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結束後,曹操帶著大軍凱旋歸來,雖然表麵上人人都喜氣洋洋,但有人卻從中嗅到了一絲異樣。
此時荀彧正在書房之中,手裏拿著書簡,心不在焉地浮想聯翩。
曹操在最艱難的時刻,本來都打算放棄了,寫信向自己求助,自己給了他莫大的鼓勵,使得他堅持到底、反敗為勝。
按說曹操迴到許昌之後,應該對自己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但他卻不冷不熱、若即若離,表現得十分反常,到底是何原因呢?
曹操雖然當眾把私通袁紹的一箱子書信燒毀了,但以他的做事風格,很有可能之前都一一看過了。
真金不怕火煉、腳正不怕鞋歪。
自己從來沒有私通過袁紹,就算他看過的話,也懷疑不到自己頭上啊!
在整個官渡之戰中,自己鎮守許昌,也算是兢兢業業、盡職盡責。
不但力保城門不失,每日還要處理朝中的大小事務,沒有半點疏漏之處,曹操在這方麵完全挑不出毛病。
最重要的是,關羽當時發現許昌空虛,便躍躍欲試、圖謀不軌。
自己及時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找關羽旁敲側擊了一番,將他的想法扼殺在了萌芽之中,也避免了許昌的一場浩劫。
如果關羽真的像當年的陳宮、呂布那樣,突然發動叛亂,那麽後果可想而知。
曹操不但會在官渡戰場上失敗,還會變成無家可歸的喪家之犬,甚至戰死沙場,或是被袁紹生擒活捉。
這是何等的功勞啊?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對曹操起到了起死迴生、力挽狂瀾的作用!
曹操向來心細如發,雖然自己並沒有跟他匯報關羽想要造反的事,但他卻應該有所察覺。
關羽在白馬之戰和延津之戰當中都立下了赫赫戰功,也被曹操封為了偏將軍、漢壽亭侯。
但他卻放著高官厚祿、榮華富貴不要,莫名其妙地離開了曹操。
單是從這一點上,曹操就應該猜出個八九不離十。
難道是因為那封迴信?
曹操在最艱難的時候想到過要放棄,並給自己和郭嘉寫信,征求我們二人的意見。
當時自己確實有一些私心和雜念,怕曹操退守許昌之後,袁紹便會氣勢更盛,甚至對許昌圍城或是強攻。
到時許昌就算是一時能守住的話,仗也會打得沒完沒了。
所以自己就勸曹操堅守官渡,與袁紹拚個你死我活。
這樣一來,即便是最後袁紹勝了,也會大傷元氣,從而無力再攻打許昌。
當時郭嘉也讚同曹操退守許昌,所以自己便沒讓郭嘉看曹操的那封密信,對他隱瞞了下來。
自己又私自給曹操迴了一封密信,勸他一定要堅持下去。
曹操何等睿智,他一定是因為這件事對自己有所懷疑了!
想到這裏,荀彧站起身來,在屋子裏來迴踱步。
過了一會兒,荀彧又來到了曹操府上。
曹操見了荀彧,內心之中頓感五味雜陳。
當年他棄袁紹而前來投奔自己,可謂獨具慧眼,也可謂雪中送炭。
荀彧也被自己形容為“吾之子房”,任命為別部司馬。
自己帶兵討伐徐州,陳宮、張邈、呂布趁機發動叛亂,竊取了兗州。
荀彧又單人出城說服郭貢,於萬難之中為自己保留了三座城池,使自己可以迴到兗州有立足之地,從而力挽狂瀾,使兗州失而複得。
陶謙死後,自己想帶兵討伐徐州,荀彧卻站出來極力勸阻。
他說呂布尚在兗州,若不及早除去的話,不但拿不下徐州,還會失去根基。
於是自己一鼓作氣,把呂布趕出了兗州。
在是否要迎天子入許昌的問題上,當年有很多人持反對意見。
荀彧又力排眾議、據理力爭,使得自己把皇上接到許昌,從而贏得了最寶貴的政治資本,不但可以號令天下各路諸侯,還招攬了大量得文臣武將。
在官渡之戰前夕,朝中很多人都主張投降,荀彧又站出來滔滔不絕地道出了袁紹的各種弱點,認為此戰我軍必勝、袁紹必敗。
可就是這樣一個功勳卓著的人,卻把自己往火坑裏推!
