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瀾憑著白天留下來的好感跟著來到了靠邊上的一間黑屋子裏,張萌脫掉衣服,露出來了結實的肌肉,接著打出了一套少林羅漢拳,讓張瀾不禁大吃一驚,此時的出拳剛勁有力,掛動的勁風唿唿有聲,出腳快如青蛙捉蟲,掌碎青磚嘭嘭響,一套拳下來,張瀾此時何等眼力?比多年前城門外大戰關一刀時有了天地之別,萬想不到二年多的光景張萌功力竟能突飛猛進,整個人如脫胎換骨一般,可以想象到他下了多少的功夫,完全超出了一般常人所能支出的體能,這樣看來,二叔是不了解情況,完全錯怪了張萌,張萌白天要打理生意,再加兩大家子的吃喝用度,他是怎麽做到的?難不成他是鐵人?亦或是他有分身之術?難怪二叔對他的不理解,張萌變化太大了,沒有了搖頭尾巴晃的那種輕薄,仿佛轉眼間整個人厚重得使人尊敬,若說以前幫助張萌那是當哥哥的責任,現在是他人品的感召下,真心的善舉。上前指導說:“自己練沒有對抗性,缺少實戰,當你真正遇到硬手時,你的漏洞便被他所用,成為受攻點,你一個人單練,容易兩手出力不均勻,你的發力間歇太多,後續之力不繼,打幾招就失力,發力不可持續,你自己盲目摸索著,長久下去還易產生腰力缺失,你現在腰不會發勁,很多人不會用腰,腰力決定你的力打得透不透的大問題,將來,你若打通任督二脈時,推驅意念時便順暢無阻攔……”張萌一聽到打通任督二脈這樣得道的天大目標,就好像自己也將要實現一般,心裏頭實在控製不住的激動,深情地叫聲:“哥,請你幫我!”張瀾不知張萌竟然是能這樣動情,完全顛覆了原始的印象,情緒也被調動起來,堅定的說道:“你是親弟弟,我能不幫你嗎?必須全力幫你!”張萌第一次得到哥哥用這樣語調來跟自己說話,心裏頭老激動了,話也就多了,也敢跟張瀾訴說了,顧不上練拳的間歇,上前說:“我掌握的少林功夫太少,連少林功夫的皮毛都不了解,一招連慣下一招有時很生硬,不可一氣嗬成,真想去少林寺深入學幾天,可我爸死活不讓,甚至拿不認我來威脅……”張瀾一聽這話陡然間全明白了,當然也不同意,說道:“你現在二十多歲了,筋骨定型了,關節間長成長死了,到少林,人家也不會收留你,當徒弟練功你太大了,當朋友切磋功夫你又拿不出來象樣的功夫,你的功夫太不係統了,不能剌激人來跟你交流。”張萌很失望,開始時還覺得自己行了,頭腦中閃過打通任督二脈之念,哥哥全力相幫,這一看,就知道自己差得可不是一星半點,連門都沒入。張瀾繼續道“少林功夫我也不是很了解,各大門派都有打人的東西,學功夫學的就是那個,你改成學五台山的功夫,我便可以全套地幫你!”張瀾這話一出口,張萌恨不得跪地就拜,淚花盈眶,帶著哽咽說道:“謝謝!哥……”激動得再說不出話來。張瀾見張萌現在是誠心習武,可不是十幾年前瞪著眼,說啥也要脫離五台山的張萌,真願意出手相幫,道:“記得咱家的老房子嗎?我在房梁上擱了東西,那是我在五台山武功時的全程筆記。自打下山帶迴家,就一直在身上沒再看過,得空你去取迴來,照那上麵的要求去把基本功紮實了,基礎打不牢,談武學那就是個大笑話,萬不可急,於美玲就是基礎不牢的例子,羅振坤你還記得嗎?