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時初刻,日上三竿,夭夭睡足了,方爬起來用飯;小四將張彌的“閃電”借了去,出門跑了半天方才興致勃勃地迴來。以往趙楮在的時候便是二人對坐慢慢吃飯,再說些體己的話兒。如今便從了簡,楊阿嬤見她自己一人吃飯無趣,便在小廳內,另設了兩張小幾,叫周斌、張彌及褚一隆三人遠遠地陪坐著吃飯,也方便她想起什麽事兒,當場就吩咐了。
隻是她吃飯時很少說話,看見幾個人能多吃幾口而已。現下小四加入了飯局,場麵便熱鬧多了。
夭夭翹著小蘭花指拈著銀湯匙喝一品豆腐火腿湯,碧綠的蔥花點點如翡翠,湯濃味美,甚是爽口;廷莪見不得她一副貴胄千金的做作樣子,忍了忍,到底性子急,便又談起了蒼山的事,又拍著胸脯打包票,說若是對蒼山用兵,自己願意做向導,找到珊蠻老巫的巢穴。
夭夭聽了眼也沒抬一抬,放了湯匙,無奈駁道:“你想都別想,要是你出了什麽意外,我怎麽跟你哥哥交代?”
心裏卻在敲算盤珠子,她是喜歡占小便宜的人,救了這麽個寶貝,那茂林的黑翅大金雕“小黑”就能要來做寵物了!想必拿親妹妹換隻鳥兒來,茂林豪爽,必會割愛。
隻是小四猶鍥而不舍,夭夭隻得望空畫大餅,一邊拿大道理嚇唬她,一邊給希望:“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咱們這裏雖是個山頭,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對契丹用兵是將軍和我賭上前途計劃的,不隻涉及白山部和通化,若是此次不能重創契丹人,連你們雪山也會受害。不如將兒女私情先放一邊吧,咱們玩把大的!”
廷莪一聽,便急著問:“那你有什麽打算,快說,我快急死了!”
夭夭是個慢性子,見她頻頻催促甚是無語,便隨意瞥了一眼她腰部,玩笑道:“你如此急切,不過是為了救你那好郎君;又是瞞著你父母哥哥私自離家,難道你跟安木圖有了什麽故事不成?”廷莪聽了,果然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的,煞是好看。
“貴部民風淳樸,即使有了娃娃照樣可以再覓良人;何況你又是可汗唯一的公主;隻是那安木圖中人之才,真便宜了他。”夭夭故意調笑。
到底是年輕的女孩子,麵嫩,廷莪又羞又怒,辯了一句:“我沒有。”隨即一陣風似的躲了。夭夭埋頭繼續喝湯,吃完飯還有大事。
今日確有大事要議,昨日她見了楊安國,便思考著如何破局。而善戰的寧遠將軍是最關鍵的一枚棋子,兩人商議後,便派飛馬去丹東軍中送信,教他立刻迴山議事。駐守丹東的楊安民得信後,一人一馬連夜趕迴了白山,與楊安國、楊安仁及其父楊老族長早早候在了正廳內;白山正五品以上的軍將皆已到場。
眾人一直等到巳時三刻,夭夭才握著一張圖紙慢慢從後堂出來,直接來到大沙盤旁站定。
眾人忙站起來見了禮,圍作一圈聽她發話。
“我昨日從江源大營迴來,知道了外頭的一些情況,心中甚是憂慮。因此想叫大家一起來討論下一步該怎麽辦。”夭夭邊說便把圖紙遞給楊安民,謙遜道,“楊叔叔,這是咱們新做出的‘虎蹲炮’,工匠師傅已驗過了。即日便送去丹東大營,雖隻有一門,若善加利用或有奇功可建。”楊安民接過圖紙看了一遍,忙點頭稱是。
夭夭望了周斌一眼,周斌會意,將佩劍抽出雙手奉上,夭夭接過來,點點頭,笑道,“楊叔叔,您看,這榆關一地已被契丹人占據了數十年,一向十分重視,康王此次卻私自調走了數千精銳去遼陽,您猜他為何有這麽大膽子放著榆關空虛呢?”
