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山上的梨樹約有兩千餘株,整整綿延了大半個山腹;暖陽之下梨花如雪,空氣也被熏染得香甜一片,引的附近的蜜蜂熱熱鬧鬧地飛來采蜜。夭夭看著這片梨樹的枝丫虯曲盤桓,樹幹長得如小孩子的腰身那般粗,估摸著這些樹的樹齡早已超過五十年了,不由得嘖嘖稱奇。他二人走了半刻,便見半山腰處有一條山道曲曲折折地通往梨園深處,那小道似有人工整修的痕跡,老趙亦微覺訝異。
“不知這梨園可有主人,”夭夭抱著老趙的胳膊說道,“若有,我還真想見一見,也許是位世外高人呢!”
“這梨園本有主人,倒不是什麽高人隱士,那人年紀老邁,兒子又在兵禍中死去,獨自一人守著偌大的園子難以過活;少懷便做主將那老人安置到城內好生養了起來,每月又按例給些銀米。這梨園現下則由營衛接手照管,到了秋日便有收成了。”老趙牽著她的小手緩緩說道。
“那到時候讓送一車來嚐一嚐。”夭夭看著眼前盛花期的梨樹,似乎看到一串串水晶大梨子結滿枝頭,便仰著臉兒向他建議道。
“家裏想吃什麽吃不著,倒巴巴兒的盤算起這個?”老趙很無奈,伸手往她臉上捏了一把。
“你就應了我吧,隻不過是派幾員兵士來迴跑幾趟的事兒,家裏冬春兩季哪裏吃得到鮮果子?”夭夭揉了揉自己的臉,悻悻地說道,“再說了,這可是近百年的老梨樹,柳河的特產能往將軍府送也能打響名氣,待到日後這梨子能賣出好價錢,也是造福地方果農的好法子。”她特別擅長把小事往大了說,仿佛貪嘴也是為了長遠考慮似的。
“好吧,這梨園的果子本也是供應軍中的,也費不了許多;你若喜歡,待秋日裏我讓少懷送來些給你。”老趙看她為了一口吃的絞盡腦汁說了這一番話,想著也不是什麽大事,便答應了。
二人一邊說著閑話,一邊沿著山道往梨園深處走去。出了園子,往東又轉了一個彎兒,那一片鬆林之下現出一座三間的小屋,屋子前有一片小小的空地,放著幾十個吊在樹上的木質人工蜂巢;原來那梨園裏的采蜜的群蜂多是這裏養的。
“我們過去看看吧。”老趙說著,便摟著她走上前去。未到門口,便有一位老丈拄著拐迎了過來,身後跟著一位才十四五歲的葛衣少女。那清秀少女看見來了位高大陌生男子,便羞澀地躲在老丈身後。
“兩位貴人有禮!敢問貴人,何故造訪我這山野微居?”老人家拱了拱手,很有禮節地說道。
“老丈,我與夫人初來貴地,閑遊時見這裏梨花開得好,便沿著山道走到此處,不意擾了尊駕的清淨。”趙楮亦拱手迴禮,恭敬迴道。
“如此,女兒,迴屋為貴客奉茶來。”老丈說著便親自引二人來到院內。夭夭見這院子雖小,倒是幹淨整潔,正屋的外牆則是由石塊砌成的,十分牢固,西南角又有一座瓜棚架,地上還種了數本青菜。趙楮牽著她的手坐在石凳上。一會兒,那少女便端著三盞茶上來,夭夭道了一聲“多謝”,便接過她遞過來的茶盞子,小心地抿了一口,滿口香甜清爽的梨花味,不覺讚了一句:“好蜂蜜。”那少女笑了笑,露出一口整齊潔白的貝齒。
“哈哈哈哈,小貴人好眼光!我這裏的新采的梨花蜜是最好的,清涼潤肺,又不生痰火,隻怕整個柳河也找不到這般的好蜂蜜了。”老丈捋了捋胡子,朝二人豪爽地笑道。
“老丈,如今日子過得可還輕省嗎?”趙楮雖不喜歡甜食,倒也喝了幾口,放了盞子問道。
“前些年日子不好過,每年夏秋兩季收的蜂蜜多半都被契丹人白白當課稅拿走,城裏的人大多又是吃不起蜂蜜的,剩下的蜂蜜隻好供幾家富戶,也是被勒掯得厲害。如今這柳河被通化的漢人將軍收了,我們這沒耕地的,連租稅都免了,日子快要好起來了。”那老丈看了看自己的女兒,又慈愛地說道,“這丫頭也快十五了,我還指望著今年能多采些蜂蜜,賣了錢給她多辦些嫁妝呢!”
