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到陳倉的這條官道,自打諸葛亮北伐之後,關中陸續進駐了將近十幾萬漢軍,這麽多人人吃馬嚼,自然無法完全靠關中接濟。


    隨著這幾年在諸葛亮的治理下,雍涼開始恢複生產,但陳倉作為漢中通往雍涼的又一關鍵節點,始終對於雍涼漢軍的後勤有著重要意義。


    畢竟陳倉還連接著雍州與涼州,漢軍現在在雍州基本實現了糧草自行補充,而在涼州,由於邊防和維持絲綢之路的需要,仍然需要內地接濟。


    這幾年以來,負責這件事的一直是楊儀,而楊儀調任涼州刺史後,這件事情則交給了楊儀的副手。其實,楊儀還是能夠幹預到糧草的調度。


    鄧艾騎著馬,身後則是跟了千來號人馬,他們是薑維派過來協助陳倉防務以及監督糧草調度的。


    “將軍,聽說陳倉城裏有將近五千多人看守,負責糧草調動呢,萬一他們聽楊儀的,不給我們進城或者攻擊我們怎麽辦?”


    一旁的楊緒,也算是鄧艾身旁的老熟人了,鄧艾在魏軍幹時,他就已經和鄧艾在一起了。因此他也知道些這次的任務,這才有些擔憂的問。


    鄧艾不說話,隻是看起了自己手上拿的地圖,思考了一會兒後,安頓了起來。


    “傳令下去,派人去陳倉,就說我代表薑維將軍巡查陳倉糧草轉運,首要前往眉縣。


    所部兵馬,分為兩隊,一隊七百人,由你率領,打上我的旗號,前往眉縣,我帶著剩下人,去陳倉。”鄧艾對著一旁的楊緒說道。


    “你想來一招聲東擊西。”楊緒理解了鄧艾的意思,讓楊緒打著自己的旗號前往眉縣,將陳倉的注意力吸引到眉縣。


    至於為什麽要選眉縣,原因也很簡單。


    多年以前,董卓燒毀洛陽後,將漢朝廷遷往長安,然後為了供應首都外加自己享樂,便在眉縣囤積了大量的糧草,也就有了所謂的酒池肉林。


    而眉縣也是陳倉轉運糧草到長安的中轉站之一,鄧艾第一站巡查眉縣,也算是能夠理解。


    陳倉縣官署。


    “都尉,薑維將軍派遣越騎校尉鄧艾前來巡查糧草轉運,現在已經前往眉縣,距離不過三百裏。”


    陳倉在三國時期,屬於左扶風管轄下,在此設立陳倉縣,不過諸葛亮對於陳倉,則是名義上設縣,則是設置了一個都尉,專門負責轉運糧草,順帶管理政務。


    現任的陳倉都尉,則是苟安。


    “行吧,準備準備,我親自前往眉縣安頓。”


    陳倉離眉縣的距離更近,苟安的目的自然是前往眉縣,收拾掉一些自己聽命於楊儀的證據。苟安帶了十幾號衛士,騎上快馬向著眉縣趕去。


    “將軍你看!”一個士兵指著過來的隊伍說道。


    眉縣通往陳倉的官道上,鄧艾帶著百十來號士兵,換上了行商的裝束,行進在前往陳倉的官道上。


    鄧艾用毛巾擦了把汗,望向了士兵手指的方向。這隻隊伍和鄧艾的隊伍麵對麵行進而來。


    “看來是陳倉的人。”鄧艾隻是嘴裏說了一句,隨後吩咐手下全部裝作忙著看貨物的樣子。迎著苟安的隊伍行進了上去。


    苟安現在一心想著眉縣的事情,也沒有心思多看這支商隊,畢竟他根據楊儀的吩咐,糧草的調度上開始了減量供應。苟安不太明白楊儀這麽安排有何用意。


    不過楊儀給他的信中說道,這次事畢,直接讓他總管整個雍州的糧草調度。苟安一想,反正自己是楊儀的老部下,聽老長官的也無妨。


    至於薑維給他發來的糧草按量供應不得有誤的話,自然也當做了句空話,反正他和薑維也不熟。


    苟安漫不經心的迴頭看了一眼商隊,畢竟百來號人的隊伍,很難不引起人的注意。他到沒有多想,隻是覺得那個商隊頭領有一股軒昂之氣,似乎有種軍人的感覺。


    “這商隊頭領為何有股殺氣?”苟安看著遠去的商隊,問了起來手下。


    “都尉有所不知,這兩年生逢亂世,有些軍人可能戰場上失散,然後就做起了行商也有可能。”手下人如此迴應道。


    苟安也沒有多想,隻是催促隊伍行進快一些,雖說他不在意薑維,不過給巡查的人給不了個解釋,薑維把他擼了也不費什麽功夫。


    陳倉城下。


    “過往客商,在關口登記,繳過路費後進關。”城下,士兵守在拒馬旁邊,登記著過往客商。


    “將軍,我們登記進城還是直接亮明身份?”


    “當然登記,進了關再亮明身份。”鄧艾臉色沒什麽變化,仍然是一臉嚴肅。於是手下人迅速的前往進行了登記。


    “得,這次我又得賠上幾貫。”鄧艾心裏這麽思考著,不過他覺得值。畢竟根據薑維和他的分析,楊儀可能會從糧草供應上做文章。


    自己不從暗處入手,恐怕楊儀露不出來什麽破綻。


    於是鄧艾帶著貨物進了城,開始調查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三國,從七擒孟獲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梨大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梨大工並收藏穿越三國,從七擒孟獲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