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蒲元
穿越三國,從七擒孟獲開始 作者:梨大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說高凡啊,你這把刀看起來舊了,不給你換把好刀使使。”趙廣一邊吃著嘴裏的菜,一邊看著高凡放在桌上的刀對高凡說。
高凡,張遵和趙廣三人這日難得在糜家樓小聚一次。
“趙廣說的也是,可成都哪兒能找到好刀啊?”高凡問了起來。
其實高凡倒不是不知道三國時期蜀國有一個叫蒲元的著名鐵匠,不過蒲元一直在負責軍中武器的製造,他一般也見不到。
因此他這麽問,有一種明知故問的意思,他的目的自然是叫這兩人把自己往蒲元處引薦一下。
“那當然是蒲元了,你在軍中都沒聽過他的名號嗎,就旁的不說,我沒猜錯的話你這個級別軍官佩刀也應該是他打的呀。”
“哦,這還有講究呢。”
“那可不,丞相也不知道從哪找來這麽個神人,整個成都城,鐵匠們打的刀,你看起來一模一樣,有的人打的刀,用兩年就壞,人家蒲元打的刀,就是耐用。你想想,你這把刀什麽時候配的?”
高凡一聽,也才發覺這把刀用的時間確實已經很久了。
“行,我們兩個今天帶你去找次他,不過我可告訴你啊,他脾氣不怎麽好,說話的時候要客氣一些。”張遵對高凡說。
於是幾人快速的吃完了飯就直奔著蒲元在成都的工坊而去。高凡在成都其實也跑過不少的鐵器工坊,畢竟他還要辦造紙,一些工具自然是要鐵器。
不過蒲元的性質比較特殊,所以他一直沒有機會去,今天他來到這一看,果然比起他去過的許多其他工坊要氣派的多。這座大工坊裏麵許許多多的的工人在忙碌著。
打鐵的,燒爐子的,添柴火的,各忙著自己手上的活計,陸陸續續的有許多刀,長槍,甚至還有一些絲毫沒有理會高凡他們三個的到來。
而這時,高凡看見一個麵目嚴肅的中年人卻突然對著剛剛送水進來的幾個工人兇了起來。
“我不是說了嗎,鑄刀要用成都蜀江的水,你們今天的水是哪兒來的?”中年人的語氣十分的憤怒。
“我們今天就是在蜀江取得水啊。”幾個工人一臉委屈,同時看向那中年人的表情充滿了不忿。
“你們確定,朝廷給你們開這麽高的工錢,你們不按要求操作,我能看出來。如果不說實話我直接就向丞相言明你們幾個這活就別在這幹了。”中年人的語氣充滿了確定。
“蒲大人,我們幾個知錯了,今天我們早上去蜀江已經把水取到了,結果迴來的時候路過一道溝渠把水弄的灑了一半 ,再迴去就來不及了,這才在井裏打了水送來。”幾個工人交待了實話。
“我就說今天打的刀怎麽這麽脆,我什麽時候給你們在取水上限製時間了,我打了這麽多年刀,刀用的什麽水一試就能看出來。算了,你們幾個也是擔心延誤工期,下不為例。”中年人語氣雖然兇,卻沒有再為難幾個工人。
“高凡,看見了嗎,那個就是蒲元。”趙廣對高凡悄悄的說。
高凡後世畢竟是學理工科出身的人,在有些地方,對於專業人員來說,你想能糊弄過去,其實人家一眼就能看出來。他在後世不是也聽過句話嘛“我的眼睛就是尺”。
“在下高凡,參見蒲元先生。”高凡走上前,向蒲元禮貌的行了一禮。
蒲元的眼神甚至沒有多看高凡一眼,隻是說了一句:“我看你和張遵,趙廣兩位來,是不是想要換刀,等我忙完再說。”隨後蒲元便去忙自己的事去了。