楊安國、楊安民對視了一眼,方慎重道:“雖說榆關守軍被調走半數有餘,但猶有三兩千的精銳在,且守將是個難招惹的。自古守城便比攻城拔地要容易許多;故康王才放心調兵。自然也有小看咱們的意思。”
“若我命將軍去攻榆關,將軍有幾成勝算?”夭夭用劍尖在榆關處點了點,含笑問道。
廳內本還有的議論聲停了,一陣長長的沉默後,楊安民把佩刀拍在木案上,沉聲道:“丹東的騎兵方建,但咱們也是打了幾場勝仗的;既然郡主要奪榆關,我便拚力一試,料有五成勝算。”
“楊叔叔,我不瞞你,我這迴用的是圍魏救趙之法,並非叫您一定攻下榆關不可;隻是做佯攻之態,令他們損失慘重,迫使遼陽守軍迴防。我想,在契丹人眼中,榆關的重要性當不亞於遼陽郡。”夭夭邊說便偷瞄了一眼楊安國,果見他眉毛皺成了個川字,隻死死地盯著榆關陣前的那大片空地;楊安國思索了一陣,忍不住道:“榆關城高牆深,牆麵都是巨石壘成的,若是契丹人堅守不出,安民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飛過去吧。且咱們攻城的軍械對付小城池尚好,這要塞確是極難的。況且,這榆關兩邊都是山,對麵空曠,攻上去便是活靶子;當年契丹人占了榆關,也是買通了守將才得手的。”
楊安國是個用兵保守的人,凡事求穩,夭夭早知道他會如此說,也不驚訝反駁,隻笑著向楊安民道:“這些我都想著了。對付騎兵,最好的利器不是弓箭刀槍,而是火器。而攻城,雲梯、投石機等粗大笨重,效果也不好,白白的送人頭。楊叔叔,我剛剛給你看的圖紙,那上麵的東西可是個亙古難見的好玩意兒,又不重,一匹馬便可拖走。榆關的牆是石頭做的,難道門也是石頭做的不成?”
楊安民又看了幾眼圖紙,發現是個類似於遠距離投火雷的裝置,忍不住喜笑顏開,道:“若是這東西管用,倒真是個寶貝。”
“隻是,楊叔叔攻打榆關,切不可冒進,隻需分散遼陽援兵的力量便好。自然,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楊叔叔可憑戰場局勢臨機決斷。”夭夭說罷在榆關處畫了個叉,又笑道,“眾位將軍看著,戰事如今起了十數天了,中原朝廷照例運了些糧草來,除此之外,便毫無動靜;幽薊節度使趙德均就在榆關之北,卻龜縮著不出一兵一卒,康王這麽放心地調走榆關一半人馬,若說其中沒有貓膩,我是不信的。那麽我們就設法逼他出兵。”
“怎麽個逼法?”周斌問道,“那位大人是中原朝廷正三品的封疆大吏,文官武職,手下軍將有數千之眾;難道咱們派人去做說客不成?”
