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子薰的朝思暮想中,王爺終於迴來了,還帶了一位嬌豔嫵媚的女子——陳友諒的小妾達蘭。
似乎這就是命,不管你喜不喜歡,高不高興,命運把這個現實擺到你麵前,由不得你不接受。
悲涼之感席卷而來,劇烈衝擊著子薰的心髒。
除了用痛苦折磨自己,好像子薰什麽都不能做。
不能質疑王爺的做法是否正確,不能吃醋有失夫德,不能撒氣失了王爺的歡喜。
除了默默地承受,做什麽都是多餘的,誰也改變不了王爺的決定。
酒後亂性,王爺悔不當初,在子薰麵前情真意切的自我表白。
不該發生的都已經發生了,隻能想辦法善後了。
既然早就後悔了,為什麽還把她帶迴來呢?
難道她有勾魂攝魄的功夫?
他不是淩川,淩川的心裏隻有子薰,他不會對別的女子見色起意,不會妻妾成群,更不會借著醉酒與其他女子歡好。
在這個英武不凡的男人身上淩川的影子越來越淡,甚至模糊不清。
他是高高在上,主宰一切的王爺,以後還會是天子。
這樣殘酷的事實,子薰不想接受,不想麵對,她隻想逃。
可是,他在真誠的懺悔,祈求她的原諒,祈求生活恢複原狀,祈求她能笑一笑。
“迴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他輕聲吟出這句詩,他的子薰就是這樣的,超凡脫俗,傾國傾城。
我是這樣的嗎?子薰有些恍惚。
子薰自認為是個清純而點兒書卷氣的女子,秀而不媚。
罷了,為了早一點擺脫他的糾纏,她寬容大度地微微一笑,原諒了,接受了,翻篇了。
“子薰,子薰”,他低聲唿喚著,尾音有些顫,聽起來像是在撒嬌。
她輕輕地摸摸他烏黑倔強的頭發,不怪你,真的不怪你。
細細密密的吻像溫暖的春風輕輕吹拂著她的額頭、眉間、眼睛、臉頰、唇……
像是怕傷著她一樣,他輕輕地,輕輕地,溫柔啄吻,舌尖在她的唇瓣緩緩勾掃,在試探,在詢問,在等待。
朱唇輕啟,他迫不及待長驅直入,忽而放緩,舌尖追逐著她,細細舔吻,輕輕吮吸。
酥麻的感覺湧遍全身,流至心間,她忍不住低聲輕哼。
她還是他的子薰,思他,念他,饞他……
他心滿意足地輕歎一聲,抱著她甜甜地睡去。
就此收手,明天繼續。
她總是這麽不爭氣,總是經不住他的誘惑,總是在他的撩撥中繳械投降,總是那麽地想他……
對於達蘭,王妃也毫無好感。
在王妃的觀念中,達蘭應自盡殉情,或者隱姓埋名,獨自生活,唯獨不應該這麽快就攀附上另一個男人,更何況這個男人還是她前任丈夫的死敵。
怎麽那麽厚的臉皮?
在王府內宅中,沒有一個人歡迎達蘭的到來,連老實巴交的胡氏也不例外。
“她不是陳友諒的……怎麽……”胡氏沒敢說出口。
達蘭去向王妃敬茶,以往這樣的場合,除了子薰,所有的妾室都會出席,唯獨今天,集體缺席。
王妃神色不愉地接過茶,沒喝便放在桌子上,冷冷地說了一句,“迴吧,記得守規矩”。
“是”,達蘭的聲音輕輕柔柔,聽上去有些虛無縹緲之感,好像來自遙遠的另一個世界。
搶了陳友諒的小妾,一度讓王爺陷入深深的自責中。
王爺自認為是正人君子,十幾年來,從未虜人妻女,唯有這次,他是氣憤至極,陳友諒多次要取咱的性命,……
可是僅僅如此嗎?他自己也說不清。
達蘭名義上是陳友諒的小妾,實際上並未受過寵幸。
那一夜,床單上的斑駁血跡時刻提醒著王爺,這是達蘭的初夜。
達蘭是個純潔的姑娘,如果不是自己沒把持住,可能有機會改換姓名,遠走他鄉,嫁人生子,以她的姿色、年齡、聰慧,不是不可能。
在陳友諒眾多的妾室中,達蘭能被選中服侍王爺,除了出眾的姿色,必然有其他不便言說的理由。
或許,達蘭原本被某位官員養在深閨內宅,臨時被拉出來,冒名成為陳友諒的小妾,目的隻有一個,取悅吳王。
收養美貌少女,以期結交權貴。
要不然,怎麽就那麽巧,恰恰在王爺暢飲正歡時,達蘭闖了進來,據說是攜帶細軟,準備逃走,結果逃到了王爺的屋子。
輕解羅衫,投懷送抱。
這一切做起來過於水到渠成,順理成章,像是被人事先安排好了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達蘭很對王爺的心思。
黑水晶一樣的明亮雙眸,滿含深情,欲語還休,讓王爺不由自主地淪陷,沉迷。
她的每一處都像是為王爺量身打造,無與倫比的極致舒服,酣暢淋漓。
每個毛孔都透著愉悅。
這個人間尤物,這個小妖精,讓王爺愛不釋手,沉醉其中。
就這樣,王爺把她帶迴了應天,夾雜著自責、羞愧。
他對不起子薰,對不起妹子,對不起一向光明磊落的自己。
可是,他能把達蘭怎樣?
