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大戰前的會議
穿越三國,從七擒孟獲開始 作者:梨大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元231年七月,隴右,天水太守府。
這次的會議可能是蜀國將領在北伐隴右之後到的最多的一次。
基本上在隴右能夠帶兵的將領,除過有部分防備魏國,其他人都來到了天水,諸葛亮叫他們來的目標自然是商議此次與魏國會戰關中的計劃。
諸葛亮自然是開了個頭。
“諸位,今天叫大家來天水,你們也應該知道我想說什麽,我軍雲集隴右,下一步的目標自然是長安,諸位對於攻略關中有何看法?”
“丞相,末將等這一仗已經等了幾十年了。丞相隻要有令,末將定當衝鋒在前,為大漢效力。”趙雲最先發了話。
趙雲說的是實話,他在少年時便跟隨劉備,一直到了現在成為了頭發花白的老人,趙雲懷揣著興複漢室的希望這麽多年,自然是真心流露。
“孔明啊,我覺得漢中方向也可以出兵加以策應。”說話的,正是李嚴。這次在天水的會議,諸葛亮特意派人把李嚴叫到天水來開會。
因為漢中,是連接這益州和隴右的關節,更重要的是,漢中再往東走幾十裏,就是司馬懿在上庸的駐軍。因此必須要把李嚴叫來交代一些話。最壞的情況之下,萬一蜀軍大敗漢中就是蜀軍的退路,一定要保住。
“正方,你在漢中擔子很重啊,尤其是對於上庸司馬懿的動向,必須要關注,漢中我派向寵,傅僉,張嶷三位將軍駐紮漢中就是此意,至於輔助戰事,要隨戰場情況而定。”諸葛亮給李嚴也是提了醒。
“丞相,這次要拿下長安,恐怕我們要和曹真在關中的十幾萬兵馬正麵硬碰硬打一仗了。”魏延有些不滿的說。
畢竟魏延現在還在想著,如果當初能按照他子午穀奇謀這麽來,現在長安恐怕都是蜀國的了,還費這個大勁。
“文長言之有理啊,我們要攻略關中,關中的十幾萬魏軍必然會竭盡全力和我軍作戰,我軍必然要與其有一場決戰,諸位要有心理準備。”諸葛亮則是直接說出了要在關中決戰的想法。
“丞相,您吩咐的運糧船已經準備完畢。”楊儀則是給諸葛亮說了個好消息。因為渭河,涇河兩河流向都是自東向西,曆史上關中之所以易守難攻,那是在於大多數情況都是自東向西打關中。
這就要麵臨個問題,長安以東有函穀關,潼關兩大名關,而且黃河自東向西,整個地勢也是西高東低的緣故,糧草的轉運就是十分的吃力。
不過從隴右出兵就是另一個局麵了,因為隴右比關中還要高,蜀軍的運糧船直接順流而下就可以到陳倉和安定兩郡。
而這次的軍事會議,高凡和薑維也總算是有資格參加,不過高凡現在倒還沒心思考慮關中的大計劃,畢竟這個層麵的作戰,現在還不是他這個級別該考慮的。
“我的意下是,此次,我軍主力集結於廣魏郡,由廣魏郡出發出隴山道取安定郡,然後在紮下陣腳後伺機與曹真主力在渭河沿岸決戰。
而偏師則是從渭水河穀道出發,對陳倉圍而不攻,斷絕陳倉魏軍與長安互相增援的可能。”諸葛亮開始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諸位有什麽意見嗎?”下麵的蜀軍眾將沒有提出什麽意見。
“那好,就給每個人分布任務。
正方(李嚴字正方),你仍然迴去駐守漢中,供應大軍糧草,隴右戰局有變是可以讓援軍前往關中。
子龍將軍,你帶領一萬人順渭水河穀東下,駐守陳倉城附近,隔斷陳倉與長安之間的聯係,圍而不攻。