“郡主三思,那位幽薊節度使趙大人是咱們大將軍的——”楊安仁欲待勸說,被夭夭掃了一眼,忙壓下話頭不說了。
“將軍是隴西趙氏一支的,那趙德均是範陽趙氏,即使沾親也是幾百年前的事兒了。眼下事急從權,我可顧不著這層關係了。”夭夭狡黠笑道,“三叔叔文采極好,不如替我想想,給他安個什麽罪名才合適,是懼敵怯戰好呢,還是暗中通敵好呢?隻需要派些人潛入幽雲十六州,四處散播謠言,說他暗地裏跟康王做了交易,在邊關養寇自重,不思退敵;他為了自證絕不敢做出對我方不利的事兒來,或許能出兵相助也未可知。”
“明兒,若是這麽做,待你家將軍迴來如何交代呢?”楊老族長開口道,“他那個人,向來對這等...事是不屑做的。”
夭夭這才察覺眾人的神色,多半都是讚同老族長的意思;隻有楊安民臉上有讚許之色,笑道:“兵不厭詐,這麽做是最簡單便宜的。既如此,不如做絕,趙德均德不配位,不如就以此事詐他。安仁速速寫一封彈劾幽薊節度使的奏疏來,奏他個擁兵自重,不思報國,是個投機取巧的軟蛋!哈哈哈哈,中原皇帝聽了,他這節度使隻怕也做到頭了。”
“若是將軍迴來問,我一力擔著就是了。怎麽,他還能為了這事跟我退親不成。”夭夭心中鼓舞,便信口說了出來。引得小四嗤地笑了。
“他小子敢!”楊老族長拿拐杖頓了頓地,捋著胡須笑道。
“北麵康王占了清源,元琥取了柳河,看著咱們雖然落了下風,但契丹人是遊騎兵,短時間內必站不穩腳跟,且他們不得民心,早晚也會是咱們的地盤。我昨日寫了信給完顏部,一是說了公主已經平安;二是請完顏王子派兵南下幫助將軍。這麽一來,隻要將軍能早一步攻下遼陽,康王便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境況,局勢便會扭轉。”
小四望著她翻了個白眼。
夭夭看了一眼沙盤上離白山不遠的通化,不由得捏了一把汗。
“通化將軍府便不用管了。你那未來公爹要是連通化都守不住,也枉做了幾十年的輔國將軍了。”楊老族長會意,忙笑道,“明兒,還有一事,高麗王遣了使者來,說要送個王子進山援助,另有五百馬步弓手一同前來。那使者卻老實守禮,在雲門待了數天了,我和安國怕是有詐,就又在白頭山放了眼線盯著,他們也沒有什麽異常,想必是真心誠意要來交好。我想,不如把那高麗王子請進山住著,至於那五百兵便派去東邊,以防著海上有什麽動靜。”
“老族長高見。”夭夭方才放心了些,笑著拍手道,“隻是得盯著那高麗王子,別叫他到處亂走,特別是咱們的火器、連弩,不能叫他見到,更不能讓他們學了去。”
“哈哈哈哈!那是自然。高麗王的四小子看著倒是白淨齊整,隻怕未必有這個腦筋,心也在別的上麵。”楊老族長笑嗬嗬地說道,“不管他的心放在何處,那都是做夢。一個庶出的小王子,無權無勢,更無像樣的封地,咱們白山隻把他當作客人,到戰事平靖送歸便罷了。”
夭夭抿嘴一笑:“如此,外事還請楊老族長、幾位叔叔多費心了。”
隻是她吃飯時很少說話,看見幾個人能多吃幾口而已。現下小四加入了飯局,場麵便熱鬧多了。
夭夭翹著小蘭花指拈著銀湯匙喝一品豆腐火腿湯,碧綠的蔥花點點如翡翠,湯濃味美,甚是爽口;廷莪見不得她一副貴胄千金的做作樣子,忍了忍,到底性子急,便又談起了蒼山的事,又拍著胸脯打包票,說若是對蒼山用兵,自己願意做向導,找到珊蠻老巫的巢穴。
夭夭聽了眼也沒抬一抬,放了湯匙,無奈駁道:“你想都別想,要是你出了什麽意外,我怎麽跟你哥哥交代?”
心裏卻在敲算盤珠子,她是喜歡占小便宜的人,救了這麽個寶貝,那茂林的黑翅大金雕“小黑”就能要來做寵物了!想必拿親妹妹換隻鳥兒來,茂林豪爽,必會割愛。
隻是小四猶鍥而不舍,夭夭隻得望空畫大餅,一邊拿大道理嚇唬她,一邊給希望:“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咱們這裏雖是個山頭,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對契丹用兵是將軍和我賭上前途計劃的,不隻涉及白山部和通化,若是此次不能重創契丹人,連你們雪山也會受害。不如將兒女私情先放一邊吧,咱們玩把大的!”
廷莪一聽,便急著問:“那你有什麽打算,快說,我快急死了!”
