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並非對大詩人杜甫先生不敬,思想不太純粹的夭夭總覺得這首詩是在描寫一場春夜的豔遇。
時間:春夜;地點:成都郊外,江邊的一艘小船上;人物:杜甫和妓女(?);事件:一場文藝事件;結果:普降甘霖,各得其所。那女子多半還是個雛兒。
這隻是她無聊的意淫罷了,夭夭自然不敢對孩子這麽講,若是叫她爹爹知道了,隻怕要敲破自己的頭,便摸了摸錦被下摟著自己腰的姝兒,笑道:“好啦,這首詩明兒我要查,姝兒要記牢了。”姝兒點點頭,用清亮的童音把詩背了一遍,含笑驕傲地望了夭夭一眼,那意思是“快誇我,快誇我——”
“小屁孩兒,是不是你娘早教過你,在這兒誆我呢?”夭夭笑著去咯吱她。
“沒啦,沒啦——哈哈哈哈,小姑姑,癢得很。”姝兒邊笑邊躲。
夭夭愣了愣,“小姑姑?”這倒是個折中的法子,便笑道:“你叫我‘小姑姑’,我很喜歡。”
兩人在床上嬉鬧了好一會兒,直到楊阿嬤上來送了兩盞白嫩嫩熱氣騰騰的酥酪,兩人坐在床上吃完,才揉著肚子躺下。姝兒冷不防打了個奶嗝兒,逗得夭夭笑了好一陣子,如此才慢慢睡下。
趙楮忙完了公事,想到白天老父的提點,便親自過來瞧她。親眼看著馮氏帶著仆婦把熟睡的姝兒抱走,這才一歪身坐在床沿上,看著剛睡著便被吵醒的夭夭,她過罷了年兼著養傷,身上便豐腴了些,麵如滿月猶白,眼如秋水還青,鴉青色的頭發遮了耳朵垂在胸前,望之甚是嬌媚。
男人心有愧意,便忍不住上手摸了一摸,軟糯糯的,手感甚好,便笑道:“你既這麽喜歡孩子,咱們婚後便多生幾個,你帶著他們玩兒可好?”
夭夭慢慢地坐起來,迷迷瞪瞪地拿手背揉揉眼睛,看清是他來了,方含羞嗔道:“誰要跟你生孩子?樓上冷得很,你現下把姝兒抱走了,誰來陪我睡呢?”說罷,擁被靠在枕上,一雙媚眼如籠在霧氣裏。
雖是春日裏,東北地區卻不比中原,夜間寒冷猶如冬日一般。將軍府本是過了二月二龍抬頭便要全府裏撤炭火的,瑤華居卻是個例外,又給多燒了半個月的暖籠子。眼看著將及三月,夭夭夜間怕冷,便哄著經常來玩的姝兒陪睡,兩個女孩兒湊在一個被窩裏,香香暖暖的十分舒適。作為安撫馮氏的補償,夭夭便說可以教姝兒識字;瑤華居的吃穿都是上等的,馮氏自然情願。
“這些日子家裏忙,我沒顧得上問你的功課和起居,不許惱我。”老趙說著從袖子裏掏出一卷文章來,又笑問道,“這是你作的?”
夭夭接過來展開一看,原來是自己略作改動的《三字經》全文,似是張氏如筠的筆跡,端方娟秀,一如她的品格。
夭夭看了看,便笑著遞還給他,道:“小孩子識字,不外乎讀寫記誦,三字的韻文可比大段晦澀的孔孟文章要好許多。我閑居無聊,好歹有姝兒陪著,便信口編了一些文字教她,怎麽,將軍覺得不好嗎?”
“沒說不好。”老趙把那一卷字紙寶貝一般地塞迴袖子裏,見她含笑一臉的狡黠之色,無奈道,“我是真不知道你的宿慧從何而來。你可知道,這篇文字是如筠錄的,前些日子落在張先生手上,張先生看後還道是哪位老儒所作,便抄了過去,不想竟是你——”
夭夭鼓鼓嘴“哼”了一聲,打斷他說話:“我要迴白山。”
自過了年,為了二人訂親,趙老爹幾乎傾了一半的府庫辦了納征的禮,一車一車地押運著送去了白山。
大事已定,趙楮跟她卻日漸疏離起來。首一件為了夭夭養傷,便不再去藏麟齋公務,所有的事皆由他大包大攬了起來,她成了名副其實的“富貴閑人”,每日吃飽等餓,兩人見麵的次數和時長皆打了折扣。次一件便是名分定了,老趙卻憑空多了許多顧忌,與她相處時更重禮數,十分莊重,頗有些夫妻或同僚間相敬如賓、一團和氣的樣子。
日子一長,夭夭便有些暗自神傷。
老趙見她好端端的突然變了臉,整個人扭了幾下縮進被子,一副慍怒的樣子,笑著拍了拍,耐心哄道:“你這孩子,為什麽突然生氣?我去‘琴月居’是為了查看煊兒的功課,並未留宿。至於若昭那裏,我一個月也才正經去個一兩迴,平日裏也多是坐坐便走。”
“什麽,做做便走?”夭夭一下子想歪了,越發不肯從被子裏出來。
老趙見她在被窩裏忙活了一陣,把貼身的一條軟被子裹緊了,四角壓住,令熱氣不散,如一條胖胖的蠶寶寶,忍不住笑著伸手去揭外被。夭夭慢慢露出頭來,含笑答道:“將軍關懷如筠和煊兒,自是天倫所係,父子夫妻親切和睦,乃是闔家之福。將軍這話說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我小氣不容人呢;向來女子‘嫉妒’便是一條罪過,將軍這麽說,可是怪我?”