他的先天力量比女人大不了多少,可是他的基礎好,腰給力,發力集中,他的暗器功夫已經是獨步五台山,記住了,你一個人練,沒有人麵授,每一招都要千錘百煉,達到要求才放下,再去學下一個動作!”張萌頻點頭,張瀾才迴屋。迴到屋裏後,反反複複睡不著,這也是迴到家了,迴到親人身邊,睡在柔軟的床上反睡不著,主要是想各種各樣的事,幹脆點燈,連夜憑記憶把學武筆記寫出來,從下腰、站樁、踢腿開始至三十六路金剛拳止,直到第二天的午飯時,還沒完成,張萌得知後阻擋了別人進入,並勸哥哥歇歇再來,不急於一時,張瀾越寫越急,前線戰事沒停,他的心便靜不下來……迴道:“我得馬上把練功秘籍錄下來,抄錄下來我就起身走!”張萌反有此不好意思,搶話說:“就算是為了我,那也沒必要一整夜不睡,這又白天不停連軸轉呀,我又沒急成那樣,今天錄不完,那就明天錄,明天錄不完咱就後天,至於這樣嗎?實在不行的話我還可以迴老家,你不是告訴我說擱在我爸鞭子下邊了嗎,我可以去取迴來呀。”張瀾沒覺得誰對誰錯,也沒有必須改,仍是堅持,抬頭對張萌說道:“這已過去多年,有些我忘了,跟那個比肯定是有差距,那個更全,這個也很好,我是選重點而來,把那個有一些無關緊要的作了剔除,當然了,肯定也是有遺漏……”張瀾把書稿交給到張萌的手上,又囑咐“練功要有耐心,可不是靠猛勁、狠勁、強勁來完成的,練功要有智慧,要有文化修養,要靠德,要靠仁和慈,更要有義,細細想來功夫上身要順著勁兒來,你現在的悟性,秉性還真適合了,沒了暴戾,五台山的金剛拳太強硬,招招攻,沒防守,練著練著容易失了定力,靠修為來化解金剛拳的戾氣才能對金剛拳很好地利用……”張萌在送張瀾出城,再往前送時突然向張瀾提問道:“人活著為了啥?人為什麽活著?”張瀾一時答不上,張萌繼續道:“要想活得有意義,那就做點有意義的事,對我現在來講什麽風花雪月,娶媳婦洞房花燭夜已經沒那需要了,金榜題名時,金榜題名我這輩子是實現不了了,隻能是嘴上的說詞兒,小時候就不成,家裏說是因為淘氣所影響,那是大人嘴上瞎說的,其實,就是我不會學,學不會才厭倦的,厭學是最主要的表象,學不會是很丟人的,抬不起頭來,我若像你那樣會念書那該有多好!誰不樂意聽到先生的讚揚?我肯定也樂意受到誇獎,可是我哪有受到誇獎的能耐?又哪裏淘渙受讚揚的機會呀?我一生就沒有被別人尊重的本錢……到苦禪來家時,我也挺高興的,誰知那時我咋就那麽怕吃苦?沒有一點珍惜,輕易地放棄了那大好的機會……
那時我太不懂事兒,整天就知道索取,獲得,攀比,整天拿吃的、穿的跟別人去比,靠花錢爭麵子,花天酒地拔份兒,現在知道那都不是長臉的事,那就是蛀蟲的表現,是典型的啃老,現在我明白了,人的最大的樂趣就應該是給予,用自己的努力來給別人帶來快樂,通過努力來幫助別人,讓別人從你這裏獲得,像你這樣受人尊重很重要……”張萌的這些個省悟張瀾從來沒想過,也沒法跟他接話,低頭慢慢地跟著,時不時地點頭,張萌見張瀾第一次這樣認真聽自己講話,確實是受寵若驚,又說道:“我躺在炕上得知你空手打敗關一刀時,真為你驕傲!現在我知道了,人活著得有興奮點,我找來找去,還是要練功,隻有武功才能讓我覺得有意義,才能整出點名堂,最起碼我可以自己走鏢,一年省下的趟子手的花銷就足以養幾家人……”
