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前,子薰換上小林子的內侍服,去了昭仁殿。


    小德子向子薰比劃了一個手勢,意思是上位在乾清宮忙著。


    子薰的日常用品像往常一樣擺著,沒有任何變化,昭仁殿內的一應設施都如往常一樣。


    也許是自己想多了,哪兒有什麽近在眼前的危險?


    西內室靠牆的櫃子上胡亂擺放著幾本書,有的半翻著。


    子薰將合上書,放歸原處。


    其中兩本書應放在東內,子薰拿起書向外走,剛出西內室門簾,殿門緩緩開了。


    子薰以為是上位,沒有躲避。


    以往,子薰在的時候,除了上位,無人敢直接推門而入,連小德子也不例外。


    進來的不是上位,而是一個年輕的身影,一位身材挺拔的儒雅少年。


    是太子。


    見到子薰,太子顯然一驚,隨即行禮退出。


    他的頭一直低著,有意避開子薰。


    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著“非禮勿視”,略顯稚嫩的麵龐微微泛紅,其神態相當窘迫。


    搞得子薰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了什麽?


    上下檢查了一下自己的著裝,並未發現不妥。


    “太子殿下”,是一名儒臣的聲音。


    子薰感覺似曾聽過,卻又辨不出是誰。


    隨後是進入乾清宮的腳步聲。


    要知道是太子,就應該避開了,子薰後悔不迭。


    子薰渾身不自在,將自己的日用品快速放到大木箱內鎖好,寫下一個紙條,打算路過乾清宮時交給小德子讓他木箱收起來。


    關嚴殿門出來,發現小德子沒在外麵,子薰隻能先迴長樂宮。


    人倒黴的時候,喝口涼水都塞牙縫。


    怎麽會如此大意,竟然讓太子發現了,子薰連連自責。


    見子薰臉色不好,妙福忙迎上來問:“怎麽了娘娘?”


    子薰搖搖頭,“寧誌迴來了嗎?”


    “迴來了”。


    “買了多少?”


    “挺多的,尚膳監的人幫著來迴來的”。


    “孫貴妃給阿橚送東西了嗎?”


    “送了”。


    “兩位小王爺和妙雲小姐正在吃飯,以為你不迴來吃了,所以沒等”。


    “我現在沒胃口,得迴屋睡一會兒,等餓了再吃”,子薰邊走邊說,“吃了飯,讓他們溫習功課,不得到處亂跑”。


    “奴婢知道了”。


    換上家居服,躺到軟榻上,子薰根本睡不著。


    被太子發現這件事,將會帶來多嚴重的後果,子薰翻來覆去,一直在腦海裏過這件事。


    以前,太子從未在這個時間去昭仁殿,他日常學習和辦公的地點在文華殿,每天上午會來乾清宮學習處理政務,子薰總能很巧妙地避開。


    越想越累,不知不覺地睡了過去。


    第二天早晨,三個孩子去上學了,妙雲扮成男孩子,以陪讀的身份與阿棣、阿橚一起去。


    從浙東請來的女先生,有三位已被上位提拔為女史,分管各司,隻剩下兩位,晚上輔導孩子溫習功課。


    子薰正吃著早飯,突然傳來砰砰砰的敲門聲,急促而有力。


    寧誌跑過去開門。


    “碽妃娘娘何在?”,聽聲音是坤寧宮的太監陳九。


    聽這口氣,是要傳旨。


    子薰連忙出去接旨。


    “皇後娘娘懿旨,碽妃不守後宮規矩,罰抄《女誡》百遍,禁足長樂宮,隻留旁玉鳳、妙福、妙清、妙定四人服侍,其他人等待發落。”陳九字正腔圓地宣旨後,語氣和緩下來,“娘娘莫怪,這是皇上和皇後的意思”。


    子薰報之以感激的神情,“碽妃領旨謝恩,娘娘千歲千千歲。”


    妙福將一個沉甸甸的荷包趁人不備塞到陳九手裏,“公公,要禁足多久啊?”


    “這個皇上和皇後沒說,咱家也不清楚”,陳九用袖子蓋住荷包,又說,“興許皇上一高興,明兒個就解了禁,也沒準兒得三五個月”。


    “最長三五個月就能解禁?”妙福追問道。


    陳九臉一沉,一擺拂塵,”這個咱可沒說,也許是三五年呢”。


    “公公,公公”,妙福還想問問兩位小王爺怎麽辦,可是陳九早已揚長而去。


    就這點兒銀子,你還想問多少話?!


    寧誌、寧方,兩位女先生,還有其他宮女都被侍衛驅趕出去,連收拾東西的時間都沒給。


    混亂之中,寧誌、寧方跪在地上,朝著子薰磕了三個響頭。


    兩位女先生衝子薰福了福身,算是道別。


    哐當一聲,長樂宮大門上鎖。


    所有的喧囂都被擋在了外麵,長樂宮內一片狼藉。


    旁氏瘋另一般跑到子薰麵前磕頭,“娘娘,我得去找小王爺,大門鎖上了,小王爺放學進不來”。


    “啊棣和啊橚自有皇上護著,你哪兒都不許去”,子薰一字一句說得有力而清晰。


    “這不行啊,娘娘,小王爺打小就沒離開過奴婢”,旁氏不住地磕頭。


    子薰向妙定使了個眼色。


    妙定心領神會,一掌劈下去,旁氏當場暈厥。


    看著忙忙碌碌收拾殘局的三個瘦小身影,不由得眼角濕潤,她們三個中,十三歲的妙定年齡最大,妙福和妙清都虛歲十二。


    都是我害了她們,


    旁氏的精神狀態時好時壞,從此要和她們仨相依為命了,子薰拿起笤帚跟她們一起打掃院子。


    “娘娘,你還得抄寫《女誡》,這些活兒我們來”,三人圍在子薰身邊,把手疊放在一起,表達著共渡難關的決心。


    子薰把自己的手也放上去,“如果能活著出去,你們若是想出宮嫁人,我就為你們準備好嫁妝,若是喜歡阿棣或者阿橚,我定讓他倆納你們為側妃”。


    “娘娘”,三人紛紛跪下,抹著眼淚。


    “哭是沒用的,咱們得先得活下去,活到解禁的那一天。妙福,拿出幾十個雞蛋來,放到後院耳房的火炕上,孵化小雞”。


    “尚膳監送來的飯菜,可能會被人動手腳,先放在太陽底下曬幹,等小雞長大些,試過沒毒,咱們再吃,眼下先吃地窖裏存的那些。”


    “每個人都必須吃飽穿暖,不能為了省錢餓肚子,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最重要的是健健康康活下來。”


    “妙定,你抽時間想想,教我們三個人一些功夫,既能強身健體,危急時刻也能自保。”


    “妙清,所有被褥、衣服都交給你管理,你要確保我們所有人都有棉被、棉衣禦寒,不夠的現做”。


    “妙福,在後院的溫室內種上花生、大豆”。


    暫時想到這麽多,子薰說完,覺得有些累,於是迴到屋裏抄寫《女誡》,她們三人也各去忙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子薰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弋塵讀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弋塵讀書並收藏子薰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