夭夭是個慢性子,見她頻頻催促甚是無語,便隨意瞥了一眼她腰部,玩笑道:“你如此急切,不過是為了救你那好郎君;又是瞞著你父母哥哥私自離家,難道你跟安木圖有了什麽故事不成?”廷莪聽了,果然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的,煞是好看。
“貴部民風淳樸,即使有了娃娃照樣可以再覓良人;何況你又是可汗唯一的公主;隻是那安木圖中人之才,真便宜了他。”夭夭故意調笑。
到底是年輕的女孩子,麵嫩,廷莪又羞又怒,辯了一句:“我沒有。”隨即一陣風似的躲了。夭夭埋頭繼續喝湯,吃完飯還有大事。
今日確有大事要議,昨日她見了楊安國,便思考著如何破局。而善戰的寧遠將軍是最關鍵的一枚棋子,兩人商議後,便派飛馬去丹東軍中送信,教他立刻迴山議事。駐守丹東的楊安民得信後,一人一馬連夜趕迴了白山,與楊安國、楊安仁及其父楊老族長早早候在了正廳內;白山正五品以上的軍將皆已到場。
眾人一直等到巳時三刻,夭夭才握著一張圖紙慢慢從後堂出來,直接來到大沙盤旁站定。
眾人忙站起來見了禮,圍作一圈聽她發話。
“我昨日從江源大營迴來,知道了外頭的一些情況,心中甚是憂慮。因此想叫大家一起來討論下一步該怎麽辦。”夭夭邊說便把圖紙遞給楊安民,謙遜道,“楊叔叔,這是咱們新做出的‘虎蹲炮’,工匠師傅已驗過了。即日便送去丹東大營,雖隻有一門,若善加利用或有奇功可建。”楊安民接過圖紙看了一遍,忙點頭稱是。
夭夭望了周斌一眼,周斌會意,將佩劍抽出雙手奉上,夭夭接過來,點點頭,笑道,“楊叔叔,您看,這榆關一地已被契丹人占據了數十年,一向十分重視,康王此次卻私自調走了數千精銳去遼陽,您猜他為何有這麽大膽子放著榆關空虛呢?”
楊安國、楊安民對視了一眼,方慎重道:“雖說榆關守軍被調走半數有餘,但猶有三兩千的精銳在,且守將是個難招惹的。自古守城便比攻城拔地要容易許多;故康王才放心調兵。自然也有小看咱們的意思。”
“若我命將軍去攻榆關,將軍有幾成勝算?”夭夭用劍尖在榆關處點了點,含笑問道。
廳內本還有的議論聲停了,一陣長長的沉默後,楊安民把佩刀拍在木案上,沉聲道:“丹東的騎兵方建,但咱們也是打了幾場勝仗的;既然郡主要奪榆關,我便拚力一試,料有五成勝算。”
“楊叔叔,我不瞞你,我這迴用的是圍魏救趙之法,並非叫您一定攻下榆關不可;隻是做佯攻之態,令他們損失慘重,迫使遼陽守軍迴防。我想,在契丹人眼中,榆關的重要性當不亞於遼陽郡。”夭夭邊說便偷瞄了一眼楊安國,果見他眉毛皺成了個川字,隻死死地盯著榆關陣前的那大片空地;楊安國思索了一陣,忍不住道:“榆關城高牆深,牆麵都是巨石壘成的,若是契丹人堅守不出,安民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飛過去吧。且咱們攻城的軍械對付小城池尚好,這要塞確是極難的。況且,這榆關兩邊都是山,對麵空曠,攻上去便是活靶子;當年契丹人占了榆關,也是買通了守將才得手的。”
楊安國是個用兵保守的人,凡事求穩,夭夭早知道他會如此說,也不驚訝反駁,隻笑著向楊安民道:“這些我都想著了。對付騎兵,最好的利器不是弓箭刀槍,而是火器。而攻城,雲梯、投石機等粗大笨重,效果也不好,白白的送人頭。楊叔叔,我剛剛給你看的圖紙,那上麵的東西可是個亙古難見的好玩意兒,又不重,一匹馬便可拖走。榆關的牆是石頭做的,難道門也是石頭做的不成?”