張瀾帶著厚重的家庭溫暖,踏上了重上五台山的旅程。送走之後,張萌迴到家,爸媽正說著張瀾著急走的事,仨人一致認為張瀾的心不定,心思沒在這裏,沒有準備安穩的在家過日子,媽媽聽張萌這樣說,忙問道:“張瀾在路上對你說啥了?”張萌接說道:“我兩次有意試探著引導他,他都是不理我的這個茬,一次是我說兵荒馬亂的,各地商家都不敢販運,致使價格上漲厲害,如果有膽量,這正是大機會,拿茶葉來說吧:產地堆積成山,咱們這麵的店鋪沒貨賣,咱此時出手,哥常年領兵打仗,與各官府熟絡,與官兵連通著;各地方、各山頭黑道上的又不是咱們的對手,咱對他們稍微一捏咕,他們便知道咱們的厲害,販運起來就再沒啥阻擋,一路辦下來的貨就都翻著筋鬥地往上滾……他沒接茬,後來我又說到仗劍闖天涯,行俠仗義,除暴安良,助民鋤惡霸……他也是沒捋須子來,連打聽問都沒問一句……依我看,家是留不住他,他的心思不在這裏……”
張瀾帶著三十六天罡徑直迴到五台山,遠遠地看到了久違的後院,那院牆多處堆塌得成沒有了牆樣兒,已擋不住個練功人,牆根的器械架子早失了原有的尊嚴,像個沒有爹娘的孩子,風吹雨打再沒有人疼,練武場再無往日的喧囂熱鬧,張瀾看到房子變得低矮了不少,那夥房的房頂上長出來了幾顆無人打理的野草,早就失去誘惑的魔力,院子裏扒狗皮的那個架子多年擱在那裏沒人用,更顯五台山俗家塢的破敗不堪,房門雖然鎖著,但長久沒有人拿桐油漆刷過,盡顯雨水的風化力量,掌管鑰匙的於得水不在,鑰匙也不知道哪裏去了。
張瀾到前院去找了禪法師,這二年法師很顯老,眼瞅著就是一個失了精神的老僧,光從眼神上發現不了他是得了道的高僧,兩腮塌陷,胡須花白,了禪竟然像不認識張瀾一般,愣在當場,張瀾隨把於得水的遇難及當前三十六俗家弟子的事講給老僧聽……當講到苦禪為了圈走三十六個未結業的俗家弟子,竟出重手害了於得水……老僧才睜開炯炯的雙目,道:“師弟人雖出家為僧,天天吃齋理佛,心仍在紅塵之中,貪戀尊榮,放不下喜好……”張瀾見此,又把苦禪極速提升別人晉級小周天,不僅僅是提升本門俗家門人,連別門的人也用極速提升法,這使得天下武學錯亂……當張瀾講到了苦禪武功達到了無可撼動的境界時,了禪說道:“他是個武學奇才,我以前隻是聽說有人曾練到了這個層次,氣運大周天……想不到竟然是被他練成了,反正老衲我是沒練到,也知道當世中沒有人練成,我隻當這是個無人能達的傳說……”了禪感覺事態嚴重,派人去後院解決俗家塢的事,自己陪張瀾到主持方丈那裏去說苦禪的事,到了主持那裏,張瀾受重傷時,在施救中主持也是出過大力的,張瀾也麵對麵接觸過。張瀾又把苦禪的行徑再講一遍,老主持很冷靜地說道:“世上萬物因果皆有出處,種善緣必結善果,出家人要廣結善緣,要跳出世間凡俗的是非爭鬥,養性修身……”了禪聽出來的是主持方丈並沒想去管這些俗事,不免還是佩服主持方丈的超人修為,覺得還是主持的覺悟更高些,讓主持幫張瀾對抗苦禪的想法也就此偃旗息鼓,不好再作聲講什麽話。張瀾不死心,繼續說下去,把苦禪血腥地殺害了雷橫及於得水說講得重些,以求加深對苦禪的憎惡,主持仍無表情,張瀾繼續講述苦禪對大明朝的破壞力,在努爾哈赤時期就培殖叛反勢力,以及為這一勢力找尋更適宜的溫床……張瀾是善於查顏觀色來觀察他人的,兩次麵對麵接觸竟不知主持方丈的脾氣秉性?看不出方丈的喜樂和憂愁在哪兒?