老趙不答,隻笑著聽她發小脾氣。
“再說,我何曾攔過你去見她們呢?”夭夭一腔怨氣無處發泄,又不好直說原因,怕說出來被他取笑,隻好在一些表麵問題上繞圈圈,“何況,她們都是好人家的女子,又為你生兒育女、操持家務,既有功勞又有苦勞。將軍府家大業大的,張先生和馮先生又是勞苦功高,你對她們好也是應該的。”
老趙一臉溫煦和藹,笑道:“你既明白,那你氣什麽?”
“你,你,”夭夭被堵得心口發慌,看他神色似完全不在意的樣子,氣得麵朝裏躺下,落淚泄氣,道,“我不氣,若是因為這些事生氣,日後數十年光景可該怎麽好呢?”
老趙歎了口氣, 伸手要去撫摸她頭頸,剛觸到撒在枕上的一縷發絲,便停住了。“這些日子我看著你,總想起以前在白山的時候,那時候的你,雖頑皮卻天真爛漫,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書也不肯讀,禮也不肯學,我也覺得即使如此也是很好的。人生百年,何必叫你一個女孩子吃苦呢? 有楊老族長、父親和我在,必能保得你一世安耽喜樂。”
夭夭聽著忍不住翻身望著老趙,眸中帶淚,楚楚可憐。
“怎麽哭了?”老趙有些不忍心,撫了撫她的臉,繼續說道,“其實你的婚事本來很簡單,多半是要留在白山的;若非秋日裏那場風波——如今你跟了我,實在是委屈你了。畢竟,嗐!你比熠兒還小一歲,自己還是個孩子;剛剛看你和姝兒熟睡的樣子,更像是一對姐妹,我——”
並非對大詩人杜甫先生不敬,思想不太純粹的夭夭總覺得這首詩是在描寫一場春夜的豔遇。
時間:春夜;地點:成都郊外,江邊的一艘小船上;人物:杜甫和妓女(?);事件:一場文藝事件;結果:普降甘霖,各得其所。那女子多半還是個雛兒。
這隻是她無聊的意淫罷了,夭夭自然不敢對孩子這麽講,若是叫她爹爹知道了,隻怕要敲破自己的頭,便摸了摸錦被下摟著自己腰的姝兒,笑道:“好啦,這首詩明兒我要查,姝兒要記牢了。”姝兒點點頭,用清亮的童音把詩背了一遍,含笑驕傲地望了夭夭一眼,那意思是“快誇我,快誇我——”
“小屁孩兒,是不是你娘早教過你,在這兒誆我呢?”夭夭笑著去咯吱她。
“沒啦,沒啦——哈哈哈哈,小姑姑,癢得很。”姝兒邊笑邊躲。
夭夭愣了愣,“小姑姑?”這倒是個折中的法子,便笑道:“你叫我‘小姑姑’,我很喜歡。”
兩人在床上嬉鬧了好一會兒,直到楊阿嬤上來送了兩盞白嫩嫩熱氣騰騰的酥酪,兩人坐在床上吃完,才揉著肚子躺下。姝兒冷不防打了個奶嗝兒,逗得夭夭笑了好一陣子,如此才慢慢睡下。
趙楮忙完了公事,想到白天老父的提點,便親自過來瞧她。親眼看著馮氏帶著仆婦把熟睡的姝兒抱走,這才一歪身坐在床沿上,看著剛睡著便被吵醒的夭夭,她過罷了年兼著養傷,身上便豐腴了些,麵如滿月猶白,眼如秋水還青,鴉青色的頭發遮了耳朵垂在胸前,望之甚是嬌媚。
男人心有愧意,便忍不住上手摸了一摸,軟糯糯的,手感甚好,便笑道:“你既這麽喜歡孩子,咱們婚後便多生幾個,你帶著他們玩兒可好?”