高凡看著蒲元的冷漠,倒是想起了一個人,那便是他後世的一位在學校很有名望導師,他那個導師生活中是個熱情的人,甚至偶爾還帶自己出去吃頓飯,不過一旦做起了實驗,便就誰也不能打擾。
看起來真心搞技術的人,是不容忍別人打擾工作的。
“高凡啊,你別見外,他忙起來,丞相可都沒辦法叫得動。”
“幾位將軍,我來招待各位吧。”蒲元的副手隨即過來招唿幾人先坐下。後來高凡才聽張遵說,諸葛亮知道蒲元的脾氣,但害怕他脾氣剛直在一些事情上得罪一些別有用心的人。
因此諸葛亮才從自己的貼身文書裏麵選了個機靈的來給蒲元當副手,這人倒不用懂技術,隻要負責給蒲元幫忙處理好接待人的事情就好,這也能防止蒲元受到一些人的刁難。
“幾位將軍,看看這最新找出來的連弩怎麽樣?”蒲元的副手一臉驕傲的對高凡三人說。
“哦喲,這件連弩看起來好像比我在軍中看到的現役的要小一號。”高凡對副官說。
“高將軍好眼力,這是丞相在迴成都後專門囑咐給我們的,說是要盡可能的減少連弩的重量。”
“我想丞相給你們的理由是能快速的轉移陣地,方便軍陣在敵方騎兵衝鋒時快速進行變陣。對吧?”高凡笑著對副手說。
“您簡直絕了,丞相原話幾乎就是這樣。”這個副官雖說對武器製造隻是了解些皮毛,但確實很擅長聊天。
“唉,不過有個問題很困擾蒲元先生。”那個副官說道。
“啥問題?”趙廣不解的問。
“當然是組裝問題。”這時,脖子上掛著一條擦汗用的破布,喘著粗氣的蒲元才來見高凡他們。
蒲元說道:“本身弓弩的製作,就比較考驗工匠的水平,連弩的組裝,比起一般弓弩更加複雜,缺工人呐,況且朝廷大軍幾萬人,要按照比例配備產量實在跟不上。”
“我覺得蒲大人的設計有些問題。”高凡一句話直接說的蒲元變了臉色。
蒲元是個急性子,這新版的元戎弩可是諸葛亮親自設計,他在加以改進才形成出來的,包括諸葛亮本人,都對這次的設計讚不絕口,而高凡一句話卻這麽否定了他和諸葛丞相的努力。
“高將軍,這連弩可是丞相親自說設計得當的,哪有問題。”蒲元的語氣中已經能聽出來些憤怒了。
“這件連弩從使用上來看,比起我之前軍中的連弩確實要使用很多,不過裏麵工件數量實在太多,而且許多工件連接複雜。
蒲大人,你不妨想想,如果能把複雜的機構拆分成幾個大的部分,每個工匠隻負責組裝其中的某一個部分,最後再將所有人的組件組裝在一起,這不就節省了工時。
而且這麽一來在前線隻需要備足零件就可以進行維修,也降低了損耗豈不是一件美事。”高凡後世在大學,工程製圖幾乎年年是學校的第一。
而且更讓人羨慕的是,他那一年在“某某杯”上獲得國賽一等獎從而讓他保送研究生的作品正是用現代技術複原的諸葛連弩。
因此高凡直接就當場拆開了那把連弩,三兩下就指出了幾個可以改進的點。他甚至還提到了可以在不重要的點換稍微廉價的木料,這樣可以節省成本。
而蒲元這麽一聽,突然覺得高凡說的確實有些道理。一時間竟然愣在了原地,不知道說些什麽。頓了許久,才說了一句:
“高將軍言之有理,在下佩服,下官以後對於軍械之事,還要多向高將軍請教。”而說話的態度,也開始變得熱情了起來。一時間,兩個人竟然坐著談了幾個時辰。
蒲元一高興,直接興衝衝的不知道從哪兒掏出來一壇酒,直接給麵前幾人一人倒了一碗,高凡聞著眼前的酒,感覺味道比自己在成都見過的許多要濃厚的多。
“蒲大人這酒為何如此濃烈?”
