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深知坐以待斃不如主動爭取的道理,他更是一個當機立斷、雷厲風行的人。


    既然決定去荊州投奔劉表,那就事不宜遲、遲則生變。


    劉備仔細整理了一下思路,又精心組織了一番語言,感覺準備得差不多了,這日一大早,他便趕緊來到了袁紹的中軍大帳。


    “在下參見袁公!”劉備見了袁紹,謙恭有加地躬身施禮道。


    袁紹看劉備又來找自己了,心想他必是有什麽要事相商,客氣地道:“玄德不必多禮,快快請坐!”


    劉備坐下來之後,又故弄玄虛地道:“袁公,在下為此番如何攻下曹操思慮良久,今日忽然想出一條妙計!”


    袁紹一聽這話,頓時喜出望外,連忙道:“哦?玄德有何妙計,快快說出來聽聽!”


    劉備點點頭,娓娓說道:“如今袁公與曹操大軍對峙於官渡,雙方枕戈待旦,大戰隨時開啟!袁公的兵力遠勝於曹操,曹操勢必要派重兵屯集於官渡,以抵禦我軍進攻。那麽無論是許昌,還是曹操的後方,就必然都會空虛!此前在下考慮的是孫策會偷襲曹操的後方,但如今他卻突然去世了。江東新主年紀尚輕,料想他不會輕易發兵。既然江東不打曹操了,我們何不取而代之?如果我們能夠來個乘虛而入、南北夾擊的話,必定可以事半功倍、大功告成!”


    袁紹沉吟了一下,說道:“玄德的意思是,我們兵分兩路,一路在北、一路在南,雙管齊下、兩麵夾擊,讓曹操腹背受敵,首尾不能兼顧?”


    劉備笑著點點頭道:“袁公果然英明,在下正是這個意思!”


    袁紹一聽劉備誇自己,心下十分受用,隨後他又沉吟起來。


    劉備的這個計策的確不錯,曹操親自帶兵集結於官渡,許昌以南必然空虛。


    而劉備、張飛與關羽感情深厚,不可能在戰場上互相廝殺,所以再留劉備在官渡的話,也實在沒什麽意義。


    倒不如讓他去偷襲曹操的後方,那裏沒有關羽,劉備、張飛自然會放開手腳。


    而且此前在白馬、延津之戰中,劉備、張飛二人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他們去了汝南的話,也會想著將功補過、戴罪立功。


    汝南是我們袁氏的老家,劉備到了那裏,正好也有人接應。


    想到這裏,袁紹點點頭道:“嗯,妙計,妙計啊!玄德果然深諳兵法、智計百出啊!這樣一來,我們攻下許昌、消滅曹操就指日可待了!”


    劉備看袁紹讚成自己的計策,不禁心下一陣竊喜。


    他又說道:“袁公,我們可以率領一隊人馬,屯兵於汝南,正好那裏也是您的老家,有什麽事也方便照應!”


    袁紹一看劉備跟自己想法一樣,微笑著點了點頭,讚歎道:“玄德果然思慮周祥,連這一點都考慮到了!”


    劉備之所以選擇汝南,並不是因為那裏是袁紹的老家,更不是因為那裏是許昌之南,這些隻不過是表麵上的掩飾。


    真正的原因是那裏離荊州很近,便於劉備前去投靠劉表。


    袁紹又道:“玄德呀,你是想帶領一波人馬,親自前往汝南嗎?”


    劉備心下一怔,生怕袁紹識破自己的陰謀。


    他並不想直接道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於是委婉地說道:“袁公,現在曹操帶著大軍屯兵於官渡,關羽又是他帳下第一猛將,所以下一戰很有可能還是關羽出戰!為了避嫌,我和張飛絕不適合再出戰應敵。既然我們在這裏無用武之地,何不讓我們到更適合施展自己才華的地方呢?隻要能避開關羽,我劉備必然要為袁公貢獻一份尺寸之功、綿薄之力!”


    袁紹連連點頭道:“玄德此言正合我意!那你就與張飛帶著手下的人馬去往汝南吧,希望我們能夠盡快在許昌勝利會師!”