夭夭慢慢地坐起來,迷迷瞪瞪地拿手背揉揉眼睛,看清是他來了,方含羞嗔道:“誰要跟你生孩子?樓上冷得很,你現下把姝兒抱走了,誰來陪我睡呢?”說罷,擁被靠在枕上,一雙媚眼如籠在霧氣裏。
雖是春日裏,東北地區卻不比中原,夜間寒冷猶如冬日一般。將軍府本是過了二月二龍抬頭便要全府裏撤炭火的,瑤華居卻是個例外,又給多燒了半個月的暖籠子。眼看著將及三月,夭夭夜間怕冷,便哄著經常來玩的姝兒陪睡,兩個女孩兒湊在一個被窩裏,香香暖暖的十分舒適。作為安撫馮氏的補償,夭夭便說可以教姝兒識字;瑤華居的吃穿都是上等的,馮氏自然情願。
“這些日子家裏忙,我沒顧得上問你的功課和起居,不許惱我。”老趙說著從袖子裏掏出一卷文章來,又笑問道,“這是你作的?”
夭夭接過來展開一看,原來是自己略作改動的《三字經》全文,似是張氏如筠的筆跡,端方娟秀,一如她的品格。
夭夭看了看,便笑著遞還給他,道:“小孩子識字,不外乎讀寫記誦,三字的韻文可比大段晦澀的孔孟文章要好許多。我閑居無聊,好歹有姝兒陪著,便信口編了一些文字教她,怎麽,將軍覺得不好嗎?”
“沒說不好。”老趙把那一卷字紙寶貝一般地塞迴袖子裏,見她含笑一臉的狡黠之色,無奈道,“我是真不知道你的宿慧從何而來。你可知道,這篇文字是如筠錄的,前些日子落在張先生手上,張先生看後還道是哪位老儒所作,便抄了過去,不想竟是你——”
夭夭鼓鼓嘴“哼”了一聲,打斷他說話:“我要迴白山。”
自過了年,為了二人訂親,趙老爹幾乎傾了一半的府庫辦了納征的禮,一車一車地押運著送去了白山。
大事已定,趙楮跟她卻日漸疏離起來。首一件為了夭夭養傷,便不再去藏麟齋公務,所有的事皆由他大包大攬了起來,她成了名副其實的“富貴閑人”,每日吃飽等餓,兩人見麵的次數和時長皆打了折扣。次一件便是名分定了,老趙卻憑空多了許多顧忌,與她相處時更重禮數,十分莊重,頗有些夫妻或同僚間相敬如賓、一團和氣的樣子。
日子一長,夭夭便有些暗自神傷。
老趙見她好端端的突然變了臉,整個人扭了幾下縮進被子,一副慍怒的樣子,笑著拍了拍,耐心哄道:“你這孩子,為什麽突然生氣?我去‘琴月居’是為了查看煊兒的功課,並未留宿。至於若昭那裏,我一個月也才正經去個一兩迴,平日裏也多是坐坐便走。”
“什麽,做做便走?”夭夭一下子想歪了,越發不肯從被子裏出來。
老趙見她在被窩裏忙活了一陣,把貼身的一條軟被子裹緊了,四角壓住,令熱氣不散,如一條胖胖的蠶寶寶,忍不住笑著伸手去揭外被。夭夭慢慢露出頭來,含笑答道:“將軍關懷如筠和煊兒,自是天倫所係,父子夫妻親切和睦,乃是闔家之福。將軍這話說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我小氣不容人呢;向來女子‘嫉妒’便是一條罪過,將軍這麽說,可是怪我?”
老趙不答,隻笑著聽她發小脾氣。
“再說,我何曾攔過你去見她們呢?”夭夭一腔怨氣無處發泄,又不好直說原因,怕說出來被他取笑,隻好在一些表麵問題上繞圈圈,“何況,她們都是好人家的女子,又為你生兒育女、操持家務,既有功勞又有苦勞。將軍府家大業大的,張先生和馮先生又是勞苦功高,你對她們好也是應該的。”
老趙一臉溫煦和藹,笑道:“你既明白,那你氣什麽?”
“你,你,”夭夭被堵得心口發慌,看他神色似完全不在意的樣子,氣得麵朝裏躺下,落淚泄氣,道,“我不氣,若是因為這些事生氣,日後數十年光景可該怎麽好呢?”
老趙歎了口氣, 伸手要去撫摸她頭頸,剛觸到撒在枕上的一縷發絲,便停住了。“這些日子我看著你,總想起以前在白山的時候,那時候的你,雖頑皮卻天真爛漫,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書也不肯讀,禮也不肯學,我也覺得即使如此也是很好的。人生百年,何必叫你一個女孩子吃苦呢? 有楊老族長、父親和我在,必能保得你一世安耽喜樂。”
夭夭聽著忍不住翻身望著老趙,眸中帶淚,楚楚可憐。
“怎麽哭了?”老趙有些不忍心,撫了撫她的臉,繼續說道,“其實你的婚事本來很簡單,多半是要留在白山的;若非秋日裏那場風波——如今你跟了我,實在是委屈你了。畢竟,嗐!你比熠兒還小一歲,自己還是個孩子;剛剛看你和姝兒熟睡的樣子,更像是一對姐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