剩餘兵馬,除過隴右必要的守備部隊外,全體沿隴山道出擊,魏延所部騎兵為前鋒,其餘各部隨後跟進,剩餘各路兵馬按照計劃依次前進。
楊儀,我軍出擊之後由你在天水縣城坐鎮接應大軍後勤本相,親自坐鎮中軍,率領預備部隊增援各部。
眾將若再無異議,各軍有七日時間做好準備與集結,軍令不得延誤,會開完眾位在天水一起吃頓飯後便迴去準備戰事。”諸葛亮這下安排好了在隴右作戰的任務。
這次諸葛亮準備的飯很簡單諸葛亮的目的倒不是讓眾將吃飯,而是讓他們在開戰之前再互相碰碰頭,交流交流。
“丞相這次怎麽光定下了初期的安排,對於進入關中後的作戰怎麽沒做部署,這有點不像丞相的風格。”薑維和高凡坐在一起,高凡跟薑維說。
“這麽大規模的仗,估計丞相也沒把握曹真的部署就全按他想的來。我那日半夜在天水有公務,路過天水太守府時裏麵燈還亮著,丞相午夜都經常睡不著。”
高凡看向諸葛亮,他一直忙自己的事,這才發現諸葛亮與南征那時候相比身材確實瘦了許多。
這次在關中,雙方兵力加在一起早就超過了二十萬。最近這兩年,三國之間已經沒有大規模的作戰了,甚至蜀國在先帝劉備在世時,也沒有和魏國打過二十萬人往上的戰役。
諸葛亮半夜睡不著是害怕,他怕自己一場大敗直接把蜀國的家底敗光,如果真的這樣他九泉之下無顏麵對先帝。
高凡和薑維他們不知道的是,諸葛亮在最近,光關於隴右作戰的各種各樣的計劃就寫了十幾份,諸葛亮在想各種各樣的可能,於是他隻能把自己的時間全部花在軍務上。
“子龍將軍現在還出征,末將佩服。”趙雲的副將鄧芝坐在趙雲身邊,欽佩的對趙雲說。
“這次打進長安,可真的就完成丞相所說的還於舊都了。我心底裏高興啊,看著你伯苗(鄧芝字伯苗),還有常平(高凡字常平),伯約這些年輕人慢慢成長起來,我這老家夥打完這仗也該歇歇了。”趙雲欣慰的說。
在簡單的一頓飯結束後,眾將便隨即迴到了自己營中,開始籌備關中戰事。
這次的會議可能是蜀國將領在北伐隴右之後到的最多的一次。
基本上在隴右能夠帶兵的將領,除過有部分防備魏國,其他人都來到了天水,諸葛亮叫他們來的目標自然是商議此次與魏國會戰關中的計劃。
諸葛亮自然是開了個頭。
“諸位,今天叫大家來天水,你們也應該知道我想說什麽,我軍雲集隴右,下一步的目標自然是長安,諸位對於攻略關中有何看法?”
“丞相,末將等這一仗已經等了幾十年了。丞相隻要有令,末將定當衝鋒在前,為大漢效力。”趙雲最先發了話。
趙雲說的是實話,他在少年時便跟隨劉備,一直到了現在成為了頭發花白的老人,趙雲懷揣著興複漢室的希望這麽多年,自然是真心流露。
“孔明啊,我覺得漢中方向也可以出兵加以策應。”說話的,正是李嚴。這次在天水的會議,諸葛亮特意派人把李嚴叫到天水來開會。
因為漢中,是連接這益州和隴右的關節,更重要的是,漢中再往東走幾十裏,就是司馬懿在上庸的駐軍。因此必須要把李嚴叫來交代一些話。最壞的情況之下,萬一蜀軍大敗漢中就是蜀軍的退路,一定要保住。
“正方,你在漢中擔子很重啊,尤其是對於上庸司馬懿的動向,必須要關注,漢中我派向寵,傅僉,張嶷三位將軍駐紮漢中就是此意,至於輔助戰事,要隨戰場情況而定。”諸葛亮給李嚴也是提了醒。
“丞相,這次要拿下長安,恐怕我們要和曹真在關中的十幾萬兵馬正麵硬碰硬打一仗了。”魏延有些不滿的說。
畢竟魏延現在還在想著,如果當初能按照他子午穀奇謀這麽來,現在長安恐怕都是蜀國的了,還費這個大勁。
“文長言之有理啊,我們要攻略關中,關中的十幾萬魏軍必然會竭盡全力和我軍作戰,我軍必然要與其有一場決戰,諸位要有心理準備。”諸葛亮則是直接說出了要在關中決戰的想法。