那少女聽完這話,喊了一聲“爹”,便通紅著臉扭身迴屋了。
趙楮聽了不覺笑出聲來,看了一眼夭夭,便自袖子裏拿出一塊二兩重的金錠子來,放在老人手上,說道:“我家夫人自小愛吃蜂蜜,今日有緣,不知老丈可否揀新采的梨花蜜贈我一罐子?”
“這.....這怎生使得,”老丈見了慌忙推拒,忙又叫老妻趕緊拿出一壇最好的蜂蜜來,老丈接了趕緊雙手捧與他,又急急說道,“貴客遠來到此,小院蓬蓽生輝,怎能再接受貴人的財物?”
“不瞞老丈,吾乃軍中之人,不好輕拿輕取百姓之物,老丈若執意不收我的錢,我家夫人便吃不上這蜜了。”趙楮接了那一小壇子梨花蜜,又將金錠子放在桌上,說道,“若有餘,隻當我給令愛來日出嫁的禮金了。”
話說到這兒,那老丈便不好再推辭了,忙帶著妻女連連向二人稱謝。夭夭看那少女頭上素淨得連一根銀簪子也沒有,便自頭上現拔了一根貴重的珊瑚釵子來放於她手上,紅著臉說道:“我家郎君既有所贈,吾如何敢吝嗇,這根釵子也不值什麽,送給你潤色妝奩吧。”
那少女看了爹娘一眼,又瑟縮著偷看了老趙一眼,老趙正滿眼喜悅地看著身邊年少貌美的夫人,那年輕夫人則誠懇地看著自己,便接了釵子,向二人斂衽稱謝。
老趙見時辰不早,便帶著夭夭起身告辭而去。方出了門不遠,那少女便追了上來,懷中抱著一壇子拿紅泥封了口的酒,對老趙殷殷說道:“大人,這是我去年親手釀製的‘梨花白’,請大人收下,願大人.....與夫人情長百年。”夭夭見那少女眼角微紅,言語中似含著情意,不覺心中微歎:“這丫頭倒是挺有眼光的,一上來便瞧上了她的老趙。”
“如此,便多謝姑娘美意!”
趙楮是愛酒之人,聽見“酒”字,便沒有多作推脫,道了一句謝便接了過來。此時,來尋他們的成梁、成棟早早等在了路口,老趙將酒壇子給他二人拿著,自己攬著抱著蜂蜜罐子的夭夭由來路往山下走去。
“不知這梨園可有主人,”夭夭抱著老趙的胳膊說道,“若有,我還真想見一見,也許是位世外高人呢!”
“這梨園本有主人,倒不是什麽高人隱士,那人年紀老邁,兒子又在兵禍中死去,獨自一人守著偌大的園子難以過活;少懷便做主將那老人安置到城內好生養了起來,每月又按例給些銀米。這梨園現下則由營衛接手照管,到了秋日便有收成了。”老趙牽著她的小手緩緩說道。
“那到時候讓送一車來嚐一嚐。”夭夭看著眼前盛花期的梨樹,似乎看到一串串水晶大梨子結滿枝頭,便仰著臉兒向他建議道。
“家裏想吃什麽吃不著,倒巴巴兒的盤算起這個?”老趙很無奈,伸手往她臉上捏了一把。
“你就應了我吧,隻不過是派幾員兵士來迴跑幾趟的事兒,家裏冬春兩季哪裏吃得到鮮果子?”夭夭揉了揉自己的臉,悻悻地說道,“再說了,這可是近百年的老梨樹,柳河的特產能往將軍府送也能打響名氣,待到日後這梨子能賣出好價錢,也是造福地方果農的好法子。”她特別擅長把小事往大了說,仿佛貪嘴也是為了長遠考慮似的。
“好吧,這梨園的果子本也是供應軍中的,也費不了許多;你若喜歡,待秋日裏我讓少懷送來些給你。”老趙看她為了一口吃的絞盡腦汁說了這一番話,想著也不是什麽大事,便答應了。
二人一邊說著閑話,一邊沿著山道往梨園深處走去。出了園子,往東又轉了一個彎兒,那一片鬆林之下現出一座三間的小屋,屋子前有一片小小的空地,放著幾十個吊在樹上的木質人工蜂巢;原來那梨園裏的采蜜的群蜂多是這裏養的。
“我們過去看看吧。”老趙說著,便摟著她走上前去。未到門口,便有一位老丈拄著拐迎了過來,身後跟著一位才十四五歲的葛衣少女。那清秀少女看見來了位高大陌生男子,便羞澀地躲在老丈身後。
