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靈通,趨利避害,是對經商的基本要求。
這次有驚無險,給子薰和鈺瑤提了個醒,及時總結經驗教訓。
有一定的知名度,有利於商品推廣和銷售,但是風頭太盛,也不是什麽好事。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容易招惹嫉妒和不正當競爭。
因此,低調為上。
子薰經商的目的在於賺私房錢。
王府肯定是不缺錢的,但是名正言順歸子薰獨立支配的錢隻有月銀和賞賜。
月銀數量有限,賞賜時有時無。
私庫財富的最終所有權歸王爺,子薰隻負責保管,也就是說隻能過過眼癮。
動用私庫的錢,如果金額較小,王爺或許願意而且也容易想出辦法給遮掩過去,一旦金額大了,王爺也很難自圓其說。
鈺瑤經商主要是為了建立信息網絡,盡快找到邵佐,並且想辦法和他團聚,團聚之後能有個安穩居所和持續的收入,那就再好不過了。
金銀珠寶不便於攜帶,而且容易招來盜匪,生出禍端。
最好的辦法是開店,不僅能有源源不斷的收入,方便存放各類貴重財物,還能以生意為借口購置田產房屋,有利於隱姓埋名。
既能賺錢,又方便存儲和轉移財產。
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兩人的基本訴求趨近,都要求一定的隱秘性,追求悶聲發大財。
暴利難以長久,絕大部分生意都是細水長流。
一時得失不重要,長長久久把生意地做下去才是關鍵。
子薰有意根據品類把生意進一步細分,交給不同的掌櫃經營。
這樣一來,即使偶爾一兩個掌櫃生出二心和歹意,也不至於滿盤皆輸。
由誰來聯係和掌控這些掌櫃是個難題,熊倩畢竟精力有限,而且成家生子後家庭生活也會牽扯她部分精力。
子薰和鈺瑤商量來商量去,也沒想出更好的辦法,隻能先維持現狀。
胡氏種地十分有天賦,花草樹木經過她擺弄,長勢十分喜人。
可是她不識字,而且不善於表達,很難將其經驗記錄和推廣。
於是子薰請了一位女先生教胡氏識字。
胡氏感動得直抹淚,不知道說什麽好。
在李善長等人的大力推動下,王爺下令,推廣棉花等經濟作物種植。
“凡農民田五畝至十畝者,栽桑、麻、木棉各半畝,十畝以上者倍之”。
“人要衣裝,佛要金裝。”
服裝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棉花出現以前,人們冬天主要用動物皮毛和植物纖維,普通百姓消費不起動物皮毛,這些植物纖維的保暖禦寒性能均比不上棉花。
子薰想種植棉花,開設棉紡織作坊,打算先在梅園試驗一下,看看會遇到哪些問題,積累種植經驗,待時機一到,便加以推廣。
隨著棉花的大範圍種植,棉布的價格日趨下降,各類棉製衣物必將進入尋常百姓家。
消費市場潛力無限,意味著商機無限。
提前布局,日後必將大有所為。
除了琢磨生意上的事兒,子薰並未放下醫術。
上位稱王後,各地陸續設立行中書省,各級行政機構需要補充文職官吏,除了鼓勵各地推薦人才,王爺開始和劉先生、李善長、宋濂等人商量開科取士。
子薰目前負責的整理資料這些工作,終有一天將被文官代替。
醫術精湛的醫女雖然稀缺,但用心尋找,不一定有多難。
王爺的飲食起居也無需醫女隨侍在側,日後太醫院有的是禦醫。
子薰學不學醫術,看起來並不是那麽不可或缺,或者說用處不大。
隻是一位普通的內宅女子,隻能依賴王爺的寵愛生存,生活或好或壞,全看王爺心情,這樣的事實讓子薰難以接受,卻又不得不麵對。
她總是覺得自己還是有一些不一樣的。
盡管對於王爺來說,醫女不難找,但是在王爺的內宅之中,懂醫術的隻有子薰一人,最起碼現在是這樣。
何去何從?
