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楊弘始終沒再露麵,袁術那裏也一直沒有動靜。
隻有秦宜祿一個人呆在驛館裏,偶爾會有一些歌姬舞姬前來為他排遣寂寞。
靜能生慧,定能生智。
秦宜祿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腦海中不由時常迴想起楊弘對他說的那些意味深長的話。
曾經自己也是個有誌青年,也自視甚高,如今卻被生活與命運折磨得體無完膚、麻木不仁了。
照現在這樣下去,隻怕此生都不會再有什麽太大的作為了。
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呂布絕非明主,他有勇無謀、反複無常,又貪淫好色,喜歡拈花惹草。
古往今來,這樣的庸主都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現在看來,袁術十有八九是不會出兵相救的。
若想守住下邳,唯一的辦法就是跟曹操硬耗,耗光他的糧草,他肯定會打道迴府。
然而即便徐州這次危機解除了,那以後呢?
曹操以及天下各路諸侯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以後肯定還會卷土重來的。
呂布堅守不戰,即便能守得住一時,也絕非長久之計。
相比於呂布手下的那些將軍,自己的處境是最尷尬的,也是最艱難的。
張遼、高順本身就武藝高強,又都是戰功累累;曹性雖然能力平平,卻也能夠衝鋒陷陣;魏續是呂布的內弟,就是再一無是處,呂布看在老婆的麵子上也不會虧待他;侯成、宋憲都是插標賣首之輩,雖然武藝與統帥能力都乏善可陳,但吮癰舔痔、見風使舵是他們的看家本領,僅憑這一點就足以把呂布哄得舒舒服服。
唯獨自己,本身就不是個好狠鬥勇的人,又不屑於阿諛奉承之事,也跟呂布攀不上親戚。
不但跟他攀不上親戚,他還與自己的老婆私通,還把自己的兒子當成他的兒子。
這樣一來,他肯定把自己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後快,好快點兒給他倒地方。
可這又有什麽辦法呢?
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啊!
呂布乃一方霸主,掌管著徐州的生殺大權,自己完全沒能力反抗,隻能忍氣吞聲、委曲求全。
一想到這些,真恨不得曹操趕緊攻下徐州,把呂布碎屍萬段,以解自己心頭之恨。
秦宜祿咬牙切齒地攥緊了酒杯,將一杯酒灌下肚去。
呂布手下的這些個將領,除了陳宮,也就張遼和高順還說得過去,其他的都是一群酒囊飯袋。
什麽大丈夫當手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啊,什麽好男兒當戰死沙場以馬革裹屍還啊,我呸,都是他媽的屁話!
將在謀而不在勇,古往今來哪個名將也不是靠勇猛才百戰不殆、青史留名的。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若論單打獨鬥的話,十個劉邦也不是一個項羽的對手。
最後怎麽樣了,還不是被劉邦活活給玩兒死了?
如果照這麽分析的話,此番徐州曹操與呂布對決,呂布必敗無疑。
也許呂布與陳宮堅守不出會堅持一段時間,但估計曹操肯定還會有別的辦法克敵製勝。
古人雲:危邦不入,亂邦不居,有道則現,無道則隱。
如此看來,這徐州是不該再迴去了,起碼暫時不能迴去,等過了風口浪尖再說。
一則,自己來淮南,並沒有完成使命,沒搬來救兵,迴去之後呂布肯定會怪罪自己的。
二則,自己如果迴徐州了,曹操一旦攻下徐州,自己不是陣亡就是被俘,肯定是九死一生、兇多吉少。
可是不迴去的話,難道就這樣每天待在這嗎?
自從來了淮南,袁術一直躲著不見,肯不肯派兵支援的事一點兒消息都沒有。
楊弘又莫名其妙地給自己獻殷勤,還說了很多另投明主的話,難道他們是想把自己招致麾下?
秦宜祿又迴想起自己來淮南這段日子的一幕幕細節,覺得十有八九是這麽迴事。
那麽自己又該何去何從呢?
迴徐州的話,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曹操滅了呂布,自己也在劫難逃;一種是曹操無功而返,呂布又會得意忘形,倒出空來肯定會找機會除掉自己。
而且就算自己真想迴徐州,袁術能不能放人還是未知之數。
他很有可能先招攬自己,然後一看招攬不來,就先禮後兵,把自己軟禁起來,甚至直接殺掉。
目前主動權還掌握在自己手裏,絕不能讓這種悲劇發生在自己身上!
