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之前就答應了劉備,要上表他為豫州牧。


    此番他又沒跟劉備打招唿,就直接挖關羽過來,心下也有些過意不去。


    為了對劉備有所交代,曹操便跟皇帝劉協說,劉備是個人才,之前當徐州牧的時候,就把徐州治理的井井有條,建議封他為豫州牧。


    曹操的提議,劉協哪敢不答應,很快便下旨封劉備為豫州牧。


    劉備當了豫州牧,本以為可以體體麵麵、風風光光地去赴任,卻沒想到實際情況跟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許昌是曹操的地盤,朝廷上下不是曹家的人,就是夏侯家的人,人際關係盤根錯節,似乎哪個人的後台都很硬。


    平時每個人見了劉備都帶搭不理的,劉備無論見了誰都點頭哈腰、笑臉相迎,生怕得罪了哪路神仙。


    校場比武之後,由於曹操一方沒討到半點便宜,所有人都對此事守口如瓶、諱莫如深,就當什麽事都沒發生過一樣。


    但其中的當事人,也就是曹操手下的那七八員心腹大將,卻都對關羽、張飛刮目相看、英雄相惜。


    這樣一來,劉備雖然當上了豫州牧,在許昌城中的聲望地位還不如關羽、張飛。


    曹操手下那幫武將隻認誰有真本事,根本不看官職。


    如果沒什麽能壓得住人的能耐,再大的官在他們眼中也一文不值。


    別說是劉備了,就是皇帝劉協,他們也從來不放在眼裏。


    一時之間,劉備感到十分鬱悶。


    豫州的治所在譙縣,而譙縣是曹操的老家。


    如果劉備真的到那裏去上任的話,遍地都是曹操的親戚,豈不要整天都低聲下氣地裝孫子?


    一想到這些,劉備便滯留在許昌城中,遲遲不肯去譙縣赴任。


    他覺得不能就這麽平白無故地去給人家當孫子,得想個主意先把自己的身份地位提上來,讓大家重視自己。


    大漢是一個極其講究家庭出身的時代。


    龍生龍、鳳生鳳,王孫貴胄、皇親國戚生下來便可以享受榮華富貴。


    平民百姓如果不造反,基本沒有翻身的可能。


    所以要想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還得從自己的家庭背景上下功夫。


    劉備幼年喪父,父親留給他的記憶很少。


    但有一件事,卻讓他刻骨銘心、永生難忘。


    那就是父親曾經對他說過,父親跟剛剛登基的皇上叫一個名字。


    當時在位的皇帝是漢靈帝劉宏,而劉備的父親名叫劉弘。


    二人的名字,同音不同字。


    劉備覺得這裏麵似乎可以做文章,便冥思苦想了一番。


    說先帝是自己父親肯定不行,先帝劉宏生過幾個孩子,皇宮裏都是有據可查的,而且了解實情的人也一定不少。


    如果說劉宏是劉備的父親,相當於冒充皇親國戚,一旦東窗事發,項上人頭不保。


    據說當年西漢的中山靖王劉勝,風流成性、閱女無數,光是兒子就有一百二十多個。


    這麽多兒子,誰能分得清哪個是哪個?


    而且時間過去了那麽久,後代就更是無處可查了。


    想到此一節,劉備心中似乎有了主意。


    隨後的日子裏,他在許昌城中逢人聊天,便有意無意地透露自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


    一傳十、十傳百,這件事也很快就傳到了國丈董承的耳朵裏。


    這一日,董承特意前來拜見皇帝劉協。


    二人先是閑聊了一會兒,董承又突然問道:“陛下,你可聽說今日許昌城中來了個名叫劉備的人嗎?”


    劉協感覺這個人好像在哪聽過,過了一會兒,他終於想起來了,連忙道:“前不久朕剛封了劉備為豫州牧,跟你說的是一個人吧?”