達蘭有什麽錯?她隻是一個命運如浮萍一般的弱女子。
錯的隻有自己,王爺從未如此自責。
在理性和感性的較量中,最終還是理性戰了上風,王爺再沒去找達蘭。
大錯鑄成,不能一錯再錯。
達蘭成為王府內宅中的小透明,無聲無息地活著。
或許時間久了,人們就會忘記她的存在。
子薰不放心翠微,時不時地把她接到梅園小住。
人這一輩子,幸福不一定能抓得到,不幸卻被上天強硬地塞到你手裏,不接也不行。
翠微接連哭了幾天,好像要把眼淚流幹了,仍舊無法排解。
徐達帶著她去雞鳴寺上香,在琅琅經聲中,翠微緊繃的內心逐漸舒緩。
翠微的心神逐漸找到了另一處歸宿。
自此,她每日靜心打坐,誦經禮佛。
如果這樣能讓她的心裏好受一些,未嚐不可。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救贖方式,不必強求整齊劃一。
直麵慘淡的人生,固然強悍,令人佩服,引人讚歎,但並不是非如此不可。
世間生靈,各有各的存活方式。
似乎這就是命,不管你喜不喜歡,高不高興,命運把這個現實擺到你麵前,由不得你不接受。
悲涼之感席卷而來,劇烈衝擊著子薰的心髒。
除了用痛苦折磨自己,好像子薰什麽都不能做。
不能質疑王爺的做法是否正確,不能吃醋有失夫德,不能撒氣失了王爺的歡喜。
除了默默地承受,做什麽都是多餘的,誰也改變不了王爺的決定。
酒後亂性,王爺悔不當初,在子薰麵前情真意切的自我表白。
不該發生的都已經發生了,隻能想辦法善後了。
既然早就後悔了,為什麽還把她帶迴來呢?
難道她有勾魂攝魄的功夫?
他不是淩川,淩川的心裏隻有子薰,他不會對別的女子見色起意,不會妻妾成群,更不會借著醉酒與其他女子歡好。
在這個英武不凡的男人身上淩川的影子越來越淡,甚至模糊不清。
他是高高在上,主宰一切的王爺,以後還會是天子。
這樣殘酷的事實,子薰不想接受,不想麵對,她隻想逃。
可是,他在真誠的懺悔,祈求她的原諒,祈求生活恢複原狀,祈求她能笑一笑。
“迴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他輕聲吟出這句詩,他的子薰就是這樣的,超凡脫俗,傾國傾城。
我是這樣的嗎?子薰有些恍惚。
子薰自認為是個清純而點兒書卷氣的女子,秀而不媚。
罷了,為了早一點擺脫他的糾纏,她寬容大度地微微一笑,原諒了,接受了,翻篇了。
“子薰,子薰”,他低聲唿喚著,尾音有些顫,聽起來像是在撒嬌。
她輕輕地摸摸他烏黑倔強的頭發,不怪你,真的不怪你。
細細密密的吻像溫暖的春風輕輕吹拂著她的額頭、眉間、眼睛、臉頰、唇……
像是怕傷著她一樣,他輕輕地,輕輕地,溫柔啄吻,舌尖在她的唇瓣緩緩勾掃,在試探,在詢問,在等待。
朱唇輕啟,他迫不及待長驅直入,忽而放緩,舌尖追逐著她,細細舔吻,輕輕吮吸。
酥麻的感覺湧遍全身,流至心間,她忍不住低聲輕哼。
她還是他的子薰,思他,念他,饞他……
他心滿意足地輕歎一聲,抱著她甜甜地睡去。
就此收手,明天繼續。
她總是這麽不爭氣,總是經不住他的誘惑,總是在他的撩撥中繳械投降,總是那麽地想他……
對於達蘭,王妃也毫無好感。
在王妃的觀念中,達蘭應自盡殉情,或者隱姓埋名,獨自生活,唯獨不應該這麽快就攀附上另一個男人,更何況這個男人還是她前任丈夫的死敵。
怎麽那麽厚的臉皮?