“哈哈哈,高將軍有所不知,我這酒可是用糧食發酵之後用釜收集其蒸發之精華,然後再存放而成,這酒我可隻和諸葛丞相喝過。”
好家夥,這蒲元才是個大人才,不過也難怪,畢竟整天跟鐵器打交道,偶爾自製個釀酒器然後做燒酒也不奇怪。
高凡,張遵和趙廣三人這日難得在糜家樓小聚一次。
“趙廣說的也是,可成都哪兒能找到好刀啊?”高凡問了起來。
其實高凡倒不是不知道三國時期蜀國有一個叫蒲元的著名鐵匠,不過蒲元一直在負責軍中武器的製造,他一般也見不到。
因此他這麽問,有一種明知故問的意思,他的目的自然是叫這兩人把自己往蒲元處引薦一下。
“那當然是蒲元了,你在軍中都沒聽過他的名號嗎,就旁的不說,我沒猜錯的話你這個級別軍官佩刀也應該是他打的呀。”
“哦,這還有講究呢。”
“那可不,丞相也不知道從哪找來這麽個神人,整個成都城,鐵匠們打的刀,你看起來一模一樣,有的人打的刀,用兩年就壞,人家蒲元打的刀,就是耐用。你想想,你這把刀什麽時候配的?”
高凡一聽,也才發覺這把刀用的時間確實已經很久了。
“行,我們兩個今天帶你去找次他,不過我可告訴你啊,他脾氣不怎麽好,說話的時候要客氣一些。”張遵對高凡說。
於是幾人快速的吃完了飯就直奔著蒲元在成都的工坊而去。高凡在成都其實也跑過不少的鐵器工坊,畢竟他還要辦造紙,一些工具自然是要鐵器。
不過蒲元的性質比較特殊,所以他一直沒有機會去,今天他來到這一看,果然比起他去過的許多其他工坊要氣派的多。這座大工坊裏麵許許多多的的工人在忙碌著。
打鐵的,燒爐子的,添柴火的,各忙著自己手上的活計,陸陸續續的有許多刀,長槍,甚至還有一些絲毫沒有理會高凡他們三個的到來。
而這時,高凡看見一個麵目嚴肅的中年人卻突然對著剛剛送水進來的幾個工人兇了起來。
“我不是說了嗎,鑄刀要用成都蜀江的水,你們今天的水是哪兒來的?”中年人的語氣十分的憤怒。
“我們今天就是在蜀江取得水啊。”幾個工人一臉委屈,同時看向那中年人的表情充滿了不忿。
“你們確定,朝廷給你們開這麽高的工錢,你們不按要求操作,我能看出來。如果不說實話我直接就向丞相言明你們幾個這活就別在這幹了。”中年人的語氣充滿了確定。
“蒲大人,我們幾個知錯了,今天我們早上去蜀江已經把水取到了,結果迴來的時候路過一道溝渠把水弄的灑了一半 ,再迴去就來不及了,這才在井裏打了水送來。”幾個工人交待了實話。
“我就說今天打的刀怎麽這麽脆,我什麽時候給你們在取水上限製時間了,我打了這麽多年刀,刀用的什麽水一試就能看出來。算了,你們幾個也是擔心延誤工期,下不為例。”中年人語氣雖然兇,卻沒有再為難幾個工人。
“高凡,看見了嗎,那個就是蒲元。”趙廣對高凡悄悄的說。
高凡後世畢竟是學理工科出身的人,在有些地方,對於專業人員來說,你想能糊弄過去,其實人家一眼就能看出來。他在後世不是也聽過句話嘛“我的眼睛就是尺”。
“在下高凡,參見蒲元先生。”高凡走上前,向蒲元禮貌的行了一禮。
蒲元的眼神甚至沒有多看高凡一眼,隻是說了一句:“我看你和張遵,趙廣兩位來,是不是想要換刀,等我忙完再說。”隨後蒲元便去忙自己的事去了。
高凡看著蒲元的冷漠,倒是想起了一個人,那便是他後世的一位在學校很有名望導師,他那個導師生活中是個熱情的人,甚至偶爾還帶自己出去吃頓飯,不過一旦做起了實驗,便就誰也不能打擾。
看起來真心搞技術的人,是不容忍別人打擾工作的。