子薰更加希望在生意上能有所突破,給自己創造出一條出路,穩妥又不同於其他內宅女子的出路。
沒有肯定能成的把握,隻能一步一步嚐試著來。
以前在和州開過包子鋪,酒館,菜館,也買過地種植糧食,不求賺多少錢,隻盼著生活能維持下去。
後來這些鋪子和田地都給了王爺。
子薰希望能有一份專屬於自己的產業,那是麵對困境時的退路。
不用經過他人的允許與同意,就能自由支取使用。
因此,在閑暇時間,子薰更願意在梅園瞎忙。
跟胡氏一樣,看見土地心中就有了生活的奔頭。
王爺不過去留宿,內宅中遭到孤立,本以為達蘭的生活已經是一潭死水,不會有任何希望。
可是她居然懷孕了!
王爺隻碰了她一次,她竟然就懷孕了!
這讓人情何以堪?
王妃強忍著厭惡,請醫生給達蘭把脈,送去營養品,並增派了丫鬟仆婦。
達蘭固然令人生厭,可是她肚子裏懷的畢竟是王爺的種,不能出差錯,王爺一向看重子嗣,而且不分嫡庶。
哎,時至今日,還沒有嫡子,王妃心中不由得歎了口氣。
她多希望肚子裏懷的是個兒子。
這樣一來,王爺就有了嫡子,貨真價實的嫡子。
孫氏心中酸澀無比,難道自己再也不能生了嗎?
吃了那麽多藥,怎麽不見效果呢?
胡青青怒了,又開始砸東西,憑什麽那個達蘭都能懷孕,那麽個女人,水性楊花……,青青覺得自己都說不出口。
對於達蘭而言,王爺算算得上一個合格的丈夫。
他知道達蘭在內宅處境尷尬,所以很多事情都親自吩咐王妃去做,考慮到王妃也有懷孕,不能累著,隻要不是非得女性出麵的場合,王爺便直接吩咐侍衛去,比如買東西,送東西之類的。
雖然達蘭接近他的目的有待商榷,但是他相信達蘭是個好姑娘,隻是命苦而已。
他能想到的,都會為她去做,因為她的肚子裏懷著他的兒子。
對,沒錯,他相信一定是兒子。
為什麽這樣肯定?王爺也說不出,他隻是憑感覺猜的。
這次有驚無險,給子薰和鈺瑤提了個醒,及時總結經驗教訓。
有一定的知名度,有利於商品推廣和銷售,但是風頭太盛,也不是什麽好事。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容易招惹嫉妒和不正當競爭。
因此,低調為上。
子薰經商的目的在於賺私房錢。
王府肯定是不缺錢的,但是名正言順歸子薰獨立支配的錢隻有月銀和賞賜。
月銀數量有限,賞賜時有時無。
私庫財富的最終所有權歸王爺,子薰隻負責保管,也就是說隻能過過眼癮。
動用私庫的錢,如果金額較小,王爺或許願意而且也容易想出辦法給遮掩過去,一旦金額大了,王爺也很難自圓其說。
鈺瑤經商主要是為了建立信息網絡,盡快找到邵佐,並且想辦法和他團聚,團聚之後能有個安穩居所和持續的收入,那就再好不過了。
金銀珠寶不便於攜帶,而且容易招來盜匪,生出禍端。
最好的辦法是開店,不僅能有源源不斷的收入,方便存放各類貴重財物,還能以生意為借口購置田產房屋,有利於隱姓埋名。
既能賺錢,又方便存儲和轉移財產。
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兩人的基本訴求趨近,都要求一定的隱秘性,追求悶聲發大財。
暴利難以長久,絕大部分生意都是細水長流。
一時得失不重要,長長久久把生意地做下去才是關鍵。
子薰有意根據品類把生意進一步細分,交給不同的掌櫃經營。
這樣一來,即使偶爾一兩個掌櫃生出二心和歹意,也不至於滿盤皆輸。
由誰來聯係和掌控這些掌櫃是個難題,熊倩畢竟精力有限,而且成家生子後家庭生活也會牽扯她部分精力。
子薰和鈺瑤商量來商量去,也沒想出更好的辦法,隻能先維持現狀。
胡氏種地十分有天賦,花草樹木經過她擺弄,長勢十分喜人。