張瀾仍然是不死心,希望主持方丈出手收了苦禪,張瀾太恨苦禪了,嘴上師傅師傅地稱唿叫著,心裏頭恨不能立刻把他剮了,恨不得啖其肉,飲其血,張瀾的心裏頭覺得五台山應該有收了苦禪的能力,不僅僅是大帥說過,自己也這樣覺得,這個人就應該是主持方丈。因為在受重傷時,這些五台山高手都出手了,張瀾雖說是人在昏迷之中,但是誰輸給了自己的力還是有感覺的,盡管是當時不知,但能感覺到有一個人給出的力像開了鍋的粥,熱浪翻滾,給出的震動最猛烈,今天這算是第二次跟主持方丈相見,竟看不出老僧的心動點在哪兒?什麽俠義,什麽對錯正義,什麽情義,這些個義都勸說不動,足以看出老僧的修為有多高。張瀾又從德上找苦禪的道德淪喪,竟然是邪惡地對同門下死手,親手殘忍地殺害了兩名五台山俗家大弟子,還將五台山武學私自傳給鷹爪門的掌門嶽清有,破壞五台山武功不他傳的規矩……主持方丈仍是沒有動容,雖沒答應懲治苦禪,但從表情上看,主持方丈是願意聽下去。張瀾拿出愛國情感,拿出愛國主義來說話,你苦禪是一個大明朝的漢人,怎麽能幫助韃虜來犯我華夏?怎麽胳膊肘拐向外?幫助韃子人殺我明軍,這些軍人可都是華夏好兒女,大家全是一奶同胞,你這是投身於殺戮同胞的洪流之中,屠殺華夏……張瀾越說越有信心,越說越覺有理,從德和修行方麵入手,講苦禪竟逆天而行?忘恩負義,你出身於五台山,是五台山教你做人,傳給你武學,你不思報恩,身為皈依多年得大道的佛家高僧,本來是跳出三界外,不理俗世,一心向善……他可到是反過來成了專業殺害五台山弟子的帶頭大哥,出手又十分地邪惡殘忍,全是血腥的爆頭殺,並派出親傳弟子之曆月坤來對五台山的弟子實行斬盡殺絕,別說佛性,他連人性都沒有,他傷天害理,他的罪惡可以說是罄竹難書,他的惡魔行徑令人發指,滅絕天倫的罪惡天道難容。了禪早知苦禪行徑,經張瀾這一說覺得苦禪更加沒了佛性,了禪是個愛憎分明的老僧,很有正義感,聽張瀾一路說下來,他先不接納苦禪,再說,這也不僅僅是張瀾一個人在說這個事,三十六天罡也直接說,還有聽來苦禪的德虧事……原來了禪跟苦禪比較走近,了禪為人磊落,做事公正,在五台山裏贏得了很多人的信任,苦禪在五台山比較依靠了禪,了禪聽講後,深感苦禪太過,他表態,道:“這樣的人就應被清理門戶!”張瀾一聽了禪師伯這是在幫自己,在出聲幫自己說話,心裏頭是真的好感謝!望一望,覺得他好值得尊重,上次懲戒胡凱時大師伯就很幫忙,強有力地撐起張瀾的後腰,鎮住了胡凱的那股妖性,再後來,了禪長老又出手救治,等於從死亡穀將自己救迴來,撿來了一條命,又助自己打通任督二脈,從正途氣運小周天,不單單是救命之恩,還有再造之德,今又火上添加油,大膽地幫自己,是真正有菩薩心腸的高僧,凡是遇有困難,被了禪老僧見到,必是頂力相幫,主持方丈沒有態度,了禪仍控製不住來表明幫張瀾的立場,憤怒道:“善有善報,作惡多端者必有惡報!”上次主持方丈就算已經把苦禪開除了五台山,可你開除他有啥用?他作惡不斷,光開除不起作用,關鍵是要收了苦禪,隻有收了他才能阻止住他不間斷地叛反,這是張瀾的急需。
欲知五台山究竟有沒有降住苦禪的法門?請繼續往下看。
那時我太不懂事兒,整天就知道索取,獲得,攀比,整天拿吃的、穿的跟別人去比,靠花錢爭麵子,花天酒地拔份兒,現在知道那都不是長臉的事,那就是蛀蟲的表現,是典型的啃老,現在我明白了,人的最大的樂趣就應該是給予,用自己的努力來給別人帶來快樂,通過努力來幫助別人,讓別人從你這裏獲得,像你這樣受人尊重很重要……”張萌的這些個省悟張瀾從來沒想過,也沒法跟他接話,低頭慢慢地跟著,時不時地點頭,張萌見張瀾第一次這樣認真聽自己講話,確實是受寵若驚,又說道:“我躺在炕上得知你空手打敗關一刀時,真為你驕傲!現在我知道了,人活著得有興奮點,我找來找去,還是要練功,隻有武功才能讓我覺得有意義,才能整出點名堂,最起碼我可以自己走鏢,一年省下的趟子手的花銷就足以養幾家人……”