做人還是爭取吃敬酒,盡量別吃罰酒。
如果不迴徐州的話,那就隻能投入到袁術麾下。
這樣的話,老婆兒子暫時不會有危險,畢竟呂布跟杜氏有一腿,又認為秦朗是他的兒子。
徐州方麵,若是曹操占了上風,自己就勸袁術出兵增援徐州。
畢竟老婆孩子還在呂布手裏,呂布敗了的話,他們也是兇多吉少。
若是呂布占了上風,自己就在淮南待著,等日後有機會再設法除掉呂布,救出老婆孩子。
秦宜祿權衡了一番利弊之後,認為眼下唯有留在淮南才是權宜之計。
但是問題又來了,現在袁術也好,楊弘也罷,天天隻是好吃好喝地招待自己,其他的什麽事也沒有,他們這分明是等著自己主動去毛遂自薦啊!
這可不行,這種見異思遷、朝秦暮楚的事,絕對不能由自己主動提出來。
一方麵,自己若是主動找他們提,想為他們效力,這性質就變了,不是他們求賢若渴,而是自己走投無路求他們收留。
另一方麵,徐州告急,自己此番是被派出來求援的。
如果直接就留在淮南不迴去了,顯得太過不忠不義。
所以要讓別人以為自己不是不想迴徐州,而是被逼無奈才迴不去了。
還有一方麵,當雙方都想在一起合作的時候,就看誰能沉得住氣。
沉不住氣的一方會先提出自己的要求,沉得住氣的一方裝作勉為其難的樣子,然後再提出一些附加條件。
若是對方能夠接受的話,才可以勉強答應他所提出的要求。
若是對方不能夠接受的話,那就雙方再討價還價。
這樣一來,沉得住氣的一方就會占到很多便宜。
換句話說,我秦宜祿留在淮南,不是我自己想留的,是你們苦苦哀求我才留下的。
但是留下可以,必須得答應我一些條件,否則的話,我還是要迴徐州的。
袁術不是成天躲著不見我嘛,楊弘不也退避三舍了嘛,老子他媽的更不著急!
既來之則安之,咱們就這麽天天靠吧!
反正老子每天好酒好肉、好吃好喝的,啥事也不用幹,更沒啥愁事!
享受一時是一時、快活一日是一日!
你們不來求我,咱們就這麽過一輩子才好呢!
想到這裏,秦宜祿晃晃悠悠地站起身來,隨手拉過兩名舞姬攬入懷中。
“今天你們誰把老子伺候到位了,老子就重重獎勵她!當然了,若是你們兩個都把老子伺候到位了,老子就都重重獎勵!哈哈哈!”
隻有秦宜祿一個人呆在驛館裏,偶爾會有一些歌姬舞姬前來為他排遣寂寞。
靜能生慧,定能生智。
秦宜祿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腦海中不由時常迴想起楊弘對他說的那些意味深長的話。
曾經自己也是個有誌青年,也自視甚高,如今卻被生活與命運折磨得體無完膚、麻木不仁了。
照現在這樣下去,隻怕此生都不會再有什麽太大的作為了。
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呂布絕非明主,他有勇無謀、反複無常,又貪淫好色,喜歡拈花惹草。
古往今來,這樣的庸主都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現在看來,袁術十有八九是不會出兵相救的。
若想守住下邳,唯一的辦法就是跟曹操硬耗,耗光他的糧草,他肯定會打道迴府。
然而即便徐州這次危機解除了,那以後呢?
曹操以及天下各路諸侯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以後肯定還會卷土重來的。
呂布堅守不戰,即便能守得住一時,也絕非長久之計。
相比於呂布手下的那些將軍,自己的處境是最尷尬的,也是最艱難的。
張遼、高順本身就武藝高強,又都是戰功累累;曹性雖然能力平平,卻也能夠衝鋒陷陣;魏續是呂布的內弟,就是再一無是處,呂布看在老婆的麵子上也不會虧待他;侯成、宋憲都是插標賣首之輩,雖然武藝與統帥能力都乏善可陳,但吮癰舔痔、見風使舵是他們的看家本領,僅憑這一點就足以把呂布哄得舒舒服服。
唯獨自己,本身就不是個好狠鬥勇的人,又不屑於阿諛奉承之事,也跟呂布攀不上親戚。
不但跟他攀不上親戚,他還與自己的老婆私通,還把自己的兒子當成他的兒子。
這樣一來,他肯定把自己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後快,好快點兒給他倒地方。
可這又有什麽辦法呢?
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啊!
呂布乃一方霸主,掌管著徐州的生殺大權,自己完全沒能力反抗,隻能忍氣吞聲、委曲求全。
一想到這些,真恨不得曹操趕緊攻下徐州,把呂布碎屍萬段,以解自己心頭之恨。
秦宜祿咬牙切齒地攥緊了酒杯,將一杯酒灌下肚去。
呂布手下的這些個將領,除了陳宮,也就張遼和高順還說得過去,其他的都是一群酒囊飯袋。
什麽大丈夫當手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啊,什麽好男兒當戰死沙場以馬革裹屍還啊,我呸,都是他媽的屁話!