自己本來是給郭嘉和他兩個人寫的信,他卻隱瞞郭嘉私自給自己迴信,勸自己繼續留在官渡。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荀彧不希望自己迴城,無非是想讓袁紹消滅自己。
隻有這樣,荀彧才有機會成為“王佐之才”!
自己真是傷心欲絕、失望至極!
可是又能如何、還能怎樣?
隻能裝瘋賣傻、裝聾作啞!
荀彧在朝中德高望重,如果動他的話,不知有多少人會跳出來橫加指責、大肆非議。
說自己忘恩負義、恩將仇報,說自己濫殺無辜、草菅人命。
甚至有人發動叛亂也說不定。
還有,潁川荀氏乃名門望族、儒學大宗。
遠的不說,就連自己身邊的重要謀士荀攸,也要管荀彧叫一聲叔叔。
如果動荀彧的話,荀攸又作何感想?
他還能死心塌地地幫自己出謀劃策嗎?
曹操收了思緒,不露聲色,笑著道:“文若,快坐快坐,我還正要去找你呢!”
荀彧躬身拱手說道:“主公,微臣此番前來,是要跟您匯報兩件事!”
曹操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道:“文若,你我共事這麽多年了,沒有外人的時候,不必這麽拘謹,快坐吧!”
荀彧在曹操身邊坐了下來,又說道:“主公,第一件事,就是關於關羽叛離的事!”
曹操一聽這話,心下不由一怔。
難道關羽叛離另有隱情?
之前自己一直認為,關羽是為了貂蟬才被迫投到了自己麾下。
得到貂蟬之後,他便毅然決然地離開了。
如今看來,這種判斷倒是有些草率了。
想到這裏,曹操不禁好奇地問道:“文若,關羽叛離到底是怎麽迴事啊,快說來聽聽!”
“當時官渡戰場進入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主公把所有精兵和能征善戰的大將都調到了前線,城中就隻剩下了夏侯惇和關羽二個大將!”荀彧說道。
曹操快速迴憶了一下,說道:“對對對,關羽大概就是在那個時候叛逃的!”
荀彧點點頭道:“這件事微臣是有責任的!當時許昌城中守衛空虛,微臣擔心關羽有非分之想,會發動叛亂,便去了關羽的宅邸,對關羽旁敲側擊了一番。”
曹操聞聽此言,不禁有些後怕。
如果關羽當時真的帶兵發動叛亂,隻怕夏侯惇根本抵擋不住。
當時自己頭腦之中隻想著官渡戰場,倒是忽略了這一點!
荀彧又道:“據微臣悉心觀察,關羽還真的有不臣之心!”
曹操眉頭微皺,問道:“哦?文若何以見得啊?”
“當時微臣去關羽宅邸的時候是深夜,關羽行色匆匆,正準備出門。我便強行把他留了下來,讓他陪我聊天。聊天的過程當中,我又跟關羽講了一下當年陳宮造反的事。然後我又暗自觀察,發現關羽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顯然是心中有鬼。結果第二天,關羽便去投奔劉備了。想必他也知道是被我識破了,怕我向你匯報,才一走了之的!”荀彧娓娓地說道。
曹操聽到這裏,才明白關羽到底為什麽會突然去投奔那個屢戰屢敗、口蜜腹劍的大耳賊了。
“主公,微臣也是沒辦法才出此下策!若是不去找關羽的話,很可能許昌現在都被劉備占了!”荀彧聲情並茂地說道。
曹操點點頭道:“文若,多虧了你啊!若不是你及時看出了一些蛛絲馬跡,恐怕我曹操現在已經成了喪家之犬了!”
荀彧又說道:“主公過獎了,這隻不過是在下的分內之事。”
“那第二件事是什麽啊?”曹操又好奇地問道。
“第二件事,便是你寫的那封密信,我並沒有讓郭嘉看,而是自作主張給你迴的信!”荀彧一副光明正大的樣子道。
曹操先是一怔,又朗聲笑道:“哈哈,文若,這很好啊!郭嘉年少輕狂,而你才是老成持重、老成謀國,不讓他看就不讓他看嘛!若不是你勸我鍥而不舍、堅持不懈,我們又哪會取得官渡之戰最終的勝利呢?自打從官渡迴來之後,我每天都忙得腳打後腦勺,本打算針對這件事好好當麵感謝一下你呢,卻早忘到九霄雲外了,哈哈哈!”