在王府內宅中,沒有一個人歡迎達蘭的到來,連老實巴交的胡氏也不例外。
“她不是陳友諒的……怎麽……”胡氏沒敢說出口。
達蘭去向王妃敬茶,以往這樣的場合,除了子薰,所有的妾室都會出席,唯獨今天,集體缺席。
王妃神色不愉地接過茶,沒喝便放在桌子上,冷冷地說了一句,“迴吧,記得守規矩”。
“是”,達蘭的聲音輕輕柔柔,聽上去有些虛無縹緲之感,好像來自遙遠的另一個世界。
搶了陳友諒的小妾,一度讓王爺陷入深深的自責中。
王爺自認為是正人君子,十幾年來,從未虜人妻女,唯有這次,他是氣憤至極,陳友諒多次要取咱的性命,……
可是僅僅如此嗎?他自己也說不清。
達蘭名義上是陳友諒的小妾,實際上並未受過寵幸。
那一夜,床單上的斑駁血跡時刻提醒著王爺,這是達蘭的初夜。
達蘭是個純潔的姑娘,如果不是自己沒把持住,可能有機會改換姓名,遠走他鄉,嫁人生子,以她的姿色、年齡、聰慧,不是不可能。
在陳友諒眾多的妾室中,達蘭能被選中服侍王爺,除了出眾的姿色,必然有其他不便言說的理由。
或許,達蘭原本被某位官員養在深閨內宅,臨時被拉出來,冒名成為陳友諒的小妾,目的隻有一個,取悅吳王。
收養美貌少女,以期結交權貴。
要不然,怎麽就那麽巧,恰恰在王爺暢飲正歡時,達蘭闖了進來,據說是攜帶細軟,準備逃走,結果逃到了王爺的屋子。
輕解羅衫,投懷送抱。
這一切做起來過於水到渠成,順理成章,像是被人事先安排好了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達蘭很對王爺的心思。
黑水晶一樣的明亮雙眸,滿含深情,欲語還休,讓王爺不由自主地淪陷,沉迷。
她的每一處都像是為王爺量身打造,無與倫比的極致舒服,酣暢淋漓。
每個毛孔都透著愉悅。
這個人間尤物,這個小妖精,讓王爺愛不釋手,沉醉其中。
就這樣,王爺把她帶迴了應天,夾雜著自責、羞愧。
他對不起子薰,對不起妹子,對不起一向光明磊落的自己。
可是,他能把達蘭怎樣?
達蘭有什麽錯?她隻是一個命運如浮萍一般的弱女子。
錯的隻有自己,王爺從未如此自責。
在理性和感性的較量中,最終還是理性戰了上風,王爺再沒去找達蘭。
大錯鑄成,不能一錯再錯。
達蘭成為王府內宅中的小透明,無聲無息地活著。
或許時間久了,人們就會忘記她的存在。
子薰不放心翠微,時不時地把她接到梅園小住。
人這一輩子,幸福不一定能抓得到,不幸卻被上天強硬地塞到你手裏,不接也不行。
翠微接連哭了幾天,好像要把眼淚流幹了,仍舊無法排解。
徐達帶著她去雞鳴寺上香,在琅琅經聲中,翠微緊繃的內心逐漸舒緩。
翠微的心神逐漸找到了另一處歸宿。
自此,她每日靜心打坐,誦經禮佛。
如果這樣能讓她的心裏好受一些,未嚐不可。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救贖方式,不必強求整齊劃一。
直麵慘淡的人生,固然強悍,令人佩服,引人讚歎,但並不是非如此不可。
世間生靈,各有各的存活方式。