,兩個微微佝僂的身影相互攙扶著,顯得是那麽的悲涼與落寞,明浩沒有催促隻是靜靜地等待著。如此一走,可說是與這裏的永別,這間樂器店應該留存著兩位老人無盡的迴憶,最後離開時老者用雙手將兩扇店門慢慢帶上,似合上一本讀完的長篇小說,書的內容已深深烙印在他們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