荀彧一看曹操是這番態度,連日來心中的惶惑頓時一掃而空。
此時荀彧正在書房之中,手裏拿著書簡,心不在焉地浮想聯翩。
曹操在最艱難的時刻,本來都打算放棄了,寫信向自己求助,自己給了他莫大的鼓勵,使得他堅持到底、反敗為勝。
按說曹操迴到許昌之後,應該對自己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但他卻不冷不熱、若即若離,表現得十分反常,到底是何原因呢?
曹操雖然當眾把私通袁紹的一箱子書信燒毀了,但以他的做事風格,很有可能之前都一一看過了。
真金不怕火煉、腳正不怕鞋歪。
自己從來沒有私通過袁紹,就算他看過的話,也懷疑不到自己頭上啊!
在整個官渡之戰中,自己鎮守許昌,也算是兢兢業業、盡職盡責。
不但力保城門不失,每日還要處理朝中的大小事務,沒有半點疏漏之處,曹操在這方麵完全挑不出毛病。
最重要的是,關羽當時發現許昌空虛,便躍躍欲試、圖謀不軌。
自己及時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找關羽旁敲側擊了一番,將他的想法扼殺在了萌芽之中,也避免了許昌的一場浩劫。
如果關羽真的像當年的陳宮、呂布那樣,突然發動叛亂,那麽後果可想而知。
曹操不但會在官渡戰場上失敗,還會變成無家可歸的喪家之犬,甚至戰死沙場,或是被袁紹生擒活捉。
這是何等的功勞啊?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對曹操起到了起死迴生、力挽狂瀾的作用!
曹操向來心細如發,雖然自己並沒有跟他匯報關羽想要造反的事,但他卻應該有所察覺。
關羽在白馬之戰和延津之戰當中都立下了赫赫戰功,也被曹操封為了偏將軍、漢壽亭侯。
但他卻放著高官厚祿、榮華富貴不要,莫名其妙地離開了曹操。
單是從這一點上,曹操就應該猜出個八九不離十。
難道是因為那封迴信?
曹操在最艱難的時候想到過要放棄,並給自己和郭嘉寫信,征求我們二人的意見。
當時自己確實有一些私心和雜念,怕曹操退守許昌之後,袁紹便會氣勢更盛,甚至對許昌圍城或是強攻。
到時許昌就算是一時能守住的話,仗也會打得沒完沒了。
所以自己就勸曹操堅守官渡,與袁紹拚個你死我活。
這樣一來,即便是最後袁紹勝了,也會大傷元氣,從而無力再攻打許昌。
當時郭嘉也讚同曹操退守許昌,所以自己便沒讓郭嘉看曹操的那封密信,對他隱瞞了下來。
自己又私自給曹操迴了一封密信,勸他一定要堅持下去。
曹操何等睿智,他一定是因為這件事對自己有所懷疑了!
想到這裏,荀彧站起身來,在屋子裏來迴踱步。
過了一會兒,荀彧又來到了曹操府上。
曹操見了荀彧,內心之中頓感五味雜陳。
當年他棄袁紹而前來投奔自己,可謂獨具慧眼,也可謂雪中送炭。
荀彧也被自己形容為“吾之子房”,任命為別部司馬。
自己帶兵討伐徐州,陳宮、張邈、呂布趁機發動叛亂,竊取了兗州。
荀彧又單人出城說服郭貢,於萬難之中為自己保留了三座城池,使自己可以迴到兗州有立足之地,從而力挽狂瀾,使兗州失而複得。
陶謙死後,自己想帶兵討伐徐州,荀彧卻站出來極力勸阻。
他說呂布尚在兗州,若不及早除去的話,不但拿不下徐州,還會失去根基。
於是自己一鼓作氣,把呂布趕出了兗州。
在是否要迎天子入許昌的問題上,當年有很多人持反對意見。
荀彧又力排眾議、據理力爭,使得自己把皇上接到許昌,從而贏得了最寶貴的政治資本,不但可以號令天下各路諸侯,還招攬了大量得文臣武將。
在官渡之戰前夕,朝中很多人都主張投降,荀彧又站出來滔滔不絕地道出了袁紹的各種弱點,認為此戰我軍必勝、袁紹必敗。
可就是這樣一個功勳卓著的人,卻把自己往火坑裏推!