“兩位貴人有禮!敢問貴人,何故造訪我這山野微居?”老人家拱了拱手,很有禮節地說道。
“老丈,我與夫人初來貴地,閑遊時見這裏梨花開得好,便沿著山道走到此處,不意擾了尊駕的清淨。”趙楮亦拱手迴禮,恭敬迴道。
“如此,女兒,迴屋為貴客奉茶來。”老丈說著便親自引二人來到院內。夭夭見這院子雖小,倒是幹淨整潔,正屋的外牆則是由石塊砌成的,十分牢固,西南角又有一座瓜棚架,地上還種了數本青菜。趙楮牽著她的手坐在石凳上。一會兒,那少女便端著三盞茶上來,夭夭道了一聲“多謝”,便接過她遞過來的茶盞子,小心地抿了一口,滿口香甜清爽的梨花味,不覺讚了一句:“好蜂蜜。”那少女笑了笑,露出一口整齊潔白的貝齒。
“哈哈哈哈,小貴人好眼光!我這裏的新采的梨花蜜是最好的,清涼潤肺,又不生痰火,隻怕整個柳河也找不到這般的好蜂蜜了。”老丈捋了捋胡子,朝二人豪爽地笑道。
“老丈,如今日子過得可還輕省嗎?”趙楮雖不喜歡甜食,倒也喝了幾口,放了盞子問道。
“前些年日子不好過,每年夏秋兩季收的蜂蜜多半都被契丹人白白當課稅拿走,城裏的人大多又是吃不起蜂蜜的,剩下的蜂蜜隻好供幾家富戶,也是被勒掯得厲害。如今這柳河被通化的漢人將軍收了,我們這沒耕地的,連租稅都免了,日子快要好起來了。”那老丈看了看自己的女兒,又慈愛地說道,“這丫頭也快十五了,我還指望著今年能多采些蜂蜜,賣了錢給她多辦些嫁妝呢!”
那少女聽完這話,喊了一聲“爹”,便通紅著臉扭身迴屋了。
趙楮聽了不覺笑出聲來,看了一眼夭夭,便自袖子裏拿出一塊二兩重的金錠子來,放在老人手上,說道:“我家夫人自小愛吃蜂蜜,今日有緣,不知老丈可否揀新采的梨花蜜贈我一罐子?”
“這.....這怎生使得,”老丈見了慌忙推拒,忙又叫老妻趕緊拿出一壇最好的蜂蜜來,老丈接了趕緊雙手捧與他,又急急說道,“貴客遠來到此,小院蓬蓽生輝,怎能再接受貴人的財物?”
“不瞞老丈,吾乃軍中之人,不好輕拿輕取百姓之物,老丈若執意不收我的錢,我家夫人便吃不上這蜜了。”趙楮接了那一小壇子梨花蜜,又將金錠子放在桌上,說道,“若有餘,隻當我給令愛來日出嫁的禮金了。”
話說到這兒,那老丈便不好再推辭了,忙帶著妻女連連向二人稱謝。夭夭看那少女頭上素淨得連一根銀簪子也沒有,便自頭上現拔了一根貴重的珊瑚釵子來放於她手上,紅著臉說道:“我家郎君既有所贈,吾如何敢吝嗇,這根釵子也不值什麽,送給你潤色妝奩吧。”
那少女看了爹娘一眼,又瑟縮著偷看了老趙一眼,老趙正滿眼喜悅地看著身邊年少貌美的夫人,那年輕夫人則誠懇地看著自己,便接了釵子,向二人斂衽稱謝。
老趙見時辰不早,便帶著夭夭起身告辭而去。方出了門不遠,那少女便追了上來,懷中抱著一壇子拿紅泥封了口的酒,對老趙殷殷說道:“大人,這是我去年親手釀製的‘梨花白’,請大人收下,願大人.....與夫人情長百年。”夭夭見那少女眼角微紅,言語中似含著情意,不覺心中微歎:“這丫頭倒是挺有眼光的,一上來便瞧上了她的老趙。”
“如此,便多謝姑娘美意!”
趙楮是愛酒之人,聽見“酒”字,便沒有多作推脫,道了一句謝便接了過來。此時,來尋他們的成梁、成棟早早等在了路口,老趙將酒壇子給他二人拿著,自己攬著抱著蜂蜜罐子的夭夭由來路往山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