楊安民又看了幾眼圖紙,發現是個類似於遠距離投火雷的裝置,忍不住喜笑顏開,道:“若是這東西管用,倒真是個寶貝。”
“隻是,楊叔叔攻打榆關,切不可冒進,隻需分散遼陽援兵的力量便好。自然,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楊叔叔可憑戰場局勢臨機決斷。”夭夭說罷在榆關處畫了個叉,又笑道,“眾位將軍看著,戰事如今起了十數天了,中原朝廷照例運了些糧草來,除此之外,便毫無動靜;幽薊節度使趙德均就在榆關之北,卻龜縮著不出一兵一卒,康王這麽放心地調走榆關一半人馬,若說其中沒有貓膩,我是不信的。那麽我們就設法逼他出兵。”
“怎麽個逼法?”周斌問道,“那位大人是中原朝廷正三品的封疆大吏,文官武職,手下軍將有數千之眾;難道咱們派人去做說客不成?”
“郡主三思,那位幽薊節度使趙大人是咱們大將軍的——”楊安仁欲待勸說,被夭夭掃了一眼,忙壓下話頭不說了。
“將軍是隴西趙氏一支的,那趙德均是範陽趙氏,即使沾親也是幾百年前的事兒了。眼下事急從權,我可顧不著這層關係了。”夭夭狡黠笑道,“三叔叔文采極好,不如替我想想,給他安個什麽罪名才合適,是懼敵怯戰好呢,還是暗中通敵好呢?隻需要派些人潛入幽雲十六州,四處散播謠言,說他暗地裏跟康王做了交易,在邊關養寇自重,不思退敵;他為了自證絕不敢做出對我方不利的事兒來,或許能出兵相助也未可知。”
“明兒,若是這麽做,待你家將軍迴來如何交代呢?”楊老族長開口道,“他那個人,向來對這等...事是不屑做的。”
夭夭這才察覺眾人的神色,多半都是讚同老族長的意思;隻有楊安民臉上有讚許之色,笑道:“兵不厭詐,這麽做是最簡單便宜的。既如此,不如做絕,趙德均德不配位,不如就以此事詐他。安仁速速寫一封彈劾幽薊節度使的奏疏來,奏他個擁兵自重,不思報國,是個投機取巧的軟蛋!哈哈哈哈,中原皇帝聽了,他這節度使隻怕也做到頭了。”
“若是將軍迴來問,我一力擔著就是了。怎麽,他還能為了這事跟我退親不成。”夭夭心中鼓舞,便信口說了出來。引得小四嗤地笑了。
“他小子敢!”楊老族長拿拐杖頓了頓地,捋著胡須笑道。
“北麵康王占了清源,元琥取了柳河,看著咱們雖然落了下風,但契丹人是遊騎兵,短時間內必站不穩腳跟,且他們不得民心,早晚也會是咱們的地盤。我昨日寫了信給完顏部,一是說了公主已經平安;二是請完顏王子派兵南下幫助將軍。這麽一來,隻要將軍能早一步攻下遼陽,康王便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境況,局勢便會扭轉。”
小四望著她翻了個白眼。
夭夭看了一眼沙盤上離白山不遠的通化,不由得捏了一把汗。
“通化將軍府便不用管了。你那未來公爹要是連通化都守不住,也枉做了幾十年的輔國將軍了。”楊老族長會意,忙笑道,“明兒,還有一事,高麗王遣了使者來,說要送個王子進山援助,另有五百馬步弓手一同前來。那使者卻老實守禮,在雲門待了數天了,我和安國怕是有詐,就又在白頭山放了眼線盯著,他們也沒有什麽異常,想必是真心誠意要來交好。我想,不如把那高麗王子請進山住著,至於那五百兵便派去東邊,以防著海上有什麽動靜。”
“老族長高見。”夭夭方才放心了些,笑著拍手道,“隻是得盯著那高麗王子,別叫他到處亂走,特別是咱們的火器、連弩,不能叫他見到,更不能讓他們學了去。”
“哈哈哈哈!那是自然。高麗王的四小子看著倒是白淨齊整,隻怕未必有這個腦筋,心也在別的上麵。”楊老族長笑嗬嗬地說道,“不管他的心放在何處,那都是做夢。一個庶出的小王子,無權無勢,更無像樣的封地,咱們白山隻把他當作客人,到戰事平靖送歸便罷了。”
夭夭抿嘴一笑:“如此,外事還請楊老族長、幾位叔叔多費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