    董承點了點頭,又道:“陛下,這個劉備,自稱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


    “國丈啊,古往今來,像這種自稱是皇室後裔的人多了,反正也沒有證據。朕估計這個劉備八成是假的,隻不過想往自己臉上貼金罷了!”劉協一臉鄙夷地說道。


    “陛下,真的假的並不重要,對我們有利才最重要!”董承意味深長地說道。


    劉協眉頭一皺,問道:“此話怎講?”


    “陛下,如今曹操口銜天憲、獨霸朝綱,完全把你當成掌中玩物,我們隻有聯合一切力量,才有機會將他鏟除!而那劉備當年曾經是徐州牧,最近又被封為豫州牧,我們若與他攀上關係,日後讓他在譙縣暗自招兵買馬,最後再與我們裏應外合,方可鏟除奸賊還政於陛下!”董承為劉協出謀劃策道。


    劉協滿腹狐疑地道:“這個劉備我見過,不過是曹操的一條狗罷了,他能聽我們的嗎?”


    “陛下,凡事隻有做了才有可能成功,不做的話肯定不會成功!劉備能否為我們所用,不妨試上一試!”董承又勸道。


    劉協點點頭道:“嗯,倒是可以一試。即便他不合作,我們也不受什麽損失。”


    “若我們與劉備攀上關係,再對他許以重利,估計他很難不動心!不過第一步是先要攀上關係。”


    劉協一聽這話,連忙迫不及待地道:“來人呐,把劉備給我找來!”


    不大一會兒,劉備來到了正殿,畢恭畢敬地跪地叩首道:“微臣劉備叩見陛下!”


    劉協點點頭道:“平身吧!賜座!”


    “謝陛下!”


    劉備小心翼翼地坐了下來,劉協又問道:“劉備,朕聽說你是皇親國戚,可有此事啊?”


    劉備心頭一凜,隨即又微笑著點了點頭。


    “你父親叫什麽名字?”劉協好奇地問道。


    “家父劉弘!”劉備答道。


    “什麽?難道你就是朕失散多年的哥哥?”


    劉協為了盡快跟劉備攀上親戚,也顧不得禮義廉恥,騰地站起身來,擺出一副想要認親的樣子。


    劉備既感到受寵若驚,又有些哭笑不得。


    一旁的董承實在看不下去了,故意咳嗽了兩聲。


    劉協這才意識到自己失態了,又坐了迴去。


    董承又提醒道:“陛下,你就一個哥哥,是當年的漢少帝劉辯,被董卓貶為弘農王,不久後又被逼自盡了,這件事滿朝文武無人不知!”


    劉協點了點頭,又對劉備問道:“莫非,你父親與朕的父皇是同名同姓?”


    “陛下真是聰明絕頂、料事如神!家父的確也叫劉弘。家父是弓字旁的弘,先帝是寶字蓋的宏。不過微臣確是皇室後裔,乃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劉備介紹道。


    “來人呐,去把皇室族譜給朕拿來!”劉協又對下人吩咐道。


    不大一會兒,皇室族譜便拿了過來。


    劉協拿著族譜找了半天,也沒發現上麵有劉備的名字。


    厚厚的一大本族譜,每頁都密密麻麻,實在令人眼花繚亂。


    劉協又把族譜遞給了劉備,吩咐道:“你自己找找,看看上麵你是屬於哪支的?”


    劉備拿著皇家族譜裝模作樣地查找起來,不大一會兒心生一計,說道:“陛下,這族譜裏記載的名字實在太多,微臣一時半刻也找不出來。陛下您日理萬機,完全沒必要在這種瑣事上耽誤時間。可否容微臣將族譜帶迴去慢慢查找?等找到了,微臣再來稟明陛下。”


    劉協一想,反正這族譜也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他還能拐跑了不成?


    他看了看董承,董承微微點了點頭。


    劉協又一本正經地道:“既如此,那愛卿就將族譜帶迴去查找吧,不過切記要妥善保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