張瀾帶著厚重的家庭溫暖,踏上了重上五台山的旅程。送走之後,張萌迴到家,爸媽正說著張瀾著急走的事,仨人一致認為張瀾的心不定,心思沒在這裏,沒有準備安穩的在家過日子,媽媽聽張萌這樣說,忙問道:“張瀾在路上對你說啥了?”張萌接說道:“我兩次有意試探著引導他,他都是不理我的這個茬,一次是我說兵荒馬亂的,各地商家都不敢販運,致使價格上漲厲害,如果有膽量,這正是大機會,拿茶葉來說吧:產地堆積成山,咱們這麵的店鋪沒貨賣,咱此時出手,哥常年領兵打仗,與各官府熟絡,與官兵連通著;各地方、各山頭黑道上的又不是咱們的對手,咱對他們稍微一捏咕,他們便知道咱們的厲害,販運起來就再沒啥阻擋,一路辦下來的貨就都翻著筋鬥地往上滾……他沒接茬,後來我又說到仗劍闖天涯,行俠仗義,除暴安良,助民鋤惡霸……他也是沒捋須子來,連打聽問都沒問一句……依我看,家是留不住他,他的心思不在這裏……”
張瀾帶著三十六天罡徑直迴到五台山,遠遠地看到了久違的後院,那院牆多處堆塌得成沒有了牆樣兒,已擋不住個練功人,牆根的器械架子早失了原有的尊嚴,像個沒有爹娘的孩子,風吹雨打再沒有人疼,練武場再無往日的喧囂熱鬧,張瀾看到房子變得低矮了不少,那夥房的房頂上長出來了幾顆無人打理的野草,早就失去誘惑的魔力,院子裏扒狗皮的那個架子多年擱在那裏沒人用,更顯五台山俗家塢的破敗不堪,房門雖然鎖著,但長久沒有人拿桐油漆刷過,盡顯雨水的風化力量,掌管鑰匙的於得水不在,鑰匙也不知道哪裏去了。
張瀾到前院去找了禪法師,這二年法師很顯老,眼瞅著就是一個失了精神的老僧,光從眼神上發現不了他是得了道的高僧,兩腮塌陷,胡須花白,了禪竟然像不認識張瀾一般,愣在當場,張瀾隨把於得水的遇難及當前三十六俗家弟子的事講給老僧聽……當講到苦禪為了圈走三十六個未結業的俗家弟子,竟出重手害了於得水……老僧才睜開炯炯的雙目,道:“師弟人雖出家為僧,天天吃齋理佛,心仍在紅塵之中,貪戀尊榮,放不下喜好……”張瀾見此,又把苦禪極速提升別人晉級小周天,不僅僅是提升本門俗家門人,連別門的人也用極速提升法,這使得天下武學錯亂……當張瀾講到了苦禪武功達到了無可撼動的境界時,了禪說道:“他是個武學奇才,我以前隻是聽說有人曾練到了這個層次,氣運大周天……想不到竟然是被他練成了,反正老衲我是沒練到,也知道當世中沒有人練成,我隻當這是個無人能達的傳說……”了禪感覺事態嚴重,派人去後院解決俗家塢的事,自己陪張瀾到主持方丈那裏去說苦禪的事,到了主持那裏,張瀾受重傷時,在施救中主持也是出過大力的,張瀾也麵對麵接觸過。張瀾又把苦禪的行徑再講一遍,老主持很冷靜地說道:“世上萬物因果皆有出處,種善緣必結善果,出家人要廣結善緣,要跳出世間凡俗的是非爭鬥,養性修身……”了禪聽出來的是主持方丈並沒想去管這些俗事,不免還是佩服主持方丈的超人修為,覺得還是主持的覺悟更高些,讓主持幫張瀾對抗苦禪的想法也就此偃旗息鼓,不好再作聲講什麽話。張瀾不死心,繼續說下去,把苦禪血腥地殺害了雷橫及於得水說講得重些,以求加深對苦禪的憎惡,主持仍無表情,張瀾繼續講述苦禪對大明朝的破壞力,在努爾哈赤時期就培殖叛反勢力,以及為這一勢力找尋更適宜的溫床……張瀾是善於查顏觀色來觀察他人的,兩次麵對麵接觸竟不知主持方丈的脾氣秉性?看不出方丈的喜樂和憂愁在哪兒?