自己本來是給郭嘉和他兩個人寫的信,他卻隱瞞郭嘉私自給自己迴信,勸自己繼續留在官渡。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荀彧不希望自己迴城,無非是想讓袁紹消滅自己。
隻有這樣,荀彧才有機會成為“王佐之才”!
自己真是傷心欲絕、失望至極!
可是又能如何、還能怎樣?
隻能裝瘋賣傻、裝聾作啞!
荀彧在朝中德高望重,如果動他的話,不知有多少人會跳出來橫加指責、大肆非議。
說自己忘恩負義、恩將仇報,說自己濫殺無辜、草菅人命。
甚至有人發動叛亂也說不定。
還有,潁川荀氏乃名門望族、儒學大宗。
遠的不說,就連自己身邊的重要謀士荀攸,也要管荀彧叫一聲叔叔。
如果動荀彧的話,荀攸又作何感想?
他還能死心塌地地幫自己出謀劃策嗎?
曹操收了思緒,不露聲色,笑著道:“文若,快坐快坐,我還正要去找你呢!”
荀彧躬身拱手說道:“主公,微臣此番前來,是要跟您匯報兩件事!”
曹操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道:“文若,你我共事這麽多年了,沒有外人的時候,不必這麽拘謹,快坐吧!”
荀彧在曹操身邊坐了下來,又說道:“主公,第一件事,就是關於關羽叛離的事!”
曹操一聽這話,心下不由一怔。
難道關羽叛離另有隱情?
之前自己一直認為,關羽是為了貂蟬才被迫投到了自己麾下。
得到貂蟬之後,他便毅然決然地離開了。
如今看來,這種判斷倒是有些草率了。
想到這裏,曹操不禁好奇地問道:“文若,關羽叛離到底是怎麽迴事啊,快說來聽聽!”
“當時官渡戰場進入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主公把所有精兵和能征善戰的大將都調到了前線,城中就隻剩下了夏侯惇和關羽二個大將!”荀彧說道。
曹操快速迴憶了一下,說道:“對對對,關羽大概就是在那個時候叛逃的!”
荀彧點點頭道:“這件事微臣是有責任的!當時許昌城中守衛空虛,微臣擔心關羽有非分之想,會發動叛亂,便去了關羽的宅邸,對關羽旁敲側擊了一番。”
曹操聞聽此言,不禁有些後怕。
如果關羽當時真的帶兵發動叛亂,隻怕夏侯惇根本抵擋不住。
當時自己頭腦之中隻想著官渡戰場,倒是忽略了這一點!
荀彧又道:“據微臣悉心觀察,關羽還真的有不臣之心!”
曹操眉頭微皺,問道:“哦?文若何以見得啊?”
“當時微臣去關羽宅邸的時候是深夜,關羽行色匆匆,正準備出門。我便強行把他留了下來,讓他陪我聊天。聊天的過程當中,我又跟關羽講了一下當年陳宮造反的事。然後我又暗自觀察,發現關羽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顯然是心中有鬼。結果第二天,關羽便去投奔劉備了。想必他也知道是被我識破了,怕我向你匯報,才一走了之的!”荀彧娓娓地說道。
曹操聽到這裏,才明白關羽到底為什麽會突然去投奔那個屢戰屢敗、口蜜腹劍的大耳賊了。
“主公,微臣也是沒辦法才出此下策!若是不去找關羽的話,很可能許昌現在都被劉備占了!”荀彧聲情並茂地說道。
曹操點點頭道:“文若,多虧了你啊!若不是你及時看出了一些蛛絲馬跡,恐怕我曹操現在已經成了喪家之犬了!”
荀彧又說道:“主公過獎了,這隻不過是在下的分內之事。”
“那第二件事是什麽啊?”曹操又好奇地問道。
“第二件事,便是你寫的那封密信,我並沒有讓郭嘉看,而是自作主張給你迴的信!”荀彧一副光明正大的樣子道。
曹操先是一怔,又朗聲笑道:“哈哈,文若,這很好啊!郭嘉年少輕狂,而你才是老成持重、老成謀國,不讓他看就不讓他看嘛!若不是你勸我鍥而不舍、堅持不懈,我們又哪會取得官渡之戰最終的勝利呢?自打從官渡迴來之後,我每天都忙得腳打後腦勺,本打算針對這件事好好當麵感謝一下你呢,卻早忘到九霄雲外了,哈哈哈!”
荀彧一看曹操是這番態度,連日來心中的惶惑頓時一掃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