“高凡啊,你別見外,他忙起來,丞相可都沒辦法叫得動。”
“幾位將軍,我來招待各位吧。”蒲元的副手隨即過來招唿幾人先坐下。後來高凡才聽張遵說,諸葛亮知道蒲元的脾氣,但害怕他脾氣剛直在一些事情上得罪一些別有用心的人。
因此諸葛亮才從自己的貼身文書裏麵選了個機靈的來給蒲元當副手,這人倒不用懂技術,隻要負責給蒲元幫忙處理好接待人的事情就好,這也能防止蒲元受到一些人的刁難。
“幾位將軍,看看這最新找出來的連弩怎麽樣?”蒲元的副手一臉驕傲的對高凡三人說。
“哦喲,這件連弩看起來好像比我在軍中看到的現役的要小一號。”高凡對副官說。
“高將軍好眼力,這是丞相在迴成都後專門囑咐給我們的,說是要盡可能的減少連弩的重量。”
“我想丞相給你們的理由是能快速的轉移陣地,方便軍陣在敵方騎兵衝鋒時快速進行變陣。對吧?”高凡笑著對副手說。
“您簡直絕了,丞相原話幾乎就是這樣。”這個副官雖說對武器製造隻是了解些皮毛,但確實很擅長聊天。
“唉,不過有個問題很困擾蒲元先生。”那個副官說道。
“啥問題?”趙廣不解的問。
“當然是組裝問題。”這時,脖子上掛著一條擦汗用的破布,喘著粗氣的蒲元才來見高凡他們。
蒲元說道:“本身弓弩的製作,就比較考驗工匠的水平,連弩的組裝,比起一般弓弩更加複雜,缺工人呐,況且朝廷大軍幾萬人,要按照比例配備產量實在跟不上。”
“我覺得蒲大人的設計有些問題。”高凡一句話直接說的蒲元變了臉色。
蒲元是個急性子,這新版的元戎弩可是諸葛亮親自設計,他在加以改進才形成出來的,包括諸葛亮本人,都對這次的設計讚不絕口,而高凡一句話卻這麽否定了他和諸葛丞相的努力。
“高將軍,這連弩可是丞相親自說設計得當的,哪有問題。”蒲元的語氣中已經能聽出來些憤怒了。
“這件連弩從使用上來看,比起我之前軍中的連弩確實要使用很多,不過裏麵工件數量實在太多,而且許多工件連接複雜。
蒲大人,你不妨想想,如果能把複雜的機構拆分成幾個大的部分,每個工匠隻負責組裝其中的某一個部分,最後再將所有人的組件組裝在一起,這不就節省了工時。
而且這麽一來在前線隻需要備足零件就可以進行維修,也降低了損耗豈不是一件美事。”高凡後世在大學,工程製圖幾乎年年是學校的第一。
而且更讓人羨慕的是,他那一年在“某某杯”上獲得國賽一等獎從而讓他保送研究生的作品正是用現代技術複原的諸葛連弩。
因此高凡直接就當場拆開了那把連弩,三兩下就指出了幾個可以改進的點。他甚至還提到了可以在不重要的點換稍微廉價的木料,這樣可以節省成本。
而蒲元這麽一聽,突然覺得高凡說的確實有些道理。一時間竟然愣在了原地,不知道說些什麽。頓了許久,才說了一句:
“高將軍言之有理,在下佩服,下官以後對於軍械之事,還要多向高將軍請教。”而說話的態度,也開始變得熱情了起來。一時間,兩個人竟然坐著談了幾個時辰。
蒲元一高興,直接興衝衝的不知道從哪兒掏出來一壇酒,直接給麵前幾人一人倒了一碗,高凡聞著眼前的酒,感覺味道比自己在成都見過的許多要濃厚的多。
“蒲大人這酒為何如此濃烈?”
“哈哈哈,高將軍有所不知,我這酒可是用糧食發酵之後用釜收集其蒸發之精華,然後再存放而成,這酒我可隻和諸葛丞相喝過。”
好家夥,這蒲元才是個大人才,不過也難怪,畢竟整天跟鐵器打交道,偶爾自製個釀酒器然後做燒酒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