    “袁公,那您此番能撥給我多少兵馬?”劉備滿懷希望地問道。


    袁紹一聽這話,臉上的笑容頓時凝固了。


    你小子和張飛兩人,兩場仗下來折損了我萬餘兵馬,我還沒找你要人呢,如今你卻還有臉來找我要兵馬?


    再說你劉備跟關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如果一旦羽翼豐滿,帶著手下人馬叛變了怎麽辦?


    我袁紹戎馬半生,又豈會不懂“饑則附人,飽便高揚”的道理?


    想到這裏,袁紹笑著道:“玄德,說來也巧,日前汝南黃巾軍首領劉辟有書信送來,說要叛離曹操,投靠到老夫麾下。此番你去了正好與他匯合一處,把他的兵馬接管過來!劉辟在汝南苦心經營多年,手裏怎麽也得有數萬人馬吧,足夠你們騷擾曹操後方的了!”


    劉備聽的有些哭笑不得。


    劉辟隻是寫了封書信,誰知是真是假?


    如果自己隻帶著兩千殘餘前去汝南,萬一他是詐降或翻臉不認賬怎麽辦?


    再說就算劉辟是誠心歸降袁紹,那又如何?


    自己也與黃巾軍打過多年交道,他們隻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


    紀律鬆散、戰鬥力弱,大多數人都是因為活不下去了,而被逼造反的貧民百姓。


    與正規軍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與曹操的精兵強將更是無法抗衡。


    如果自己隻帶著區區兩千人馬前去汝南,簡直是兇多吉少、千難萬難!


    想要投靠劉表,自身也得有一定實力,而絕不能給人家當累贅。


    否則就算真是親戚,也會被劉表拒之千裏之外。


    畢竟自己目前是朝廷通緝的要犯,劉表身為皇室宗親,又怎麽能窩藏逆賊呢?


    到時萬一劉表不接納自己,那可就真成了無家可歸的喪家之犬了。


    隻怕真的像張飛說的那樣,隻能找個山頭當土匪去了!


    想到這裏,劉備苦笑著說道:“袁公,您有十幾萬大軍,而在下就隻有兩千人馬,而且還都是老弱殘兵。您多少也給我撥點兒人馬過來,充充門麵啊!否則的話,在下去了汝南,隻怕連劉辟也不會把我放在眼裏!”


    “哎?玄德此言差矣!你就代表我袁本初,誰敢不把你放在眼裏?你隻管帶著你的人馬過去,到時劉辟自然會對你畢恭畢敬、惟命是從!”袁紹不以為然地說道。


    劉備依然不甘心,又繼續爭取道:“袁公,話雖如此,但黃巾軍畢竟沒什麽信義可言,都是一群反複無常的朝廷反賊。萬一他們看我人少,又反悔了也未可知啊!”


    袁紹已經打定了主意不給劉備一兵一卒,就是劉備說出花兒來也是無濟於事。


    袁紹冷笑道:“就憑劉辟?諒他也不敢!曹操都不敢與我正麵交鋒,更別說一個小小的蟊賊了!”


    劉備看袁紹心意已決,肯定是不會再給自己劃撥一點兒人馬了,覺得隻能先逃出袁紹手掌心兒再說。


    到了汝南之後,再見機行事吧!


    突然劉備靈機一動,又道:“袁公,那您可否親筆給劉辟寫一封書信?也算是我過去收編他的信物。否則我這過去了,空口無憑的,劉辟也不會信我啊!”


    袁紹一想,這個容易啊,不費一兵一卒,不妨做個順水人情送給劉備。


    於是他來到書案前,提筆給劉辟寫了一封書信,又蓋上了自己的印信。


    劉備接過一看,寫的還算中肯,不禁滿意地點了點頭。


    待墨跡風幹之後,劉備又將書信小心翼翼地揣進了懷中,退出了袁紹的中軍大帳。


    袁紹一個人坐在營帳之中,迴想著剛才劉備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


    別人都管自己叫“主公”,唯獨這個劉備管自己叫“袁公”。


    看來這劉備小子,還沒把自己當成真正的主公啊!


    先讓他去騷擾一下曹操的後方也好,反正自己又不用費一兵一卒,是個穩賺不賠的買賣。


    等打敗了曹操,倒出空來之後,再跟劉備好好算算顏良和文醜的細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