張瀾仍然是不死心,希望主持方丈出手收了苦禪,張瀾太恨苦禪了,嘴上師傅師傅地稱唿叫著,心裏頭恨不能立刻把他剮了,恨不得啖其肉,飲其血,張瀾的心裏頭覺得五台山應該有收了苦禪的能力,不僅僅是大帥說過,自己也這樣覺得,這個人就應該是主持方丈。因為在受重傷時,這些五台山高手都出手了,張瀾雖說是人在昏迷之中,但是誰輸給了自己的力還是有感覺的,盡管是當時不知,但能感覺到有一個人給出的力像開了鍋的粥,熱浪翻滾,給出的震動最猛烈,今天這算是第二次跟主持方丈相見,竟看不出老僧的心動點在哪兒?什麽俠義,什麽對錯正義,什麽情義,這些個義都勸說不動,足以看出老僧的修為有多高。張瀾又從德上找苦禪的道德淪喪,竟然是邪惡地對同門下死手,親手殘忍地殺害了兩名五台山俗家大弟子,還將五台山武學私自傳給鷹爪門的掌門嶽清有,破壞五台山武功不他傳的規矩……主持方丈仍是沒有動容,雖沒答應懲治苦禪,但從表情上看,主持方丈是願意聽下去。張瀾拿出愛國情感,拿出愛國主義來說話,你苦禪是一個大明朝的漢人,怎麽能幫助韃虜來犯我華夏?怎麽胳膊肘拐向外?幫助韃子人殺我明軍,這些軍人可都是華夏好兒女,大家全是一奶同胞,你這是投身於殺戮同胞的洪流之中,屠殺華夏……張瀾越說越有信心,越說越覺有理,從德和修行方麵入手,講苦禪竟逆天而行?忘恩負義,你出身於五台山,是五台山教你做人,傳給你武學,你不思報恩,身為皈依多年得大道的佛家高僧,本來是跳出三界外,不理俗世,一心向善……他可到是反過來成了專業殺害五台山弟子的帶頭大哥,出手又十分地邪惡殘忍,全是血腥的爆頭殺,並派出親傳弟子之曆月坤來對五台山的弟子實行斬盡殺絕,別說佛性,他連人性都沒有,他傷天害理,他的罪惡可以說是罄竹難書,他的惡魔行徑令人發指,滅絕天倫的罪惡天道難容。了禪早知苦禪行徑,經張瀾這一說覺得苦禪更加沒了佛性,了禪是個愛憎分明的老僧,很有正義感,聽張瀾一路說下來,他先不接納苦禪,再說,這也不僅僅是張瀾一個人在說這個事,三十六天罡也直接說,還有聽來苦禪的德虧事……原來了禪跟苦禪比較走近,了禪為人磊落,做事公正,在五台山裏贏得了很多人的信任,苦禪在五台山比較依靠了禪,了禪聽講後,深感苦禪太過,他表態,道:“這樣的人就應被清理門戶!”張瀾一聽了禪師伯這是在幫自己,在出聲幫自己說話,心裏頭是真的好感謝!望一望,覺得他好值得尊重,上次懲戒胡凱時大師伯就很幫忙,強有力地撐起張瀾的後腰,鎮住了胡凱的那股妖性,再後來,了禪長老又出手救治,等於從死亡穀將自己救迴來,撿來了一條命,又助自己打通任督二脈,從正途氣運小周天,不單單是救命之恩,還有再造之德,今又火上添加油,大膽地幫自己,是真正有菩薩心腸的高僧,凡是遇有困難,被了禪老僧見到,必是頂力相幫,主持方丈沒有態度,了禪仍控製不住來表明幫張瀾的立場,憤怒道:“善有善報,作惡多端者必有惡報!”上次主持方丈就算已經把苦禪開除了五台山,可你開除他有啥用?他作惡不斷,光開除不起作用,關鍵是要收了苦禪,隻有收了他才能阻止住他不間斷地叛反,這是張瀾的急需。
欲知五台山究竟有沒有降住苦禪的法門?請繼續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