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袁術坐鎮壽春一直在等著朝廷的消息,希望能給自己也封個名正言順的大官兒。


    可是左等右等,朝廷那邊卻杳無音信,他不禁惱羞成怒、義憤填膺。


    然而即便再怎麽生氣,袁術也總不能帶著大軍前去許昌討伐,那樣的話豈不是擺明了要造反?


    畢竟皇上還在許昌,曹操是以朝廷的名義號令天下。


    憤怒之餘,他又想起了劉備。


    這個宵小之徒,明明是公孫瓚帳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跳梁小醜。


    十八路諸侯集散後,袁術與公孫瓚、孫堅、陶謙結盟,袁紹與曹操、劉表結盟。


    劉備本來是應該跟袁術一夥的,可他卻吃裏扒外、背主求榮,一看曹操小人得誌,便對其俯首稱臣、搖尾乞憐,真是豈有此理!


    為了一解心頭之恨,袁術再次發兵徐州攻打劉備。


    袁術手下大將紀靈,率領幾萬兵馬浩浩蕩蕩地開到了徐州,呂布卻慌了,他趕緊把陳宮找來商量對策。


    “先生,如今袁術發兵徐州,我們該如何應對啊?”呂布迫不及待地問道。


    陳宮並沒有直接迴答呂布的問題,而是反問道:“奉先啊,你可知道假道伐虢嗎?”


    “什麽國?我聽說過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還有鍾離國、舒庸國、無終國、鮮虞國、義渠國等等,像你剛才說的這個,我還真沒聽過。你是不是搞錯了,一般國都是兩個字的,頂多三個字,哪有四個字的啊?”呂布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道。


    陳宮聽得哭笑不得,又問道:“那你知道三十六計嗎?”


    “知道啊,這是最基本的常識了,那能不知道嘛。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說完之後,呂布又皺眉問道:“什麽?你該不會是想讓我們逃走吧?袁術此番雖然聲勢浩大,但人家是來攻打劉備的,又不是來打我們的。再說就算他來打我們,咱也不怕他啊,我並州軍可不是吃素的!反正不管怎麽說,逃跑肯定不行!”呂布一臉正色地道。


    陳宮有些忍俊不禁,他笑了一陣,又說道:“奉先啊,三十六計,一共是有三十六個計謀。走隻是其中的一計,除此之外,還有三十五計呢!”


    呂布有些不耐煩了,催促道:“哎呀,你就直接說得了,別跟我繞彎子了!”


    “嗬嗬嗬,好好好。三十六計當中,有一計叫做‘假道伐虢’。用於軍事上,其意在於先利用甲國做跳板,去消滅乙國,達到目的後,迴過頭來再把甲國也消滅掉。還有一種,就是表麵上說是要去攻打乙國,但是行軍途中卻要經過甲國,而其真正目的並非攻打乙國,而是要攻打甲國,所以在途中就把甲國給滅了。”陳宮耐心地講解道。


    呂布聽得似懂非懂,想了一會兒又問道:“你的意思是說,袁術這迴表麵上是打劉備,實際上是圖我徐州?不可能,諒他也不敢!想我呂布,胯下赤兔馬日行一千、夜行八百,高山大川如履平地,手中一杆方天畫戟更是使得爐火純青、出神入化,與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同探囊取物,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他袁術焉敢飛蛾撲火、自取滅亡?”呂布眉飛色舞地說道。


    “奉先啊,別忘了你可剛敗給了曹操啊!袁術兵多將廣,萬不可掉以輕心啊!”


    陳宮當即給呂布潑了一盆冷水。


    “敗給曹操,隻是因為他運氣好。如果不是鬧天災,他早就被我斬於馬下了!”呂布十分不服氣地道。


    “那你又怎知,我們徐州會不會發生天災呢?自古天意高難測啊!”陳宮笑著反問道。


    呂布不禁想起了當年那遮天蔽日的蝗蟲,頓時感到心有餘悸,又問道:“先生,那依你之見,我們該當如何行事啊?”


    “劉備兵微將寡,殺雞焉用牛刀?袁術此次討伐劉備,定是圖我徐州!”


    陳宮表情開始嚴肅起來。


    “袁術那廝著實可惡!他此前承諾,若我能打贏劉備的話,便送上二十萬斛大米。這件事至今尚未兌現,這次卻又打起了徐州的主意!”呂布憤憤不平地說道。


    陳宮覺得呂布實在太天真了,事情過去了那麽久,他竟然還惦記著那二十萬斛大米的事。


    “將軍不用再惦記那件事了,恐怕袁術早就把那事給忘了!”


    “先生,那我們直接聯合劉備打紀靈如何?”呂布又問道。


    陳宮連忙道:“萬萬不可!袁術兵強馬壯,手下又有小霸王孫策那等驍勇善戰之輩。一旦我們聯合劉備與紀靈交戰,他必將引大軍前來討伐徐州。”


    “哎呀,袁術想打完劉備再打我,這我已經聽明白了,你就說我們該如何應對吧?”


    呂布迫不及待地想讓陳宮告訴他應對之策。


    陳宮此時也是無計可施了,歎道:“目前我也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紀靈已然帶著大軍奔赴徐州了,難道我們還能讓他們不動刀兵就直接迴去嗎?可是如果坐視不理的話,又無異於引狼入室。”


    呂布一看,一貫足智多謀的陳宮,這一次也沒有了對策,心中不禁一陣煩悶。


    這時,廳外一片喧囂,兵士們聚在一起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呂布起身走出大廳,來到幾個士兵跟前問道:“何故在此聒噪?”


    “迴稟將軍,有隻大雁在空中徘徊,軍中的幾個神箭手都過來了,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射術,可是老半天竟無一人能射中。”一個兵士向呂布匯報道。


    陳宮抬頭一看,隻見那大雁據此足有百尺開外,在空中振翅翱翔,身影十分縹緲。


    “去把我的雕弓取來!”呂布對旁邊的一個士兵吩咐道。


    “爾等平時都堪稱神箭手,竟然區區一隻大雁都射不中,真是浪得虛名!”呂布又對那幾個手持弓箭的士兵訓斥道。


    大家聽了呂布的斥責,一個個慚愧地低下了頭。


    “將軍,這大雁飄忽不定又距此甚遠,恐怕世間再好的神箭手也那它無可奈何,就不要難為幾位將士了!”陳宮在一旁勸道。


    轉眼間,士兵已將呂布的雕弓取了過來。


    呂布二話不說,接過雕弓把弦拉滿,稍微瞄了兩眼,便嗖的一箭射了出去。


    隻見那大雁哀嚎一聲,繼而從遠處掉了下來。


    在場的人都驚呆了,無不為呂布的神技拍手叫好。


    陳宮看到如此場麵,驚歎之餘不禁心生一計。


    “將軍好箭法!請與我迴廳中議事!”陳宮急忙對呂布說道。


    呂布正沉浸在一片溢美之詞當中,哪肯離開,硬是不跟陳宮走。


    “忙啥呀?今兒天氣這麽好,再待一會兒!”呂布一邊享受著周圍人的恭維,一邊對陳宮說道。


    陳宮問道:“我已有了應對袁術之策,你到底想不想聽?”


    呂布聞聽此言,才迴過神來,戀戀不舍地跟陳宮迴到了議事大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