“丞相,您吩咐的運糧船已經準備完畢。”楊儀則是給諸葛亮說了個好消息。因為渭河,涇河兩河流向都是自東向西,曆史上關中之所以易守難攻,那是在於大多數情況都是自東向西打關中。
這就要麵臨個問題,長安以東有函穀關,潼關兩大名關,而且黃河自東向西,整個地勢也是西高東低的緣故,糧草的轉運就是十分的吃力。
不過從隴右出兵就是另一個局麵了,因為隴右比關中還要高,蜀軍的運糧船直接順流而下就可以到陳倉和安定兩郡。
而這次的軍事會議,高凡和薑維也總算是有資格參加,不過高凡現在倒還沒心思考慮關中的大計劃,畢竟這個層麵的作戰,現在還不是他這個級別該考慮的。
“我的意下是,此次,我軍主力集結於廣魏郡,由廣魏郡出發出隴山道取安定郡,然後在紮下陣腳後伺機與曹真主力在渭河沿岸決戰。
而偏師則是從渭水河穀道出發,對陳倉圍而不攻,斷絕陳倉魏軍與長安互相增援的可能。”諸葛亮開始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諸位有什麽意見嗎?”下麵的蜀軍眾將沒有提出什麽意見。
“那好,就給每個人分布任務。
正方(李嚴字正方),你仍然迴去駐守漢中,供應大軍糧草,隴右戰局有變是可以讓援軍前往關中。
子龍將軍,你帶領一萬人順渭水河穀東下,駐守陳倉城附近,隔斷陳倉與長安之間的聯係,圍而不攻。
剩餘兵馬,除過隴右必要的守備部隊外,全體沿隴山道出擊,魏延所部騎兵為前鋒,其餘各部隨後跟進,剩餘各路兵馬按照計劃依次前進。
楊儀,我軍出擊之後由你在天水縣城坐鎮接應大軍後勤本相,親自坐鎮中軍,率領預備部隊增援各部。
眾將若再無異議,各軍有七日時間做好準備與集結,軍令不得延誤,會開完眾位在天水一起吃頓飯後便迴去準備戰事。”諸葛亮這下安排好了在隴右作戰的任務。
這次諸葛亮準備的飯很簡單諸葛亮的目的倒不是讓眾將吃飯,而是讓他們在開戰之前再互相碰碰頭,交流交流。
“丞相這次怎麽光定下了初期的安排,對於進入關中後的作戰怎麽沒做部署,這有點不像丞相的風格。”薑維和高凡坐在一起,高凡跟薑維說。
“這麽大規模的仗,估計丞相也沒把握曹真的部署就全按他想的來。我那日半夜在天水有公務,路過天水太守府時裏麵燈還亮著,丞相午夜都經常睡不著。”
高凡看向諸葛亮,他一直忙自己的事,這才發現諸葛亮與南征那時候相比身材確實瘦了許多。
這次在關中,雙方兵力加在一起早就超過了二十萬。最近這兩年,三國之間已經沒有大規模的作戰了,甚至蜀國在先帝劉備在世時,也沒有和魏國打過二十萬人往上的戰役。
諸葛亮半夜睡不著是害怕,他怕自己一場大敗直接把蜀國的家底敗光,如果真的這樣他九泉之下無顏麵對先帝。
高凡和薑維他們不知道的是,諸葛亮在最近,光關於隴右作戰的各種各樣的計劃就寫了十幾份,諸葛亮在想各種各樣的可能,於是他隻能把自己的時間全部花在軍務上。
“子龍將軍現在還出征,末將佩服。”趙雲的副將鄧芝坐在趙雲身邊,欽佩的對趙雲說。
“這次打進長安,可真的就完成丞相所說的還於舊都了。我心底裏高興啊,看著你伯苗(鄧芝字伯苗),還有常平(高凡字常平),伯約這些年輕人慢慢成長起來,我這老家夥打完這仗也該歇歇了。”趙雲欣慰的說。
在簡單的一頓飯結束後,眾將便隨即迴到了自己營中,開始籌備關中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