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再興叛敵後不久,張士誠趁機興兵搶奪諸暨,沒料到文正早有防備,在距離諸暨五十裏遠的五指山下修築了更加堅固的城池——新城。


    沒多久,張士誠又派自己的親弟弟張士信帶兵攻打長興,被耿炳文擊敗後,張士信不服輸,馬上增兵,又遭到湯和與耿炳文的裏外夾擊,铩羽而歸。


    張士誠不甘心啊,謝再興這張牌拿在手裏,總得發揮點兒用處,於是他派大將李伯昇挾持著謝再興率二十萬兵馬猛攻諸暨,仍然沒能成功。


    謝再興不是已經投降張士誠了嗎?為什麽處於被挾持狀態呢?


    也許謝再興後悔了,也許張士誠根本不相信他。


    你的大女婿是朱元璋的親侄子,二女婿是朱元璋的心腹,張士誠憑什麽相信你呢?


    謝再興一時頭腦不清醒,把自己帶溝裏了,而且再無反悔的可能。


    張士誠不會允許他反悔,朱元璋不會接受他反悔。


    不管張士誠有沒有這些動作,他都是朱元璋下一個目標的不二人選。


    消滅了陳友諒,朱元璋在江南實力最強的對手就屬他了。


    當常遇春還在湖廣襄陽等地時,朱元璋就已經開始研究向張士誠大舉興兵的作戰計劃了。


    不打無準備之仗,他一向謹慎,在開打之前先把對手的各方麵信息吃透。


    成竹在胸,然後付諸行動。


    張士誠的地盤大致可以分為兩部分,其一是都城平江所在的浙西地區,是江南最富庶的地域,防守十分堅固;其二是以前的都城高郵所在的江北淮東地區,兵力相對薄弱。


    朱元璋的思路,是先易後難,先取淮東,再打杭州、湖州,最後直撲其老巢平江。


    與打陳友諒不同,朱元璋這次完全是自己拿主意,沒去諮詢劉先生的意見,他給劉先生安排了別的重要工作:研究隊伍的整改方案,為吳王新宮選址並出設計圖。


    吳王躊躇滿誌,意氣風發,滿懷信心地迎接更加光明、璀璨的未來。


    在動手之前,吳王照舊派遣使者向王保保通好,向四川的明玉珍通好,冊封方國珍為淮南行省左丞相。


    雖說張士誠戰鬥力比陳友諒稍微遜色些,但是也不容小覷,畢竟人家經濟實力在那兒擺著呢,拖上個十年八年,不一定誰笑到最後。


    王爺不敢有絲毫懈怠,子薰也隻能跟在他身邊,沒日沒夜地看地圖,研究張士誠的資料,女子學堂和生意上的事兒全交給了鈺瑤。


    十月,徐達、常遇春、胡美、馮勝等將領率軍渡江,向張士誠的地盤進發。


    胡美被委以重任,王爺每夜都去胡青青那兒留宿。


    哪怕在聽雨軒待得再晚,也要過去和胡青青相擁而眠。


    這樣左右逢源,真夠累的,早就知道他是不折不扣的渣男,大豬蹄子,不是好人,十足的爛人!


    子薰敢怒不敢言。


    他不在的時候,子薰睡不著,便想著得琢磨些有用的事兒,不能內耗,於是不知不覺地便想到了阿隸的教育問題。


    按照曆史的發展,阿隸長大後要武力奪取皇位的,本事不是一天練就的,不如現在就開始為那一天作準備,教阿隸學習兵法,學習排兵布陣。


    向誰學呢?子薰仔細比較了王爺麾下大將的年齡及其和阿隸產生交集的可能性。


    胡美不可能爭取過來,第一個就得放棄。


    常遇春是朱標的準嶽父,爭取過來的可能性也不大。


    要想盡一切辦法讓徐達成為阿隸的準嶽父。


    馮勝的夫人特別喜歡阿橚,努力一把,馮勝有可能成為阿橚的準嶽父。


    文忠需要阿隸自己爭取,當然,當娘的也會不失時機地助力。


    文英不需要爭取,他肯定會站這一邊。


    王爺千辛萬苦爭奪來的一切,都會交到阿隸的手中。


    這樣想著,子薰的心裏就舒坦多了。


    王爺去哪兒不重要,和哪個女人在一起不重要,重要的是阿隸得有本事把爹爹打下的江山搶到自己手裏。


    每天迴到聽雨軒,王爺都歉意十足。


    其實,你不必這樣的,你要是真愛我,以後把江山交給阿隸就行,子薰心想,我會努力教阿隸學本事的,要是不給就隻能搶了。


    徐達擊敗張士誠兵,進圍泰州。


    張士誠派四百艘戰船進駐範蔡港,作勢奪取江陰。


    “不行,咱得去看看”,王爺坐不住了。


    “我也去”,子薰道。


    \"你去幹嘛?在家等著”,可能意識到自己的語氣有些急躁而生硬,他轉身摟住子薰,聲音溫柔似水,“咱快去快迴,等以後天下太平了,咱肯定帶你到處看看”。


    子薰正要開口,他已經鬆手而去。


    張士誠不是那麽好惹的。


    目送他的背影離開,牽掛、擔憂各種情緒齊齊湧上心頭,子薰此刻什麽都不想了,隻祈禱他平安歸來。


    經過近距離觀察,王爺確信張士誠是在使詐,目的隻有一個:誘使徐達分兵迴援江陰。


    張士誠的打算是:徐達圍攻泰州的兵力一減少,他便趁虛反攻, 以解泰州之圍。


    王爺令徐達派廖永忠率一小隊精銳舟師迴防江陰,大隊人馬仍留在泰州。


    張士誠的如意算盤落空。


    一個月後,徐達、常遇春攻克泰州,進逼高郵。


    子薰在地圖上及時標出各路兵馬的位置和進攻方向。


    “不能去高郵,他得在泰州坐鎮指揮啊”,王爺即刻下令。


    圍攻高郵的隊伍交由馮勝指揮,徐達迴到泰州總製各路兵馬,伺機攻取淮安、濠州、泗州等地。


    戰報接連傳來,王爺時刻關注著戰事的進展,廢寢忘食。


    子薰把牛肉幹,奶片、炊餅、大棗、核桃等食品放在他手邊的粗桶裏。


    為減輕淮東的壓力,張士誠接連派兵進攻江陰、宜興、安吉等地,均以失敗告終。


    “要是能吃碗熱乎乎的麵條就好了”,王爺緊繃的神經放鬆下來,


    子薰立馬端上來,紅燒牛肉麵。


    心有靈犀一點通,想一塊兒去了。


    總吃些堅果、牛肉幹,子薰擔心對胃不好,子薰特意囑咐煮點兒麵條。


    這味道真是太妙了,歡愉的感覺從舌尖流入四肢百骸,舒暢無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子薰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弋塵讀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弋塵讀書並收藏子薰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