將在謀而不在勇,古往今來哪個名將也不是靠勇猛才百戰不殆、青史留名的。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若論單打獨鬥的話,十個劉邦也不是一個項羽的對手。
最後怎麽樣了,還不是被劉邦活活給玩兒死了?
如果照這麽分析的話,此番徐州曹操與呂布對決,呂布必敗無疑。
也許呂布與陳宮堅守不出會堅持一段時間,但估計曹操肯定還會有別的辦法克敵製勝。
古人雲:危邦不入,亂邦不居,有道則現,無道則隱。
如此看來,這徐州是不該再迴去了,起碼暫時不能迴去,等過了風口浪尖再說。
一則,自己來淮南,並沒有完成使命,沒搬來救兵,迴去之後呂布肯定會怪罪自己的。
二則,自己如果迴徐州了,曹操一旦攻下徐州,自己不是陣亡就是被俘,肯定是九死一生、兇多吉少。
可是不迴去的話,難道就這樣每天待在這嗎?
自從來了淮南,袁術一直躲著不見,肯不肯派兵支援的事一點兒消息都沒有。
楊弘又莫名其妙地給自己獻殷勤,還說了很多另投明主的話,難道他們是想把自己招致麾下?
秦宜祿又迴想起自己來淮南這段日子的一幕幕細節,覺得十有八九是這麽迴事。
那麽自己又該何去何從呢?
迴徐州的話,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曹操滅了呂布,自己也在劫難逃;一種是曹操無功而返,呂布又會得意忘形,倒出空來肯定會找機會除掉自己。
而且就算自己真想迴徐州,袁術能不能放人還是未知之數。
他很有可能先招攬自己,然後一看招攬不來,就先禮後兵,把自己軟禁起來,甚至直接殺掉。
目前主動權還掌握在自己手裏,絕不能讓這種悲劇發生在自己身上!
做人還是爭取吃敬酒,盡量別吃罰酒。
如果不迴徐州的話,那就隻能投入到袁術麾下。
這樣的話,老婆兒子暫時不會有危險,畢竟呂布跟杜氏有一腿,又認為秦朗是他的兒子。
徐州方麵,若是曹操占了上風,自己就勸袁術出兵增援徐州。
畢竟老婆孩子還在呂布手裏,呂布敗了的話,他們也是兇多吉少。
若是呂布占了上風,自己就在淮南待著,等日後有機會再設法除掉呂布,救出老婆孩子。
秦宜祿權衡了一番利弊之後,認為眼下唯有留在淮南才是權宜之計。
但是問題又來了,現在袁術也好,楊弘也罷,天天隻是好吃好喝地招待自己,其他的什麽事也沒有,他們這分明是等著自己主動去毛遂自薦啊!
這可不行,這種見異思遷、朝秦暮楚的事,絕對不能由自己主動提出來。
一方麵,自己若是主動找他們提,想為他們效力,這性質就變了,不是他們求賢若渴,而是自己走投無路求他們收留。
另一方麵,徐州告急,自己此番是被派出來求援的。
如果直接就留在淮南不迴去了,顯得太過不忠不義。
所以要讓別人以為自己不是不想迴徐州,而是被逼無奈才迴不去了。
還有一方麵,當雙方都想在一起合作的時候,就看誰能沉得住氣。
沉不住氣的一方會先提出自己的要求,沉得住氣的一方裝作勉為其難的樣子,然後再提出一些附加條件。
若是對方能夠接受的話,才可以勉強答應他所提出的要求。
若是對方不能夠接受的話,那就雙方再討價還價。
這樣一來,沉得住氣的一方就會占到很多便宜。
換句話說,我秦宜祿留在淮南,不是我自己想留的,是你們苦苦哀求我才留下的。
但是留下可以,必須得答應我一些條件,否則的話,我還是要迴徐州的。
袁術不是成天躲著不見我嘛,楊弘不也退避三舍了嘛,老子他媽的更不著急!
既來之則安之,咱們就這麽天天靠吧!
反正老子每天好酒好肉、好吃好喝的,啥事也不用幹,更沒啥愁事!
享受一時是一時、快活一日是一日!
你們不來求我,咱們就這麽過一輩子才好呢!
想到這裏,秦宜祿晃晃悠悠地站起身來,隨手拉過兩名舞姬攬入懷中。
“今天你們誰把老子伺候到位了,老子就重重獎勵她!當然了,若是你們兩個都把老子伺候到位了,老子就都重重獎勵!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