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元君主愛猷識理答臘試圖挽迴頹勢,動作頻頻,歸降的元將人心浮動,聚眾叛亂事件接連發生。


    上位召集諸將至武樓,討論應對之策。


    徐達建議發兵北征,消滅王保保。


    上位用兵一向貴於持重,認為王保保將困獸猶鬥,誓死自衛,取勝不易,起初沒有答應。


    但是,諸將一致要求出兵北討,永清沙漠。


    眾人鬥誌昂揚,激情澎湃,上位受其感染,當即同意北征。


    兵分三路,出動十五萬兵馬,徐達為征虜大將軍,統領中路軍,出雁門關,宣稱直奔和林,誘敵至近邊決戰,一舉將其擊敗;文忠為左副將軍,率東路軍,從居庸關出應昌,奔襲北元汗庭;馮勝為征西將軍,領西路軍,出金蘭取甘肅,以迷惑敵軍,牽製北元西北兵力。


    木華黎家族在遼東鎮守多年,勢力根深蒂固,納哈出繼承爵位,獲封太尉、遼陽行省左丞相,鎮守遼東,占據金山,擁兵二十餘萬,牛羊馬成群,據說比愛猷識理答臘還要富有。


    納哈出的勢力與王保保遙相唿應,成為明朝的重大邊患。


    等收拾完王保保,明軍的下一個目標必然是納哈出。


    子薰真心希望兄長歸降,卻又無法影響他的決定。


    但是,她真不知如何與之溝通,隻能一味地強調自己和孩子生活得很好。


    卓瑪之前的記憶,在子薰腦中一點兒殘留都沒有,細想起來,她與納哈出就見過一次麵,還是當年送他北歸時。


    看得出,納哈出對卓瑪感情很深。


    但是,子薰不是卓瑪。


    卓瑪會如何選擇,她不知道。


    她會堅定地站在上位這邊,無論是否解除禁足。


    勸降一事,子薰不一定能幫上忙,但是有個人說話,納哈出肯定會考慮。


    這個人便是娜婭的哥哥觀童。


    觀童從小跟著納哈出,對納哈出忠心耿耿。


    因此,子薰提議派人聯絡觀童。


    上位深受感動,把北征相關的各種資料全都複製一份,放到密道裏,便於子薰隨時了解北征進程。


    被禁足深宮,即使有這些資料,也難以有所助力。


    今年正月,天氣格外冷,寢室裏放了三個炭盆,仍覺得冷意涔涔。


    北方沙漠想必更冷,子薰建議多準備禦寒衣物。


    阿棣、阿橚、阿春、妙雲借由戴思恭之手,送了禮物進來。


    阿棣送的是一套削鐵如泥的小刀,阿橚送的是數十幅圖畫和奶酪,畫著他最近收藏的植物盆栽,阿春送的是五盒凍瘡膏,妙雲送的是十副棉手套。


    蒙雪被召進宮,成為禦前宮女。


    子薰不知道上位為何有此一舉,不過,有蒙雪在宮裏,心裏確實輕鬆了許多。


    長樂宮再也不必為物資缺乏而發愁,還能隨時知道孩子的近況,子薰終於能踏下心來鑽研醫書。


    上位今年虛歲四十五,求醫問藥之需求會越來越多,子薰再也不想陷入之前的困境,未雨綢繆,早做打算。


    哪怕將來有一日,寵愛不在了,信任仍在,有一定的用處,便能支撐著平安活下去,不至於被人群起而攻之,難以自保。


    再美的容顏,也終有人老珠黃的那一天,由不得人不接受。


    當未來有一天垂垂老矣,子薰希望自己仍能憑著一技之長,自食其力活著。


    為了將廚餘垃圾變廢為寶,子薰打算養殖蚯蚓,通過蚯蚓的食用和分解,進行堆肥。


    小麥、大豆、花生等作物收獲喜人,子薰對種植,對生意,又有了一些新思路,盼著早一日解禁,付諸實施。


    上位仍會時而放些吃的用的在密道裏,子薰特地製作了提神醒腦藥包,作為迴報。


    換來的是很多金葉子,多得超乎想象,算是意外之喜。


    雖然現在已經過了用錢開路的最艱難時刻,但是誰還會嫌錢多,全都收起來,藏好。


    妙福深感疑惑,“娘娘,你這些東西都是從哪兒來的?”


    “以前存的”。


    “看著不像啊“。


    ”淨瞎說,怎麽不像”,子薰佯怒。


    妙福便不再打破砂鍋問到底。


    二月,徐達抵達山西,令藍玉為先鋒,出雁門關,襲擊蒙古遊騎。


    三月,徐達在土擊敗王保保。


    王保保吸取前兩次的教訓,不再與明軍正麵對峙,有序後退,意圖將明軍誘入漠北腹地。


    遼闊的草原,是騎兵縱橫馳騁的天地,王保保的優勢能淋漓盡致地得到施展。


    明軍步兵騎兵混雜,糧草供應長途跋涉,機動性無法和蒙古鐵騎相比。


    麵對昔日的手下敗將,徐達窮追猛打,死死咬住,五月抵達愛嶺北。


    一路狂奔,明軍疲憊不堪,王保保及其部將賀宗哲趁勢前後夾擊,明軍死傷萬餘人。


    急於達到某個目標,往往顧此失彼,得不償失,明軍此次的遭遇與此類似。


    沒能發揮出自身優勢,還被敵方拖得疲態盡顯,失了節奏和主動權。


    究其根本,可能是過於輕敵了。


    王保保意誌頑強,雖然經曆了兩次慘敗,但及時改變了戰術,將劣勢轉換為優勢,重新贏得了生機。


    明軍的主力多為南方將士,今年漠北天氣極冷,不少將士凍傷,甚至有人凍死,也製約了明軍戰鬥力的發揮。


    徐達立馬冷靜下來,下令退至營寨固守,危急時刻,不慌不亂,將損失降到最低,凸顯名將本色,


    湯和負責殿後,在斷頭山與元兵相遇,被擊敗,明將存道戰死。


    文忠不知中路軍失利,仍執行原定計劃。


    元兵故技重施,引誘明軍深入。


    行至臚朐,將輜重交給韓政看守,文忠親率親兵,帶著二十天幹糧,輕裝簡行,縱馬疾馳,直奔土土剌河。


    文忠逼退元兵後,引兵渡河西進。


    六月,文忠與元軍主力遭遇 ,在阿魯渾河展開激戰。


    戰事進行得相當慘烈,元兵毫無退意,文忠披甲上陣,率眾猛攻,曹良臣、周顯、常榮、張耀等將領力戰而死,明軍最終獲勝,俘獲上萬兵馬,


    明軍乘勝進至稱海,大批蒙古騎兵源源不斷前來集結,說明中路軍遭遇不利,文忠已成孤軍。


    文忠暗道不好,顧布疑陣,派兵占據險要之處,放牧牛羊,犒賞將士,大有等待援軍之勢。


    元軍見狀不敢貿然進攻,引兵退走。


    文忠下令班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子薰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弋塵讀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弋塵讀書並收藏子薰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