可是她不識字,而且不善於表達,很難將其經驗記錄和推廣。
於是子薰請了一位女先生教胡氏識字。
胡氏感動得直抹淚,不知道說什麽好。
在李善長等人的大力推動下,王爺下令,推廣棉花等經濟作物種植。
“凡農民田五畝至十畝者,栽桑、麻、木棉各半畝,十畝以上者倍之”。
“人要衣裝,佛要金裝。”
服裝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棉花出現以前,人們冬天主要用動物皮毛和植物纖維,普通百姓消費不起動物皮毛,這些植物纖維的保暖禦寒性能均比不上棉花。
子薰想種植棉花,開設棉紡織作坊,打算先在梅園試驗一下,看看會遇到哪些問題,積累種植經驗,待時機一到,便加以推廣。
隨著棉花的大範圍種植,棉布的價格日趨下降,各類棉製衣物必將進入尋常百姓家。
消費市場潛力無限,意味著商機無限。
提前布局,日後必將大有所為。
除了琢磨生意上的事兒,子薰並未放下醫術。
上位稱王後,各地陸續設立行中書省,各級行政機構需要補充文職官吏,除了鼓勵各地推薦人才,王爺開始和劉先生、李善長、宋濂等人商量開科取士。
子薰目前負責的整理資料這些工作,終有一天將被文官代替。
醫術精湛的醫女雖然稀缺,但用心尋找,不一定有多難。
王爺的飲食起居也無需醫女隨侍在側,日後太醫院有的是禦醫。
子薰學不學醫術,看起來並不是那麽不可或缺,或者說用處不大。
隻是一位普通的內宅女子,隻能依賴王爺的寵愛生存,生活或好或壞,全看王爺心情,這樣的事實讓子薰難以接受,卻又不得不麵對。
她總是覺得自己還是有一些不一樣的。
盡管對於王爺來說,醫女不難找,但是在王爺的內宅之中,懂醫術的隻有子薰一人,最起碼現在是這樣。
何去何從?
子薰更加希望在生意上能有所突破,給自己創造出一條出路,穩妥又不同於其他內宅女子的出路。
沒有肯定能成的把握,隻能一步一步嚐試著來。
以前在和州開過包子鋪,酒館,菜館,也買過地種植糧食,不求賺多少錢,隻盼著生活能維持下去。
後來這些鋪子和田地都給了王爺。
子薰希望能有一份專屬於自己的產業,那是麵對困境時的退路。
不用經過他人的允許與同意,就能自由支取使用。
因此,在閑暇時間,子薰更願意在梅園瞎忙。
跟胡氏一樣,看見土地心中就有了生活的奔頭。
王爺不過去留宿,內宅中遭到孤立,本以為達蘭的生活已經是一潭死水,不會有任何希望。
可是她居然懷孕了!
王爺隻碰了她一次,她竟然就懷孕了!
這讓人情何以堪?
王妃強忍著厭惡,請醫生給達蘭把脈,送去營養品,並增派了丫鬟仆婦。
達蘭固然令人生厭,可是她肚子裏懷的畢竟是王爺的種,不能出差錯,王爺一向看重子嗣,而且不分嫡庶。
哎,時至今日,還沒有嫡子,王妃心中不由得歎了口氣。
她多希望肚子裏懷的是個兒子。
這樣一來,王爺就有了嫡子,貨真價實的嫡子。
孫氏心中酸澀無比,難道自己再也不能生了嗎?
吃了那麽多藥,怎麽不見效果呢?
胡青青怒了,又開始砸東西,憑什麽那個達蘭都能懷孕,那麽個女人,水性楊花……,青青覺得自己都說不出口。
對於達蘭而言,王爺算算得上一個合格的丈夫。
他知道達蘭在內宅處境尷尬,所以很多事情都親自吩咐王妃去做,考慮到王妃也有懷孕,不能累著,隻要不是非得女性出麵的場合,王爺便直接吩咐侍衛去,比如買東西,送東西之類的。
雖然達蘭接近他的目的有待商榷,但是他相信達蘭是個好姑娘,隻是命苦而已。
他能想到的,都會為她去做,因為她的肚子裏懷著他的兒子。
對,沒錯,他相信一定是兒子。
為什麽這樣肯定?王爺也說不出,他隻是憑感覺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